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论大比武时期郭兴福教学方法中的军事体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3-12-12 09:40

  摘要:军事“大比武”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军事表演活动,声势浩大,规模在国内前无仅有,对当时的我国的军事技术、加快我军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我国军事的国际声望。同时,它是缘于郭兴福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军事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进程,同时,成为了我军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座丰碑。本研究以大比武时期为背景,对郭兴福教学方法中的军事体育思想展开调查分析,旨在总结一些值得肯定的经验。


  关键词:大比武郭兴福郭兴福教学方法军事体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207-02


  “大比武”,它是我国军队在1964年举行的练兵活动,这次活动是群众性的,全国18个地区参与到演习过程当中来,主要以比武与竞赛的方式为主,声势浩大,参与的群众性显著,更广泛地推动了郭兴福教学方法这一主要内容。此次练兵、表演活动不仅创造了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训练历史上所传的“百日辉煌”,有效地提高了大部分官兵们的军政素质,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不止在军事领域,社会其他各行各业也引用此,进行岗位训练,影响了我国的国防理念,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历史性成绩。在这次“大比武”中,毛泽东、罗瑞卿等爱国人士倾尽全力,叶剑英同志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十分关注军事训练,极力地推荐郭兴福教学法,贡献独特而特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军事事业的迅速发展。


  1“大比武”相关概述


  大比武时期,在本研究中主要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轰轰烈烈的军事上的“大比武”运动,这次活动从空中延伸到海上,声势浩大,规模在国内前无仅有,对强化当时我国的军事技术、加快我军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许多同志及国家领导人观看了这次军事“大比武”,看完都赞不绝口,对“大比武”训练期间的训练方法也十分的认可。英国马利元帅也在北京军区参观了射击表演,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强大,不容忽视。他提出,不能再在中国的大陆上同中国人作战,是战争的一项禁律,因为中国有亿万军民组成的战争历史上纵深最大且很难突破的防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大比武”在国内外的军事领域中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2大比武时期郭兴福教学方法的产生及意义


  郭兴福,生于山东邹平县一个贫苦家庭,由于家庭原因,只读了几个月的书,随后在1948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被分配到学校深造。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十分刻苦,当时十八门课,有武术、射击、战术及军事地形学等,毕业成绩优异,十三门优秀,剩下五门课为良好,光荣的当上了南京军区某师的军事教导营的一个排长,将分队的战术和技术训练了解的非常清楚,这为今后的教学方法的确定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之后,他的教学方法被李德生同志所看重,通过一起努力探讨、不断改进,逐渐确立符合我国军事训练强兵的重要方法,其中也非常注重实战,这方法吸引了叶剑英的关注,并决定调查研究此方法。他认为郭兴福真正用心地去领会了军委的训练思想,将军事思想、政治、技战术和作风很好的融合起来,是我国军队的楷模。他强调,无论是哪个军种、兵种的基层军队,或者全闰的民兵,得必须按郭兴福教学方法去训练部队。之后,罗瑞卿同志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大型举行全军的“大比武”建议,该建议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同意,决定在全国18个地区分别举行,并委派贺龙、罗瑞卿和叶剑英等同志督促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郭兴福教学方法是南京军区各级党员和领导干部们智慧的结晶,严格贯彻了“以我为主”的军事训练方针,最后引发了我国当时的“大比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军事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进程,在当时属于我国军事训练方针产生历史性转变的一种丰硕成果,同时,成为了我军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座丰碑。


  3大比武时期郭兴福教学方法中的军事体育思想


  3.1“以我为主”军事训练思想


  所谓“以我为主”这一观点首先是叶剑英同志提出来的,他认为,军事训练需要在我国自身已有的军队师资和经验的基礎上考虑问题,但是同时不能忽视我们的队友跟敌人,要有选择地去学期其他兄弟国家拥有的经验,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客观现实,将目标放远,着眼到未来。这个观念被郭兴福应用到他的教学方法当中,让军队和士兵认真着手于眼前和当下,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不忘研究苏联等其他国家的方法,跟李德生同志一起,不断钻研、分析和总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研制出适合我国军事训练的郭兴福教学方法,这方法随后被各支军队所沿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2“整体与局部紧密联系”军事训练思想


  叶剑英同志曾言,郭兴福是真正的将军委训练思想领悟透了,并有效地将思想、作风、政治和技战术相结合,在多年的训练战斗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跟作风的具体体现,并号召当时每个军种、兵种、民兵与学校都按郭兴福教学方法来进行部队的训练,培养郭兴福式的教练员,掀起我国军事训练的一个顶峰。事实确实如此,郭兴福在训练当中,着重强调了只有真正扎实地把军事的单兵动作、技战术动作练好了,那将会成为军队当中的佼佼者和模范。


  3.3“比一比赛一赛”军事训练思想


  在军事训练中经常比一比赛一赛,让训练者随时保持一种认真学习的状态,提高训练的积极性,这是郭兴福教学方法中一条重要的训练要求。这也是符合体育教学方法的,用比赛的方式,巩固教学内容的同时,设置情景,将所学巧妙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让学习更加饱满、贴合实际,培养了一批批的军事尖子,带动军事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3.4“战术为经、技术为纬”军事训练思想


  所谓“战术为经、技术为纬”训练原则,合理的穿插配当的原则,有效地将技术科目很好的服务于战术科目,以战术训练的需要为原则,合理安排技术科目间的配合,有计划的组织军队进行战术的演习,提升部队的共同作战能力。这在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中也常被贯彻,将训练的技、战术合理的配合起来,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好,此方法培养了一批批技术精湛、实战经验丰富的学子。


  作者:王树龙

    参考文献 

  [1] 李德生.恤郭兴福教学法到科技大练兵[M].国防大学出版,2001:141-145. 

  [2] 李德生.叶剑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6:340. 

  [3] 汤家玉,张久石.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比武”始末[J].党史纵览,2003(2):4-8. 

  [4] 仲华.论叶剑英对“大比武”的突出贡献[J].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2014(5):48-52. 

  [5] 李德生回忆录[M].解放军出版社,1997. 

  [6] 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社会主义时期)[M].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 

上一篇:高校军事理论课兼职教师培养问题探析

下一篇:党史党建视域下反腐倡廉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