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医学眼科手术护理论文10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02:33

  第一篇:加强医院眼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成为很多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室作为各种手术施行的场所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眼科手术大多在局麻下进行,时间短,接台多患者年龄跨度大段有麻醉医生监护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等错误的发生。


  一、医院眼科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

  (一)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视力障碍,尤其是围术期的患者,很可能发生碰撞、跌倒、误食等安全问题,而护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护理观念,对此防范不足,也没有向患者做好说明工作和帮助工作。加上眼科护理人员不足,流动性较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思维模式固定,对于新技术、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差,在遇到紧急事件时不能及时做出应对,导致患者健康受损。


  (二)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

  眼科手术室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贵重精密仪器种类繁多,需要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熟悉眼科手术器械使用和手术流程,并具有较强的眼科专业知识。而目前专业的眼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手术咨询、准备、人流控制等工作做不到专人负责,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无法及时到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


  (三)护理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控制危害因索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而做好细节护理,减少眼科患者围术期的危害因索又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两者相互影响,必须同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形成良性循环,更好的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从目前来看,并未有针对眼科围术期患者的相关护理制度制定,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无据可依,给患者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四)护理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控制危害因素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而做好细节护理,减少眼科患者围术期的危害因素又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由于眼科手术护理内容的特殊性,在质量检查重点上也有所不同,医院通用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能完全满足眼科需要,而且缺乏针对性,但从目前来看,并未有针对眼科围术期患者的相关护理制度制定。


  二、医院眼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

  (一)完善规章制度,成立质控小组

  按照医疗护理规范原则,建立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做好围术期患者需求调查,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集思广益找出防范对策,并将其纳入护理管理制度中,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持续改进。注重技能培训以及理论学习,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发展,新的手术方法、医疗器械以及理论也随之发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医疗理论知识,了解医疗信息,拓宽护理人员知识面,积极参与组织学习,此外,要展开相应医护知识讲座与培训,激发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在科室内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确保眼科护理质量,尤其做好围术期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


  (二)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要重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做好相关业务培训,针对目前眼科护理安全现状,通过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模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护理技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安全第一的护理观念,全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严格遵照护理部制定的培训和考核要求基础上,科室内也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白无菌操作等要求的重要性,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到外进修,学习先进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护理安全现状,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提高眼科专业护理技术

  眼科病种较多,用药复杂,相应的护理技术也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眼科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给药途径,能够迅速根据医嘱实施操作。加强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使其护理服务意识得以提高。注重相关医疗配套改革,明确护理工作各项分工,注重护理人员梯队建设,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减少安全隐患,进而保证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鼓励护理人员加强在职学习,并定期请科室的主任医师进行专科知识讲座,由资深护师进行专科护理内容的介绍,对围术期患者的护理重点进行详细讲解,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护理学术活动,安排眼科护士到治疗室进行各种检查方法和意义的学习,全面提高眼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四)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护理

  要切实了解患者的需求,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初步认识疾病,了解治疗方案,学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各类因素对健康的损害。护理人员要重视日常的健康教育工作,将其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认真完成,而不是一言带过。从患者入院起,即开始向患者说明眼科治疗的特殊性,在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后,要向患者说明相关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手术前要认真做好术前告知和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学会自我调节,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做好术前自我调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术后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加速恢复。对于抗拒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做好开导工作,必要时从家属入手,侧面开导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护理人员在平时多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三、结语

  医护人员要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相关制度的学习,加强专业技术的提高,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明确其手术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加强护理。只有预见风险的存在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为中心,在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谨的工作作风;ht而不乱的工作程序才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故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蔡立君,唐煥萍,肖惠明,林菁.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2:21-22.

  [2]吴九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指导[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01:55-57.

  [3]陈俊娥,李朝霞,王娟,张敏.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2:34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2期

  作者:林志辉


  第二篇:眼科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眼科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眼科手术患者(2015年1月~2015年6月)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2:58,年龄在3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1±10.57)岁。

  1.2调查方法

  对100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针对手术室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2.结果

  通过对100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手术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例数有15例,占总例数的15.00%,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进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眼科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眼科手术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手术室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100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以看出有15例患者出现安全事故,其占总例数的15.00%。因此,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一定的预防,从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1眼科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术前护理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在手术前由于未能够核对患者相关信息,经常会造成接错患者的现象。

  (2)手术中仪器设备操作不当、未能及时进行检修,从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还有部分仪器丢失现象。

  (3)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未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从而造成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2]。


  3.2针对眼科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护理干预

  (1)针对接错患者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为眼科手术患者创建个人档案,并将其详细情况记录在案,其中包括性别、姓名、年龄、病情、手术时间等,在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还需要将制定的手术牌号[3]发放给需要手术的患者,手术时,则按照手术牌号进行手术,从而有效降低护理人员接错患者的现象。


  (2)护理人员需要对眼科手术室的各种仪器进行适当的保养,对于一些已需要保修或淘汰的机器进行登记备案[4],同时,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还需要针对手术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进行消毒、检测仪器设备是否完好,从而有效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在眼科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如定时给患者进行翻身,还需要给患者安排一个适当的体位进行休息,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伤口出血、复位网膜再脱落[5]等情况,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为了能够有效减少眼科手术室发生护理安全事故,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眼科多方面知识、护理操作知识等,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减少在眼科手术室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减少手术室出现的安全事故,提高治疗效果。


  (5)同时,还需要适当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监督护理人员学习医疗相关法律[6],有条件的还可以定期举办医疗相关法律的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试卷考核,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医疗相关法律的知晓率,还可以保障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双方权益,减少了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让护理人员处处以护理质量为中心,避免因为自身原因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眼科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的几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还会给医院的名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手术室安全隐患高度重视,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玉华.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在眼科手术室的应用[C].//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646-646.

  [2]陈艳.眼科手术护理安全的探讨与防范[C].//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69-71.

  [3]买玉洁.眼科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0):170-171.

  [4]张璐,田蕊.眼科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隐患及防护[C].//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1415-1416.

  [5]刘旭垚.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与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234-4235.

  [6]张丽,方乐,李盼盼等.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策略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819.


  来源: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6年1期

  作者:杜衡 李花林



  第三篇:眼科手术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手术对患者的身心是一种刺激源,易引起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患者常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的等不良心理,担心术中出现意外及术后并发症,会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随着眼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眼科手术已进入更准确、更安全的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相关因素。现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眼科手术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及分析

  1.1心理因素眼科患者由于视力受到障碍,一时间无法适应环境的改变,因此常常出现不良、抵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疾病的恢复。

  1.2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由于眼科手术后眼部被遮盖、视力障碍或失明其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或缺失。

  1.3睡眠障碍眼科疾病患者长期生活习惯不良、卧床时间过长易导致患者睡眠状况不佳或睡眠紊乱,从而影响患者休息,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1.4感染因素手术部位存在高危感染因素、平日卫生习惯不佳、机体抵抗力较差等。

  1.5伤口裂开风险手术伤口有裂开的危险,若患者术后局部活动剧烈、伤口张力过高时会引发伤口裂开。

  1.6前房积血的风险当局部血管脆性过高、术后活动度过大及频繁咳嗽、用力等均可能导致前房积血。

  1.7体位不适体位不适和治疗时强迫体位、手术缝合刺激、局部伤口压力过高及感染密切关联。


  2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分析以上手术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眼科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伤害,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具体措施如下:


  2.1加强心理疏导①热情对待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常用知识及技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出现不良、抵触情绪能够予以疏导及沟通,尽快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进患者康复。②规范病房设施,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及设施,使患者融入病房环境,降低恐惧、孤独心理,和周围人和谐相处。介绍主管医师及保健医护人员,进行医患沟通保障患者权益。热情对待患者及其家属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促进疾病早日康复。③开展眼科疾病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提高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客观存在的心理负担及不良情绪,提高对疾病诊治及护理的认识度。


  2.2主动关心患者,做好生活护理①定期观察病房环境,关心患者生活起居包括饮食、睡眠、舌苔、如厕等状况。②保持病房内床单、卫浴器械、桌厨的卫生,定期给患者更换床单、衣服,帮助患者修理指甲、头发,协助患者家属做好口腔护理。③严格管理病区、走廊设施,保持治疗室、洗浴室的整洁卫生,定期检查病床前传呼系统、吸氧系统的性能。


  2.3睡眠护理①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帮助患者适应新环境,增进医患沟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负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②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调整生物钟,白天进行适度床上活动包括伸展运动、提肛运动、收腹运动等,睡前服用热牛奶并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睡眠质量。③睡眠长期不佳或失眠可予以安眠药帮助患者睡眠,防止影响第2天的治疗。


  2.4做好感染预防工作①术前对患者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劝诫患者严禁用手揉眼,日常生活用品注意清洁。②定期对病区的空气、器械、桌椅、地面等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动,注意监测病房湿度、温度等。③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应当严格遵循无菌要求谨防药品、器械的二次污染。


  2.5伤口护理①强化健康知识普及,术后谨防用力挤揉手术部位及周围,保持大便通畅,控制腹部压力,避免劳累及过度活动,儿童应当束缚双手并严密监护。②定时检查患者伤口局部渗血及红肿情况,及时换药,为患者滴眼药时避免将药水直接滴入角膜,防止患者因挤压眼部出现创伤。③术后嘱咐患者安静休息,减少探视,注意病房环境的安静和舒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6前房积血的护理及时治疗患者的上呼吸道病症,防止咳嗽、咳痰、喷嚏对伤口的二次损伤,嘱患者绝对卧床避免劳累。患者应当取半卧位使得前房积血集中于下方,谨防积血进一步堵塞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2.7体会护理①敦促患者保持平卧,保持床铺用品柔软、舒适,配合音乐、电视转移患者注意力。②及时找出患者疼痛、不适的原因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改善患者不适症状。③按照医生医嘱按时对症治疗,如青光眼急性期应当予以静滴甘露醇并配合缩瞳药物。


  3小结

  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对待眼科护理应当做到细致、谨慎,眼科医护人员应当了解护理风险,培养其护理风险意识,出现眼部护理的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应对。医护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到谨慎、细心、体贴,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评估,熟练掌握处理风险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夏冠斌,沈一鸣,渝爱芬等.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6(11):1220-1221.

  [2]宋润洛,杨淑娥,李婷婷.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1,15(5):306-308.

  [3]张红梅,邓婕,潘筱玲.眼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6(3):43.

  [4]杨勇.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617-618.

  [5]黄小华,戴香,冯翠萍,刘翠芬,黄长华.眼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6期

  作者:陈明月


  第四篇: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干预对策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全过程护理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眼科手术室作为对患者实施眼科手术的重要场所,其护理人员工作所担负的风险系数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如何确保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眼科手术室共有11个手术间;年眼科手术量1.5万余例;手术室护士18人;护工7人;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8人,护士7人;学历:本科8人,专科10人,中专2人;护龄:3年以下3人,3~5年4人,6~10年4人,10年以上7人。


  1.2存在的安全隐患①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患者术前紧张,不能及时准确回答问题;语言沟通不到位;文化水平低或医疗常识缺乏;病房床位变动,护理人员在接送患者过程中核对不严谨,都可能导致接错患者或手术患者错放手术间的安全隐患;②手术眼别、手术部位错误:手术部位标识未做或不清;手术区消毒时将手术部位标识涂抹,辨识不清;铺手术洞巾时未做核对;麻醉之前或手术开始之前未做查对,都可能导致手术眼别、部位错误的安全隐患;③手术患者坠床、跌倒:手术患者上下手术床;出入手术室护送不当;鞋套、手术裤穿戴不当等等均可导致手术患者坠床、跌倒的安全隐患;④药品使用错误:散瞳剂或缩瞳剂的使用错误;剂量错误等等;⑤烧伤、烫伤:高频电刀使用不慎;消毒剂浓度过高等;⑥火灾、爆炸;⑦手术器械或设备仪器准备不足或性能故障造成手术时间延误或意外;⑧手术体位并发症: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床单不平整导致压伤;上肢过度外展或衬垫不当造成神经压迫;⑨手术标本遗失或处理错误:手术标本未得到妥善保管造成遗失;病理标本处理错误: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标本错处理为普通病理检查标本,给手术标本加上固定液等等;〇10体内植入物,尤其是人工晶体的品种、规格、型号放置错误:不按规章制度和流程查对所致;〇11手术部位异物残留:棉球、纱布、显微缝针等清点不仔细,造成手术部位异物残留;〇12人文风险。


  1.3干预对策

  1.3.1防止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及手术眼别、手术部位错误①手腕带应用,配合提问式查对;②手术医生、病房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签署手术同意书及手术部位标识确认书;接到手术医嘱,病房护士做术前准备,用标志笔在手术眼眉弓上方以圆点标识;手术当天,进手术室前冲洗结膜囊后以无菌纱布包封术眼;③病房护士送患者入手术室前填写手术室与病房交接记录单,并仔细查对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手术标识、手术时间等情况;④患者送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术前准备间护士与病房护士核对无误并在手术室与病房交接记录单上签名确认,于术眼侧外耳道放置棉球标识后,将患者送到指定手术间,由该室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⑤麻醉开始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第3次核对以上各项;⑥手术开始前,严格执行手术暂停制度,再次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核对以上各项无误方可开始手术;⑦手术完毕,患者出手术室前,再次进行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三方核对无误患者离开手术室。


  1.3.2防止患者摔伤及坠床①手术室采用防滑地板;患者步行入手术间时须牵拉或搀扶;鞋套穿戴合适,以防相互踩踏摔跤;②患者上手术床时必须有护士搀扶,并妥善安置手术体位,以防坠床;下手术床时搀扶患者并嘱其动作缓慢,双下肢先下床小坐片刻,无不适方可下床,以防体位性低血压摔伤;③患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等待护送时,应有护士床旁守护,并上约束带,防止坠床;④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挡,护送员手推床头,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搬运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伤;⑤采用轮椅护送时,嘱患者背部紧贴轮椅靠背,双手扶紧扶手,双足踏于踏板上,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⑥经常检查交换车及轮椅性能,保持状态良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1.3.3防止药物使用错误①点眼时认真核对眼别,以防眼别错误;②用任何药物,应先核对瓶签;③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严禁使用;④用过的空安瓿,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以便查对;⑤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要复诵一遍,并及时记录。


  1.3.4防止烫伤、烧伤①使用电灼器时,检查接触患者的电极板导电胶是否完整、平坦;电极板应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弃除患者所戴金属饰物,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正确接好电源,调整适当输出功率;②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黏膜、皮肤;③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其是小儿,以避免灼伤。


  1.3.5防止燃烧、爆炸意外①手术室内使用酒精灯等时,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②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设地线接口,防止电线短路;③术中尽可能保持手术间地面干燥,防止漏电。

  1.3.6防止因器械、仪器不足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或手术延误①器械打包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②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应先开机检查设备仪器性能是否完好;③实施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于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他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④在进行重要步骤前,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⑤新进设备仪器须进行医生护士的培训,以防因使用不当造成对患者的伤害;⑥定期对手术器械及玻切机、超乳机、激光机等设备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⑦抢救用物性能完好率100%。


  1.3.7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①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②上肢外展<90°,两腿不可过度伸直,膝下垫软枕以保证患者舒适,防止拉伤;时间较长的手术,患者骨隆突部位垫软枕,防止受压;③约束带不可固定过紧,防止神经损伤及血液循环障碍。


  1.3.8防止病理检查标本遗失或差错①标本切下后,由器械护士或手术医生交巡回护士,巡回护士再次与手术医生确认病理检查方式,以防标本处理错误;②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应立即将标本放入指定容器内,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病理标本检查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面交该科负责人员,并让其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签名;③一般病理检查标本,巡回护士置于指定容器,加入标本固定液,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后,签字。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中的内容逐项填写清楚,并与标本核对后,由病理科专人统一收取;④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检查各标本的登记情况,无误后在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1.3.9防止体内植入物,尤其是人工晶体的品种、规格、型号放置错误①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对照手术通知单、手术同意书、眼部A超或超声生物测量结果准备相应的人工晶体;②人工晶体上手术台前、植入人体前均须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无误方可植入;③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对无误,将该人工晶体专属条形码分别粘贴于病历与植入物使用登记本上,以符合可追溯要求。


  1.3.10防止手术部位异物残留眼科手术切口虽小,棉球、纱布、显微缝针等物品的清点仍然要做到一丝不苟,手术开始前清点,关闭切口前清点,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清点,以免造成手术部位异物残留。

  1.3.11人文风险的预防①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间的安静,做到操作轻、讲话轻;②手术过程中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以缓解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③遇突发事件或机器故障,需沉着冷静,不慌张,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慌,产生不安全感;④手术室图片或录像仅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切忌发布于微信朋友圈等传媒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结果

  通过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积极的干预,有效地控制或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发生。

  3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手术室安全隐患多种多样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2]。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们要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科业务水平,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保证眼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高莉梅.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安全认知的现状调查研究[J].河北医药,2012,4:611-613.

  [2]古建燕.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0:884-887.


  编辑/成森

  来源:医学信息 2015年33期

  作者:夏林惠等


  第五篇:眼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


  1术前准备

  1.1心理准备:每一位即将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虑与精神压力。他(她)们担心自己的病能否治好,手术中将会经受怎样的痛苦,手术后是否有后遗症等。此阶段护士要尽快了解病情,通过询问、交谈提出护理诊断,此期大多数共有的护理诊断为“焦虑与缺乏手术知识及担心手术效果有关”。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为:(1)给病人提供公开自己想法的机会;(2)鼓励病人向护士谈出自己的想法;(3)护士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尽量利用各种机会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疾病及手术方面的知识;(4)与病人及家属共同交谈疾病的预后问题,并介绍同类病人的手术效果。从而使病人减少内心忧虑,增加接受手术治疗的信心,在医疗过程中能更主动的合作。


  1.2局部准备

  1.2.1常规术前三天内滴抗生素眼药水,每日三至四次。

  1.2.2术前一天应剪睫毛,如眼眶手术则应剃去眉毛,根据手术需要必要时按外科备皮原则作准备。

  1.2.3常规作结膜囊,泪道冲洗,便于了解有无泪道疾串,如泪道冲洗不通,应告知医生。

  1.2.4手术当日晨,术眼用中性消毒肥皂清洗一次,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1.3术前用药

  1.3.1术前2小时用短效扩瞳剂扩瞳,充分扩瞳有利于医生术中操作。青光眼手术应缩瞳。

  1.3.2术前1小时常规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以降低眼压和软化眼球。

  1.2.3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及保证术前的正常睡眠,常规术前晚临睡前口服鲁米那0.09,注意观察患者的睡眠状态,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


  2术后护理

  2.1术后卧床:由于手术技术上的进步及缝合方法的改进,目前已很少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轻度的室内活动,对所有眼科手术后的病人原则上都是允许的。

  2.2生活护理:术后给予无刺激性、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软食,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洗脸及热敷眼部,双眼包扎的患者应及时给患者提供帮助。

  2.3疼痛的护理:麻醉药作用消失后,手术眼感到暂时疼痛是十分常见的,应主动关心询问病人,给病人以解释及安慰,或采用其它方式如听广播、音乐或与他人聊天等方式分散病人注意力以减轻痛苦,轻微的疼痛会逐渐缓解,如果发生剧烈疼痛,应引起重视,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4防止并发症的护理

  2.4.1伤口裂开、出血及晶体移位;术后应告知病人头部不可剧烈摆动,不可用力闭眼,不可大声说笑,不可突然翻身或坐起,不进食干硬,刺激性,难咀嚼食物,平时活动要注意动作轻柔,舒缓,保护头部不受撞击及震动。不可用力排便,如有便秘及大便干结,应及时想办法为病人解决,若病人已有前房出血,应取半卧位,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以免加重出血。术后每天应检查视力。

  2.4.2感染:术后每日换药一次,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指导病人勿用手揉眼,根据医嘱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或地塞米松以促进炎症吸收。

  2.4.3白内障及青光眼手术后常规扩瞳,用短效扩瞳剂每五至十分钟一次,一般三次即可,以防止虹膜粘连。


  2.5身心整体护理

  术后除提供适宜饮食,新鲜空气,安静环境及各种治疗及护理措施之外,护理人员的同情心和礼貌文雅的举止,甜美的声音都会对病人带来莫大的安慰,每一句问侯,一句关心话都会使病人受感动,满足病人被尊重的需要,病人心情舒畅,乐观积极,就会加速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孔丽,杨华,孔德兰.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96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

  [2]张爱峰.糖尿病患者眼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


  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4年10期

  作者:郁爱峰


  第六篇:人性化护理在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其实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整体的、舒适的、个性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达到一个最好的状态。让患者的不愉快情况得到减少或消除。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6月对收治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对有关的护理情况做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6月100例眼科手术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1~78岁,平均58.6岁。手术方式主要有: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小梁切除术等。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包括简单的介绍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试验组: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手术前进行查访等;手术中进行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后进行舒适护理及回访,具体如下。


  1.2.1手术前的访视在人体中,眼睛是一个非常好的感觉器官。对患者进行手术,其既害怕又期盼。另外,患者对手术又不是很了解,虽然在住院之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对其进行手术时还是会有一定的应激反应,导致在手术之前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和害怕疼痛的情况。因此,在手术前的1d,护理人员要对病房进行查访,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多与其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注意的事项,让其消除恐惧和紧张的情绪,能够放心的进行治疗。


  1.2.2个性化护理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在手术中,患者是处于清醒的状态。患者对外部的刺激非常的敏感[2]。由于眼睛又是一个比较特殊器官,使得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进一步增加,另外,手术的环境也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进一步的加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提前调好。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为50%左右。将患者头部的所有饰品全部去掉,并给患者戴好无菌帽,进行术前交接班后,由手术室护士像亲人一样挽扶进入手术间。让患者处于一个最佳的舒适体位。给患者进行输氧,在进行手术时,不要谈和手术有关的事情,可以放点轻松的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轻松的度过手术。


  1.2.3手术后舒适护理在手术以后,让患者放心,手术非常顺利。告诉患者多休息,要对患者的面色和表情以及呼吸的情况进行观察,告诉患者在手术以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手术之后,有的患者的鼻孔可能会有一点的出血情况,有的患者眼部敷料有点渗血或渗液,告诉患者不要担心,属于正常情况。在手术以后的2d,护理人员要到病房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和对护理工作的建议等。


  1.3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表的内容主要有:护士技术操作;手术室护士仪表;主动巡视患者;文明用语;术前相关知识的介绍;术中体位舒适度;护士的服务态度;手术室环境;术后注意事项的指导;对巡回护士的评价。总计10项评定内容,每项记10分。分5个评价等级:很满意(90~100分);满意(80~90分);一般(70~80分);不满意(60~70分);很不满意(60分以下)。在患者手术后的2d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3.1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让其从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最佳的状态,不愉快程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对患者在眼科手术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增加了其信心,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进而让其顺利进行手术。


  采用人性化护理,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有了极大的改观[3]。同时也使得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得到了转变,提高了护理质量。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手术室的环境也是非常的严肃,让患者感觉到恐惧和孤独。因此,采用人性化护理,将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转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服务重点,让其感觉到温暖和热情等。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提升自我能力。进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总之,在眼科手术室采用人性化护理,主要就是为手术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让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自我学习能力,提高业务技能。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4]。


  参考文献

  [1]陈静,李晓凤,邓燕.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1,7(11):54-55.

  [2]曹芹,陈兵.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住院科室中的实施及其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10(1):121-122.

  [3]侯铁凤.内科病房中人性化护理应用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2,13(1):91-92.

  [4]刘国英.产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9(15):350-351.


  (收稿日期:2013-03-22)(编辑:何玉勤)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24期

  作者:李淑明


  第七篇:眼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在人体器官中,眼球具有结构精细、脆弱和复杂的特点,故在手术期间做好周到、精巧、细致、精准、精细的护理。为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和确保手术,2009年1月~2011年3月采取手术治疗患者300例,分析存在的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00例,男175例,女125例,年龄2~85岁。其中白内障手术90例,视网膜玻璃体手术20例,屈光手术150例,青光眼手术20例,斜眼矫正术15例,其他手术5例。


  加强手术前后患者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①护士应先对患者要有热情的态度,关切的语言,采取适当的方式与患者及其亲属交谈,以掌握其思想、情绪、性格、家庭经历等情况,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务、不同社会地位的患者给予适宜的解释和引导。②向患者详细耐心地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情况和治疗方法,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并让以前接受过眼部治疗的康复患者与患者相互交流,进行心理沟通,消除孤独和不安的情绪,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患者及家属自愿的接纳有利于眼部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术后护理:一些患者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在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恐惧担忧的心理。同时,少数患者手术后根据病情的发展,失明是不可逆的,容易情绪激动或低落,对于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护士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用一些身残志坚的事例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伤残,逐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唤起生活的信心。


  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应激反应:眼科围术期的大部分患者在术前存在紧张、焦虑、胸闷、失眠、血压升高和心悸等心理因素,产生以手术为应激源的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严重的会诱发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甚至引起严重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致使手术延期或放弃手术。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向患者提供手术信息、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耐心回答患者提问并取得信任,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


  环境因素:眼科手术患者常见老人和小儿,因其调节外界温湿度的能力差,加之患者精神紧张,会出现畏寒,诱发心律失常,呼吸道在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护理对策:手术室应保持恒温,安静,通常室温24~26℃,相对湿度40%~60%。

  血压改变:手术患者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以及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加,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在术中牵拉眼肌神经反射会造成血压下降,严重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术前应对患者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解,对有高血压的患者把血压控制在稳定状态,对高危人群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备好急救药品。营造温磬氛围,避免患者紧张情绪。


  眼心反射:常见于视网膜和斜视手术等内眼手术,因在术中牵控眼肌和压迫眼睛致迷起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减慢,比较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心脏骤停。护理对策:术前了解患者有无心动过缓等潜在危险因素,若有异常停止牵拉眼肌,及时向医师报告情况,若心率<40次/分以下时,应用阿托品肌肉注射缓解症状。


  球后出血:见于在进行球后浸润麻醉时球后血管不慎被针头伤及,会出现眼睑不闭合,眼球突出,眼张力下降的现象。护理对策:协助医生立即进行压迫眼睛和加压包扎,必要时紧急止血或冷敷。对其生命体征做好观察。

  角膜损伤:在全麻时因眼瞬目反射消失,造成泪膜破裂,对眼角膜失去了保护和湿润的作用,易造成暴露性角膜炎。护理对策:在全麻时应防止意外损伤,做好对侧眼的保护,防止角膜干燥可给予眼膏涂抹,防止角膜擦伤。


  意外损伤:多见于老人、小儿和视力偏低者,老人会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对外界反应低下,会出现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变化或头晕等。小儿机体抵抗力差,机能尚未发育,易发生手术意外,视力过度低下者会行动不便而发生意外损伤。护理对策:应对高危人群加强安全防范,给予全程监护,对术前环境器具规范化摆放,防止患者出现滑倒和碰撞。


  查对不严:因眼科手术会出现连台进行,若查对不严会造成患者信息资料错误或左右眼混淆,易引发医疗事故。护理对策:应在术前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了解,严格查对,术前做到七查、十二对、三到位制度,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医护人员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眼内感染:眼内感染主要为外源性感染。护理对策: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和严格手术操作规程,对手术物品和器械做好严格消毒,对药品和耗材严格把关。术中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防止感染发生,术后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恶心呕吐:一般与麻醉药物反应和牵拉眼肌有关。护理对策:及时做出处理,防止窒息的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氧气吸入。


  通过了解眼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确保了患者安全手术的质量,减少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医患关系,缩短了住院天数,使患者成功度过围术期,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眼科的护理管理是专科护理的重要内容,工作琐碎,接触新患者多。要提高护理质量,在就诊环境、医患关系、医疗处置、健康教育方面处处为患者着想,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者,总会因为这次就诊解除或减轻身心痛苦。


  参考文献

  1杨勇.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在医药卫生,2009,4.

  2刘鲁霞.眼科手术患者危害因素护理对策[J].西南军医,2009,11(1):144-145.

  3吴晓芹.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探讨与体会[J].河北医学,2003,8(9):741.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1期

  作者:万霞


  第八篇:眼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我科95%以上手术病人采用局麻进行,局麻的优点是快捷、方便、经济,患者术后反应轻,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即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处于清醒状态,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能听到各种声音包括医生、护士的谈话及各种仪器发出的声音,这时紧张的心情就会转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应此必须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多与患者沟通,将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注意事项、手术配合要点、术后恢复等知识全面讲述。在沟通时注意说话声音轻柔、和蔼,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力,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听懂、听明白。回答患者疑问,解除患者疑虑,让患者提前做好思想准备迎接手术。


  1.2局部和全身准备

   手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眼部A超、角膜曲率、人工晶体度数等)、检验等。术前每日滴抗生素眼药水4-5次,预防手术感染。交代患者术前、术后戒烟、酒,以免刺激呼吸道粘膜,增加分泌物,诱发咳嗽。同时教会患者有效的止咳方法,如张口呼吸或用舌尖顶上腭。术前一天做好全身清洁,包括洗头、洗澡、剪指甲等。按手术要求做好泪道冲洗、剪睫毛、结膜蘘冲洗等术前准备。


  2术中护理

  2.1认真查对

   防止差错: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手术名称、眼别、麻醉方式等。

  2.2术中沟通

   患者入手术室时是最紧张的时刻,这时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打招呼,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消除其紧张感。手术开始时,护士要守护在患者身边,予适时的问候与鼓励,增强患者战胜自我的信心与勇气,使手术顺利完成。


  3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护士应根据病情要求安排合理、舒适的卧位,监测生命征的变化。告诉患者:“你手术很顺利,如有何不适请告诉我。”这样会使患者紧绷的心情放松。并向患者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嘱患者不要用力挤眼,不揉眼,不碰撞眼部等;保持大便通畅,不用力排便,以免用力使伤口裂开引起出血;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松脱、移位,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手术后护士亲情式的服务,是患者战胜疾病最有效的良药。


  4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出院指导及告知康复注意事项,并约定复诊时间,交代患者如有眼部不适及时复诊。并采用电话或上门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鼓励患者继续进行康复训练,保证良好手术效果。

  5体会

       我科门诊、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共同配合,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保证整体护理的连续性,保证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12期

  作者:郭凤珠 黄桂珠 孙燕华


  第九篇:舒适护理在眼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2006年6~12月,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眼科患者手术过程中,使其愉快地接受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用2006年6~12月在我院眼科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60例,其中,白内障摘除晶体植入64例,小梁切除98例,玻璃体切除18例,患者年龄36~74岁,平均5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其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测量方法及评定标准

  于入手术室10min后手术开始前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测量血压时均由同一人操作,并以同一台血压计进行,并加以记录。实验组患者除进行一般护理外,还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护理。手术开始10min后再次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并与开始前比较,观察血压和脉搏的波动情况。术后两天到病房随访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是否满意,手术过程是否感到舒适。


  2结果

  将术中记录的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与基础值作比较,见表1。观察组术前及术中平均值几无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及术中值差异明显(P<0.01),术中对照组心率、血压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循环系统较稳定。术后随访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见表2。


  3舒适护理

  3.1术前舒适护理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也是特殊的感觉器官,手术治疗对眼科患者来说是一件既盼望又害怕的事情。尽管患者在入院前已经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在手术实施之前仍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术前紧张恐惧和担心手术效果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为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压力,术前1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翻阅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到病房与患者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工作人员要着装整齐、态度亲切、面带微笑,告知患者:我是手术室的护士,叫什么名字,您手术时我将全程陪伴您,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提供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手术目的、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步骤、术中体位、手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措施。告知患者不必过分紧张,术中不可咳嗽、憋尿、头部摆动等。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等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解释、安慰和鼓励,并告知患者术后的各种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使其以正常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2术中舒适护理

  眼科手术多为局麻手术,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对外部刺激较敏感,而且由于眼睛这一器官的特殊性,更加大了患者对眼科手术的恐惧,手术室的特殊环境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所以手术室护士应提前调节手术间温湿度,一般温度应在22~24℃,相对湿度50%左右,将患者安放于舒适体位,参加手术人员关掉手机,手术过程中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轻松音乐,开展“手拉手”亲情护理,时常小声安慰患者,分散注意力,让患者在较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安全度过手术期。


  3.3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后主动告诉患者手术顺利,请放心,让患者稍作休息。整理完毕后扶离手术床要倍加小心,注意观察面色、表情和呼吸情况,详细交待术后注意事项。术后2d巡回护士到病房随访患者,征求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意见,了解患者手术过程是否感到舒适,请患者给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亲身体验后的感想和希望。


  4小结

  舒适护理是体现“以人为本”整体观的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服务对象无论在生理、心理上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因此,把这一护理模式用于眼科患者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信心倍增,解除心理因素造成的躯体痛苦,感觉舒适和得到亲人般的安慰与鼓励,避免因焦虑、恐惧、紧张引起血压偏高等生理改变,有效减轻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从而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患者感觉良好,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2]陈谷霖,李才平.全程优质亲情护理工作模式的构造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


  (收稿日期:2008-02-29)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18期

  作者:王霞 杜书美


  第十篇:眼科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眼科疾病是在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如眼睑病、泪器病、泪道病、干眼症、结膜炎等,上述这些疾病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病残,从而制约到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并降低患者发生病残的几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上针对眼科疾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此,还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以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07年9月——2011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1例眼科疾病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7-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岁,女性31例,年龄在21-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岁。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痛苦。观察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在对患者实行手术之前,首先给予其有效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并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解释实行手术的目的及手术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的反应,以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从而缓解其心中的紧张和恐惧,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1.2.2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后,患者由于环境陌生,容易产生恐惧感,对此,首先,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解释手术室的各种医疗器械,使患者对手术室有基本了解,以减轻其恐惧感。在对患者实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始终守在患者身边,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对症处理,以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尽量避免头部震动,同时对其生命体征继续进行监护,以确保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维持稳定。手术后第2天,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前房出血现象,则可以下床活动。在手术后的24小时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胀、恶心等症状,对此,医护人员要耐心告诉患者不要紧张,属于正常反应,并对患者实行简单的生活护理,以缓解患者的不适[1]。


  1.3疗效标准护理满意: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术后恢复良好,视力恢复正常,能够进行正常活动。一般满意: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术后恢复较好,视力有所恢复,对正常活动有轻微影响。不满意:患者手术过程出现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较差,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分析对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护理,观察组36例患者中,护理满意23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88.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护理满意18例,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1.4%。

  在手术过程中,71例患者,实行小梁切除术的有28例,实行睫状体冷冻术的有29例,实行眼球摘除术的有14例。


  3讨论

  眼科疾病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病残,如失明,从而严重制约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在对患者实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并发性疾病,从而对其治疗产生影响[2],对此,应当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患者的良好恢复。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此种护理方法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能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满华,张淑琴,汤秀容,刘晓俊.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74(22):89-90.

  [2]贾习军,冯宗怀,李杏色,孙素真,杨林平,王瑞欣.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学龄期患儿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54(06):103-104.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2期

  作者:李莹


上一篇:浅析眼科青光眼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