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论文(共4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13:19


第1篇: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情况研究


一氧化碳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重度中毒致死率高,部分患者可发生迟发性脑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高压氧能迅速改善脑与机体的缺氧,其主要是提高体内血浆内的物理溶解氧量,增高血氧分压及增强血管弥散能力,保证脑组织有氧代谢,同时配合具有明确的抗脑缺氧作用的脑复康,使疗效增强。治疗过程,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及预防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作者观察及总结本院2003年3月~2008年3月19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2003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13~75岁,中位年龄44岁。患者均有明确的一氧化碳中毒史,既往无脑血管疾病。中毒原因:煤气所致18例,其他原因一氧化碳中毒1例。主要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加快、心率加快、口唇呈樱桃色、皮肤黏膜苍白等。8例出现不同程度躯干部皮肤花斑、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血压下降,4例出现肢体瘫痪、肺水肿、大小便失禁,3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昏睡或昏迷。影像学检查:3例轻度患者CT扫描未见异常;6例重度患者CT扫描可见白质和灰质界限不清,丘脑尾状核、苍白球、基底节区密度不均,广泛性低密度。脑电图检查边缘状态改变2例,轻度不正常6例,中度不正常改变7例,高度不正常4例。碳氧血红蛋白25%~75%,7例心电监护显示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电图示大部分T波改变,提示心肌供血不足;6例出现肾功能轻度损害,尿素氮、肌酐不同程度升高。


1.2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高压氧医学》诊断标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约经2~60d清醒期,又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①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②锥体外系受损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③锥体系受损(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④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用、认识、记忆、记算、视野缺损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除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外,采用单人医用局压氧舱治疗。治疗压力为0.20~0.22mPa,升局局压氧舱压力20min,稳定压力40min,减少高压氧舱压力20min,1~2次/d。总疗程视病情而定,本组患者高压氧疗程最短5~10d,最长40d,平均20d。配合静脉输入ATP(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和维生素C注射液共21d,并给予营养脑神经药物及B族维生素。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每周给予1次脑电图检查,待脑电图恢复正常后终止高压氧治疗。


1.4效果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病前工作和学习,无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及各种后遗症;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生活基本自理,未恢复工作和学习,可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或后遗症;有效:主要症状减轻,体征好转,生活尚不能自理,未恢复工作和学习,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后遗症;无效:意识障碍,症状及体征基本同前或无明显改善,治疗无效[3]。


2结果


19例患者治愈10例(52.6%),显效5例(26.3%),有效3例(15.8%),无效1例(5.3%),总有效率为94.7%(18/19)。其中1例患者遗留四肢轻度震颤,1例遗留四肢震颤及智力下降。


3讨论


3.1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多数可以康复,但仍有10%~30%的患者在中毒症状缓解、意识恢复正常后,于数天、数周甚至数月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神经精神异常(智能、人格、行为等改变)。该病以痴呆为主,临床表现为多种疾病状态,如穿错衣裤、摸索、外出后不识归途、记忆力及计算力丧失等。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的亲合力大300倍,一旦结合就难以分解,造成低氧血症,使脑细胞及神经组织变性,继发性脑血管病变,重者常出现脑水肿。主要是由于脑半球广泛缺血缺氧,大脑白质血管分布较少,受损严重,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内膜粗糙,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最终由于白质弥漫性缺血缺氧发生脱髓鞘改变,导致脑白质中的上下传导束功能严重受损,不能维持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和网状结构上行系统,最后导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病理可见脑血管扩张、瘀滞、小血管周围出血。脑水肿部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大,管腔变窄甚至完全闭塞。此外,一氧化碳还可与肌红蛋白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导致大脑皮层运动区域活动减弱或消失。本组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可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解离,促进一氧化碳排出,促进一氧化碳向氧化血蛋白转化,提高动脉氧分压,迅速纠正组织缺氧。因此,早期高压氧治疗,可迅速逆转各重要脏器的缺氧症状,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本组结果显示,患者经过高压氧治疗,总有效率达94.7%。


3.2护理


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以下心理状态⑴:紧张、恐惧、焦虑、急躁、怀疑、惶恐、孤独心理等。因此,在施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本组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可能是由于患者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当看到庞大的舱体、听到各种气流声、隔绝在特殊密闭的高压环境中,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特别当医护人员介绍进舱须知及注意事项时,往往使患者产生不安全感。本组8例患者出现明显焦虑心理,可能与患者在高压氧舱加压过程中,产生耳痛及不适(第2次进舱治疗时症状均消失)有关;5例患者出现急躁心理,主要是由于他们把高压氧看成是灵丹妙药,希望治疗1~2次病就能好,急于求成。其中2例患者治疗2次后症状基本缓解,自我感觉恢复良好,就不愿再坚持治疗;8例患者对治疗持怀疑态度,与患者对高压氧治疗不了解,缺乏高压氧治疗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6例患者产生惶恐心理,患者自己描述为高压氧在加压、减压过程中,进气或排气时,患者以为是氧舱出现故障。入舱后有4例患者产生孤独无助、与世隔绝的心理。


针对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用乐观的情绪去感染患者,使患者不再面对庞大的舱体和各种气流声产生紧张、恐惧感。针对患者急躁、怀疑心理,护理人员应做好安全解释工作,反复、细致、耐心地向患者介绍高压氧治疗原理、治疗过程及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使他们对高压氧有科学全面的认识;对于烦躁不安,不愿进舱的患者,先在舱外氧疗,待其适应后再进舱治疗,并指定专人短期陪舱;针对患者惶恐、孤独心理,护理人员可应用音乐安抚法,在关舱前,轻快优美的音乐声伴随着护士亲切的语言,护士的安全宣教、安全检查在背景音乐下温和讲解,让首次进舱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减轻了紧张、忧虑、孤独感,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让患者轻松愉快地开始治疗。经过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紧张、恐惧、焦虑、急躁、怀疑、惶恐及孤独等情绪明显减轻。


4小结


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有效的方法,只要诊断明确,就应尽快、尽早施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从而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作者:洪喜,黄少婉,徐丽珊(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高压氧科,广东汕头,515031)


第2篇: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护理体会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CO对人体毒性效应有直接毒性作用和间接损害作用。当CO被吸入人体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的携氧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影响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组织急性缺氧,出现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病变。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8例,现将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均符合急性CO中毒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15~55岁,平均352岁。轻度中毒12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6例.接受高压氧治疗时脱离中毒现场1~24h不等。


1.2治疗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杭州生产的YYC〇8A-1型医用单人氧舱进行治疗。治疗方案:首次治疗压力应大于025~03^^^治疗时间85^1叫次中、重度中毒患者中毒前3d每天治疗2次,2次治疗间隔6h以上,治疗压力低于首次。轻度中毒患者每日1次。总治疗次数1~47次,平均235次。


1.3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思维正常,肢体肌力W级,生活自理,脑电图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思维正常,记忆力略减退,动作迟缓生活自理: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但未达显效标准;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治疗结果


28例中,治愈26例,好转2例。好转2例是因为中毒时间较长(长达34h)在病情相当严重,预后较差的情况下,经治疗后神态清醒,思维能力较迟缓,四肢肢力V级以上,生活尚能够自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护理体会


3.1进舱加压前护理


3.1.1患者准备为患者更换纯棉衣服并向其家属介绍纯氧舱治疗的特点、进舱须知、舱内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处理方法。填写知情同意书,办理登记手续并请家属签字。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不能配合做中耳调压鼓气方法,所以为了防止中耳气压伤,必须请五官科医师给患者行鼓膜穿刺术。


3.1.2进舱前准备(1)查看患者各种检查结果,排除气胸、活动性出血等禁忌证。(2)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作好记录。(3)开放各种引流管并妥善固定各种管道^(4)鼻饲患者在进舱前1h不喂食物,以防升压时呕吐引起室息。(5)确保人工气道的固定牢固,防止患者升压过程中因咳嗽而使管道滑出,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吸痰。(6)进舱前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做好记录。


3.2入舱后护理


(1)操舱人员在升压时要先慢后快,加压时间15~20mn(2)操舱人员在加压时提醒舱内患者作开启咽鼓管的鼓气吞咽动作,对不合作者可在进舱前喂水使其被动吞咽,以平衡中耳气压。(3)恶心、呕吐者要及时清除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的通畅。(4)在操舱过程中,严守岗位,根据季节调整舱内温度,以防患者感冒,影响高压氧的治疗。作好患者病情观察和记录,并经常与舱内患者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稳压吸氧阶段严密监测患者有效吸氧。(5)稳压吸氧是高压氧治疗最关键、有效的阶段,此时氧浓度最高,提醒患者减少活动,做好舱内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记录。(6)减压时要匀速,指导患者不要屏气,正常呼吸,以防发生气压病,注意提醒患者盖好被子,以防受凉。


3.3出舱后护理


做好与临床科室交接班工作,重症患者出舱后应安置在抢救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在出舱后持续高流量给氧,病情好转后改为间歇给氧。恢复期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以利受损脑细胞恢复,并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宣教工作,加强随访,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不彻底而造成迟发性脑病后果的严重性,一旦发生应再行治疗。(1)迟发性脑病.急性〔〇中毒后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多数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而发生迟发性脑病,又称急性CO中毒后续发症、后发症、继发症等,患者经治疗意识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突然发生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表现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致残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影响生活质量,也是中毒后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因此,除了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外,还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中毒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危害性,不要忽略假愈期或放弃治疗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组1例中、重度中毒患者治疗后清醒,因经济原因而自行停止治疗,随后出现大小便失禁、痴呆和行走困难等症状,考虑为迟发性脑病,再予治疗后好转,但疗程明显延长。(2)肺部感染。对于昏迷患者或老年患者,观察有无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气管内分泌物过多,应及时清除,防止吸入性肺炎,并协助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3)脑水肿。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变化,有无抽搐等,如发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予以对症处理。(4)泌尿系感染。观察患者有无少尿、多尿、尿潴留、尿失禁等症状,积极做好会阴部护理,膀胱冲洗护理等,预防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等。


作者:罗惠萍,林红征,秦丽湘,张心丹


第3篇:加强心理护理在一氧化碳中毒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指的是短时间内人体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使全身和脑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加重机体组织的缺氧状态,诱发不可逆损害,出现诸多并发症如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精神障碍及迟发性脑病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当前临床上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时,高压氧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疗效较好,但是因为患者的病情比较特殊,所以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一氧化碳中毒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人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即2014年7月-12月和2015年1月-6月,每组29例。对照组中15例为女性、14例为男性,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为(48.2土25.6)岁,其中5例为重度中毒、14例为中度中毒、10例为轻度中毒;而观察组中13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为U8.1土25.3)岁,其中3例为重度中毒、15例为中度中毒、11例为轻度中毒。两组的基本资料如中毒程度、性别比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厅常规治疗,即清除口鼻分泌物,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还应该对患者进厅心肺复苏,并且给予患者保暖、输液以及高流量吸氧治疗。同时,再对患者进厅高压氧治疗,即采用11人空气加压舱,压力一般为2.0-2.5ATA,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会适的面罩,给予患者60min吸氧,中间休息一段时间,通常为5-10min,然后给予25-30min的减压时间.重度患者前3天,可以给予每天2次的治疗,以后每天1次,疗程为10次。


1.2.2护理方法


1.2.2.1对照


对照组在高i氧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厅严密监测,尤其是精神状态.做好人舱前的宣教工作.并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1.2.2.2观察组


1.2.2.2.1舱前护理


通常情况下,人舱前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心理护理。患者因为起病较急,再加上缺乏对高压氧治疗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容易产生紧张、焦虑不安以及害怕等不良情绪,降低治疗配合度。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多鼓励和安慰患者,告知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消除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配合治疗。同时,由于一些患者会合并迟发性脑病或者昏迷,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一t:属进厅交流和沟通,告知一t:属患者的病情,获得患者一t:属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一t:属解决疑问,使患者一t:属对治疗的信心增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避免发生护患纠纷;②准备工作。\舱前,护理人员要将备项准备工作做好,为患者更换棉质服装,严禁携带打火机、火柴等易爆易燃的物品等;对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准备好朔料袋。③患者准备。进舱前,告知患者排大、小便,叮嘱患者避免t用容易产生气体的饮料和t物,避免减压治疗时胃肠道内气体膨胀导致腹胀或者便意。由于一些患者合并昏迷,进舱前,应该保持静脉通路,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妥善固定备种引流管,并且使其保持通畅。


1.2.2.2.2舱内护理


舱内护理如下: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在加压过程中,指导患者正确捏鼻鼓气、保持吞咽或者咀嚼动作,避免耳痛,防止中耳气压伤;随时观察病人在舱内的反应,倾听患者在舱内的住何不适,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适当和病人聊轻松的话题,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对意识不清醒甚至昏迷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血压等住何病情变化。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匀违加压,升压坚持先慢后快的基本原则,随时询问有无耳痛、头痛等不良反应,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继续加压,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同他讲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高压氧对其治疗的效果,稳定患者的情绪;②稳压时,协助患者将面罩戴好,面罩与面颊部松紧要适度,避免漏气。对带有胃管的患者,应该在面罩内溫好胃管,面罩将口鼻扣严,并且对患者的吸氧情况和生命体征进厅密切观察;运)减压时,应该控制好违度,减压时舱温降低,应注意保暖。观察患者的病情是否有所改善,询问中毒症状是否减轻。并且指导患者做调压动作如吞咽、咀嚼等。指导患者正常呼吸,不能屏气,防止肺气压伤的发生。对有静脉输液的患者,对莫非氏管液平面和输液违度进厅调整,避免发生空气栓塞。


1.2.2.2.3出舱后护理


完成治疗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意识反应,询问患者有何不适,询问中毒症状是否减轻。嘱咐患者及一t:属,避免患者过于劳累,忌烟、酒,环境要安静,情绪平稳,不能情绪激动。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适当增加活动量,散步、聊天、看书等。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建议做1-2疗程;对较重的患者,做2-3个疗程后,休息7-10天,再做2-3个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增加或缩短疗程。密切观察中、重度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迟发脑病的发生。有些中毒患者经抢救清醒后,经过一段愈假期,数天或数周内再度发生以痴呆及椎体外系损害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所以要和患者及一t:属多沟通,通过讲解和发放资料,让患者及一t:属知晓一氧化碳中毒对人的危害,如治疗不及时或不能坚持做高压氧治疗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尤其对中、重度中毒的患者,我们从2015年开始全面采取了电话追踪了解病情。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显效。中毒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且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②有效。中毒体征和症状明显改善,且恢复正常生活能力;③无效。中毒体征和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有所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5.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X:分别对组间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对比进厅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P0.05)。


高压氧是临床上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一种特异性疗法,可以使机体血氧a量增加,使氧的弥散度和血氧分压提高,对一氧化碳的排出和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机体缺氧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压氧还可以对颅内血管收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报道显示,高压氧治疗能够对脑组织内毛细血管再生和侧支循环m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脑组织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脑组织内的能量和有氧化增加,促进脑组织修复,改善神经系统功能w。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针对性心里护理干预,帮助病人平稳的度过危险期。不汉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还能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预防护患纠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说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这一结果与王宏云等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时,再运用优质护理干预,让患者及一t:属知晓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性,一方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增强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周敏(北京怀柔医院北京101400)


第4篇:实施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冬季常见的急危重症,CO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空气中CO浓度、接触时间及机体对缺氧的敏感性,也与患者中毒前的健康状况及中毒时的体力活动有关。CO吸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低氧血症。而组织缺氧,最终会引起脑水肿、中毒性脑病及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损伤,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尤以农村多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抢救原则为早发现、早脱离、早吸氧,院前急救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快速实施最有效的急救措施。2006年11月-2010年2月,本院接“120”电话接诊CO中毒患者179例,现将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本组179例患者均通过“120”救护车接诊,其中男63例,女116例,年龄4-72岁,中位年龄55.7岁;中毒时间:10min-2h,中位时间65.0min;中毒程度:重度26例,中度94例,轻度59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10年2月本院经“120”救护车接诊的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


2结果


5例患者由于中毒时间过长,到达现场时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174例患者住院综合治疗8d-2月,中位住院时间12.7d,其中死亡3例,出现迟发性脑病26例,余均痊愈出院。


3急救护理


3.1院前急救及护理


3.1.1接诊分诊护士接到“120”求救电话后,简要询问病情、住址、接车地点及联系电话,立即组织急救小组出诊。出车期间用电话与现场联系,指导家属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扣,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心跳及呼吸停止者指导现场人员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保暖,避免冻伤。电话指导有利于家属及现场人员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治措施,为患者进一步治疗赢取宝贵时间。


3.1.2现场急救医护人员到达后立即实施现场救治:迅速将患者放在宽敞通风便于抢救的地方,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8-10L/min)、保暖。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3M敷贴固定,避免药液外渗及移动时脱出。对重度中毒患者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确保及时、准确用药,如:20呢甘露醇和速尿等。对烦躁、抽搐者可静脉注射安定10-20mg,使其镇静,以免耗氧过多加重病情;对牙关紧闭者可用开口器帮助其开口,放置牙垫,以防舌咬伤;对于舌后坠或意识障碍者,迅速正确地安置口咽通气管;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心肺复苏;呼吸微弱者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术,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吸氧浓度100%。


3.1.3转送途中的护理经过初步的现场处理后,待患者病情平稳应及早转运。转运途中将患者头部放置于前端,便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中毒较轻的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耗氧量而使病情加重;意识不清及烦躁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约束,防止患者从担架上滑落;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做好呼吸机的固定,注意观察各项参数,防止因路途颠簸而使参数改变;妥善固定好管道,保持通畅,避免打折、堵塞、脱落;准确使用各种药物,观察用药效果,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确保安全转运。


3.2院内急救及护理


3.2.1院内治疗与护理入院后迅速将患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病室,给予高流量吸氧。轻度中毒患者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中、重度中毒患者宜首选高压氧治疗,病情危重暂不能进高压氧舱的患者,可给予间断呼吸机纯氧吸入,高氧液静脉滴注,提高体内血氧分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排痰,避免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叩背,预防压疮。保持气管导管及尿管通畅,肢体活动障碍者积极做好肢体被动锻炼。不能进食者予保留胃管鼻饲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遵医嘱正确用药,积极防治脑水肿,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处理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


3.2.2死亡及遗留后遗症患者的原因分析本组5例患者现场死亡,是由于年龄偏大、机体各项功能差,中毒时间较长、发现较晚、延误抢救而造成。3例入院后死亡患者因并发脑水肿及肺部感染,予对症处理无效而死亡。26例患者出现了迟发性脑病,原因是由于缺氧和脑水肿后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导致血栓形成,缺血性软化或广泛的脱髓鞘变,致使一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经过假性愈合期,随后又出现以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主的迟发性脑病。给予对症处理,延长高压氧治疗时间,症状均有好转,意识和精神障碍明显改善。


4体会


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氧作用,引起组织缺氧。脑和心肌对缺氧最敏感,容易引起脑水肿和急性心肌坏死;缺氧也会引起全身组织代谢紊乱和循环障碍,导致肾功能不全;缺氧使肺通气量减少,出现肺瘀血、肺水肿及肺部感染,严重缺氧可导致患者室息死亡。急性CO中毒越早进行院前急救,中毒症状缓解越快,并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通过对179例CO中毒患者的抢救,笔者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呼救时间是人为因素可以改变的,需要加强群众的急救意识,增强急救常识宣传,全民普及CO中毒的预防和急救知识,一旦发生CO中毒,立即拨打“120”求救,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治;24h内行高压氧治疗能明显减少急性CO中毒6w和12个月以后的认知障碍后遗症,中、重度中毒患者,最好在4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这就要求出诊人员迅速判断急救的地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治,缩短“中毒一急救”的时间;CO中毒发病急,重度中毒患者由于机体迅速缺氧,表现为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呼吸抑制,心肌损害及各种心律失常,甚至昏迷、死亡,家属一时难以作出心理调整,表现为高度紧张,对患者的细微变化极度敏感,对病情极为恐惧。急救人员应沉着、冷静、反应敏锐,运用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因此,及早呼救、及时治疗、给予合理的氧疗、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对迅速处理CO患者的中毒症状,减少并发症,防止多脏器损害以及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桂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河北衡水,053000)


上一篇:胰腺炎患者护理论文(共4篇)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护理论文(共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