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论党史文化与党史资政育人

发布时间:2023-12-11 21:18

  [摘要]本文阐述了党史文化涵义及其特点,论述了党史文化在党史资政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托党史文化做好党史资政育人具体思路。[关键词]党史文化,涵义,特点,作用,思路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在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文化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带领人民英勇奋斗,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由此也形成了令人景仰的党史文化。充分挖掘和大力培植党史文化,以党史文化为依托做好党史资政育人工作,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要义。


  一、党史文化的涵义及其特点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形态的文化,狭义的文化即精神形态的文化或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指由特定的符号(语言和其他象征)传达的,在人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以及社会风尚习俗和人们行为习惯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道德、逻辑学、自然科学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等等。党史文化内含于文化之中,是文化的一种类型。党史文化一般表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上,以精神层面为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党史文化是指精神或观念形态的文化,即从社会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及生活方式上来理解。


  党史文化就其含义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和自身建设发展历程中形成创造出来的为党内所认可的价值理想、理论方针、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的精神形态的总和。从价值理想形态上概括:就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在此指导下形成了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雷锋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从理论方针形态上概括:就是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为完成历史任务而形成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在领导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统一战线、民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态等方面建设上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从规章制度形态上概括:就是党以党章为核心形成的一系列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力保先进性纯洁性的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建国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等。从行为规范形态上概括:就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等等。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所以党史文化在具有一般文化共性的同时又拥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于:


  1.引领性。党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居于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性质,决定了党史文化对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无论是党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还是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等,都因其所体现出来的揭示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先进性引领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主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


  2.纯正性。党史文化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又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它的健康向上、正面积极的性质决定了它能为人们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必须用工人阶级先进思想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党史文化作为共产党人精神的体现其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到人们对政治思想、目标和价值取向的认同。


  3.感染性。党史文化集中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之惨烈、进行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不易,反映了革命先烈、领导人员、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品格和浩然正气,它的高尚纯洁、真实生动的性质决定了它能使人们产生共鸣,并为之震撼和感动。因此,党史文化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能使人们面对崇高而伟大的活生生事例时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4.警示性。党史文化既包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所形成的成功经验,也包括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探索失误和教训,它的以史鉴今、继往开来的性质决定了它能为党和国家及人们较为顺利前行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党史文化常常发挥其史鉴的功能,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为人们思想道德的净化给予参照和警醒反思。


  二、党史文化于资政育人的作用


  恩格斯曾说道:“我们根本没有提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2]p650-651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人类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表明历史具有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中共党史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所要求的:“坚持把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做好党史工作。”[3]


  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3]。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和自身建设伟大工程中所形成的党史文化正是党的历史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党史资政育人就是依据党史文化,通过解读党的奋斗历程、宣传党的丰功伟绩、普及党的思想理论、阐发党的理想信念、汲取党的成功经验、揭示党的失误教训、探寻党的执政规律等方式,达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塑造人们美好心灵和思想道德的目的。因此党史文化是基础,党史资政育人工作是建立在党史文化基础之上的。党史文化在党史资政育人工作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就是通过对党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党领导的追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从而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而这种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正是以党史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90余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有了这些具体的生动的党史文化作为基础,才有可能为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从而使人们通过对这些党史文化的了解掌握,汲取力量,坚定信心,获得动力。


  2.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就是通过对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格与精神风范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精神和无数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道德水准,从而使党员、干部增强党性,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使广大群众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这种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正是以党史文化为基础的。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上看,形成了“两个务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等优良传统作风;从革命精神上看,形成了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精神;从共产党人崇高品格与精神风范上看,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奋斗精神,不怕流血流汗的牺牲精神,“骆驼”品质的奉献精神,谦虚谨慎的自省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精神,淡泊名利的自律精神、充满魅力的人格品质,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具体的生动的党史文化作为基础,才有可能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从而使人们通过对这些党史文化的了解掌握,加强道德修养,形成昂扬正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就是通过对党的历史经验和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流、掌握科学理论、认识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从而使党员特别是干部提高治党治国的本领,使广大群众增强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而这种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正是以党史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经过90多年的历程,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成功经验,如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具体的生动的党史文化作为基础,才有可能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从而使人们通过对这些党史文化的了解掌握,鼓舞斗志,认识规律,提高能力。


  4.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就是通过对党所犯错误和失误的总结揭示,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党所犯错误和失误给革命、建设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犯错误和失误,从而为我们今天的各项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而这种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正是以党史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历程中,既有辉煌的成就和巨大的成功,也有重大的损失和深刻的教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就曾出现过如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内也曾出现过反右扩大化、“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等等。这些错误和失误,经过党的总结,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因而也是一笔党付出沉重代价而换来的财富。正是有了这些具体的生动的党史文化作为基础,才有可能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从而使人们通过对这些党史文化的了解掌握,吸取教训,受到警醒,增长智慧。


  三、依托党史文化做好资政育人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新的事业,开创新的局面,更需要总结、研究历史经验,做好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工作。”[4]这为做好新时期党史工作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方向。无庸讳言,在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的前进道路上还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问题,矛盾凸显期和利益的纠葛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智慧来应对;在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同时,由于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限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封建主义残余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腐败现象一定程度的滋生蔓延,导致人们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性的特点,有的甚至出现认识偏差,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基本底线上迷失了政治方向、丧失了做人准则。正是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更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并切实加以解决。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正是我们采取措施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做好党史资政育人工作是我们党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依托党史文化这一丰厚的资源,把党史资政育人工作做出成效来。为此我们应该:


  1.依托党史文化中的价值理想文化。这就是以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为标准,以领袖人物、革命先烈、英雄模范身上所拥有的共产主义理想、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为参照,通过党课教育和课堂学习,运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开展好党史资政育人工作,使人们从我们党的价值取向上和领袖人物、革命先烈、英雄模范身上学习到好的思想和品德,从而激发人们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热情,弘扬社会正气,塑造高尚情操。


  2.依托党史文化中的理论方针文化。这就是以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时期所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理论方针的学习宣传、编写教材读物、出版期刊、撰写文章评述、召开研讨会、组织宣讲、形成资政专题研究报告等形式,开展好党史资政育人工作,结合国家中心工作、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回答,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治党治国治军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3.依托党史文化中的规章制度文化。这就是以了解我们党所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准则、条例、意见、办法等为前提,以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体现出来的党内事务、党组织与党员个体之间、党与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关系协调运转实效为检验,通过开展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纪念,进行展示、展览、展演、展映以及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读书活动等形式,开展好资政育人工作,阐明党的规章制度关系到党的自身发展,遵守党的规章制度是党员干部应尽之责,形成以党内规章制度约束党员干部言行的浓厚氛围,也使广大群众从党的团结统一纪律严明的良好形象上产生对党的崇敬和爱戴心理。


  4.依托党史文化中的行为规范文化。这就是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重视实践重视调查研究、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崇尚学习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反对空谈等为倡导对象,通过创作文艺作品如小说、诗歌、曲艺、摄影、美术、书法、戏剧、舞蹈、歌曲,建立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红色旅游等形式,开展好资政育人工作,要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为群众排忧解难、与群众同甘共苦,以自身良好的德行操守,消除党内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使广大群众从党员干部言行上得出“还是共产党好”的感受,从而坚定地与党站在一起,共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作者:况建军,本文来自《党史博采(纪实)》杂志

上一篇:奥运,博采新宠儿

下一篇:架起老战友的友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