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以人民为中心创新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10 17:12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从广义的角度而言,主要是人类对社会、自然全部活动的改进;从狭义角度来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指高校的大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校园外展开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各项举措。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接触,其为社会做出贡献,长才干,接受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从精神和物质活动两方面给予大学生充分的成长帮助。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看,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是为了配合所学专业的课堂教育,结合实践应用来进行对理论知识的考核。社会实践行为是其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极为必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校督促学生了解、认识社会,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融入社会中去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艺术类大学生可以明确找出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而社会实践本身同样也可以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习总书记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學、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该提倡什么、发扬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不但教师要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教师身体力行,通过各种形式教育,使学生认识清楚,在大的原则面前、是非面前,切不可含含糊糊。要旗帜鲜明地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和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其作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需要为中心,让人民喜闻乐见,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特点是活动内容主要围绕艺术专业展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教育计划范围内的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公益劳动、生产见习等。另一部分主要是课程之外的实地考察、走访参观、技术咨询、支教援助等。相对来说,艺术院校大学生实践的内容主要偏重艺术专业性,但形式表现比较多样化,其中学校作为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倡导者,主要对社会实践的内容进行统一的组织、安排、策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志愿服务、音乐汇报、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以及假期社会实践等。同时,学生也会自行参与各种艺术类的培训、创意制作的设计,通过在社会上艺术表演的形式或者在互联网上文艺创作的形式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第二个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态度主动积极。艺术院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为了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实际中进行比对,以迅速完成对自身艺术专业技能的提升。坚持进行此类社会实践行为的学生对本专业极为热爱,并期待自身的社会实践可以为其毕业后的工作提供机会。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完成对社会提供服务的目标,又能展示艺术类大学生当前的精神风貌,其身心健康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提升,因此,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对其自身技术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他们也更乐于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态度是主动的、积极的。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方式,推出艺术院校的特色。在活动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用艺术的力量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实施艺术精品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艺术服务。 
  当前,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提高学校的组织和策划能力。艺术院校要旗帜鲜明地把中央的要求在学生中深植厚培,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探索,锐意创新。第二,加强专业教师的指导能力。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要求他们在入校初期就会选择专业导师,此专业导师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一直保持到毕业时,因此专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趋向的选择以及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本身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同样也是艺术类院校在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划和指导之处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实践活动中,专业指导教师需要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指导,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指导教师只根据自身的专业性进行指导,而对学生的交际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力度不足,这就会导致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自身之间存在直接利益的社会活动以外很难保持持久的动力。学校要加强导师的培训,让导师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导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觉悟,明大德、识大局,追求高线,守住底线,远离红线,努力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道德情操。第三,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学生家长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和态度也是影响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家长思维和观念比较保守,他们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不看重。相对而言,他们更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程度。在这样的认知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共同联动教育方式就会被打破。此外,学生家长对于学校所倡导的社会实践有可能产生学校以此为创收方式的想法,学生家长的此类想法同样对学生本身和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思想,以好家风涵养学生的好作风。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使他们主动为学生联系社会实践的单位和提供途径,在这样的支持下,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论音乐美学中的自律与他律

下一篇:大匠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