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应用心理学应对采访对象不合作的技巧

发布时间:2016-07-28 11:37

  随着新闻采访活动的普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采访过程中遭拒绝情况非常常见,严重打击了新闻采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分析采访对象不合作的原因,应用心理学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每个新闻记者都应该学习和思考的一个课题。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就必须具有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勇气,找到采访遭拒的正确应对措施,从而顺利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想要找到遭拒的应对措施,首先就需要对遭拒的原因进行了解。

 

  浅析新闻采访中遭拒的原因:

 

  一、有媒体的原因也有记者自身的原因

 

  1.记者自身原因。以前吃过媒体的亏,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情绪,也许媒体曾经的报道中,无意中对被采访者造成了伤害,导致被采访者产生排斥的情绪,怀疑记者不能够客观准确地进行报道。有一些被采访者本身对媒体记者有着不良印象,这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记者拿着手中的监督权,进行一系列的违法违规操作,从而得到其本身不应该得到的利益,因此社会上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形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让社会大众对记者的监督能力以及价值认同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从而拒绝接受采访。

 

  2.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由于其本身素质不高,或者是准备不当,时常会遇到遭拒情况。曾经有一个记者去采访农业技术员,但是记者对其研究领域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在采访过程中,农业技术员向记者说了几个水稻常见病的问题,但是记者根本无话可接,采访也就无法深入进行,最终采访草草结束。这明显就是因为准备不足,导致采访遭拒。在采访中记者经常会涉及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很难一下在短暂的采访时间内做到了如指掌,因此事先要做好准备采访的案头工作,做到有备而来,被采访者会觉得受到重视,也愿意和记者配合。

 

  3.记者的态度不好。有些记者在采访的时候盛气凌人、咄咄逼人,很容易导致被采访者出现反感情绪,最后的结果通常都是记者难以下台,另外就是准备不充分的问题。

 

  4.记者提问方式不当。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采访中有些记者在无意间触犯了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这是受访者所不能接受的。新闻采访触犯他人的权益不仅表现在对他人隐私权、肖像权方面的触犯,还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方面,这个时候新闻记者要改正自己在采访中的不当行为。记者应该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法制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二、采访对象原因

 

  在采访过程中,往往也会因为采访对象本身的一些问题,而拒绝采访。

 

  1.社会心理因素造成被采访者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的原因最为复杂。每一个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经历和个性特征,拒绝的理由也是非常个性化的,因此采访的关键在于耐心。

 

  2.硬性的采访限制。一些重大的或者突发的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一些单位或者宣传部门会为采访设置很多限制。诸如采访口径、报道内容等,导致采访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中途夭折。这是新闻报道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采访中最大的拦路虎。这些限制和规定都是记者难以改变的。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只能见机行事各显神通。

 

  3.被采访者对记者采访的目的不明确,不明白记者的采访意图,为了谨慎起见,有所保留地提供信息或者说些敷衍的话语。

 

  4.记者的话题可能会伤害自身或者团体的利益,产生警觉。例如被采访人感到回答此问容易涉及行业秘密、行业内幕等等。还有就是在进行反面报道的时候,记者往往需要对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揭露,采访过程中难免会触及到有关人员的利益,因此所遇到的采访遭拒情况也就随之增多。

 

  5.被采访者对事实情况认知把握不准,把握不了报道后会产生什么结果,为谨慎起见推迟接受采访或者干脆拒绝。

 

  6.一些人士或者领导干部为了避嫌或者不想受关注及其他原因,对记者表示不想接受采访。

 

应用心理学应对采访对象不合作的技巧


  三、应用心理学应对新闻采访遭拒的措施

 

  面对以上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无论哪种原因都直接影响了新闻采访的顺利进行,关键是找到开启的钥匙。分析了以上原因可以统一分成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一个好新闻的产生,新闻采访工作是基础,新闻采访的得与失,也就直接影响到新闻后续报道的开展,对新闻报道的成与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排除万难,对新闻采访过程中遭拒绝的现象,进行良好的应对,从而找到新闻采访的突破口。

 

  1.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采访对象意识到接受采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记者的我要采访,转变成被采访者的我要接受采访,化被动为主动,具体方法就是激将法。提出具有刺激性的问题,调动被采访者受访问的欲望。比如辟谣、指责等言论,记者可以暗示对方如何借鉴媒体澄清事实,激励受访者想说话,这也是新闻心理学的有效应用。

 

  2.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首先在面对不愿接受采访对象的时候,记者可以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对其态度进行改变,可以清楚地将自己采访的意图和采访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始终保持温和的态度和端庄的举止,切勿急躁、肆意妄为,大部分被采访人态度均会有所改变的。

 

  其次在采访过程中,在需要对被采访者的涉及害触的时候,最好让采访对象自己心甘情愿地开口讲。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一定要对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并根据其变化做好各项准备,找到被采访者的防守薄弱点,然后全力以赴,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在实施正面采访确实无法行得通的时候,对采访对象周围的一些知情人入手,间接地对其相关情况做了解,最后完成采访任务。在采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采访对象以没什么好说的这是应该的等等一些语言搪塞的情况,致使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这个时候可以转变为采访相关人,对其相关情况进行了解。

 

  3.增强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记者对一些遭受挫折的人进行采访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触及到被采访者的心灵伤痛,而导致遭拒情况的出现。那么记者也需要增强自身的人文关怀意识,每一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权利,任何一个记者也不能够对被采访者肆意伤害,杜绝出现撕开伤疤看流血往伤口上撒盐等采访的出现。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就像尊重自己的朋友一样,这样才能够让被采访者真正地打开心扉,同时也有助于记者完成采访任务。例如:一位记者,采访一位在救火中失去战友的消防队员,由于战友情深没说几句战友就声音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因此不愿多谈。随之采访记者就和其聊起了家常,就像是朋友一样聊天,谈起战友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终终于打开了战士的心理防备,进而侃侃而谈,把牺牲战士日常的表现很鲜活地讲诉给了大家听,最终记者非常漂亮地完成了这次采访任务。

 

  4.增强临场发挥的能力,让现场采访能够更灵活更贴近采访对象的心灵。不可能每一次采访都是采访对象和记者的配合一气呵成,比如在一些曝光类的新闻,被采访者都不愿意配合采访,想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一些需要的内容很困难,需要记者动脑筋随机应变地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不愿意接受采访又恰好新闻内容必须有这么一个关键性的任务表态时,不要急于一下子让对方谈到不想说的敏感话题,一味地追问只会让对方的警惕性更高,最后对一切话题都避而不答,往往此问题一下就问到底了,最后造成没有挽回余地要好得多。绕着圈子跑式的采访提问往往能派上用场,迂回战术,让对方慢慢转变态度。采访中也时常遇到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采访对象,让对方一下子把意思表达到点子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记者最好以启发式提问为主,不要让对方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5.调整自己的情绪分析原因,在遇到拒绝之后,不要垂头丧气,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原因,要以诚恳打动人,不要硬性纠缠,以免发生不愉快,另谋其他方法。

 

  6.提高记者本身的素质,做好新闻采访准备工作。一个好记者,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心理学知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则更有助于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新闻采访就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交谈艺术,并且这种艺术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多元性,因此在采访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摸清采访对象的兴趣以及脾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另外记者在采访之前,也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采访对象的实际工作和新闻需求,制定相应的新闻采访重点,以防出现采访问题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从而导致采访遭拒。

 

  综上所述,记者新闻采访遭拒原因很多,在遭受采访对象拒绝的时候,记者首先应该对其原因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此找到其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也需要对其成因不断进行总结,以便在之后的采访中,对其不良影响因素进行最大化的消除,促进新闻采访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王敏 来源:记者摇篮 20167

上一篇:浅谈教育心理学视觉下有效教学策略

下一篇: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