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谈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改进

发布时间:2015-07-10 08:41
论文关键词:新课标 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
  论文摘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方式的改进提出了几点看法,供读者参考。
  众所周知,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对教学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大力推进的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要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日常教学中如何建立一套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与政治课程改革相协调的具体的学习评价措施,是当前每个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在深人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现谈一下个人日常教学中在学生学习评价方面的几点思索与改进,不揣浅陋,以见教于大方。
  1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传统政治课教学在评价学生的标准上追求“高、大、全”,这种脱离实际的评价使学生很难做到符合要求,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会逐渐失去发展的动力。笔者根据新课程提倡的“以生为本”、“注重过程,着眼发展”等评价理念,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坚持因人施评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对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应本着“高起点、严要求”的评价原则,为他们的进一步成长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应本着“低起点、小台阶”的评价宗旨,从一点一滴做起,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评价时更要采取特殊的方式和投人更多的爱心,要更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赏识性的评价语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对学困生的评价方面,笔者通常的做法是:课堂上有意识地将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以保证他们回答得流畅、准确,并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在作业批改和考试中细心观察,敏锐地捕捉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微弱闪光点,然后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实践表明,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进步都起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这给笔者的感受是: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井促使其变“结果”为“新起点”,是评价的最大效益。
  2注重评价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需要将评价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通,换个角度促进学生学习,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例如,日常政治课教学中,笔者和学生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政治测验时,若考前忙不过来,没时间复习,考后可写一篇500字以上的短文,只要做到见解独到,独立完成,老师批阅试卷评分时,就可60分保底。若卷面考分60以上,可视文章质量加分,最高可到满分。每次考试都有一些学生交来文章,内容无所不有:议国际关系、评历史人物、说城市交通、谈人际交往、话邻里纠纷等。其中不乏观察细致,角度新颖者。老师不失时机给予鼓励、指点,学生文章的涉及面愈来愈广,联系课本理论也愈来愈深。同样达到了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再如,笔者在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测评成绩不满意还可以选择暂不记录成绩,等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可要求再次参加评价。这些方式赋予了学生在评价方面的自主权,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评价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性很强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要彻底改变传统政治课教学评价重理论、轻实践、淡化德育功能的倾向。由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这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笔者曾做过一些“不是考试的考试”的探索:每节课上的“时政五分钟”演讲,掌声就是评判;母亲节前后,要求每个学生给妈妈写封信,文体不限,在信后的感言就是得分依据;选两个实力相当的教学班级进行辩论,题目如“人都是自私的吗?”“公平和效率谁更重要?”等,在考察辩论技巧的同时,能够恰当联系政治基本理论者即为赢家;深秋初冬的早晨,发动学生校园捡落叶,片片树叶都是分数……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只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学生,才能达到全面、客观的评价目的,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转变传统考试观念,消除学生畏考心理
新课程改革着重素质教育,但并不是说素质教育不要考试。一个高中老师如果脱离高考方向去教学,学校不答应、学生不答应、家长更不答应。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考试呢?新课标指出:“考试,包括结业和升学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无不是体现着这一趋势。这迫切要求广大师生转变传统考试观念,改变原先只注重考试分数不注重能力培养和觉悟提高、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状况。要切实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师生教学效果的手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及教与学对策的改进比考试本身更有意义。在口常教学中,笔者本着“多”与“活”的原则来组织命题考试,“多”指适当增加考试次数,这样,考试之后的分析与思考就会多一些,师生得到的改进也会更多些。“活”即考的内容和题型尽可能灵活,多一些能力题,少一些死记题;多一些开放题,少一些传统题;多一些实际题,少一些理论题等。主观题的答案以言之有理作为评分标准,多留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余地。总结考试结果评讲试卷时,多发现学生的特长,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别,不强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多注重学生个体纵向水平上的提高。笔者还尝试过“学生命题,互换作答、互评试卷”的考试。在这么一种新型的考试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自尊得到了维护,每一次考试都使学生感受到考试的乐趣,从而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效果。这次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无疑是抓住了解决内部控制薄弱问题的根源。新审计准则在内控环境中提出了“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这一要素,并将其作为第一位的组成要累,体现了国家在治理内部控制薄弱这一向题上的高瞻远瞩性。毫无疑问,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都取决于人的素质与观念,从强化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入手,才是从源头上治理内控环境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发挥,有效进行的基础,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结构起监督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改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家族企业“一股独大”现象。截止至2005年2月,我国127s家上市公司中,国有股绝对控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大于50%,以上)的有777家,相对控股的有300余家,在75家总股本超过10亿股的超大型上市公司中,63家属于国有绝对控股。在100多家非国有股控股的公司,又普遍存在着私人或家族控股的现象。“一股独大”的现状势必会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对于这种现象,应该考虑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降低公司股权的集中度,不至于使决策权落人大股东之手,使股东之间形成相应的牵制。
(2)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鼓励董事会吸收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为使董事真正“懂事”,同时聘请那些熟悉公司主要业务、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参加,以增强其专业性。独立蓄事可以代表股东监督制约管理部门及控股股东,防止管理部门及控股股东侵害股东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公司的财务报告要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当董事会中有一定比例的独立蓝事时,就能在定程序上抵制与防范管理部门操纵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的企图,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完善监事会制度。监事会的一个重要监督职能,就是检查公司的业务财务会计资料以及提交给股东大会的资料。所以,健全的监事会能够减少管理部门的舞弊行为。作为健全的监事会制度应该保证监事会独立有效地行使其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同时,应以财务监督为中心,切实从财务管理这个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来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向题。
其次,设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体系。任何企业要想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功能,必须设置完善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企业进行规划、执行、控制活动的架构,无此架构,管理阶层的规划、执行及控制活动将无法进行。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的原则,结合企业规模、业务特点等具体情况设置职能部门并进行业务分工,以使每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是由一个部门单独办理,而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对各部门既要避免权力重叠,也要防止出现权力真空,使每项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构负责。
第三、强化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系统是需要被监督的,作为内控的监督最主要且重要的形式便是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的并且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统一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和协调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独立的行使审计监督权,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出建设性意见。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应由独立于业务会计人员之外的人员组成,其主要目标除了核查企业会计账目外,还包括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帮助管理当局监督和评估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切实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职能向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转变,使其监督具有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为改进单位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当然,企业也可考虑引人外部监督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监督评价,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四、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的经营由人来从事,内部控制由人来执行。内部控制要强而有效,有赖于能力强、可信赖的员工。而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将直接影响每一个员工的业绩和表现。因此,企业应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政策,并使之有效地实施,将对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帮助。人力资源政策应包括聘雇员工的政策和程序、员工配备与员工选拔方法、培养开发人才的措施、考核员工业绩的方法、员工升职及薪金报酬政策、收集用以评估员工绩效资讯的方法等。
第五、管理当局应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果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管理当局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为其对会计信息真实性负责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同时,从外部,加大对上市公司制造虚假制度及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增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以约束上市公司审慎行事,不敢轻易造假。同时要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使得注册会计师更为谨慎执业,保持其执业的规范性和独立性,形成一种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
第六、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最新内部控制研究成果表明,现代内部控制越来越强调“软控制”的作用。软控制主要是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阶层的管理风格、管理哲学、内部控制意识等。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使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当局的作风”,“在防范舞方面,管理当局的作风是控制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管理当局的不当行为成为他人无视控制程序的合理借口”。“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治理层和管理层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诚实和道德才会得到巩固和加强。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促进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遵循健康、严谨的行为准则,培育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很多,它们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共同形成对内部会下控制的影响合力。我们只有在认知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协调各环境因素,使之相互配合,才能收到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

上一篇: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下一篇:简析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研究的现状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