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经济学与佛学相通的“幸福”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1 19:03

  摘要:各学科的知识到一定的高度必然相通,经济学和佛学所说的幸福竟然不谋而合。幸福就是一方面要提高资源效用,另一方面降低自己的欲望,达到“少欲知足”,把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就会获得更大的幸福。


  关键词:经济学,佛学,幸福


  一、学科的相通性


  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世界上的资源,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而言,总量是有限的、不足的,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然而佛学即佛法之学,以探讨方向而言,侧重于思想体系、源流、发展之阐述等;自内容范围而言,除佛陀所宣说之教法外,亦包括其以后之弟子、后世宗师、历代学者,以佛陀之教法为依据,加以解说、抉择、阐论之佛教各种宗要学说。表面看起经济学与佛学不相关,但通过研究也具有相通之处的。


  二、经济学中的幸福


  1.经济学的幸福概述。著名的英国戏剧作家、文学家和社会主义宣传家萧伯纳曾讲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经济学所研究的实际就是面对限制条件下,资源(包括时间、金钱、物资等)利用最大化的问题,社会和每个人都面临稀缺性(这就是限制条件),所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家庭或者个人而言,所追求的即是自己的最大幸福。


  2.经济学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被称为经济学中“最后一个通才”和当代经济学的“掌门人”)提出了这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公式来看,获得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的比例关系:效用与欲望。当欲望(分母)既定时,效用(分子)越大,越幸福;当效用(分子)既定时,欲望(分母)越小越幸福。


  但是,如果有人把欲望作为无限的,用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讲,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从这个公式看,幸福对他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三、佛学中的幸福


  1.佛学认为少欲知足是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欲望,重点在“欲”,“欲”(梵语chanda或rajas),又作乐欲,有需求、欲望的意思。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认为,心捕捉的对象是由作意产生的作用,而不是欲的作用,所以欲不是从一切心起,仅是对愿求的对象所起的别境。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欲的分类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


  2.佛学中的“五欲”。“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1)色欲,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2)声欲,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3)香欲,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4)味欲,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5)触欲,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3.少欲知足是佛学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方法。少欲知足是佛经中经常期勉信众的生活态度。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谓之少欲,对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觉满足谓知足。《长阿含经》卷十二〈自欢喜经〉中提到:“郁陀夷,汝当观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乐在欲。”


  四、经济学与佛学中的幸福是相通的


  1.经济学中欲望决定幸福。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幸福时,通常假定欲望是既定的。追求幸福通常去追求效用(分子)的尽量大,这也是通常世人追求幸福的思路。因为尽管从发展的角度看,欲望是无限的,但在某一个阶段内,当一个欲望未满足前,我们可以把这个欲望作为既定的。当欲望为既定时,人的幸福就取决于效用。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一个人有100元钱可以用来买米,附近可以买到的米价格是2元/斤,但是经过几家比较后,发现同质量的米在稍远地方只要1.8元/斤,同样的钱买同样的米50斤后,还节约了10元钱。效用明显扩大,就会为此而感到高兴。这也就是产生幸福的简单模型。


  2.佛学认为欲望决定幸福。佛教既有扩大资源效用的途径和方法,使资源利用的效果更好,又有如何认识和对待人的欲望的内容。即为公式“幸福=效用/欲望”中,与其扩大分子(效用)相比,更加重视缩小分母(欲望)。


  五、结合两种途径,获得更大的幸福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只注重从经济角度去追求幸福,结果往往收获的还是一场空。“金钱、物质”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甚至不择一切手段。商家们绞尽脑汁盘算着如何提供更完美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服务,来调动消费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受,更提倡用未来的收入来圆今天的享受之梦,大众们也非常容易选择这种种诱惑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这种种外求的快乐是短暂而不长久的。


  正所谓“诸法因缘生”,物质资源只是实现人生幸福的一个途径,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资源效用,另一方面降低自己的欲望,简化自己的生活,达到“少欲知足”,把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大的幸福。


  作者简介:贾曦,男,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本文来自《佛学研究》杂志

上一篇:五台山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下一篇:柳宗元诗文与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