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和价值

发布时间:2015-09-08 08:43

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普遍呈现出一种困难趋势,从而动摇了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根本地位和作用。目前大学生普遍就业困难的问题有着特殊的根源和背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然而主要的产业被固定在国际分工底层,技术含量低。因此,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是新增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加上我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产业缓慢,使高端就业岗位与毕业大学生人数相比显得不足。[1]上述原因强调的是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适应,属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外因。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今天则将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都倾向于建设世界知名大学,建设国内知名大学,[2]从1999年开始各大专院校强调办学规模、科研能力和学科综合度,使本身就紧张的教育资源运用于扩大规模和抓项目上,招生数量超过了自身的培养能力,在教学环节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则少下功夫。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完全遵循市场经济模式,企业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用人时多希望招聘到马上能上岗的工作人员以减少培训成本。而学生和老师则经常关在校园内,只注重理论而脱离了瞬息万变的社会,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下的人才需求。[3]因此,在我国教育重视理论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在招生,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环节中采划形式,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差,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相符才呈现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付诸实际行动,社会多元化的劳动力需求也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而在校园内一些学生忙碌经商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称之为“实践”,但是此类实践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标,完全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实践(做小生意)起来将牺牲的上课时间不计入成本之内,并且到处宣扬读书无用论,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学风的形成,自己也失去了文化优势。这类人在专业要求的岗位上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更不喜欢到农村、小城镇等地方就业。因此笔者认为这类人无法就业是因为在学习期间缺乏正确的实践观,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其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进行,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将实践活动变成了一种简单的劳动行为,最终导致自己失去了特长而无法就业。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实践应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首先,要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其次,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从而形成新的认识,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与论证,形成更高层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更好地进行。最终要在实践中形成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总结新的认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素质符合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才能使大学生成为岗位的佼佼者,使高校教育继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充足的动力。
  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普遍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有每年一次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在暑期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基层,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到农村将先进的科技文化送到基层的同时,也通过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了解了社会,培养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课堂教学比重过大,并且方法单一;其次,教师与学生呈单项传授关系,缺乏双向交流;再次;实践教学少,学生动手能力差。[4]并且将仅有的大规模的有组织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阵地局限到农村,限制了学生对社会的接触面,难以满足当前人才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并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每年能参加集中实践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小,而作为集中实践补充的分散实践活动则由于缺乏监督落实机制,使大多数人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实践目的。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以来,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得比较落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仍受着传统因素的制约,传统教育观把理性因素理解成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有观点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改善人的理解能力。但其共同特征是预设了理论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分界以及强调理性是人的本质立场,因此认为教育活动是通过传授理论知识使人得到完善。关注教育活动改善人的主观因素,并不关注学校教育、知识传授与社会结构的协调统一。这样使学生在当前全球互动、价值多元的时代,心里装满了他人的思想与词语,成了理论的“传真机”和“复印机”,但是他们缺少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缺少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使“郁闷”、“晕”之类的词在校园内成了流行,成了学生的口头禅。在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育模式下,理论在学生心中失去了其固有的权威性,成了枯燥的空谈。于是一大部分学生也便开始违背校纪校规,走出课堂去与鲜活的事实接触,与多彩的世界接触,开始了独立的实践。至少他们在实践中觉得自己是探索者,一点点的发现便能提高他们的成就感,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信心。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投入实践的同学在享受发现的成就感的同时,忽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其实践最终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而变得盲目起来。
  三、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世界各国企业正将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点放在人力的吸引以及人才的开发管理上。然而我国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总数的万分之三,企业对技术依赖度仅为5%左右,世界上创新型国家一般在70%以下。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看,我国产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5]这一现状决定了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的应用人才和相对较少的研究型人才。因此,当前大学生 应当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然而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当代大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这种转化就需要实践。现象教育学的专家兰格威尔德认为:“教育是一门经验科学、一门人文科学、一门具有规范性的人文科学。具有实践的目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深刻地揭示出了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指导实践。因此应该正确认识到,理论本身制造不出面包,也制造不出人们衣食住行所需,更制造不出先进的机器。但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可以制造出更多更好的面包、机器等。这就要求当前大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好理论知识,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取得成果。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形成新的认识,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跟进,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结合。培养一大批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具有“宽厚、复合、创新”特征的人才。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改变填鸭式教学、封闭式教学的陈旧做法,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参与性,激发其积极思维和创新思维。[7]
  其次,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方协作,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拓展学生的实践领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加强教师在学生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要加强指导。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总结,不断形成新的认识,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作为大学生,更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地位和价值所在,大学生的价值正体现在其是知识和文明的代表,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珍惜当前大好时光,充分利用丰厚的师资条件和优越宽松的学习环境,认真学习,运用理论武装自己。其次,要深刻认识实践的重要性,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之余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到社会,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向人民群众学习。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了解人民群众所需,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运用理论提出解决方案,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2][3]殷玉法,顾东明.大学生就业困难深层原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4]杨俊英.论高等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探析,2007(9)。
  [5]优先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N].光明日报,2006.9.18。
  [6]王鉴.关于实践教学理论的几个理论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
  [7]刘靖.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9)。

上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的方式

下一篇: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