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参与式教学在儿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布时间:2023-12-11 18:16

  [摘要]为了让更多的医学生热爱儿科学,更好的激发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儿科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理解记忆,本文对参与式教学在儿科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实践。通过布置课前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模拟医患沟通模式、引导医学生学习等途径,充分调动了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提高了医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了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还可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说明参与式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方法;儿科医学;医学生


  儿科医学是研究小儿遗传背景以及从受精开始到青少年期的生长发育,并促进其达到成人所有潜能的一门学科。儿科医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医学生能够掌握儿科学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以后更好的从事儿科医疗事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1]。据2013年4月《光明日报》报道,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1∶1000的标准,目前我国儿科医师缺口至少有20万,儿童看病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师进入儿科临床工作是当务之急。儿科医学生成为优秀儿科医师之前的知识储备相当重要,那么如何让医学生更好地学习儿科知识呢?恰当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医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医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并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信息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此教学方式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直接原因,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故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也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因此,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儿科医学教学质量,积极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目前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方法主要有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及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等[2-4]。PBL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5],此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围绕将要学习的医学内容提出问题,随后独立收集各方面资料,最后在课堂上讨论。该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无法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减弱了学生对学科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同时也要求学校要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大量的图书馆藏书及丰富的电脑网络资源[6-7]。TBL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sen等在2002年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促进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教学法[8]。有学者研究证明,TBL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培养教学团队,但该方法同样需要较多的师资[9]。因此,结合本教研室实际情况,选择参与式教学法作为本研究儿科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


  参与式教学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采用各种轻松、灵活的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双向交流教学方式[10],此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增进师生感情,还可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1参与式教学的历史


  20世纪40年代初期,国外开始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到90年代初期,一位英国人将此方法带入我国。1999年,随着教育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启动,参与式教学理念才开始全面引入我国,该教学方法最早主要用于土地管理、深林保护与发展、监督评估、技能提高等方面[11]。进入21世纪后,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增多,有学者已证实参与式教学在口腔健康课程教育、中医诊断学、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育、临床儿科见习等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可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可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2-15]。


  2参与式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表现方式


  2.1课前准备


  绝大部分学生来到教室上课都抱着渴望学习知识的正确态度,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是至关重要的,而参与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那么如何让同学参与到教学中来呢?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学好每一门课程,但也有大部分学生提到他们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很好地对课本进行提前预习,而仅仅用上课前的十几分钟快速预览教材。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而进行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将将要讲解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将制作好的课件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而课前任务不宜过多,但对本次教学应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如肺炎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预防及预后等,也可以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呼吸科访问肺炎患者,切身感受,如发病的诱因、症状及进展、经积极治疗后的感受。其次,教师应根据疾病的特点设计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的问题,问题由简单到复杂、表象到机制到治疗等,步步深入进行诱导性的设计提问,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


  2.2实施方式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改变过去信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激发医学生的热情,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完成对疾病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是模拟和谐的医患关系。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答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肺炎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再用幻灯片播放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加深对学生的影响,接下来让一部分医学生扮演成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成医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让扮演为患者的学生根据自己因生病到医院或诊所进行治疗的亲生经历,或从患者那里得知的疾病诱因及症状,尽可能的提出问题,而扮演为医生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疾病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案及合理的解释。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起到良好的调节和引导作用,记录学生交流过程中对疾病理解得不正确及不完善的地方,在点评时,重点指出并完善,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应举例并深入浅出的仔细讲解,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期末考试,因此,学生们对课堂上教师勾出的重点内容非常重视,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告知该疾病的重点内容、易考内容及可能的出题方式,因为期末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尽可能的掌握教学内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在课堂末应预留5~10min,让学生向教师提问或用于彼此之间的相互讨论,讨论之后教师可用2~3min梳理本次教学内容重点。当然讨论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是朋友关系,同时真诚地询问学生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学生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也应虚心接受,让教师和学生完全处于一个平等地位,这样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还可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


  2.3课后总结


  每一次参与式教学结束后,教师应针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方式可以试卷得分作为评价参与式教学的效果。检验前应向学生说明本次检验仅仅是了解大家对该疾病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该教学方案效果的评价,以缓解学生对做试卷的厌恶和恐惧,同时对大部分学生易犯错误之处及重点内容进行分析、解释,促进学生间互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提高。


  3参与式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前,医学教育中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课时的不断压缩,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理解并记忆大量知识,以及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和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教学的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在认知、思维、行动等方面均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亦可以更好的理解患者心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医疗环境更加和谐创造了可能。同时,参与式教学方式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变得轻松而愉快,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对教师而言,参与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颠覆了以往的“讲授—接受”“满堂灌式”等传统式教学方法[16];同时,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10]。总之,教师充满自信的神态、生动有趣的讲述、舒适的学习场所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的完成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还可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作者:罗艳


上一篇: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改革与探索

下一篇:微信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