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优质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体会

发布时间:2023-12-06 14:11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普外科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75例患者介绍普外科常规护理措施,75例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前者病例满意度明显优于后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使得患者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必要再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优质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指在护理工作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落实护理责任制度,深化护理内含,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提高[1]。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使得护理更加贴内实际、贴近临床需要。普外科是一个病种非常繁多的科室,危重患者多,且病情复杂多变,患者往往承受病情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在护理工作中,我科实施优质护理胡,取得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2年1月间,我科收治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75例。实验组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31-71岁,平均(52.8±12.7)岁;肝胆系统疾病46例,阑尾炎21例,胃肠道疾病8例。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38例;年龄30-75岁,平均(54.3±10.4)岁;肝胆系统疾病44例,阑尾炎21例,胃肠道疾病1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病例仅实施外科常规护理内容。实验组病例在接受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⑴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病房环境要保持温馨舒适,保证充足的光线及适宜的温湿度;同时,护理人员要统一着装,态度大方,和蔼可亲;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及舒适的治疗环境,总之要保证护理工作便捷、舒适与高效。⑵对于新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主动接待,态度亲切热情,详细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情况、医护人员组成,同时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和治疗、护理方式,使得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心理情绪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尽量减少患者对病房环境产生的不适应。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谢绝向无关人员透露,询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使得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尽量配合治疗工作;手术患者在术前可能出现心理情绪的变化,护理人员要多与其交流,解释手术方式、术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需要完善术前检查者,要合理安排检查时间,使患者术前顺利的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对于危重患者,要做好标识,安排人员重点护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意外并处理。


  1.3观察指标患者出院前,采用问卷调查,做好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主要评价护理服务,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三种。


  1.4结果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工作在SPSS17.0上进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分析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分析,发现实验组病例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使得患者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


  3讨论


  护理改革是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改革的同时,各级领导和狐狸人员要充分结合本科室的特点,不断摸索出可能更为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及护理内容[2]。社会的不断进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解决治疗上的困难,同时对心理、情绪、各种其他需求也提出了解决的需求,因此护理工作要随之发生改变、不断进步[3]。我院在传统普外可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寻找更为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总结出优质护理的措施。


  我科结合普外科患者病情的具体实际,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要求,总结出该较为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保证患者自住院开始,便很快接受不利措施,拜托不良的情绪反应,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同时对于有特殊且合理需求的患者,我科也从实际出发,尽量满足。总之,要最大限度得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而且要保证护理服务的持续性、系统性,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这就要求每位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明确责任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普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患者的满意度由于近接受普外科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及时、准确的了解了患者的实际需要并尽量满足,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信任,使得满意度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张春梅,本文来自《中华护理》杂志

上一篇:高职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与研究

下一篇:护理模式转变与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