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自发性气胸护理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20:28


第1篇:分析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自发性气胸是常见急重症之一,特别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尤应引起重视,须及时诊断和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46例患者中,男3l例,女15例。年龄60~81岁。平均72.4岁。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29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哮喘10例。患者合并有肺源性心脏病22例,胸膜黏连9例。发病诱因:近期呼吸道感染37例,负重7例,无明显诱因9例,用力屏气2例。左侧17例,右侧24例,双侧5例。临床表现起病急骤者16例。为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胸痛、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表现,发病缓慢30例,表现为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胸闷、紫绀等症状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加重。56例中伴有右心衰l4例,昏迷6例,休克7例,皮下气肿8例。气胸体征:气管移位,患侧或局部呼吸音消失20例,伴有三凹征11例,无典型气胸体征24例。血气分析:呼吸性酸中毒33例,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2例,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11例。


2.结果


全部患者经确诊为气胸后,立即给予抗感染、吸氧、积极治疗原发病、抗休克、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治疗。2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15例立即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6例行肺大泡切除,自动出院4例。


3.护理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尤其是局限性气胸者,体征往往不明显,应仔细检查;胸透易漏诊,应行胸片检查;对一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经抗炎、平喘、祛痰等综合处理,胸闷气急仍不能改善者,应排除气胸的可能,而局限性气胸还须与肺大疱相鉴别。


心理护理:当患者突然发生气胸时,患者极易紧张、恐惧,护士应为患者采取舒适休位,细心照顾,守护在患者身旁,安慰鼓励患者,如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抢救,坚定抢救成功的信心,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从而消除恐惧心理,适时地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术等。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患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确诊后,应给予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在行胸腔闭式引流前严格检查各装置是否畅通,注意观察水封瓶波动情况,注意管道无扭曲、受压、堵塞,引流后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漏气和发生皮下气肿,闭式引流后水封瓶无气体逸出,则表明肺破口已愈合,继续观察24~48小时无变化,且胸部X线片提示肺复张,则考虑拔出引流管。行引流后勿过分牵拉胸导管,防止脱落。


指导患者正确接受氧疗:老年COPD患者发现气胸后,要嘱患者取半卧位,镇静,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1~2L/分的氧流量,吸氧后动脉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矣50mmHg,同时遵医嘱给予消炎,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我们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定时深呼吸,加速胸腔内气体及痰液排出。


咳嗽咳痰时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经常有咳嗽咳痰的表现,轻微的咳嗽动作不需要特殊处理,特别要注意患者剧烈咳嗽咳痰要及时给予护理,促进排痰:①鼓励患者多饮水:由于患者张口呼吸出大汗、使部分水分自气道和皮肤丢失,同时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对水的需求反应低,使水的摄入大大减少,因此鼓励患者多饮水。②遵医嘱给予消炎化痰药物,避免剧烈咳嗽,增加胸腔内压力。


康复指导:患者出院后需要进一步训练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屏气,避免剧烈运动,练习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患者肺功能。


综上所述,老年C0PD并发SP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年龄大、体质差、变化快,平时要认真细致做好基础护理及引流管的护理,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痰液的稀释和排出,加强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复发,以取得积极满意的效果。


作者:何晓蕾(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肺功能科 476100)


第2篇:自发性气胸病人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报告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sCNP)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已在欧美和亚洲部分国家、也区广泛开展。近几年来,我国一些综合医院也在临床实践中陆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大量研究显示,在临床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咸少并发症和提高服务质量等。2009年卫生部制订了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路径标准。2009年10月一2010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在部分自发性气胸病人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一2010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自发性气胸病人96例,胸部X线片示肺组织压缩20%-90%;年龄<60岁;入院后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男36例,女11例;年龄318岁±116岁复达到的目标取得病人配合;另一份置于病历中,要求责任护士发者9例;合并肺部疾病9例;对照组49例,男36例,女13例;年龄29.9岁±12.2岁;复发者12例;合并肺部疾病11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病人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出院后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程度,以评价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1.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实施


参照2009年卫生部制订的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路径标准,并参考国内外的一些临床经验,我科设计了自发性气胸病人临床护理路径表。一份由责任护士发放给病人,并向病人讲解表中的内容和要求和当班护士及时有序完成表中的工作内容,完成后签署名,护士长随机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


1.2.2观察及评价指标


①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②病人健康知识评分情况:我科自行设计1份40道题关于疾病知识的问卷,满分100分,出院前发给病人作答,根据答对的题目计分。③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我科自订的《服务质量满意调查表》让病人选答“满意”或“不满意”,填“满意”人数所占比例为满意度。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病人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


2.2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发生各类并发症9例,其中胸腔积液3例,引流管脱落2例,切口感染1例,肺内感染1例,皮下气肿1例,血胸1例;对照组发生各类并发症18例,其中胸腔积液5例,引流管脱落5例,切口感染3例,肺内感染2例,皮下气肿2例,血胸1例。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7,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为85.11%,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病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X=5.71,P<0.05)。


3讨论


3.1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自发性气胸病人住院时间并降低医疗费用


通过制订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工作能按标准化流程有序进行,使护理工作更具有计划性、科学性和针对性。遵照临床路径表流程,护理人员能清楚知道在什么时间该进行哪些工作,可避免差错和遗漏,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护理人员通过给病人实施及时的紧急处理和有效的护理,使病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全面的检查、治疗和护理,防止病人病情恶化,减少康复延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通过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自发性气胸病人进行护理,可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3.2临床护理路径能体现人性化服务,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维护病人权益,也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中尤其重视医患沟通、互动和疾病健康教育,维护了病人知情权。通过耐心宣教、解释,与病人互动,提高病人认识疾病的水平,让病人意识到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治疗和康复中,从而提高疗效,促进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表中规范了护士的行为,避免护士工作的随意性,保证病人得到满意的服务,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促进医护和谐。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3.3临床护理路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自发性气胸病人的并发症的原因除了本身疾病外,还同病人的心理因素、躯体情况、年龄、闭式引流术情况等有关。临床护理路径能协调好医生、护理、病人三方关系,为一个目标密切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医生给护士交代好注意要点,护士及时观察和准确记录各种数据和情况变化,病人能主动将医护人员观察不到的异常情况告知护士,从而避免或尽早发现、处理一些并发症。对自发性气胸病人进行宣教和安抚尤其重要’能够得到病人的配合(如卧床休息、避免憋气、适当力度咳嗽等),消除病人紧张,防止气胸加重,避免出血(如血胸、切口出血)、脱管、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胸腔积液较常见,特别要留意病人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体的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上并发症减少了,加上合适的吸氧和科学营养,可避免呼吸衰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47,0.05)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自发性气胸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对自发性气胸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让病人得到较满意的服务,并明显减少了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杨婉娜,陈洁,李春燕(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529100)


第3篇:自发性气胸中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肺大泡破裂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通常没有其他肺脏疾病,以青年人居多,产生气胸多为胸膜下肺大泡或肺弹力纤维先天发育不良所致,而继发性是在其他肺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基础病多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自发性气胸如诊治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应该立刻实行排气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排气方法是胸腔闭式引流术。我院自2009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126例,现将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男112例,女14例,年龄10~86岁,平均65.4岁。气胸发生部位:左侧气胸83例,右侧气胸37例,双侧气胸6例。发病诱因,睡眠中发病12例,轻微活动66例,剧烈咳嗽37例,无明显诱因10例,临床表现:126例患者均有明显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极度困难、紫绀,所有患者都行胸部X线摄片或胸部CT检查,均为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90%,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0.5h,最长7d。


1.2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生命体征未稳定者取平卧位,一般在患侧胸壁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进行插管,对复发性气胸要根据气胸的位置确定最佳的引流部位,确定手术部位后,置1根或2根胸腔引流管,采用硅胶引流管,与橡胶管相比组织相容性大,头端较硬管壁较软,便于顺利插入,对患者刺激性小,术后疼痛轻,管壁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后,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胸部肌肉及肋间肌,置入胸腔引流管,使胸腔内引流管的侧孔正好深入胸腔内2~3cm,远端连接水封瓶,水封瓶中有气泡逸出,引流管通畅,固定引流管,无菌纱布包扎切口,引流管长约60~80cm,引流管放在患者上肢下方,水封瓶置于病床下不易被碰倒的地方,瓶内引流管插入水面以下2~3cm,避免外界空气进入胸腔,又可使胸腔内气体易于排出。


2结果


本组病例中,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117例患者治愈出院,8例带管出院,1例术后3d胸腔大量出血,每小时超过200mL,连续3h,因患者体质差无法行剖胸手术止血,患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132d,平均14d。通过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及拔管后的护理,患者及家属均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同时通过以上临床实践,体会到护理观察中认真仔细、正确处理将影响到患者的病变及并发症的控制。


3讨论


3.1护理体会


3.1.1保持引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目前胸腔闭式引流都采用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管,使用前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打开包装后,在无菌条件下检查水封瓶、引流管有无缝隙、漏气,长管是否在水平面下。术后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水封瓶,更换时用两把止血钳钳夹近水封瓶处的远端引流管,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引起气胸,如果用齿血管钳,齿端必须用纱布包裹,防止夹管时引流管破裂,如果引流管破裂从远端剪除有裂缝的引流管。倒出水封瓶中的胸腔引流液或向水封瓶中注入的生理盐水时,从水封瓶上拔下引流管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污染。引流管周围的胸壁切口用无菌敷料包扎,引流管周围用0.5%碘伏棉球围绕—周,可减少切口感染并使切口干燥,减少渗出,可有效防止长期引流患者缝线脱落,导致引流管从胸腔脱出,并保持切口处敷料干燥,一旦有渗液应及时更换。


3.1.2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


胸腔引流术后如果患者一般情况稳定,患者取床头抬高半卧位,有利于引流通畅。定时观察水柱上下波动情况,正常波动范围4~6cm,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说明引流通畅,水柱波动范围大小反映肺膨胀情况、胸腔残腔大小及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气管向健侧偏移、水封瓶中无气体液体排出、引流管水柱无波动,说明引流不畅,用手指挤压引流管或调整引流管在胸腔内的深浅及在切口的位置,注意引流管有无折叠、扭曲、受压、阻塞、脱出等情况,气胸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中有气泡逸出,也说明引流管通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有时整条引流管充满液体,引起引流不畅,此时在引流管近切口处钳夹止血钳,从水封瓶上拔下引流管,用手指轻轻弹动引流管,使引流管中的液体慢慢流出,引流管水柱无波动,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甚至无呼吸困难,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说明肺脏已经完全膨胀,胸腔无残腔。合并胸腔积血时,如果出血量多,为避免血凝块阻塞胸腔引流管,早期要定时用手指来回挤压引流管,一般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勤观察水柱是否有波动,在观察不明确时,可以嘱患者咳嗽来观察水柱波动情况。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或吹气球锻炼,加快胸腔内气体及液体排出,促使肺膨胀。


3.1.3引流量的观察与记录


水封瓶在患者使用前先倒入无菌生理盐水500mL,并在水封瓶液面处贴一胶布,标明液面的初始高度、曰期及时间(具体到小时、分钟),观察指标为液体的量、颜色、性质、温度,并准确记录,能及时反映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合并胸腔出血患者需记录每小时的引流量,同时记录24h的胸腔引流量,术后24h的引流量一般为150~700mL,24h后引流量将逐渐减少,颜色由血性逐渐变为淡红色直至淡黄色,为术后正常情况。如果引流量多,根据引流量和引流速度综合判断是否胸腔有进行性出血,胸腔引流量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3h,血色鲜红或暗红,性质较黏稠,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说明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大量气胸及张力性气胸患者,胸腔引流管不要一次性放开,防止引流量过快、过多引起复张性肺水肿,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加重,而应该定时、定量、流速缓慢放出胸腔内气液体,一般每6~8小时放开引流管一次,时间为5~10min。并随时询问患者感觉,如果患者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加重、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引流,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给予吸氧及心理护理。引流气体时,根据引流口气泡排出的情况对患者进行深呼吸指导及咳嗽方式指导'如果是中小气泡逸出,说明肺裂口较小,在短期内能停止排气,如果是大量气泡逸出,提示肺脏裂口较大,应尽量减少患者咳嗽次数、深呼吸及屏气等动作,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气胸,肺复张困难者可用负压吸引器帮助肺复张。


3.1.4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后,引流量在50mL/24h以下,水柱波动范围小或固定不动,患者咳嗽无气体逸出,胸部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胸部CT检查肺膨胀良好,胸腔内积气或积液量减少,气胸患者连续3~5d可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胸壁肌肉丰富的患者,拔管时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切口,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气,然后迅速拔出引流管,再用胶布固定敷料。胸壁肌肉少、带管时间长的患者,拔管时在切口中间缝合一针,缝针深度最好深达肌肉,一人用拇、食指捏住切口,另一人打结封闭切口,切口覆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再用弹力绷带缠绕加压包扎胸壁切口,并嘱患者咳嗽时用手掌按压切口处,防止气体从切口进入胸腔再次引起气胸。拔管后注意观察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局部有无漏液、出血、漏气、皮下气肿等情况[5-6],如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拔管后在医院观察24h,如无异常方可出院。


3.2意外情况的处理


3.2.1复张性肺水肿术后短时间内,由于引流管排出气体或排出液体速度过快导致肺迅速膨胀,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咳痰,烦躁不安,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夹闭引流管,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预防方法为缓慢排出气体或液体。


3.2.2脱管处理引流管从胸腔内脱出立即用敷料按压封闭胸壁切口,避免气体进入胸腔,引起胸腔内气体增加,加重病情。不要将脱出的引流管再经原切口插入胸腔,以免造成损伤和感染。术后引流管置于患者上侧肢体下部,以免患者翻身时拔出引流管,并嘱患者活动时注意不要将引流管拔出。


3.2.3水封瓶引流液减少应立即查找原因,看水封瓶有无裂痕,询问患者家属水封瓶是否倾倒或患者家属自行倒掉引流液,并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不可高于胸部,应低于切口60~100cm,防止液体逆流进入胸膜腔。


3.2.4连接部位脱开立即用血管钳钳夹胸腔引流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水封瓶。


3.2.5皮下气肿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老年患者,皮下气肿程度轻的切口周围胸壁肿胀,重者患者面部、胸部、腹部、阴囊、四肢近端肿胀,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应告诉患者皮下气肿是由于胸腔内气体压力高,不能及时从胸腔引流管排出,使胸腔内气体顺着引流管进入胸壁皮下组织所导致,只要胸腔内气体引流干净后1~2周左右皮下气肿即可完全消失,护理人员应主动、耐心、热情地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烦躁不安、恐惧心理,让患者从医护人员处获得信任及安全感,使患者配合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喻学慧(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山东费县273499)

上一篇:关于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方法分析

下一篇:子宫全切术后护理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