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学物流管理教育毕业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17:18

  

第1篇:面向职业能力的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盛行,我国物流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搞市场需求状态。而大学物流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出现短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又难以满足行业人才需求。于是,各种矛盾就在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和社会市场发展需求中爆发。从我国物流业目前的情况看,其人才的培养依旧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又在实行课程改革,其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实际市场需要。因此,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成为解决各类问题的根源。


  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里都有开设,其相应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也都不同。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相关实验室建设不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够先进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导致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职业实践能力普遍较低,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其中,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是其根本原因。通过一系列调查和分析,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应的物流实验室设施建设不够完备


  在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中,其实践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而在大部分高校里,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则忽视了,实践教学设施更是少之又少,实践教学更是无处研究。实验室的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手段和方法,极少关注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这种实践教学观念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时代对创新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方案。


  2.实践的教学体系设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人才的培养影响作用巨大,必须遵循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当前的物流管理专业中,教学计划通实际教学方案无法达到统一,开设课程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和管理能力也偏少。所有的这些现象都在显示当前高校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和无目的性。


  3.专业实践与教学内容缺少有机的配合


  物流管理是一门内涵和外延都相当丰富的学科,它的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密切相关,知识的体系更新速度快。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是从传统的专业中衍生出来的,有的课程甚至就是简单的搬用,其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物流市场发展的需要。


  4.传统的实践教学法无法适应建设创新人才的要求


  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大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不断重复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模式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方法难以得到贯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也加大,其教学质量通常无法达标。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想象空间被限制,知识的迁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施展,最后培养的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建设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对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不仅是教学活动,它同时还是生产、科研、社会实践等一般性的实践活动,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扩展,具有很高的直观性和操作性。同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的实验环境逼真,操作性强,可以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而且能够把相对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提高了专业的教学整体效果,对市场人才的需求也就得到了满足。同时,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层析的专业,它所涉及到的应用面相当广泛,其教学工作也就有难度。当社会市场需要培养职业性人才时,实践教学模式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从我国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方案都对市场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当前高校的物流管理教育而言,职业的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更需要社会物流业市场不断提出高标准和需求。


  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市场发展需求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高校学生的培养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毕业后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市场上现有的各种岗位。根据现有的物流市场人才结构分析,物流管理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类,且二者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当前的物流市场需求不断的增长,物流行业也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因此,对我国的物流市场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结构上来看,宏观管理层次人才和微观管理层次的人才是其主要需求。所以在高校里面,就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实践型人才,从各方面调配人才资源,争取达到物流管理市场和专业的人才优化,达到人才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因此,高校内的物流管理专业有必要与社会市场需求相挂钩,分析市场人才需求结构,优化实践的教学体系,培养社会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四、如何系统的构建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加大改革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手段,革新教学技术


  首先需要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使用社会市场的直接需求,有目的的设置课程内容,使之更符合实际市场的需要,并要保证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整体性。其次在课程教学的手段上可以革新,互联网技术给课程教学手段提供了直接可供实行的工具。模拟实际教学、案例教学、学生调研都是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最后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设立相应的见习和实习时间,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2.建立和健全高校内实践基地设施建设


  在建立一系列基础设施之前需要整体规划高校内部环境,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整个规划项目。采用硬件设施同软件设施相结合的原则,设立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的课程设计的组织和实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建立高校内实践基地时需要考虑实际的学生需要,而不能盲目建设。


  3.强调产学合作科学教育理念


  对于高校而言,培养社会市场人才需求是其主要目标。但是作为企业,具备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专门性人才是企业的人才需求。虽然高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仍然可以将二者联系起来,实行产学结合,相互配合。高校培养物流业需要的专门性人才,物流业对高校提出高校准和高要求,在就业择业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这样双方的积极性都会有所提高。


  4.完善相关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教育中,评价体系是贯穿在教育教学中的检验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制定前和教学计划执行到最后效果评价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完成相关评测。高校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的教授,更是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完整教学,是同社会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就是给每个教学环节提供一个指南,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需要,最后达到预设目的。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需要实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教学,并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实际市场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已经有多年,探索出了一些有实际用处的经验,也遇到一系列问题。在今后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物流人才,使我国的物流人才职业能力更强,人才结构更趋合理。


  第2篇:创业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七种路径”


  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最早起源于美国,克拉克1998年提出了“建立创业型大学”,进一步明确了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教育部2002年4月启动了大学创业教育试点。浙江万里学院作为浙江省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之一,2010届毕业生创办了163家公司,2011届毕业生创办了264家公司。


  目前创业公司达500多家,学校的创业率达到了5.41%,远远高出浙江省高校0.57%的创业率。本文以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管理(国家特色专业)为研究对象,从创业型大学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总结了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的七种路径。


  一、物流设计大赛


  物流设计竞赛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弥补了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教学的结合,促进了全社会参与物流人才的培养。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大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创业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浙江万里学院物流学院由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组成团队,根据竞赛组委会给出的案例进行物流方案设计。


  目前参加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分别有一个小组入围全国决赛。同时选派学生团队参加宁波市首届物流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并获得风投公司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通过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赛和创业热情,实现了物流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提高了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物流规划设计、信息系统开发、协调组织等综合能力,推动了学校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物流创业大讲堂


  宁波拥有优越的海港资源,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国务院2011年3月1日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再次赋予了宁波这个港口城市巨大的发展机遇。


  为让学生直观理解物流发展前沿,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先后邀请宁波市政府有关部门(港航局、发改委、物流规划研究院等)的领导、物流界创业企业家、全国高校物流管理著名学者开讲,介绍物流发展前沿,介绍物流企业创业历程,分析具体的物流创业案例,使学生提高专业素养、感悟创业艰辛、培育就业及创业的信心。


  三、校园创业沙龙


  在学校创业指导中心领导下,学生按照专业兴趣成立各种各样的创业投资俱乐部、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每学期各个俱乐部制订详细的活动安排,组织相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其中,兴趣盎然,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目前,浙江万里学院的9个二级学院都相继成立了学生创业俱乐,例如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广告和文化创意俱乐部、设计学院成立了动画和设计俱乐部、商学院的营销策划俱乐部、物流学院的电子商务俱乐部和物流捷运服务俱乐部等,开展专业学习与创业管理相结合的活动。


  四、创业实习基地


  实习是创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流管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为使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先后在富邦物流、金星物流、宁波空港物流、宁波国际物流、宁波港等20多家大型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建设固定的物流实习基地。人才培养也一直按照研究型教学、合作型学习,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贯彻创业教育理念,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实习基地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业实习、技术攻关等活动。


  五、学生创业广场


  创业型大学不是一般民众理解的培养企业家、创办公司,而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要求培养大学生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使之能够独立、自立以及自食其力,成为服务于社会与人民的有用人才。除了课堂实验环节、社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以外,浙江万里学院积极推动创业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创业。虽然创业实际上不是简单地创办公司,但却是一种有效的创业形态。


  因此,学校专门在一个学生大食堂的二楼、三楼开辟商业广场,面积相当于食堂的2倍,为学生创业经营提供场所。目前经营的业态有中式快餐店、快递服务门店、淘宝时尚服装实体店、健身会所、餐饮饭店、咖啡店、台球、网吧等,全部是学生自主创业经营。同时,学校提倡“就业也是创业”,积极鼓励大学生应聘到学生创业公司打工,体验创业,并给予一定的素拓学分。


  六、创业第二课堂


  创业教育的载体是课程体系,尽管现有的物流管理教学体系已经考虑到了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创业型教育与就业型教育不同,需要增设创业管理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实践课受专业培养计划总学时限制,往往难以安排。因此,我校通过青年创业学院(宁波市青年创业学院挂牌在浙江万里学院,面向宁波市所有高校选拔招生,学习合格者颁发相应证书)、创业专业素拓、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ITP)等形式开展第二课堂,丰富了课程体系内容。


  目前开设有创业心理学、创业管理、风险投资、商业运作、创建新企业、创业咨询、小企业管理、创业理财、创业案例分析、创业素拓等相关课程。学校教务部门也大胆创新,积极支持创业教育,出台政策,允许一定比例的第二课堂学分向第一课堂转化。


  七、锤炼创业精神


  创业时代需要有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创业精神与社会群体文化密切相关,创业精神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所能得到的回报。看重社会地位和专业经验的文化可能不利于创业,而推崇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文化或政策则很可能鼓励创业精神。


  浙江万里学院是创业者创办的、以创业型为追求目标的大学,在每次新生入校的典礼上,浙江万里学院创始人徐亚芬理事长就会动情地谈起万里的创业史,谈起万里人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这就是锤炼万里学子创业精神的“第一堂课”,这也是学校


  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战胜困难首先要战胜自己,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特别是在2011年8月27日学校“双代会”,正式发布了徐亚芬创作的《创业歌》,预示着学校的创业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校的创业教育、万里学子的创业实践有了自己的“进行曲”。《创业歌》就是万里人创业精神的高度凝练,它必将激发万里学子蓬勃的创业情怀,激励他们大胆创新、不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上一篇:超市物流管理模式分析论文(共2篇)

下一篇: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研究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