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论中医文献管理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12-07 07:21

  作者:李秀娥,关洪全


  [摘要]通过总结历年来中医文献管理方式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随着时代发展,信息量的增加,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是推动中医文献管理和研究的重要因素。[关键词]文献管理;发展趋势;数据库技术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b)-071-02


  文献是用于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管理就是对加工整理后的文献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完整的保管,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中医文献是中医学传统性的主要体现之一。


  1中医文献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医文献是指导中医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通过中医文献的管理与研究又会产生新的中医文献,推动中医发展。几千年来,中医作为一种文化对推动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昌盛、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对中医文献加以科学管理使之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历年来中医文献管理方式以及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中医文献管理是将收录来的中医文献进行登录、编目、贮存、提供使用人借阅查阅,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文献进行清理和保护。由于中医文献具有分散,数量大的特点,查阅人需要一个知识点往往要查阅大量的书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纸质文献也不利于贮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文献的管理和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具有文献管理功能的数据库系统已经在中医文献管理的多个方面得到了应用。


  2.1在方剂的组方研究方面


  中医药博大精深,不仅在于它的辨证论治,而且组方用药也千变万化。古今名医用药看似平常,实际上蕴涵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规律。在发掘古今名医辨证用药规律中,用数据库系统对方剂文献进行整理和收集,通过快速地检索、查询、统计,发现名医组方用药规律,使方剂学向着计算机化迈进。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中医方剂编码及文献数据库系统”,收录了古今方剂10190首,该系统可以进行方名、书名、处方药物、功能、主治等的检索。“中医历代常用方剂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了中医历代常用方剂10000余首。


  2.2在中医古文献的收集整理方面


  古代医学各个流派的学术思想浩瀚如海,各位医家对四大经典的校译也偶有区别,这就为后人正确理解古医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在《内经》、《素问》的首篇――上古天真论篇中“……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3个短句,在《黄帝内经素问校译》中做了如下翻译:“……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而在最新报道的文献中又有新译为:“……那些能精通并掌握自然规律的人们,均能严格遵守天地阴阳变化自然规律、人体本身生理性阴阳变化规律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规律,主动并能保持符合客观自然环境规律与人体自身自然属性规律……从而到达生命应有寿命,安享百年长寿。”在数量庞大、内容繁杂的古代医籍文献中,通过人工翻阅学习的方法得到的信息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医学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对中医文献的校译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医药古文献数量庞大,著录又比较分散;文献中的字词含义古今差别很大。首先要对大量古文献进行筛选,将中医药古文献中所含的知识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中医药文本语言,实现更加灵活的中医药古文献知识检索,从而使中医药古文献所蕴涵的信息价值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中医古文献可从中医基础理论的医籍《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金匮要略》四大经典作为古籍文献的善本,将其扫描校对获得电子文档作为语料的来源,之后对这些语料进行标注与检验,在切分标注过程中,还要根据中医药古文献不同类型的行文风格进行提取归纳、反复修改、检验校对,直至对语料的切分标注达到理想的效果。


  2.3在中医病案的管理方面


  长期以来,纸张作为病案的主要载体,存在着占用空间,提取信息困难等缺点。由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在国内各地区医院的推广普及,尤其是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和中医病证分类TCD编码的应用,将中医病案中反映的各种疾病的证候证型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对其进行分析,对研究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疾病构成,发病原因提供依据。如,某医院2009年共收治中风病患者7784例,其中风痰阻络型7687例,男性4959例,女性2718例。2008年共收治中风病患者6544例,其中风痰阻络型6451例,男性4082例,女性2369例。该院中风病患者以风痰阻络型为主,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临床开展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3中医文献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3.1应用于临床


  中医临床的诊治过程十分复杂,要求医生通过四诊,运用所学理论对病症进行分析综合,以进行诊治,而医生仅凭记忆开出的方剂有时不准确从而影响了中药处方的质量,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能将中药方剂“十八反”、“十九畏”等设计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诊病时,只要将患者所开方剂输入电脑即可判断患者所用方剂是否合理,是否违反了开方原则。患者再次就诊时,医生可以很方便地从程序中调入上次所开方剂进行辨味加减,对医务人员开方起到提示作用,从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提高中医诊治准确率。


  3.2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医


  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使中医药通往世界的大门进一步敞开,世界了解中医药的想法越来越迫切,一些网络爱好者通过互联网将中医经典文献上传,方便世界了解中医,研究中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用户可对中医文献知识点进行检索,系统会将检索到的一切相关信息进行输出,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3.3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开展文献管理


  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信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据库不仅能对存储的信息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查询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挖掘。中医古代文献数据量大、内容复杂,应用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以节省用户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便于中医的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本文来自《中医文献》杂志

上一篇:中医师承教育模式探析

下一篇:传承中医让中医定向正骨法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