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80年代成龙电影风格初探

发布时间:2016-03-24 14:26

  80年代,是成龙电影事业全胜的时代。从罗维影业公司转入嘉禾,继而创立自己的威禾影业公司,他或兼导、演二任,或兼导、编、演三任于一身,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他摆脱了李小龙的阴影,在继承由袁和平导演开创的谐趣功夫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与时代的要求,从乡村背景走入现代都市,时装背景,从功夫小子走人警察故事,变残忍打斗为非暴力的视觉快感,夸张喜剧为自然的环境式喜剧。在一部部电影的指导、拍摄、演出的实战中,坚定不移地贯彻自己务实的电影理念,孜孜于探索适合自己的样式、题材、形象,不断完善提髙自己,最终锤炼形成了鲜明浓郁的个人风格:以明星包装,大投资、大制作为支撑,环境动作喜剧为主导样式,在警匪善恶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与构架中,讲述一位代表广大平民百姓,代表社会正义的公正勇敢、一往直前、屡败屡战、后发制人的小警察,.最终战胜邪恶成为英雄的故事,并以劲歌节奏剪辑画面,适合大众娱乐宣泄的要求。影片通俗流畅,轻松幽默,健康清新,表现出独立不依、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拓荒精神,充溢着阳刚之气和乐观昂扬的生命力,同时又具有温馨隽永的人情味和伸张正义的内涵。正是这种成功的商业包装,可敬、可爱、可信的平民英雄形象的树立,诙谐机智的打斗设计,可贵的民间情怀,使得成龙的电影走出香港,走向亚洲,走向世界。本文试图以成龙在80年代集导、编、演三任于一身的五部代表影片《A计划》(1984)、《警察故事》(1985)、《A计划续集》(1987)、《警察故事续集》(1988)、《奇迹》(1989)来考察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健康务实的电影理念

 

  美国《时代》杂志著名记者查理.考利斯曾这样评价成龙:他是亚洲唯一一个银幕形象完全健康的男演员,是劳动阶层坚忍精神的象征。("此言虽是从成龙的表演来说,但却道出了成龙电影理念和银幕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健康清新一非暴力、无色情。80年代的某些香港功夫电影在向外发行时,由于其血腥暴力场面而遭抵制。成龙一方面是出于商业考虑,以前车为鉴,更重要的是固守香港主流电影导人向善的教化传统,在自己的影片中坚决反对赤裸裸的暴力展示,而是以动作的杂耍化、游戏化、幽默化,流畅的画面视觉效果来冲淡、阻隔暴力的扩展

 

QQ截图20160324141535.png


  以人物的正义与坚忍、仁慈与宽厚来感染鼓动观众。当然他的警匪片不可避免的有枪战、飞车、打斗等暴力性质的场面,但是决无残暴凶杀的镜头。《警察故事》片尾,陈家驹在一番恶斗之后,擒住罪犯朱滔,当他满身伤痕,狠揍朱滔时,正义向邪恶复仇,对罪犯惩治的痛快大大模糊了暴力的破坏。《A计划续集》片尾酱料厂大战,马如龙被推入捣酱的石坛中,而对盖脑而来的大石杵观者看到的是马如龙机智的闪避,即使在马如龙将另一名匪徒摔人石坑中时,镜头立即闪开,切入地面紧张的打斗,避免了血肉横飞的直接呈现。随着80年代港片由纯男性阳刚趣味向更加注重女性与情感的转变,在成龙的电影里,也引人了女明星的加盟及男女情爱的元素。但是与之配戏的女明星们都是美而不艳、丽而脱俗。就连香港著名艳星舒淇与成龙配戏,也得到净化,变得那么憨傻纯情。其两性之间的情爱在影片中得到了高度的纯化:清纯洒脱,温馨的爱情决不旖旎缠绵,卿卿我我,更无色情暴露成分,而是在阳刚的男性世界里对弱小女性的呵护,从而塑造出侠骨柔肠的纯洁刚正男人的童话。此外,影片中对匪徒形象的刻画,也杜绝了色情的侵蚀。他们或是粗俗,或是暴烈,或是贪财,却无淫邪之举止。《警察故事续集》中,劫匪绑架阿美,只是捆绑加毛巾塞口,再往身上扔几颗爆竹,毫无猥亵动作,与当时某些故事影片动不动就奸淫的匪徒,不知要清纯多少倍。塔种极克制的暴力表现及无色情污染,从语言、动作到形象、画面都很干净的银幕世界,在80年代乃至当今的香港影坛也罕见稀有。务实既是成龙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精神品格,也是他又一重要电影理念。首先,京戏武生出身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专长,一心在银幕上营造动作效果,以快格、抽格、低拍、俯摄等各种镜头应用技巧,将其拳来脚往,翻腾跳跃的肢体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扬动作之长时,他还注意避编剧之短,即适应迅捷的商业生活及市民消遣、娱乐的要求,采用直叙方式,将故事情节尽量简单集中,省略过程,直接切入,顺时发展。没有花哨复杂的叙事技巧,也没有闪回段落,但却时有闪前段落,既加快故事流程又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警察故事续集》中,片头办公室挨训(后来被贬为交通警)就闪前了陈作为交通警抄牌事件,一边是诚惶诚恐、倍受压抑,一边是英姿飒爽、生气勃勃,互相对照,顽强活泼的人物性格呼之欲出。《奇迹》中杨露明小姐的首场登台表演,在不同的舞台服装和色彩的剪接中,闪前了郭振华和杨露明逐渐产生好感,郭振华和匪徒火拼等后继片断,虽然有些零乱,但仍不失为一种大胆尝试。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依赖于西方的科技制作、工业技术,忠实于对动作奇观的长镜头记录。当时的香港功夫/武侠片,都学习好莱坞技巧,用科学机械化来诠释功夫/武侠,徐克的《蝶变》就是典范。而成龙的追求是我拍的动作片,就连史匹堡他们也拍不出来要有一次比一次新鲜,一次比一次困难动作。无论是《A计划》中从几十米高的旗杆跳上钟楼及从钟楼顶摔下;《警察故事》片头陈家驹急追大巴,用雨伞勾住大巴,仰卧而行,片尾陈家驹跃上楼顶的大吊灯顺杆滑下,火花四射;还是《A计划续集》利用两层楼高的竹梯,在两座建筑物中弹来跳去,最后急速滑落;以及飞身跳入滚动的大铁笼抢夺密件等等,这些高难动作及特技都是真人表演,亲自涉险,不借助工业技术及替身,在镜头运用上不做任何切割,不耍任何花招,老老实实逐一跟拍,一个镜头到底。有的动作还从不同角度升格拍摄,重复放映,以强调其真实程度,张扬了成龙自信勇敢及搏命的敬业精神。这种追求真实的精神还贯彻到了他的每一个动作场面。从成龙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他的每一打斗段落虽无令人眼花缭乱的,剪得很碎的动作特写画面的快速拼接,却毫不枯燥乏味,而且髙潮叠起,引人入胜。一方面是得力于他对场面的精心调度、镜头的灵活运用。打斗场面以中近景、全景为主,镜头随演员的动作而变换,俯摄、仰拍,插人反应,交代拳击到肉的撞击性等应付自如,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力争保持每一动作的相对完整真实。另一方面是得力于他对绵密动作的细心安排,对环境的巧妙利用。无论是室内格斗还是街巷追逐,都是有机配合室内摆设、街巷建筑、来往车辆设计动作,串联成篇,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A计划》酒馆中水陆两警发生冲突,室内桌、椅、杯盘、吧台、电灯等一切纳入动作设计内,无一疏漏,只见拳来脚往,杯盘四溅,桌椅横扫,吧台上杂耍般的翻腾跳跃,表演得轻松自若,游刃有余,将打斗安排得赏心悦目。《警察故事》商场激战一段更是如此,滚动电梯、玻璃展柜、货架、排列的摩托车、大吊灯等一切为我所用,随物赋形,编织瑰丽奇险的动作文章。这些以环境为依托的动作篇章往往成了影片的华彩乐段,但又是真刀真枪,决不虚假。林青霞撞大玻璃柜、张曼玉从几层楼高的透明塑料通道滑下都不用替身,一个镜头拍完,难怪港人要评说她们与成龙配戏不易。片尾的暇录镜头(即成龙现场工作录影),一方面是影片真实效果的宣传,但更重要的是使观众体会到这个真诚的汉子笑中有泪及其奇观愉悦的影像背后的辛酸苦辣。再次,在人物塑造、布景等方面都力求反映现实,切近生活,而不是一味打打杀杀。《A计划续集》中成龙一改过去片中打不倒的个人英雄主义警察的形象,在与对手的打斗中,突出对手的凶猛,难于对付,自己处于劣势,只是凭机智与之周旋并等待援军的到来,最终迫使对手就范。这样处理更加接近常人,增强了角色的可信与可亲性。尤其精彩的是,马如龙对革命志士的一番出自肺肺腑,表示不愿参加革命党、只愿做好警察本职工作的慷慨陈词,打动了当时无数怀有相同心理的香港民众。在影片布景上,不惜重金,力求还原时代城镇风貌这点上,成龙是备受别人赞誉的。据当年港报记载,在拍以30年代香港社会为背景的《奇迹》时,成龙曾斥巨资仿当时原貌搭建了一座小城,在服装、道具、色彩的运用上都力求符合时代氛围。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街巷、茶楼酒肆、夜总会、下层人民生活的棚户三十年代的默片时期,质朴真切,鲜活如斯,令人咀嚼不尽,回味不已。

 

  记得一位著名学者说过:中国艺术都要以道德的精神去体验。而强调真与善正是中国道德的核心,艺术的本源。所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思无邪是也。而成龙健康清新的银幕世界,求真务实的从艺精神正是继承了中国艺术的传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诙谐幽默的场承动作軎剧80年代,香港本土文化逐渐抬头,城市物质迅速发展,市民们在一天工作之余,已经厌倦慢腾腾的国语古装武侠片及李小龙式的悲壮沉重的民族功夫片,而以香港为背景,以娱乐为目的,反映中、下层人民生活的轻松幽默喜剧片大受欢迎。70年代由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主创的本地粤语喜剧,含金量甚高。由麦嘉、石天、黄百鸣等创办的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从1980---1983连续四年几乎是清一色的喜剧,并连创票房神话。在各大制片公司争相拍摄喜剧片的情况下,专拍功夫片的各大片家也将喜剧的元素引人功夫片内,推出功夫喜剧样式。1978年由吴思远监制,袁和平导演,成龙主演的《蛇形习手》、《醉拳》成为谐趣功夫的经典之作。在80年代,当成龙自己担纲导演时,也许是乐观的天性使然,也许是参透了一张一驰为文武之道的道理,他在影片中很自然地把惊险紧张的打斗融人特定喜剧情境中,将香港两大主流样式——动作片和喜剧片融合得天衣无缝。一是继承传统喜剧经验,运用误会、巧合、重复、身份隐瞒等手段,制造喜剧效果。以荣获第34届亚太影展最具启发性喜剧影片特别奖的《奇迹》为例。该影片是改编自1961年美国大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的《锦襄妙计》,原本是讲述贫民区的卖花女为了要与女婿风风光光地会面,一群市井之徒,合力为她打扮充场面以致发生种种误会的故事。而本片是讲叙一名从乡下来城里找工作的乡巴佬误打误撞一夜之间成为黑社会老大,却人淤泥而不染,用高超的武艺和人格魅力镇住众匪徒,并引之入正途,同时帮助贫困卖花女假扮高夫人,促成其女与广东十大富豪之一的顾新全之子的婚事的传奇。这部影片,充分体现了成龙作为导演等多方面的才华,在两条线索的展开中,他自如地运用着各种喜剧手段,精心地设置场景,调度演员表演,将正义、人性的内涵融人嬉闹幽默中,令观众在开怀的同时领悟到隽永的人间真情。人物的性格、行为、动作、语言是紧密与场景/环境结合在一起,毫不夸张做作,而是恰如其分,不露痕迹。同时辅以流畅的移动镜头及前后景的配置,使喜剧效果溢于银幕之外,打动了每个观众。二是结合环境与动作探索属于自己独有的喜剧风格。众所周知,那种来自于对肢体的巧妙掌握,准确地与地型地物做搭配,将拳脚融入环境的喜趣是成龙动作喜剧的独有标志,同时这种自然环境式喜剧也是成龙对香港喜剧的独特贡献。有些场景与表演,对雨伞、高帽、燕尾服等道具、服装的运用,令人不禁联想到默片时代的基顿与卓别林,极具慧心与机巧。《A计划》马如龙骑脚踏车在小巷中与匪徒追逐打斗,将中国传统环境与西方喜剧大师神韵相结合,非常具有新意。在此片的续集,保安司长的女儿生日宴会一场戏中,在黑暗的保安司长的书房,马如龙在一幅油画前随机摆出各种姿势,摹仿画内人头表情,使自己仿若融人画中,终于躲过保安司长的注意,令人不得不佩服其匠心独具。在张曼玉房中窝藏数名大汉这场戏,成龙通过对衣柜的开关,门帘的移动,窗户的开合,门铃的调度,以及让周膘与张曼玉模仿刘三姐对山歌形式的设计,制造出很好的喜剧效果,极具原创力。三是通过对节奏的恰当把握,对京戏段子的戏仿,音乐元素的运用营造喜剧效果。大导演张彻曾称赞演戏要有节奏感,喜剧尤然,……成龙以此成为谐趣打斗片的巨匠’”,并分析京戏的武戏实际上是舞剧,演员必须掌握节奏,凡京戏的好武生,节奏感必定不差。因有了早期扎实的京戏基础,成龙在对上三者的运用上确有独到之处。《奇迹》片尾,在段老板的绳厂,郭振华与匪徒的打斗,镜头的起承转合配合人物打斗时的荡绳、跳绳、绞绳、空中飞人、滚筒、醉拳等,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并配以西方乡村音乐,在音画对位中呈现一种幽默。《警察故事》中陈家驹踩着牛粪,为剔除垢物,配合着画外的霹雳舞音乐就势起舞,《奇迹》中每逢何探长出场,总会响起三弦评弹……这些音乐元素的运用,既增加了影片的节奏感,又造成一种与画面的反照,衍生无穷的谐趣。直接对某些京戏段子的戏仿,不仅给成龙的电影带来喜趣,而且还添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成龙的电影从不承载沉重悲壮的民族仇恨,而是遵循快乐原则,以轻松喜剧色彩调节打斗的紧张心理,以别具一格的喜剧语言、动作、场景消解格杀的酷烈残暴,以英雄不死的喜剧性结局来抚慰来自激烈商战中的观众疲惫受伤的心灵,在喜剧与动作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中,让观众松弛精神,愉悦心灵,在笑声中体味作者成龙独到的灵思与慧诘。总之,他的喜剧不重在暴露鞭鞑丑恶,而是在善意的嘲讽与活泼嬉闹中传达人生昂扬向上、顽强进取精神,以及反观人性中温情的一面。无论是什么题材的故事,我都希望以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方式去表达。成龙自己的话道出了他的喜剧之魂。

 

  平民英雄观

 

  当年,影评人林起莹先生在《民间英雄——成龙》一文中指出:不管穿什么衣服——海军的、陆警的、燕尾服的……最后是短打示众,坚持接近民众,保留民间英雄形象1998年,刊登于《大众电影》第10期上的文章《美国人看成龙,好汉要人帮》提到:成龙总是扮演普通无奇的小人物,出其不意地塑造在非传统环境中解决非传统矛盾冲突的非传统英雄人物。周华山在《解构香港电影》一书中称成龙为“……有点反叛贪玩,但亲切质朴-不是英雄,而是反英雄'我认为.实质上成龙是将英雄从神还原到人,即世俗生活中具有鲜活生命质感的普通人,同时将观众对英雄可望而不可及的景仰和崇拜还原为可触摸的自觉认同。此外,小警察形象代表了他是现行制度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叛逆,即使是作为一名误人匪帮的老大也是竭力制止犯罪,引领匪徒们遵纪守法。他的反叛在于对传统英雄行为性格进行改造。因此无论是如陈家驹、马如龙,还是郭振华都是正义的化身,嫉恶如仇,且总是活泼可爱如邻家大哥;他们对待权势不卑不亢,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代表平民大众义正辞严地对权势的私欲及腐败大骂一通.宣泄心中不满。他们既有市民阶级的义气豪侠,又有西方个性主义的张扬。与李小龙打击敌人毫不留情相反,他们对待匪徒常怀有仁慈宽厚之心,具有见好就收的侠义风范,因此马如龙既可以帮助对手哑巴扑灭身上的火焰,也可帮助海盗买伤寒药。但是对待自己的命运,他们又具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独立不依的精神,决不屈服,而是主动把握,自我主宰。《警察故事》中.陈家驹遭诬陷而不就范,反挟制署长逃脱,并主动出击,追拿罪犯,最终洗刷清白。有趣的是,在该片续集中,陈家驹被署长斥为个人英雄主义而被罚去当交通警时,他却依然故我冲动时可以不守纪律。传统英雄往往是铮铮铁骨、顶天立地.永无痛感、永远不倒,而成龙的英雄是一个经常受气挨批、品尝被打痛楚滋味的小人物,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也会逃跑。传统的英雄总是挽狂澜于既倒、捐躯赴国难,而成龙的英雄却忠于自己、忠于实际,对于民族大义、家国尊严是绝对支持,但不参与斗争。认为都是为中国人做事,只是岗位不同,体现出一种宽容精神。在英雄性格的刻画上,不拘于道貌岸然,冠冕堂皇,满口仁义道德,而是有多个性格侧面,诸如调皮捣蛋,冲动感性等。可以用一种松弛、豁达的心态,幽默诙谐的方式来处理严正主题,让观众在笑声中心领神会。正如张彻所言,不必一切都净化,坦胸露怀也是英雄阳刚美。有人说,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是艺术家的自叙传。熟悉了成龙的人生经历及生长环境,就不难明白他的平民英雄观是有其深厚的生活低蕴及文化内涵的。自古才俊出贫寒,那个生长于街道里巷,莽撞而又温情,冲动而又克制,具有过人功夫却总是后发制人,既具传统义薄云天精神又具鲜明时代气息的平民英雄只能是成龙的。

 

  当然,成龙的作品存在较明显的缺陷.过于对自己的动作视觉快感的迷恋,忽视了对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刻画。成龙的电影只有自己,没有角色,一方面是角色的单一、雷同,另一方面我倒觉得这种量身定做,使成龙人尽其才,在创作领域内如鱼得水.将优势发挥到了极至。总之,我们不得一叶障目,所谓瑕不掩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毕竟成龙在十年间,从不追风逐浪,而是个人风格一以贯之,固守纯真乐天的本性,实实难能可贵。况且他并不是固步自封,从《A计划》到《奇迹》到《玻璃樽》,我们可以清晰地画出他试图突破、不断完善自身的轨迹,而这是另外一个论题。

上一篇:论辛亥革命前后的喜剧创作

下一篇:后现代喜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