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

发布时间:2016-06-04 16:37

  闽台教育交流合作除了促进两岸和谐发展,也加速了福建省海西经济区紧缺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福建的高等教育水平。闽台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目前两岸高校最具深度的实质合作,也是最稳定的合作办学模式。文章对两地合作办学的概况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避免短线操作,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透过合作项目带动教学改革项目,促进整体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建议。

 

  一、前言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一衣带水,具有明显的五缘优势,很早就开始了人员交流和实质合作项目,促使了两岸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局面的实现,也为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和谐发展作出贡献。在先行先试政策的支持下,福建省享有自主对台招生等福利,除了最早实现对台招生,也持续推展许多合作办学项目以及科研合作项目,透过交流合作加速海西经济区紧缺人才的培养。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战略,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试点被列为福建未来十年开展的十项重大教育改革试点之一。未来十年,福建计划从提升与台港澳教育交流合作领域”“推进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设”“深化闽台职业教育合作三个层面,提升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水平,达成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2008,两岸政治情势趋于缓和,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开始大幅度的提升,除了人员互访的浅层交流以外,共同主办的研讨会和学生活动也大量举行。自2009年开始,福建增设了许多两岸合作办学的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开始有系统地、大量地引进台湾的优质教育资源,如课程体系、师资、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评估体系等。合作项目主要以双校园的方式进行,即学生可以在福建和台湾两地的学校就读,享受两地的师资与课程。这些合作项目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15年,每年的招生名额已扩大到6000多人,参与的闽台高校达80余所,开设专业90多个。

 

  闽台合作项目的快速成长固然值得欣喜,但在未来情势的改变下,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应该严肃面对的问题。根据观察,这些合作项目的客观条件主要建立在福建省的紧缺专业人才需求以及台湾高校对于生源的需求之上。在少子化的影响下,台湾许多高校面临招生压力,因此积极向大陆地区争取生源。福建的生源优势成为促成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但未来,福建高校也可能面临招生压力,闽台两地高校可能从生源互补的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现行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值得忧虑。本文针对闽台教育合作的现况进行分析,并对促进两地合作办学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除了短期利益的获得,以合作项目带动教学改革项目,透过交流合作促进两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创造更大的整体社会效益,从而达到闽台互惠双赢的目标。

 

  二、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现状

 

  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开始自1987台湾解除戒严令,准许大陆探亲以及两岸学者从事文教活动,迄今约30年时间,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了解初探期(1987-1992),互动交流期(1993-2000),紧密交流、推动合作期(2001年至今)[1]。第一个阶段是两岸高等教育学术交流的破冰期,彼此在政策上还有许多限制,这时期的交流主要是民间组织和个人性质的互动,交流程度比较浅。第二阶段开始于1993汪辜会谈,两岸在政策上开始重视学术交流,并出台了一些相应制度或办法,校际间开始建立合作关系,彼此互动趋于频繁。在此期间,福建省有关高校开始对台招生、两岸高校举办研讨会、组织代表团进行双向学术交流等,开始了两岸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2000年后,两岸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进入第三阶段。虽然受台湾政党轮替的影响,以及政府在政策上所采取的消极态度,但阻挡不了两岸民间交流的热情,交流的规模和层次逐渐攀升。这个时期,两岸从事文教交流的人数逐渐增多。2002-2005年,台湾到大陆从事文教活动者已突破6万人次[2]2006年,第一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在福州市召开,台湾20多所高校的校长和代表出席了会议。2007年,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也在福州市举行。与会期间,许多高校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缔结姊妹校等。两岸的教育交流步入实质性的合作阶段,建立校际合作的高校增多,闽台高校也开始联合开办专业。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政府放宽了大陆学生赴台湾学习的人数与时间限制,开始展开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培训中心或学院建设工作,闽台教育合作得到了突破性进展。闽台之间的交流合作除了比较浅层的交流互访模式之外,近年来也开展了许多深入的合作项目。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具体运作形式有:学术会议,即共同举办或参与各类学术研讨会、校长论坛、教育展览会等;共同举办学生活动,如两岸大学生的各类竞赛或联谊活动、青年夏令营等;签署姊妹校,进行交换生与学分互认(目前停留在本科层次)合作;开展合作办学项目;设立两岸学术教育园区;引进长期专任师资。后三项合作的影响比较广泛,下文着重讨论。合作办学项目是目前两岸高校最具深度的实质合作,也是目前最为稳定的合作办学模式。

 

  ()开展两岸合作办学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于200810月出台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明确了闽台教育合作交流的目标(这些项目于2010年改称为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在闽台项目的推动下,福建地区高校陆续成立了一批专注闽台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如闽江学院的海峡学院、三明学院的海峡动漫学院、武夷学院的海峡成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的海峡工学院等,使福建省成为两岸高校合作交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这些合作项目主要有两类:一是“2+1+1”--模式;二是“3+1”分段对接模式(双校园模式),其特点在于大陆学生首次以班级为单位赴台湾学习,形成大陆-台湾双校园的合作办学模式,引进台湾优质课程和师资。至2015年,与台湾合作的福建高校已达31(本科高校16所、专科院校15)②,参与合作的台湾高校有50多所,合作专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子通信业、建筑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紧缺人才的领域,约有90多个专业。

 

  1.“2+1+1”模式

 

  “2+1+1”模式也称为--模式,是由福建的职业院校、台湾高校和在闽台资企业三方合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项目。专科生在大陆高校学习2年,在台湾高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1年,故简称“2+1+1”。在教学方面,该模式要求不得少于1/3的台湾高校课程,以及不少于1/4的台湾师资。--属于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台湾技职教育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配合企业的参与,实现教学上岗零距离的目标。除了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该模式还针对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项目(特别是台资企业的本土化人才培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学合作、缩小学用落差,专业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旅游、餐饮管理、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动漫设计、机械设计及制造等。到2015年,福建省内已有20多所高校与台湾30多所高校和70多家在闽台资企业参与--项目。

 

  2.“3+1”模式

 

  “3+1”模式也称双校园分段对接模式,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属于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即学生在大陆高校学习3年,在台湾高校学习1年。根据目前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大三赴台湾学习,完全接受台湾的教学;在大陆学习的部分则须和台湾合作高校做好课程对接,并由台湾高校派遣教师进行一定课时的授课,原则上每门课都会搭配一名本地教师协同教学,增进两地教师的交流和学习。这些合作项目于2009年开始启动,目前招生计划已由3000(2009)增至6000(2015),若非省内有招生名额的限制,可能还存在更大的发展空间,是目前最具潜力的两岸教学合作项目。

 

  3.“4+0”模式

 

  在“2+1+1”“3+1”的基础上,2015年,福建高校开始与台湾高校尝试“4+0”的本科层次合作办学模式。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4年都在大陆读大学,不必赴台湾。该模式直接引进台湾高校教学团队和教学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大陆也能充分享受台湾的优势教育资源、办学经验和课程体系。该模式要求至少有一半的师资来自台湾,且学生将在大四到相关专业领域实习,甚至直接就业。目前,已开办的学校有福建武夷学院与台湾玉山大学联盟合作的玉山健康管理学院,以及厦门理工学院和台湾中华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的联合办学项目。

 

  ()设立两岸学术教育园区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福建省政府将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两岸高水平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建立科研合作中心,推动两岸学术教育的合作形式、内容和层次上取得突破。除了合作办学的项目之外,两岸还将共同建立科学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育成)中心。例如,福建师范大学在平潭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成立的闽台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成立的海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与台湾大学等高校成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这些科研平台主要进行科研合作、联合申报课题等相关工作。

 

  在合作办学部分,平潭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两岸合作创办的平潭大学的各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其中,2010年,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合作创办的福建海峡学院成立,并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培养本科、硕士层次的旅游经营和管理人才。2011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和台湾元培科技大学、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合办的健康学院成立。

 

  ()引进长期专任的台湾师资

 

  除了引进高校间合作办学中的短期台湾师资以外,有计划地引进台湾博士作为长期、稳定的专任教师队伍也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台湾教师的专业态度与敬业精神颇受大陆师生好评,但受限于课程规划与现实条件,这些教师在大陆停留的时间都非常短暂,导致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效益有限。2012年开始,武夷学院最早以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方式,成批引进台湾博士,形成稳定的师资团队。2012年,武夷学院引进了5位台湾博士,到2015年先后引进21人,遍布在8个院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台湾博士的引进为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注入了一股力量,成为学校的招生优势。长期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可以对台湾经验的吸收和学习进行长期规划,也有助于这些经验的具体落实。除此之外,台湾教师的牵头与协助,往往能够为学校开启更多的闽台合作交流机会。以武夷学院为例,在台湾教师的帮助下,于2014年成功地和3所台湾公立大学开展合作项目,是省内最早与台湾公立大学合作的“3+1”项目,提升了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武夷学院的带动下,福建许多高校也开始跟进,目前数所高校已具有一支台湾师资队伍。对高层次人才较为欠缺的地方高校和新建的本科院校而言,台湾师资的引进填补了人才需求的缺口,平衡了区域落差,有助于提升整体师资水平。如果妥善规划这些师资队伍,可以使其发挥多重职能,除推动教学与科研以外,还能直接促进闽台学术交流的质与量的提升。

 

  三、闽台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的互补性与发展趋势

 

  闽台高等教育合作目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主要得益于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的互补性。相较于大陆其他省份,福建省高等教育方面的建设和资源相对稀缺。目前福建省内的部属院校只有1所,“985工程高校为1所,“211工程高校为2所,整体竞争力不强。福建省的高等教育建设在十二五规划以来虽获得了质量的提升,但相对于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而言,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在经济建设的带动下,许多紧缺专业面临师资与课程的大量需求。台湾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早,各方面的条件相对更具优势,尤其是台湾对教师的专业要求高,台湾高等教育教师大部分都拥有博士学位,具有欧美留学资历的教师比例也非常高,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相对突出。

 

  在技职教育领域,闽台的合作空间更大。台湾高校教师很多都具有企业或者行业经验。此外,台湾高校引进业界高管和技师,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大陆技职系统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已涵盖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福建高等职业教育仍以专科层次为主,罕见本科层次以上的教育。就读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科生若想进一步深造,只能转向普通大学,虽有专生本的渠道,但通道较窄,课程衔接性和协调性有所不足。闽台教育的合作可为闽台专科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福建高职教育体系也可汲取台湾高职教育的发展经验。

 

  福建省对台湾的合作优势主要表现在生源部分。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广设大学的政策,使大学数量激增,目前共有160多所高等院校。但是,近年来台湾少子化问题日益严重:20世纪50年代的出生率约为49.97%1971年下降到25.67%2011年下降到8.55%⑥少子化问题使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生源不足的危机,同时造成许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剩的状况。然而,大陆高校在2007-2010年面临入学高峰,由于减缓扩招,学生的入学率一度下降到50%60%,福建省平均每年就有10万~12万名考生落榜。在这种生源不平衡和相互需求的情况下,闽台两地的高等教育合作近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开设了许多专业。

 

  资源的互补性使双方均有获益。例如,福建省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入学机会,也有机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在教育上为子女投资。除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台湾还具有多元开放与国际化的社会氛围,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文化熏陶,也避免了语言等障碍。对于台湾而言,在人人可以上大学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强、学习意愿低,尤其是排名相对靠后的大学,普遍面临学生素质下降的状况。福建的优质生源除了可以减缓台湾高校的招生压力之外,也将对本地学生造成竞争压力,提升整体学习氛围。

 

  但是,生源落差在未来也将改变,闽台合作项目的客观条件将受到很大影响。2010-2020年,福建省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数量逐渐下降,而这个时期高校的数量又持续增加,入学人口将不会有过剩的情况。目前,福建普通高考报考考生已从31万降至2015年的18.93万,减少了10万余人,未来也可能面临生源紧缺的情况。因此,闽台高等教育可能将从合作关系发展成相互争取生源的竞争关系。目前,提升福建省的高等教育竞争性,保住省内考生,甚至吸引更多外来考生,是福建省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因此,闽台的高等教育合作不能只满足于应付眼下的各自需求,而应该着手战略布局和中长期规划,达到稳定成长与双赢目标。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可持续性与潜在效益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

  目前,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问题在于参与学校大多着眼于办学的收益,热衷于开办有利于招生的专业,缺乏长期规划和整体布局。这让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只停留在紧缺专业以及生源供需基础上的短期利益获得,缺乏可持续性。从当前状况看,闽台高校合作项目的最大受益者是学校,即以较低的办学成本而取得较高办学收入,学生受益的情况则因所在院校而有差异。现阶段,两地的高等教育合作看似频繁,但在未来生源紧张问题来临之后,将面临泡沫化危机。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满意度,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针对进行合作项目的高校,提出几点建议。

 

  1.提升课程满意度,形成招生特色

 

目前,开展合作项目的海峡学院所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质量的管控与较高的收费标准两方面。在教学质量管控方面,以集中授课和校内师资的配合度不高为主。台湾教师来闽授课,往往必须将一个学期的课程压缩在1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容易造成疲劳和负担。而且,台湾教师的课程讲授被安排在学期中段,导致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的比率较高。台湾课程和台湾师资是海峡学院的招牌。对于集中授课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

 

此外,校内师资的配合也存在问题。普遍的状况是,很多海峡学院由许多不同的专业组建而成,各个专业之间的关连度很低,也缺乏足够的专任教师,很多课程都必须由校内其他学院排课支持。在缺乏认同与密集联系的情况下,台湾教师的上课热忱与投入度可能不及本院系教师,和学生的课后互动也比较缺乏。缺乏足够的专任师资团队使得学科专业发展困难、学风难以凝聚,是海峡学院教学体制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海峡学院的学费通常是一般学院的34倍,普通文理类专业1.5万元/学年,艺术类专业1.8万元/学年。较高的收费标准,却未必能享有更好的课程品质。这让海峡学院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线来吸引考生。这在新建本科院校的情况更加明显。

 

通常,录取分数线低,学生学习意愿也相对较低,造成了学习气氛低落、教学管理工作困难等问题。其实,就读海峡学院的学生普遍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个性较为活泼、外向、灵活度高,未来的工作表现未必比一般学院学生差。但是,富裕的家境和较低的录取分数往往使他们成为校园中的另类群体,容易被贴标签。

 

  为了海峡学院的持续发展,应该从学校本位的思考角度转换成以学生为本位,改善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满意度,形成特色。在学生管理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应顺应海峡学生所特有的外向性格与灵活头脑,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多给他们创新与表达自己的机会。在课程管理方面,严格管控课程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热忱与授课水平,鼓励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互动。集中授课的问题可以透过本地教师的配合,以协同教学的方式来避免,共同打造优质的课程。因材施教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位的关怀辅导、优质的师资与课程,将成为海峡学院的招生特色。

 

  2.以合作项目带动改革,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闽台都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带来教学的革新与进步。但是,现阶段两地合作办学的发展,仍停留在消费性的教育输入阶段。例如,福建虽然引进了部分台湾师资和课程,但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两地应透过合作办学所带来的交流机会与办学收入,开展教学改革,以合作项目带动改革,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是合作办学可以发挥的潜在效益。对于很多地方高校或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为了应付未来更加严峻的高等教育市场,师资与教学品质的提升更是未雨绸缪的工作。

 

移植台湾经验,使其本土化发展,以带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是福建与台湾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五点着手。第一,借鉴台湾先进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经验。派遣学校行政管理干部赴台湾研修,对台湾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小规模试行和评估修正,最终完成本土化。第二,引进台湾先进的课程体系,弥补弱项课程,如实践课程、台湾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教育模式等。第三,引入台湾相关教材,或者共同开发教材,并使其与地方特色相融合,打造校本课程。

 

第四,透过合作加强交流互动,打造本地师资队伍。可以在海峡学院的课程中,以专案补助或科研项目研究的方式,安排本地教师与台湾教师的协同教学与课程研发。本地教师的帮助与配合,除了可以解决集中授课所产生的问题以外,也有助于实现相互学习的目标。第五,引进长期专任的台湾师资,形成稳定的师资团队,作为教学改革小组与闽台学术交流小组的种子教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整体布局

 

  除了海峡学院本身的可持续性经营之外,整体社会效益的获得也是合作项目的发展重点。目前,闽台联合办学项目仍有许多政策性的问题需要突破,而且硕士、博士等层次的合作项目尚未开放。此外,所引进的高校资源互补性不强,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这些都有赖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与整体布局。

 

反思20多年来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发展,闽台两地虽然存在高等教育资源互补的实际需求,也具有浓厚的五缘联系,但是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仍存在问题。其中,两岸学分、学历不能互认是最大的障碍。闽台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获得大陆、台湾两边高校的双联学历,但是台湾方面的政策始终无法过关。虽然大陆高校承认台湾所有高校的学历和学分,但是台湾高校并不全部承认大陆高校的学分。

 

2014年初,台湾仅承认大陆的111所大学(主要为“985”“211工程大学)2015年增至129所,其中,福建仅有2所被承认,这非常不利于对等交流。除了合作项目的推展受限之外,大陆学生赴台湾的进修也受到很多限制。建议设置第三方交流合作中心或教学委员会,如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亚太区域高等教育联盟、高等教育认证机构或相关协会等,透过两岸高校与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突破政策层面的干预、加强联系,协助有关部门有序地开展合作项目的布局与调控。

 

  1.促成双方学历、学分互认

 

  在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评估下,加强教学质量评估,达到国际标准,促成两岸学分、学历的互认。具有合作项目的学校,彼此间已有互相认可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可先尝试推动具有合作项目学校之间的学历、学分互认,进一步疏通彼此的升学管道,再逐渐由点到面,实现全面的学历互认。例如,参与闽台项目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报考合作学校的研究所,这将成为闽台项目吸引学生的亮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校的办学热忱。透过小规模的试验,两岸磨合出学历认证的标准,最后达到全面互认的目标。

 

  2.促进合作项目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目前,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政府部门与具有公信力的机构联合监督辅导,加强对教学评估、课程监管、价格监管等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和建立退场机制,淘汰部分高校或课程,有利于闽台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持续发展。

 

  3.加强理论研究,定期举办研讨会

 

  透过专门机构的调研,积累交流与改革的成果,促进福建省教育改革的发展。应定期举办研讨会,促进福建省内各高校、台湾各高校,以及企业合作,汇聚各方资源与意见。理论研究的加强与研讨会的定期举行,除了有利于落实改革项目,也汇整了透过交流合作带动教学改革的具体经验,发挥闽台项目先行先试的精神,为其他省份提供参考。

 

  4.规划区域特色,鼓励差异化发展

 

  规划区域特色,结合地方产业,鼓励各高校差异化的发展,避免专业的重复引进和短期资源侵夺。针对人才需求规划长期教育投资,以专案补助或就业优惠政策的方式吸引高素质院校和学生的加入。

 

  四、结论

 

一带一路的建设战略中,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这将带动省内人才的新兴需求。未来的职场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对复杂环境的职业判断能力与操作能力、高效沟通能力与认知能力等,我们的教育是否都已经做好了准备?简言之,未来的人才需求将从技术性人才转变为通识性人才,课程与教材的内容很难追赶上职场的变化,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创新能力。

 

目前,大陆许多高校所提出的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多元视野与通识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略,如此才能提高学习潜力与创新能力,不致于让本科教育沦落为高级职业技能训练所,丧失应有的深度与内涵。通识教育的推展在台湾的高等教育中已有长期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值得大陆高校参考。但是,只凭借校际间的合作很难发挥出整体影响力,应透过省内的整体规划与长远布局,将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带进教学改革。

 

闽台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若不能带动福建省高校的教学改革与进步,而只停留在紧缺专业的消费性教育输入阶段,或者沦为两岸高校生源共享的短期利益导向,对于整体社会效益而言作用不大。因此,应避免短线操作,以课程质量争取可持续发展,以合作项目带动改革项目的发展,将合作办学带来的交流机会与收益促进校内课程的革新,才能使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最大效益。

 

在这方面,有赖于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与布局:建立两岸共同参与的第三方机构,组成闽台教育的合作策略联盟,应对未来局势共拟发展策略;在合作项目上做好区域规划与质量把关;加强研究、定期举办研讨会,总结合作与教学的经验,促成整体的教育改革与进步。唯有如此,闽台项目才能为福建高等教育带来最大的效益,也体现出先行先试的精神,对其他省份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黄柏翰 陈 松 周宝玲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20163

上一篇:传统“礼”与当代高师教育

下一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