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

发布时间:2015-07-29 09:57

摘 要: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应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结合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和我们的实际工作体会,就项目中标之后,作为系统集成商如何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信息系统的集成,不只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共享的功能,而是要通过网络的建立,将复杂的硬件、软件、业务、信息、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用户最大限度地整合信息资源,提供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决策、发展规划提供帮助并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信息系统集成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质量计划、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真正实现信息系统的质量建设目标,让客户满意。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目标不仅仅是系统运行正常,而是在系统运行正常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需要,出发点是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1 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质量的因素
  项目实施之前,首先要对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质量的因素,按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质量预防、控制措施。
  1.1 干系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
  干系人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系统集成商、施工分包单位、软件设计分包单位、软硬件及其其他配件供货商、软件设计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等。
  (1) 系统集成商要对项目经理资质、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进行评审,确定能胜任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除了必须了解项目团队成员包括网络设计和调试人员、软件开发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特点、经验、技能外,还应了解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管理。
  (2) 系统集成商包括项目经理及其项目团队要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多沟通,了解其执行的标准、规范和质量要求、流程,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计划。
  (3) 对于施工分包单位、软件设计分包单位、软硬件及其其他配件供货商应纳入合格供应商评价体系,对其资质、质量体系、产品质量、施工质量、供货期、售后服务进行评审。
  1.2 现场环境勘察和系统需求分析因数
  自然环境、作业环境、管理环境、系统接入服务环境、供配电输入环境和防雷接地环境都会对系统质量形成相当影响。
  现场环境勘察和客户需求的调查分析的结果,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系统总体规划设计和数据库定义是否合理、适宜、完善,以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3 系统总体规划设计和软件开发设计因数
  系统规划设计将直接影响项目硬件和应用软件、数据库的可靠性、正确性、充分性、合理性和系统运行效率。
  软件开发设计将影响程序的可维护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可修改性)、代码逻辑与效率、函数(模块)接口正确性、可测试性。
  1.4 设备材料和系统开发、运行平台
  设备材料的质量、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的标准直接关系到项目硬件系统的质量。中间件、系统开发、运行平台、数据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软件产品质量标准将直接关系到项目开发应用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可测试性。
  1.5 质量计划应强调的质量因素
  质量计划对影响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明确和落实。
  (1) 质量目的是为确保项目完成的工期、实现系统的功能和达到的性能指标以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规定质量保证措施、资源及活动应具有的顺序,确保产品的实现过程受控有效,完成的项目满足用户的要求。
  (2) 落实项目实施的管理组织、职责分工、工作程序、项目实施顺序、质量控制点以及技术工艺、方法、工具等。
  (3)风险控制及预防。
2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
  2.1 质量计划编制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数,所以质量计划首先是确定项目质量目标,并根据工作分解结构(WBS)将目标分解到每个工作包,并按职责分工将工作包的质量目标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每个工作包的输入和输出都必须予以明确。工作包根据项目情况不同,一级WBS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规划设计、软件开发测试、设备材料及软件采购、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售后服务等。
  对于项目分包,必须建立对分包方的管理制度;同时,分包方必须要有相应的质量计划和实施方案,经过总包方审核后实施。
  建立与项目目标相一致的项目管理组织,明确各工作包的质量责任人。
  2.2 质量保证
  建立质量保证组织。质量组织和项目管理组织不同,项目管理组织主要是执行质量计划(质量管理方面),质量保证组织是组织实施质量活动、检查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
  制定质量活动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制定质量活动计划,如:系统需求报告完成后进行需求评审、设计完成后进行设计评审、现场施工的质量检查、各个阶段质量记录的检查、质量整改闭环检查等。
  2.3 质量控制
  对于在质量计划实施、质量活动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必须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进行改进。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包括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从不同侧面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进行质量管理。
3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质量控制点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涉及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的质量管理、深化设计的质量管理、系统实施的质量管理、集成运行测试的质量管理、变更控制的质量管理、收尾及验收的质量管理、保修期的质量管理、保修期后的质量管理。
  3.1 需求分析的质量管理
  需求分析是系统实施方案的输入,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最困难、对项目成败影响很大的过程。有几种原因使需求分析变得困难:
  (1)用户需求不明晰,理解有误;
  (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3)设计人员理解有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有必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渠道明确客户完善的、真正需要实现且能够实现的、符合可行性方案确定目标范围内的需求。
  (1) 必须按照项目计划的要求,建立统一的沟通组织和沟通机制;
  (2) 获取客户需求的方法应该多样化,如调查表、直接与客户交谈、实际参与客户的业务工作、聘请专家、构建摸型等;
  (3) 需 求分析必须收集足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必须要有熟悉客户业务流程、规则的专家和系统分析人员参加分析评审以保证方案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确定了项目目标,即确立了项目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为质量管理计划提供了依据,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4)  需求分析必须最终形成系统需求文档;
  (5)  需求分析完成后,系统需求必须进行评审和确认。系统需求评审应有用户规划人员、使用者、系统设计人员和业务专家等参加,并形成用户需求说明书。在客户确认用户需求说明书以前,不能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用户需求说明书应符合以下条件:
  (1)  清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2)  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3)  每项需求均是可实现的和符合可行性方案确定的目标。
  (4)  说明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于系统设计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5)  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让设计人员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3.2 系统深化设计的质量管理
  系统深化设计是把需求转化为系统实施的最重要的环节。系统设计的优劣在根本上决定了系统的质量。它要求系统设计人员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说明书为依据,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结构及可维护性良好的高质量的系统实施方案。
  深化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形成的系统需求的要求,结合企业技术、设备、组织、人员等具体条件,将明确的需求转换成可实施的方案。深化设计通常从功能分解入手,将系统划分成功能简单的若干个子系统,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设计,而且还有利于任务分工和今后的修改和扩充。将项目实体按照WBS方法进行初步分解,进行网络系统拓扑定义、网络接口定义、网络技术要求说明,完成信息处理流程设计(绘制出系统的处理流程图)、功能模块的定义、模块功能说明书、数据结构定义、数据关联定义。
  深化设计是在确定功能结构图WBS的同时,进一步确定每一模块(WBS工作包)的具体实现方法、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等,对初步设计的每个WBS工作包进行分解,形成更加详细、内容更加具体、功能明确、要求明确的工作包。详细设计进行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备选型、软件程序结构定义、程序接口定义、编写模块程序设计说明书、数据字典定义。
  (1) 深化设计必须以确认的用户需求说明书为输入。
  (2) 深化设计方案由市场人员、需求分析人员、设计人员、系统实施人员、质量人员进行评审,并将方案报用户审核。
  (3) 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必须进行验证闭环。
  3.3 系统实施的质量管理
  系统实施阶段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及测试、网络设备安装、网络配置设计、程序编码设计测试等工作内容。
  系统实施前,要对作为本工作包输入的系统设计文件进行验证,只有系统设计文件完全符合质量控制要求时,才能开始本工作的实施。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网络设备安装必须符合国家、地方、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的要求,作好设备材料进场报验、技术变更、隐蔽工程验收、安装调试测试报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工程进行验收。
  程序编码设计要从代码的可维护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可修改性)、代码逻辑与效率、函数(模块)接口、可测试性四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程序的调试与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如何对软件进行较全面、高率的测试并尽可能地找出软件中的错误就成为很关键的问题。因此在编写源代码之前,除了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测试计划外,还应设计出一系列代码测试手段,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及系统联调提供方便。
  3.4 测试工作的质量管理
  项目计划应编制网络系统测试、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计划、方法、策略、测试数据建立的计划。各个阶段的测试文件应符合国家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和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的要求。
  系统测试就是对项目实施各个阶段工作的验证,网络系统测试和单元测试是对详细设计的验证,集成测试、上线系统测试是对规划设计的验证、验收测试是对需求分析的验证。可以说,测试的过程就是纠偏的过程。同时测试本身不是没有错误的,所以应该对测试过程、方法、数据和结果进行严格的评审。
  3.5 变更控制的质量管理
  要达到项目预期的质量目标,质量实现过程中,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用户提出的,还是系统集成商提出的变更,都要仔细定义好每个变更的目的所在,对其可行性进行认真评价,并做好费用效益分析。在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变更控制。
  变更必须经过监理审核,用户或变更控制委员会同意生效后,才能实施。
变更的结果应得到验证。
  3.6 收尾、培训及验收的质量管理
  项目完工后,要按照项目WBS工作分解结构进行逐项核对、检查完成情况、报验及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检查向用户移交的设备、材料、备付件及设备资料是否完整。
  针对用户不同层次人员需求,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时间、人员、内容。重点培训内容为系统架构、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
  整理竣工资料、图纸文档;编制系统验收大纲和验收计划,报建设方、监理方审核确认。
  上报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准备验收资料、验收测试数据、验收报告。
  3.7 验收后的质量管理
  验收后的质量管理包括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后的质量管理,对两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目的都是提高客户满意度。
  3.8 保持人员的稳定性
  在项目的整个生存周期,保持主要参与人员的稳定性,对软件开发阶段、售后服务的质量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9 系统文档的管理
  必须建立完善的系统技术文件和工程文件的管理制度。
  明确最后实际生效的文件,反映系统实施、软件开发的结果将对竣工验收、售后服务起到关键作用。
  总之,信息系统集成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质量计划、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真正实现信息系统的质量建设目标,让客户满意,保护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娅  黄绍林  项目质量管理与一般质量管理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2期
2 周娅  项目质量管理实践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9年01期

上一篇:VPSF变频试验装置输入电源的改进

下一篇: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