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论中医学的性质特点

发布时间:2016-12-02 10:28

  本文从中医学整体角度考虑,阐述中医的四种性质:科学性、人文性、整体性以及主体性。

 

  纵观最近人们关于中医学的讨论,大多都是围绕它的某一个特性进行探讨,却没有给出中医学整体性质的说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医学整体角度考虑,本文认为中医学具有如下四种性质:科学性、人文性、整体性与主体性。

 

  1科学性

 

  关于中医学的科学性,学界有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甚至指出中医学根本没有科学性,主张废除中医。一切以西医的病为评判标准。”[1]然而我们追本溯源,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人们在这一点上反对中医学的科学性,恰恰是以西方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认为科学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应该反映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可以重复与实证的,用这个方法可以衡量各种知识体系的科学性。[2]而中医没有这样的性质,因此中医没有科学性。殊不知这样论述的基础是成问题的。因为科学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人文科学。中医恰恰包含了这两种特性。用其中一种特性去否定另一种特性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医不仅仅是科学,意味着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是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唯一途径,彻底拒绝科学的中医是陈腐的,而全然以科学为指归的中医是迷途和无根基的。”[3]由于中医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所以对中医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相结合。

 

  2人文性

 

  中医自从产生起就与中国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黄帝内经》奠定和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及理论体系,而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都是从中国古代哲学中汲取的概念,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化阐释、借用而转化为医学概念、医学原理。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植根于《周易》,五行学说从《尚书·洪范》引人,结合医学具体内容,与阴阳学说连贯一体,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和哲学的彼此渗透和结合,使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框架日趋完整,使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保持发展优势,在几千年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一种超常的稳态,这在世界医学史和科技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4]那些主张废除中医者则忽略了中医学的这个特性。

 

  3整体性

 

  人们对中医的整体性问题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整体观是中医的特性,而有的学者恰恰持相反态度。[5]而我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学者没有弄清楚整体观与整体论的区分。

 

  所谓整体观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邓宇认为:在中医学的研究诊断治疗中,把系统全体中的每一个或几个机体单元都视为一个整体。他强调研究每一生物(医学)元素时,都应将其置于整个生物机体(中医)的全框架中,探讨它与其他机体元素以及各种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内外联系,由此建立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关系规律。以此为原则指导研究中医学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的显著特征。[6]

 

  而与此相近的概念是西方的整体论观点。西方近代科学发生和发展的三百多年来,前二百年还原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还原论认为万物均可通过分割成部分的途径了解其本质。近百年来,随着相对论的发明,量子力学的建立,复杂科学的兴起整体论尽显风流。百年整体论的成就唤醒了人们对东方文明深刻内涵的重新评价。李约瑟的研究表明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长达两千两百年间,世界上的发明90%以上是由中华民族完成的,而中华文明形成的哲学基础就是整体观。整体观认为还原论只可用于简单事物,对于复杂事物(例如人体生命)而言,一旦被分割,将会由于丧失许多信息而失真。事物的复杂程度越高,因分割而失真的程度就越严重。整体论与整体观虽然仅一字之差,然而仍有不小的区别,它多少还残留着还原论的痕迹。

 

  4主体性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主体性,可以从认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来描述。不仅认识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具有主体性。

 

  中医学的认识对象具有融我的人文倾向,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医者的主观烙印。比如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就体现了这一点。医生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渗透了主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给医生在认识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从客体角度,即患者角度来看,中医始终将人体看成是完整的、身心统一的,而不是,充分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主张从人的自然、社会、心理属性高度统一中来认识和治疗疾病,增进健康。中医学所对待的患者不是单独的、个体的人,而是与自然、社会、他人构成一个整体的人,患者社会活动和所处社会地位、经济、劳动、风俗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等都是中医要关注的。

 

  而西医学所依赖的科学主义,在他们眼里,观察对象是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排除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把人体活动当成物理、化学和机械运动,而不是将他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现代医学在征服疾病和增进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医学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对人文文化的排斥,医学人文精神失落了。医学高科技表现出对人的异化:医学中病与人的分离、技术实体和病人客体的分离;脱离人性全面要求而形成的医患关系的简单化、医学非人格化等等。

 

  作者:张学武 张立娜 来源: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11

上一篇:构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路径

下一篇:中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目的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