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初等教育声乐课程改革初探

发布时间:2016-05-11 10:08

  本文结合目前初等教育声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加速声乐课程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模式,突出师范特点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就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加速声乐教材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声乐课程是初等音乐方向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在目前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片面的之中是技能训练而忽视其他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现象。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改进声乐教学模式,突出师范特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声乐课程建设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任务

 

  ()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培养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学会育人。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生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建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通过声乐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教育达到转变学生思想、感动学生心灵美化学生品格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培养

 

  声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不仅是教学生解决怎样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如何教唱的问题。目前在师范院校中场套用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不太重视知识理论的培养,不太重视教学法的传授。导致有些学生常常演唱能力不错,而让他们讲讲怎样歌唱就显得力不从心,不知从何说起,教唱的能力和水平显然不够。因此,师范声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知识理论水平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学科的知识文化培养。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调初等教育师范性不应只是一种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各种知识学习后获得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意识作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即演唱、演奏、伴奏、指挥、音乐技术理论及相关音乐文化等能力;二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即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转化到课堂的能力等。

 

  二、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师范声乐教学内容与形式许多年来一直仿效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过分的强调学科的独立性,重技巧,轻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形式,单调而简单。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坚持立足师范、面向社会、强化多能、突出特长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形式上,要体现师范性特点。注意采用声乐小课与小组课、集体课、观赏课、实践课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教法上不仅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而且还懂得如何去教,培养学生的多专多能;并把教师示范法、语言激励法、讲授形象法、师生互动法、手段现代法等新的教法理念引进课堂,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在进行声乐知识和技能传授时,还要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连接,与其他相关文化的连接。

 

  ()创造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灵和情感上的融洽与交流是学生学好声乐的先决条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合作、探索发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自由的展开思维、想象与表现。师生之间在民主、平和的心理状态下,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进行自由的讨论、提问等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励为手段

 

  声乐学习中,由于学生之间在歌唱生理条件上存在的差异,往往会给某些学生的歌唱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多运用激励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运用语言、文字、掌声、微笑和眼神等激励手法给以表扬和充分肯定,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声乐教学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时也努力地将自己塑造成为擅长运用各种激励手法的艺术师。

 QQ截图20160511093959.jpg

  三、加速声乐教材的改革

 

  ()选择适合师范生特点的声乐教材

 

  目前全国师范音乐专业适用的声乐教材,一般选用高等师范或艺术院校的教材,而适合于初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材却寥寥无几。在声乐教学中,教材选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声乐教学的质量问题。所以,针对我们初等教育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选择和编写一整套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声乐教材以适当务之急,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注重多元化的教材内容

 

  在声乐教材选择上,要注重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我国更多的、优秀的、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声乐作品。注意教材与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相结合,强调声乐艺术与其他相关文化间的沟通。并注意声乐教材的广与精、难和易、大与小的结合,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完整性。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对学生声乐学习的考评期主要内容应包括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有效性的考核;声乐知识、声乐技能与相关文化知识的考核;教学实践能力(含见习、实习活动)与应具备的教师素质的考核。

 

  ()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有助于声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考核,既不能用权威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用专业演员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音乐实践成果。同时,也不能禁用延长一两首作品来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这种考核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社会人才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应该把学生对该课程基础理论的掌握、对正确声音的辨别能力、对演唱作品的分析能力、边弹边唱的能力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力等纳入评分标准,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评方法和形式要灵活多样

 

  由于生源的音乐素养参差不均,淡化考评的紧张气氛尤为重要,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考评环境,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稳定心理的恐慌因素。

 

  考核形式上:可采取口试、笔试、演唱、演奏、表演汇报、即兴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形式。

 

  考核方法上:平时考核(小组进行)、阶段考核(集体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总之,初等教育音乐学科的考评应建立在培养目标和工作任务上,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就目前音乐方向的学习情况来看,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初等教育音乐本科声乐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的需要。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地学习、吸取、探索、总结与提高,为推进处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作出努力。

 

  作者简介:杨馨(1993- ) 女,湖北襄阳人,长江大学艺术学院2011级本科生。

上一篇:对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浅析我国农村初等教育的社会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