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生活化养生保健

发布时间:2023-12-07 04:33

  人体养生保健应从日常生活起居做起,唯有自己做好健康管理,方能益寿延年。


  经络保养应从每天有规律起居作息做起,正确饮食保健,适度运动锻炼,保持心情愉快,秉持着效仿天地,崇尚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力行经络养生生活化。


  这无人可以代替,须靠自己身体力行,方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并能达到延年益寿、开启智慧的目的。


  因此日常生活经络养生防病实践基本原则如下:


  正确饮食保健


  常言道:“病从口入。”饮食保健首重卫生清洁。食物宜清淡(三荤七素为原则)。三餐要节制,定时定量,勿暴饮暴食。医学上已证明,过多进食是健康大敌,过量饮食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肿瘤、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因此影响寿命。


  食物摄取应五色五味均衡,以入五脏六腑。切忌偏食,中医对偏食论述“多食咸,伤心,使脉凝、色差;多食苦,伤肺,使皮槁毛枯;多食辛,伤肝,使筋紧硬、爪病变;多食酸,伤脾胃。易使肉消、唇炎;多食甘,伤肾,则骨痛、发落。”现代医学证实,高血压的发病与食盐过多有关,动脉硬化可因食人动物性脂肪过多所致。故饮食摄取应均衡且谨慎。


  另外,适时食用食疗药膳,可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并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如:首乌入肾,预防冠心病;人参、灵芝提高细胞免疫力;山药人肾、健脾胃、强筋骨,是植物性激素合成的前趋物质,多服可补充激素不足;四神汤健脾胃、入肾除湿,增强免疫力,老少成宜。


  养成正确姿势,维持自身平衡


  不健康的姿势是慢性病之源,使人无精打采,缺乏元气、活力。姿势不良是现代人最大通病,大多数人坐没坐相(坐时跷脚,腰朝后弯)、站无站相(站时弯腰驼背、下巴朝上),睡时姿势扭曲,趴睡或侧睡时双膝打开,一脚跨越另一脚,经常采取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错误姿势,这样会造成身体歪斜、肌肉紧张僵硬、肌肉系统与骨骼系统不平衡、气血不顺畅、内脏功能失常,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


  故平时应养成端正坐姿、站姿的习惯,并力行睡眠姿势健康法。坐时尽量勿跷脚。以防骨盆转位、脊椎歪斜:站时缩下巴,挺胸、腰杆挺直;睡时平躺仰卧,双手伸直掌面朝下,双脚不重叠;侧睡时尽量膝盖并拢、并齐,以使经络气血运行顺畅,脏腑阴阳平衡。


  规律生活作息


  中医认为要预防疾病达到长命百岁目的,必须起居有常、顺应自然。古人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生。


  现代人常日夜颠倒,熬夜晚睡,长期如此则伤害自己身体,使肝胆功能失常而致病。正确养生应是白天认真工作,傍晚即休息放松,勿劳累,晚上9―11点,经络气血流注三焦经,即应准时入睡,使三焦气化正常运行,淋巴排毒功能正常发挥,而午夜11至凌晨1时,经络进入肝胆保健,是肝细胞自我修补的最佳时刻。


  另外,顺应四季气候变化,作息应遵循“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即中医所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调养人体脏腑阴阳平衡。


  经络生活化养生常用穴位与保健要诀


  中医临床保健治病常用指压穴


  合谷穴:面口合谷收。


  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足三里:肚腹三里留。


  委中穴:腰背委中求。


  内关穴:内关心胸胃。


  支沟穴:胁肋寻支沟。


  三阴交穴:妇科三阴交。


  公孙穴:安胎公孙求。


  阳陵泉穴:外伤阳陵泉。


  阿是穴:阿是(痛点)不可缺。


  保健十六要诀


  发要常梳:古人称梳发浴头,能明目祛风,可使落发重生,变硬变黑。


  面要常擦:古人称浴面,拭擦神庭,能祛除外感之邪气,使诸阳上升,血气不衰。人老而面红润,减少皱纹。


  目要常运:古称运睛,能去障外翳,纠正近视、远视、老年花眼等。


  耳要长弹:古人称鸣天鼓、掩耳弹枕等。能增强听觉神经功能,防治耳聋、耳鸣。


  口要常漱:古称唾液为胎食,又称金浆玉液,是人身体内不可缺少之宝。唾液是消化液的一部分,有抗癌作用。要随时咽下,以提神养心,开胃健脾。


  齿要常叩:民间谚云:“清晨叩齿三十多,到老牙齿不会脱”。


  浊要常呵:古人称为鼓呵,能消积去胸膈满塞,排除浊气吸收清气,加大


  保持心情平静愉悦


  人体致病因素中,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调节失常是引起内脏疾病的重要原因,七情稳定、调适得宜,亦可防病养生。中医情志表现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伤心”与“心情悲哀忧愁伤心,五脏六腑皆摇”。其他如:心情紧张易胃痛、头痛、高血压、心脏病及引发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情绪压抑则影响肝气疏泄,人体气机不通畅,易引发肿瘤病变。


  因此,开朗乐观,思想向上积极,方能使身体健康;相反,时时悲观,怨肺活量。


  胸要常扩:古人称为扩气,认为经常扩气能保护心肺,使气机通畅。


  腹要常揉:古人称为揉脐腹,能增强胃肠运动、消积、顺气。


  腰要常活:古人认为活腰能强腰固肾。


  谷道常提:古人认为提舡能提升阳气,排除浊气。


  肢节常摇:古人云:“摇肢节百骸,关节趋灵活”。


  腿膝常压:俗语说“年老腿先老”,经常压腿按揉膝盖,常点足三里,是中医益寿延年之法。


  肌肤常摩:按摩,古人称为干沐浴,认为这种方法适用全身各部肌肤,能使气血流畅,肌肤光滑、荣润。


  足心常搓:古人认为涌泉,能固肾暖腰,使诸阳上升,浊气下降,提神醒脑。


  二便常禁言:古人认为便中应闭目禁言,守神人舍,气不能散。


  饮食六宜


  宜早:早饭宜早,晚饭不宜迟。


  宜缓:细嚼慢咽,有利消化。


  宜淡:过酸、过辣、过咸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宜暖:饮食宜温,生冷宜少。


  宜少:饮食不可过饱。


  宜软:胃病、年老者等应注意少食过硬食物。天尤人,习惯消极思考的人,其自律神经被抑制,新陈代谢受阻,易使机体产生变异,而成疾病。


  适度运动锻炼、强健身体


  运动可活络气血,使筋肉坚实,肝气正常疏泄,帮助激素活化代谢,并防止“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引发疾病。名医华佗就认为,参加体力劳动,可锻炼身体,充沛精神,且能预防疾病。


  此外,自古流传至今的太极拳、八段锦、气功、自我按摩等运动,皆有助于身体保健。


  以上所述经络养生生活化保养法,如能身体力行,再加以定期经络松筋保健,能增强人体生命能量,远离疾病,并使心情愉快。


  健康的生命还必须兼备“清净、和谐、法喜、慈悲”心灵修持,时时不离道家修身养性,在每一动念与行住坐卧之间,秉以定力,慧力法门,不起妄念迷妄本心,自然行持专一,自性诚实正直不曲,达到性命双修、身心俱健之良效。作者: 王苓安,本文来自《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上一篇: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内涵建设研究

下一篇: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治疗药物新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