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28 18:44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一群体能否树立正确的信仰,不仅直接关系到本人的前途及学校的办学方向,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努力探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呈现的新特点
  当前社会处于经济大变革、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期,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已经是“95后”,他们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个性张扬,处于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渗透和激荡的风口浪尖。西方国家采取文化霸权主义,或明或暗、或显性或隐性地向我们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如把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贴上“普世价值”的标签来迷惑我们的青年。部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尚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之中,在各种思想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虚无化
  据一项对大学生信仰的调查显示,有2.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信仰,对有无信仰表示“无所谓”的态度。
  (二)信仰实用化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相信“金钱至上”“权力万能”,更多地崇拜与追求能直接给自己带来实惠的东西。
  (三)信仰盲目化
  少数大学生对事物与问题的认识简单化,一味跟风与盲从,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媒体的出现,他们往往缺乏思考与独立的见解,更多的是“转发”“支持”“顶”等表面化、情绪化的行为。
  (四)信仰多元化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激荡,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理性的与非理性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等各种观点扑面而来,使得部分青年学生无所适从,不同个性特征与生活背景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选择与认识,形成了大学生信仰多元化的现状。
  二、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与精神活动,“信,即信奉、相信;仰,即仰慕、敬仰。一般人认为,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义,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它寄托着人的精神的最高眷注和关怀”。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演进,信仰对象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图腾、巫术、宗教、神秘精神、绝对理念、科技理性、金钱、权力等都曾为人类所信仰、膜拜,给人们的心灵以慰藉,为人们的行动提供动力。但不同的信仰对象为人们提供慰藉与动力的方式与结果是不同的,有的以虚妄的方式使人们精神得到暂时的满足,是一种精神鸦片;有的以无限制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为导向,使人沉沦;有的以追求某种绝对的真理为任务,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灾难。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它不仅给予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以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以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它的产生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2]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的特点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代表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自然之谜”和“历史之谜”都给予了科学的回答与解读。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改革、建设的各个阶段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与辉煌的成就,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研究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教育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是教育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按分工统一规划,各院(系)具体负责,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宣传部门要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学校思想宣传工作,实施新闻舆论宣传,组织协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挥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和决策参谋作用;学生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目标管理制度,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各院(系)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强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各级团学组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突出重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不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样一个尴尬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摈弃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满 堂灌,而要直面现实,充满时代感,将理论讲透,用活生生的史料、大量鲜活的案例、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使“一纲一本”相对抽象的教材理论语言变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活生生的教学语言,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入脑、入心。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用自己的真学、真懂、真用促进青年学生的真学、真懂、真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三)遵循规律,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同样如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避免空洞的说教,积极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使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可以通过深化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和专业实习,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可以整合资源,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抓手,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和专业特点,开展“有内涵、 有特色 、有高度、有深度、有亮度”的社会实践活动,避免使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出现“搭个台、照个相 、吃个饭、盖个章”的现象。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激发出正确的思想和信念,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认同。
  (四)注重引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
  从笔者对本校大学生信仰状况做的一项调查可以看出,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比其他学生要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充满信心,当然这和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密切相关。高校在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以典型带动一般,促进全体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理解共产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五)拓展阵地,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平台,突出文化育人
  大学生信仰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广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创造、导向、凝聚、控制等重要功能,大力加强审美教育;开展活动时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同专业的优势,实现人文与科学精神兼备,规范与个性共存;加强引导,把握方向,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辩证关系,使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相得益彰;挖掘载体,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创新形式,突出特色,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要抓好社团建设,形成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已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因此,要顺应形势,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团学工作网站,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要善于使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微博已经成为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新途径、新载体,高校团学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潮流脉搏,搭建和运营好这一平台。可以采用青年喜爱的语言方式开展微博话题讨论、微访谈、微博投票等新颖多样的主题活动,使之成为主流声音的传播阵地、青年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集体精神的温馨家园和广大师生的交流平台。总而言之,通过不断拓展阵地,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平台,突出文化育人,在学校形成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传播。
  (六)促成合力,构建多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网络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3]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家庭是基础平台,学校是主阵地,社会是大舞台。当前,应结合各种教育资源,营造全方位的立体教育体系,发挥利用教育合力,积极构建多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本文选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4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效结合途径的机制建

下一篇: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写作模式中的教师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