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中美关于台湾问题的博弈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2 06:40

  1979年1月1日,随着国防部长徐向前下令停止炮击金门,海峡两岸持续近三十年的战争状态宣告结束。从此,两岸之间开始了长期“不独不统”的状态。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演变的背后,中国共产党有着哪些考虑?围绕着台湾问题,中美之间又进行了哪些博弈?

  一、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失去了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机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称:“台湾不在其太平洋防御范围之内,也无意在台湾获取特权和建立军事基地。”[2]然而,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的第七舰队就开进了台湾海峡。[3]因为,美国要想保证南朝鲜和日本的安全,首先就是要切断中国与台湾的联系,阻止中国军队解放台湾。如此一来,美国在进攻北朝鲜的时候才不会受来自台湾方向的威胁,从而避免自己腹背受敌。由于朝鲜战争的不期而至,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把战略重心北移,再加上美国的武装干涉等因素,使得解放台湾的计划暂时搁置了起来。此后,由于考虑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1954年底,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4]《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使得台湾完全处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之下。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国失去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机。


  二、识破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毛泽东“另类”炮击金门

  美国在1958年支持台湾当局对大陆进行战争挑衅。于是,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用武力来解放台湾。不过,随着形势的变化,毛泽东也在不断变更计划。当美国逼迫国民党军撤出金门和马祖时,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及时识破了美国想要“划峡而治”、分裂中国的图谋。虽然蒋介石败退台湾,但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只要一息尚存,绝不接受两个中国。”因此,毛泽东随之对炮击金门做出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单日打,双日不打”等新指示。基于国共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所以在50年代中期,大陆就已经开始酝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于是,台海战场上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双方除了互相炮击之外,隔岸喊话、广播宣传成了台海炮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甚者,国共双方在准备炮击之前,都会通过广播提醒对方躲进掩体,以免无谓的伤亡。在“八·二三炮战”之后,厦门和金门之间的炮火虽然一直在持续,但都逐渐变成了象征意义上的零星炮击,俨然成了表演给美国看的一场“另类”战争。


  三、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为基本国策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以及“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也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1963年,周恩来将我们党对台湾的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而“一纲四目”就是“一国两制”的前身。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同一天,国防部长徐向前下令停止炮击金门。此后,邓小平在访美期间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说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5]由此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有了“一国两制”的初步构想。紧接着,1981年,叶剑英针对台湾问题发表的九条谈话就蕴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随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也逐渐从“武力解放”转变为“和平统一”。当身穿印有“想家”字样衣服的老兵们走上街头要求“回家”时,深受感动的蒋经国最终还是放弃了其“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政策,允许他们回乡探亲。可见,无论海峡两岸再怎样进行人为地阻隔,也无法斩断大陆与台湾同宗同源的血脉联系。战争对于大陆和台湾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不管是大陆人民还是台湾同胞都不希望看到两败俱伤的结果出现。因此,由“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的转变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四、中美双方相互忌惮,台湾长期维持“不独立,不统一”

  战争在大多时候会给战胜国一方带来好处,给战败国一方带来损失。以日本为例,甲午海战,日本把从清政府那里得来的巨额赔款投入到了国内的工业发展中,尤其是军事工业。这都是零和博弈\+①中利益由一方向另一方的转移。但很多时候,战争会造成两败俱伤,结果就成了负和


  博弈\+②。朝鲜战争,“美国动用了其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以及海军的1/2。”[6]但是,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这场“不愉快的经历”从记忆中抹去,因此,在美国常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可见,“朝鲜战争使得美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此不再敢轻视中国。”[7]有了朝鲜战争作前车之鉴,美国不会轻易为了台湾再与中国展开一场直接性、大规模的拉锯战。虽然台湾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但它作为一个跳板,自身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对抗大陆的,只能依靠其背后美国等势力的支持。但是,事关国家安全等重大利益得失问题,美国在选择是否要为台湾冒险时不得不慎重权衡。而且,这场战争一旦打起来,很有可能会演变为世界性的大战。所以,在无法估计发动战争所消耗的成本能否在战后得到补偿的情况下,在明确知道战争的结果是双方都承担不起的情况下,美国也只能是利用各方势力试探性的给中国找点“麻烦”。这也是美苏冷战长达半个世纪,却也只能在局部地区发动热战的主要原因。由于相互忌惮对方的实力,加之战争成本太大,关于台湾问题,中美两国皆不会轻举妄动。台湾也因此长期处于“既不统一,也不独立”的状态。


  五、美国“重返”亚太,台湾成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棋子

  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事务中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崛起会对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一枚棋子,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实,所谓“亚太再平衡”,不过是老调重弹,其目的不外乎是遏制中国,维持美国在亚太乃至全球的霸权地位。但是,我们不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针对美国“重返亚太”的再平衡战略,我们正好利用台湾将美国的注意力分散在亚太地区,从而向西发展“一带一路”新蓝图。这一招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因为,“一带一路”是借由无数的陆海交通要道把中国附近国家的经脉全部打通。这样一来,亚洲和欧洲的经济将紧密相连,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针对我国设置的所谓“岛链”\+③封锁将形同虚设。那么,台湾作为“第一条岛链”上的关键一环,所起的作用也会大大削弱。但是,中国想要成为海上强国,台湾的战略地位仍然不可忽视。正如麦克阿瑟\+④所说的那样,“台湾就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8]所以,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台湾都起着承上启下和中间枢纽的重要作用,谁掌握了台湾,谁就能有效地控制东海至南海间的咽喉要道。因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台湾是属于谁的一艘航空母舰。


  从攻打一江山岛到叶剑英下令停止炮击金门;从两岸隔绝到实现“三通”;从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构想的“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和澳门得到了成功实践。我们党就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1993年的“汪辜会谈”,到2005年的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华,再到2015年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的“世纪之握”。可以说,两岸关系基本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对美国而言,如果两岸关系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台湾将无法有效地遏制中国,这会威胁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对中国来说,久则生变。自蔡英文上台之后,台湾的走向问题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变数。所以,未来中美双方都会不遗余力地推动两岸关系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零和博弈,指博弈双方,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②负和博弈,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③“岛链”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提出,其用途是围堵亚洲东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岛链分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而我国的东海、黄海、南海正好介于中国大陆与第一岛链之间。

  ④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家,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


  [参考文献]

  [1]刘舸.台湾问题背后的中美战略博弈[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6.

  [2]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央党史出版社,2015:284.

  [3]盖军,柳建辉.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132.

  [4]李瑗.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历史经验研究[J].理论学刊,2009(10):21.

  [5]谢春涛.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3):61.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85.

  [7]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7.

  [8]朱听昌.论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3):67.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来源:山东青年 2016年8期

  作者:张哲


上一篇:政治和谐环境及创新意识研究小论文(共5篇)

下一篇:从“习马会”看台湾问题解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