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医学论文>药学论文

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经济的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23-12-11 14:35

  [摘要]经济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教育和经济的关系着手,分析探讨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经济之间的关系,把握它们相互联系中所具有的特点,即中医药经济对中医药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是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从而思考促进中医药经济和中医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建议从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医药传承创新、中西医结合教育、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五方面着手促进中医药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经济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5(a)-0085-05


  作者:李朝晖,陈雪斌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教育经济学领域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1]。近年来,教育在各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教育过程渗透着经济的元素,经济活动活跃着教育的基因。不管是从教育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还是从包容性增长所期望建立的产业之间,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来审视,教育与经济都应该实现双方的协调互动和高度融合[3]。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把握它们相互联系中所具有的特点,是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1.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即社会经济活动,是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同样,社会经济活动对人类教育活动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结构布局等也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不仅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还在相对微观的层面上表现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变化也会反映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5]。


  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水平,教育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有坚强的经济后盾来保证。经济的发展速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影响着对教育的投入,经济的发展速度越快,经济总量就越大,对教育的投入相应地也越来越大。经济的布局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结构。教育要得到经济的资助以便获得长远发展,必须紧跟经济形势,相应地调整其布局结构,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1.2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四大要素(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微妙变化,教育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6]。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在创新发展中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解释经济增长的变量[7]。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反映并服务于经济的。


  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劳动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教育,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科技成果得到应用,从而使新式的劳动工具迅速进入生产部门。同时,通过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保证了大规模发展经济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较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能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及层次、种类相当的各类专门人才,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满足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阻滞社会经济发展[8]。


  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教育,人们的生活观念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们的消费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等都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都将通过推动经济的发展来显现其威力。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教育使人们获得了强有力的认识世界的工具,使无知者变成有知者,如学会使用电子显微镜之后,人们的视野从肉眼可见得狭小范围扩展到了微观世界、宇观世界,人们思维方式跟着发生了变化,能更系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自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9]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教育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10]。教育作为知识产生和传播部门、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提供部门,在综台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教育。


  2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经济的偶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要发展经济,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但若是沿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发展道路走,注定是要失败的。要想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必须注重特色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比较优势,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发挥其比较优势的作用,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板块的中医药行业,利用天然植物药剂,按照整体协调发展的系统观点,对人的疾病进行标本兼治,恰恰是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寻求自身发展要注重的优势之一。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1],研究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很有必要。而要研究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研究中医药经济与中医药教育之间的相互关联。


  2.1中医药经济的发展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


  中医药经济对中医药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中医药经济的规律和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中医药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中医药疗法作用缓慢,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有着循序渐进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多地需要比西医更有效且更少毒副作用的疾病治疗都倾向于使用中医药,屠呦呦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以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在回应诺贝尔奖时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获奖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荣誉”。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中医药已经加快走上世界的步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多亿人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预计在未来10年内中医中药开发利用将在全世界出现“新浪潮”,中医中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12]。中医药存在这么巨大的市场前景,促使中医药教育更快速地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中医药教育已经走出了古老的口耳相传单一授徒的传统模式,走向了规模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的新途径。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省(市、自治区)都有成独立建制的中医学院,中医学院的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甚至很多留学生专程来我国学习中医药,这对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了中医升温,给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其次,中医药的保健作用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显著提高,而中医药保健品由于其天然、绿色、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正成为人们保健活动中的一种时尚追求。药膳食品、特制滋补品等都是中医药在保健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结果。人们为了防病、减肥、增智、增力、明目、固齿等原因选择中医药保健品,在这个过程中,就更加需要中医药医生的指导,正确选购药品、选定用药量。中医药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中医药保健健康发展的瓶颈。然而按照市场规律,巨大的中医药保健品市场必将推动中医药教育的快速向前发展。


  再次,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中药材种植经济,这是其谋求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天然的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投入少、收入高,促使中医药种植经济近年来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这种发展趋势,也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药材的种植数量、质量都对经济收入有较大影响,为了获得更加高的经济收入,积极研究环境变化等原因所造成的中药材种植数量质量的变化和对中材药在实用中用量及疗效的影响。广大种植户积极接受中医药教育,这对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中医药种植经济也成为推动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虽然我国的中医药教育在专业口径过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社会需求仍不相适应[13],主要表现在:中医药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中医药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思想和基层中医药医疗人员整体素质不高[14]。此外在我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规则不健全、市场调控机制不完善,中医药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畸形,必然影响中医药教育的健康发展。如受西医发展的冲击,中医药医生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可以量化等因素,都会对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起推动或者阻碍作用。正确认识中医经济发展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积极发展中医药经济、推动中医药教育,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谋求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


  2.2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是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已经开始转移,从以单纯性的防病治病为主转向以维护和增强人们群众的健康、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主。近年来,随着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加快,中医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且深深地打上了经济烙印,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产物,谓之“中医药经济”,比如早几年“银黄口服液”的上市,曾使全国中药材市场金银花的价格多年间都持续飚升[15]。中药由于其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备受广大人们群众的青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医药学的发展,迎合了人们养生、治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这都依赖于高度发达的中医药知识[16]。但由于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中医药市场已经突破了国家的界限,要想保持我国在中医药方面的比较优势,必须加强中医药教育。


  首先,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广度决定着中医药经济发展的规模。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广大人们群众只知道中医药,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100%,随着西医的传入,特别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崇尚欧洲国家的发达科学技术的冲击下,中医药的发展一度走入低谷。中医药教育出现过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解放之后,中医药才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特别是近年来,对西药的毒副作用的认知,对中医药知识的正确认识,人们对中医药源于自然、不用添加剂、完全按照系统的观念,用相生相克治疗方法,从整体上解决疾病的根源所表现出来的疗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中医药对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又有着独到的技艺;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大自然”,倾向于中药、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17]。中医药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为中医药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18]。这使得许多青年才俊积极投身到中医药的传承中来,极大地带动了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如市场上中医药美容保健、延年益寿产品的畅销生动地反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人心的状况。随着中医药知识的进一步普及,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将迎来又一个春天。其次,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深度决定着中医药经济发展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朗,我国中医药经济的发展不但受到西医的冲击,而且还受到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医”的冲击。要想发展中医药经济的比较优势,就必须深挖中医药的发展潜力。如对中药材的深度加工,按照WTO准则的要求制造中成药等等。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来完成。我们知道教育的深度是劳动者个人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劳动者的素质高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量。劳动者中受教育的人口数量越多、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大规模发展经济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就得到了充分的保证。高水平、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整个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这种强大的创造活力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想使中医药经济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只有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深度,利用先进的科技知识继承中医药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炼中药材,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提升中医医生的素质。


  再次,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力度决定着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中医药的现代发展同作为手段和方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19],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投资力度加大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要想发展中医药经济,使其成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独具特色的一支生力军,必须要加大对中医药教育的投资力度。只有当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力度使得其能够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站稳脚跟,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中医药事业中来,那么中医药事业将显示其强大的威力,并极大地提升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速度。


  3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促进中医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中医教育发端于20世纪中叶,迄今已有近5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由于高等中医教育的价值平衡可以由其所引导的实物(获得高等教育的中医从业人员)平衡体现出来,因此,当中医医疗市场逐渐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中医教育便是成功的,因为它已经获得一定的规模和价值平衡[20]。当前中医药教育在开发中医药经济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但是,由于教育落后所造成的人才缺乏、技术陈旧,使得很多地区出现了“捧着金饭碗去要饭”的尴尬局面。为了促进中医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


  第一,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发展世界性的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然途径,世界各国优秀人才接受中医药教育是重视保健的当代人的必然选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医药既是中国人们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体系的同时,更为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展中医药教育,必须要坚持开放的原则,只有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汲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医学成果,才能既保持中医药的传统,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产生新成果。


  第二,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促进中医药发扬光大。对中医药的教育,既要重视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继承,更要强调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进行创新。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越来越多历史上从未出现的疾病正侵蚀着人类的肉体。在中医药教育中,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有敢于“勇立潮头”的勇气,积极投身于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中医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最终才能带动中医药经济的发展。


  第三,坚持“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方针。中医药的发展,特别是在走向世界,与各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汲取当地的医学成果,遵从当地的医学习惯,才能快速地融入当地,实现中医本地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坚持“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中医。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强中医药的标准化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传统中医药中“重直觉”的诊断方法不可否认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坚持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进行“望闻问切”使从中医药诊断疾病开始就走向标准化道路,是发展中医药经济的应有选择。同时,对药材的采购筛选也要采用标准化建设,建立严格的质量体系,这样才能扫除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路障。


  第五,在中医药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勤读医典,多学历史,重视实践。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真正地掌握中医药中的精华,必须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比较实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学习中国的历史,勤读古代医学之集大成的医典名著,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勤动手、多思多问,重视中医的实践应用,坚持辨证思维能力与临床动手能力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中医药的精华,才能在面对其他各种民族医学的挤压过程中站稳脚跟,最终达到促进中医药经济发展的目的。本文来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杂志

上一篇:中医药图书信息采编模式成效分析

下一篇: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