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医学论文>药学论文

MOOCs:中医药远程教育适应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12-11 23:17

  摘要:针对MOOCs这种新兴的远程教育方式,分析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对其的适应性。在MOOCs基本特征、中�t多元化教学方式、中医远程教育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多门中医药线上课程大受欢迎,让人们看到了中医对MOOCs等远程教育的适应性较强,但是由于中医药某些方面的特殊性,也存在诸多不适的因素。借助于一些新技术,能让中医药在MOOCs等远程教育的道路上克服不适,为中医药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


  关键词:MOOCs;中医药;远程教育;适应性


  0引言


  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从2007年出现以来,呈井喷态势普及,自2013年进入中国以来,国内很多大学已经或正在与edX、CourSera、UdaCity三大平台展开合作。2013年5月21日,edX(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宣布新增15所高校的在线课程项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与之签订合作协议。国内多数985大学紧随其后宣布携手打造“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以期推进大规模在线教育,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并联手服务于中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引领中国的MOOCs发展。如此迅猛的发展自然也波及到了中医。


  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2013年12月2日在CourSera发布,成为上海高校首批亮相于全球的MOOC之一,该课程内容是中国传统医药特色理论、思想及其产生、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背景。此课程仅一期课程选课人数就高达15399人,其中活跃的学习者11000人,视频下载及浏览超过14万人次,由此可见中医药的受欢迎程度和MOOC的巨大能量[1]。其他中医药课程包括“走近经络”、“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国功夫与经络”等也陆续的上线,均受到了好评。


  1中医药对MOOCs基本特征的适用性


  通过中医药类线上课程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借助于远程教育平台我国传统医学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中医药能否更好的扎根于这片土壤,下面从MOOCs的大规模、开放性、在线性三个方面对中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1.1规模性分析


  MOOCs中的M(Massive)表示大规模。中医课程学习人数的规模是巨大的。①目前全国有32所中医药和民族医药高等院校,52所综合大学设有中医药院系或专业。其中,2010年,仅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数就为100687人,毕业生数为81094人,在校生数为353963人[2]。②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人[3]。中医在保健养生上的独特优势,使得中老年人对其关注度较高。另外,亚健康的庞大人群,也是中医施展拳脚的土壤。③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开设,也使中医文化更多的被认识和关注。这位中医课程的海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开放性分析


  MOOCs中的第一个O(Open)表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度较低,不必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考核,学生来去自由。作为中医课程来说,面向的既可以是青少年,也可以是中老年。既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其部分的课程不限年龄层次,知识层次,地域环境,受众人群广泛。而且大部分来学习中医的人,并不是为了成为医生,只是为了了解中医相关知识,因此MOOCs的开放性十分的适合中医。


  1.3在线性分析


  MOOCs中的第二个O(Online)表示在线性。发达的网络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为网络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计算机或手机已成为家庭必须品,普通人掌握移动设备已无障碍。因此通过在线观看的方式学习中医知识是可行的。


  2中医课程对MOOCs等远程教育的适用性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历经了千年的发展,浓缩了先辈们的智慧精华。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已经很难通过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认识中医的价值。中医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其包含哲学、养生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传统学术相互融会而构成的其他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另外中医临床医学以个体或群体的经验,在实现医学现实价值的同时,补充和强化着中医文化体系;而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的结合,便产生出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文化价值、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是组成中医学体系的三大板块[4]。下面从中医文化、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养生保健这几类课程出发,分析MOOCs与中医各类课程的适用性。


  2.1中医文化类课程


  中医文化类课程是目前开设的比较多,也是十分受欢迎的。比如:前文提到的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和清华大学在edX平台上推出的课程“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其中介绍了针灸铜人、经络学说等内容。这类课程借助MOOCs平台有三个优势:其一,大部分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其二,课程学习基本上没有门槛,专业性不强,十分适合MOOCs这种受众人群多样化的情况;其三,授课内容比较灵活,通过引经据典,采用丰富的事例,边听故事边学习,能吸引人,不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具有良好的效应。这类课程以讲为主,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换为MOOCs的教学方式比较的方便,对于远程教育的适应性较好。


  2.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中医基础概论、中医诊断学、医古文、方剂学、中药学、伤寒论、温病学等课程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中医药基础概念,学习这些课需要一定的循序渐进过程。这些课程授课内容大多比较抽象难懂,也相对枯燥一些,适合于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或者参加成人考试获取学历/学位的人,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接受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因此理论性强的课程对于远程教育适应的人群较少。


  2.3临床实践类课程


  针灸推拿、护理类课程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由于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远程教育中无法保证学生动作的标准、规范。临床中各种病症的医治的演示,也无法直接通过远程教育展现。这类课程的考核也不能仅靠做题完成。如果是为培养相关专业合格医生为目的的话,这类课程不适合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如果仅是大概了解,简单尝试的话,剔除考核部分,进行远程教育也是可行的。


  2.4养生保健类课程


  养生保健类课程也是能较成功的移植到MOOCs平台的课程,其优势有以下几点。一些受众人群基数大。养生保健一直是热门话题,另外“亚健康”、疾病低龄化、“治未病”等名词被熟知,使得各年龄段人群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自然而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二是互动性强。和电视讲座、网上公开课相比,MOOC更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也让由自身病症与中医名师的讲述产生共鸣的人们,有了一个交流的渠道。三是考核要求低,不苛求学生必须参加及通过课程考核。


  从MOOCs角度来说,中医文化类、养生保健类课程较适合现在的模式。而中医理论、中医实践类课程相对来说不太适合,一个是表现较抽象、理解难度大,可能会导致规模较小;一个是考核难度大、无法保证操作规范。


  3中医远程教学表现形式的思考


  对于前面分析的适应性较差的课程我们可以探讨其他途径,下面就中医远程教学的表现形式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思考。


  ⑴真人讲授。MOOCs为扩大影响力,利用名校名师效应,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医不缺乏大师级人物,除了一些高校、医院的著名专家教授,更有享誉盛名的国医大师。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把枯燥的理论化为生动的语言,吸引更多人来学习。


  ⑵动漫形式。远程教学的受众人群良莠不齐,知识基础程度不一,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中的文字部分理解能力较差。这时候可以使用动漫的形式,方便人们理解和接受中医知识。


  ⑶新技术应用。各类新技术及其衍生产品有可能弥补中医远程教育课程中测试、交流互动的不足。比如:通过虚拟人技术、触摸屏技术的结合可以进行认穴、点穴的操作;虚拟人技术、遥感技术、远程控制等技术的结合也许可以解决针灸推拿课程中的操作问题;更有通过全息影像、三维成像等技术让学员置身于虚拟环境,当一回医生的创意。当然这都需要软硬件等条件更加成熟才能实现。


  4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医药借助MOOCs等远程平台进行成人教育、社会普及教育的适应性较好,而对于中医的某些课程由于技能性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现场指导,所以无法通过远程的方式完成教学。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比如:医学流派传承、随师抄方、药材采摘辨识,临床实习等,这些都是对远程教育的限制。在未来研究中,要着重考虑结合一些诸如虚拟现实、情景重现等科技手段,不适合变得适合,实现中医药远程教育无障碍。中医药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让更多的人接触它、认识它。通过研究中医对MOOCs的适应性,让中医能够更好的借助这种新颖的远程教育模式,使之成为社会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一种手段和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让MOOCs成为中医普及、中医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来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上一篇:药学保健与临床药学的区别研究

下一篇:高等中医药院校科技投入产出绩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