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7-13 08:45
的自己,在大学的时候显得不那么突出,不如在初高中的时候受到重视。这时候,他们的心理就有很大落差,加之本来正处在心理敏感的年龄,会逐渐形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为了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氛围,采取一些措施。
三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民办高校设置课程的启示
人本主义课程观表明教人比教书重要,通才教育比专业教育重要。所以,民办高校开设的课程应具有更多的实践性以及灵活度。
既然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比不上公办院校,那就应该查漏补缺,着重培养学生比专业更重要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提到高素质的人才须具备以下四种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理想的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认知的发展,而且还能协调人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在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动手能力。结合人本主义课程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设置师生交流会
人本主义课程观强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促进者应对学习者多真诚、关心和理解,但是在大多数高校甚至是重点公办院校的课堂上,大多都是老师上完课就离开学校,学生跟老师交流的机会很少,师生关系也变得很陌生,甚至有很多教师一年的课上完之后,还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或者说根本不认识自己的学生。Www.lw881.com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少了,自然而然地就没有良好的师生心理氛围。大多数兼职教师都很年轻或者是在读研究生,他们与正好20岁左右的大学生年龄相差不大,能较好地体会他们关于生活、学习、情感的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定时地进行一次专门的师生交流,比如一个星期一次的针对课程中不懂知识的讨论,也可以是这周的所见所闻所想。这样不仅能融洽了师生关系,还锻炼了学生表达和沟通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
2.加强实践课的设置,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理论课要以适度、够用为准。实践课应贯穿于理论教学中。实践课的开设除了在实验室外,还要与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有充足的校外实践。民办高校的学生在理论基础上是比不上公办院校的学生的,所以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更需加强,走公办不走的路。这也是人本主义强调的重视人潜能的开发,潜能的开发不仅仅体现在理论上,只有结合实际,理论通过实践得到检验、加强,学生的潜能才能在实践操作中得到开发。
3.人本主义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价值观的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除了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外,还需要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把这门课程当作公共基础课来对待。人本主义课程观强调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信心。民办高校的学生不仅有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生活适应、学习、人际关系等。还有着民办高校的学生特有的心理问题、自信不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自杀等极端、偏激的现象屡见于报端和新闻网站上。所以很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当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为各方面的发展打好基础。

4.开设逻辑课程
把逻辑课程当成公共的必修课,培养学生正确的、深刻的、合乎逻辑的思考,清晰有条理的表达善恶和具有优秀的价值判断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强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学生健康发展,就得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能力,这才符合人本主义强调的培养优秀的价值观和表达善恶的能力。所以开设逻辑课程,是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应该做的。
5.建立民办高校的特色课程体系
人本主义强调从社会的角度实现人的价值。因此,民办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拾遗补缺,既然民办高校在科研等“计划版块”无法与公办院校竞争,但是在“市场版块”方面就可以超越公办高校。强化专业和课程特色,面向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才质量和教育服务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人事主管看重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事业心、灵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性、自信心、压力的承受力、礼貌与成熟、在专业领域的特殊才智等。
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我们就从哪方面进行培养,综合各个方面的需求,培养的人才要实现人本主义所表达的、从社会的角度实现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陈荣铎.关于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4):51
[3]纪德奎、李玉泉.民办高校应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09
[4]央视国际网站国际网络.招聘单位最看重责任感[eb/ol].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下一篇:改革高职高数考核 凸显高职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