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西藏就业环境下的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6-08-17 10:50

  以西藏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西藏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特别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对在校生四年专业课、公共课以及实习等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提出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教学模式改进措施,以使毕业生更能适应就业形势。

 

  西藏大学从2001年开始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按照援藏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模式进行,当时的就业方式是国家分配,就业渠道主要是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不需要过多的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08年,是西藏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第一年,结束了高校毕业生国家包分配的历史,西藏成为全国最后一个告别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地区。就业方式发生了改变,虽然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到公务员行列,填充西藏基层公务员的空缺,但用人单位根据往年的录用人员的工作情况会对生源做一些选择。这种就业形势对专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同时在校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之更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是本文讨论的中心。

 

  1 教学现状分析

 

  通信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科类学科的一个重要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知识,能在通信领域、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设计开发、制造运营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1]西藏地区高等学校的通信专业沿用内地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前二年为通识教育,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后两年为专业知识教育[2]。这种培养模式符合正常的高校教育现状。但由于西藏教育现状的特殊性,这种培养模式随新旧就业形势的变化不适合西藏目前的生源和就业现状。西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从2001年招生到现在,经过11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生源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学生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变化。目前教学模式与就业现状出现一定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通信工程专业课的实验课都大部分都是在以实验箱为平台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教学设计尚未突破学科本位的单一模式。没能建立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调动不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3]

 

  (3)专业特色不明显。[4]面对西藏本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就业市场,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应该向本地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西藏大学作为本地 211重点高校,培养适应本地特色的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当务之急,但这种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如电子信息工程系老师并结合西藏实际,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计划和电子设计比赛,如藏语盲文学习机、制氧机、旅游景点的无线网络等,为西藏的发展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是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应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发展下去。

 

  2 通信人才需求的影响与变化

 

  2.1 西藏目前就业市场的特点

 

  西藏经济起步晚,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工业相对比较落后,通信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限制。因此,通信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受到限制,走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少量企业成为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这些单位要求毕业生有基础操作技能和逻辑能力,而不是较高的开发和编程能力,针对这种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就业市场,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应该向通信工程类专业课的通识教育和应对各种基本通信状况的操作技能方向转变。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基础操作技能,为西藏的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西藏高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到政府、事业等单位。以西藏大学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往几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见表1)对西藏目前就业市场进行说明。

 

  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少数毕业生继续深造或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从01届国家包分配到目前的自主择业,就业形势好像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大部分毕业生通过进入政府和事业单位走向行政岗位。但走向岗位的方法由原来的分配到现在的考试,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今年西藏自治区新出台的政策,在校期间专业课成绩计入公务员考试成绩,这对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的态度影响很大,学生不再单纯把公务员复习当成唯一途径,专业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也可以为公务员考试成绩奠定基础。

 

西藏就业环境下的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2.2 西藏通信人才的需求现状

 

  西藏的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不完善。通信网络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单位充分利用电子通信网络辅助办公,进行办公信息化建设,因此用人单位需要有扎实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通信人才,对毕业生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5]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后,都希望发挥发挥他们的专业才能,提升用人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步伐。因此,通信专业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来应对工作中出现在的问题,同时也应具有敏锐的信息素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人际交往和合作精神。往往一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因此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特别是工科毕业生,刚步入工作岗位时更应该注意与团队的合作。基本的学习技能。通信技术日新月,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自己的已有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实践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通过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必须的一门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保持进步的源泉,只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才不能不断进步,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6]。这些要求也是当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侧重于基础素养的提升。

 

  3 定位与对策

 

  3.1 培养目标定位

 

  西藏大学主要培养留得下,用得上能为西藏发展作贡献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紧扣这个主题。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布在西藏各个地区,主要是政府和事业单位。培养目标应该随西藏的就业形势作相应的改进。要培养适应西藏目前就业形势的通信人才,就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7]还要进行基础素养的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意识转变的引导教育。

 

  3.2 教学模式的改进

 

  (1)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该穿插进行,在前两年的通识教育中,可以穿插对专业基础要求不高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大一可以开设《光纤通信》《通信新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大三大四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更早的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今后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而不是盲目的学习。而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思想理论课也可以在大三开设,一方面可以为今后的公务员考试作为理论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走向社会之前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竖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就业观。

 

  (2)增设社会对本专业需求的课程。目前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务也在不断拓展。用人单位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的专业知识的需求,而需要毕业生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各方面技能,特别是通信的经济学与营销学。使学生丢弃通信工程本科生不能从事营销的观念,而是能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通信经济学、通信营销学、通信服务等课程应该渗透在通信工程专业的学习中。[8]

 

  (3)邀请合作单位进行相关讲座,增加实际工程操作经验。学校的理论学习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不可避免。高校要实现本土化、特色化办学,就要使学生了解目前技术的发展现状、工程应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邀请合作单位如拉萨电信公司和西藏移动公司进行相关的企业用人需求和通信应用方面的讲座,使学生不仅了解书本的专业知识,也了解社会中的专业应用。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资源,可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适时进行实际工程操作或观摩,使理论知识及时与实践相结合。

 

  (4)合并有重叠内容的课程。在第1节中指出有些专业课和基础课有重复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本专业的重点内容,应在专业基础课中重点讲解,在专业课中注重它的应用。如傅立叶变换、拉氏变换应在高数进行初步认识和理解,在复变函数中应进行重点讲解,在后续专业课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中重点讲解它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

 

  4 结语

 

  通过对教学现状和就业市场的分析,总结出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就业现状与毕业生的就业走向,提出教改建议,为以后通信工程的发展做铺垫。

 

  作者:陈延利 肖伟 武强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31

上一篇:论述卫星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下一篇:《现代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