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学哲学作用分析与内容改革毕业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08:43

  

第1篇:大学哲学教育中哲学名著阅读的作用分析


  哲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在很远的时代,哲学家也被称之为思想家,说明了哲学和思想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就大学哲学教育来讲,其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少,因此在教育活动的展开上可以更加灵活和多样。哲学名著是哲学发展历史中得出的结晶,汇集了无数人智慧的心血。所以,在哲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哲学名著的阅读,以此深入了解哲学思想。


  一、哲学名著阅读对大学哲学教育的作用


  (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思维方式是哲学所注重的一个方面,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由一整块钢铁直接锻造而成的,其不能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也不得漏掉任何一个部分,如此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完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述,即表明了哲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由此,通过阅读哲学名著,可以对哲学思想的系统性深入辨析,以此让大学生理解到哲学思想当中的内涵。在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观中,其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其对存在的界定和贝克莱对存在的界定具有较大差别,贝克莱对存在的定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客体的定义较为类似。由此不难看出,哲学上对于某些事物的定义存在较大差别,若是不多多阅读哲学名著,是无法深入了解其中奥妙的。


  (二)透彻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


  学习哲学,就必要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若只是浅尝皮毛,则对于学生学习哲学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对于大学哲学教师而言,想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就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展开哲学名著的阅读,通过哲学名著对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形成全面认识和了解。比如,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对亚里士多德所以提出的“概念形式”进行的高度赞扬,称其具有最高的思辨思想。这之中的原因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对概念体系第一次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对哲学内涵作出了分析,使哲学逐渐产生了学科理论的基本形态。恩格斯也曾说过:“一个民族若是想要达到科学的顶峰,就不能脱离理论思维。”这里所提到的理论思维是正确认识时代文明的思想武器。在大学哲学教育中,就需要对这些哲学内涵予以明确,并且通过对相关哲学名著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逐步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


  二、大学哲学教育中哲学名著阅读的实现途径


  要在大学哲学教育中将哲学名著阅读的落到实处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哲学教师说来,其本身对哲学充满了热爱与了解,因此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哲学名著,跟随先贤的哲学理念,一起畅游在哲学世界里。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本身并无哲学根据,对于哲学的了解仅限于这两个表面,对其中内里实质认识严重不足。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哲学教育之后,学生就会表现出两极分化,即部分学生喜欢哲学,愿意深入哲学名著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不喜欢哲学,对相关教学活动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基于此,如何对哲学教学进行巧妙创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哲学名著的阅读当中,是哲学教师值得重点关注的。


  首先,关于哲学的电影比较多,既有关于哲学家的纪录片,也有对哲学思想进行探讨的电影。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们播放和所要阅读的哲学名著有关的影片,以此激发其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在学生阅读哲学名著时,教师需要和学生形成互动,并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对书中所涉及到哲学思想以及自身对哲学观念的理解,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阅读笔记交换,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阅读哲学名著的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比较了解教师对哲学名著的把握,以此实现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更好的阅读哲学名著。


  最后,哲学名著的阅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演变成为漫无目的的读书。所以,在进行哲学名著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阅读目标或是阅读任务,以此推动哲学名著阅读更加深入的推行下去。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可以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为了了解哲学体系结构,可以阅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阅读这些哲学名著对于促进大学哲学教学作用显著。


  大学哲学教育至关重要,哲学名著阅读对于促进哲学教育能够提供助推动力。所以,对于大学哲学教师而言,必须认识到阅读哲学名著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方法强化哲学名著阅读,以此不断提升哲学教学成效。


  作者:赵新居

  第2篇:浅议网络时代大学哲学教育的改革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各种例如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网络的运用在大学校园更为普遍,为学生的学习、娱乐、购物等提供了便捷。互联网本身具有新颖性和快捷性,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大学生成为了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大学哲学教育也应该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进行教育改革。


  一、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西方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涌入大学校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观念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这样就形成了大学校园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和观念通过网络灌入到学生的脑中,渐渐使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淡化,理想信念也因此受到动摇,一些资产阶段腐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稳定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此外,一些学生如果花过多的时间在网络上,容易对现实生活产生厌倦或者消极的思想,例如很多学生容易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一些女生容易沉迷在电视剧中,慢慢变得逃避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变得非常孤僻,甚至一些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而不去上课,不仅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还会导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弱化。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很多大学生都会利用虚拟的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交友,从而导致实际生活人际关系的弱化。


  二、网络时代大学哲学教育中凸显的问题


  1、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只要拥有互联网,人们便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知识。相比而言,哲学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课本上的知识为主。虽然近年来哲学教材发生了一些改变,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成果,但是教材的更新速度依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使用课本进行教学,而并没有增加实时热点内容,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是不与时俱进的,尤其是和互联网上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的内容相比,使用的哲学教材的知识太过陈旧,并且内容不够丰富,已经不能满足多元视角下大学生的求知欲望。


  2、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上网,在网上获取各种丰富的图片和文字。相比而言,大学哲学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虽然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多媒体依然没有发挥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特点,很多教师的课件都是从网上下载而来,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点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内容上并没有更丰富,学生也没有因此更容易理解难懂的知识点。


  3、网络时代大学哲学教育改革的措施


  (1)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上的学习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内容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对大学哲学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就是要不断丰富哲学教学内容,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及时性和研究性。在丰富教学内容上,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不断引进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哲学的经典原著,此外,还可以将国内外正在发生的实践事例引进到哲学课堂中。通过引进哲学的经典原著,可以加深学生对哲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只有理解了哲学的理论精髓,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而通过引进国内外正在发生的实践事例,就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灵活的更新教材上的内容。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图片、声音和文字有效结合,丰富了教学课堂学习的内容,在政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随时找到教师想要的资料。


  (2)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利用微信、微博以及网络论坛等形式都可以进行哲学教学,充分发挥了网络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让大学生可以更加快捷和方便的发布各种个性化的信息,同时参与到哲学教育讨论中来,使哲学教育更直接和深入。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观看和信息的加工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生的哲学教育中,充分利用网络,通过制作直观简洁的电子课件,可以改善基础理论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将原本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在页面上更加美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生动和有趣,改变了过去枯燥、难懂的哲学理论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思想的升华,从而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获取信息,从而提高了哲学教育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建立哲学学习网站


  大学哲学课堂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在有效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将哲学理论的精髓熟悉掌握比较难。在网络背景下,通过互联网的交流和沟通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很多学生在网络上以虚拟的身份向别人袒露自己的想法。所以大学可以利用这一点,建立哲学学习网络。在哲学学习网站上,网站的内容以大学生哲学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同时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交叉学科的栏目,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进行哲学学习。在哲学学习网站上,没有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师生之间可以在网站上平等的交流,教师就能够通过哲学学习网站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并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变。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进入哲学网站学习,需要建立个性化的哲学学习网站。在众多的网站中,如果哲学学习网站不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只是一味的模仿别的网站,最终一定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很难进入网站学习。从长远的方向来看,哲学学习网站如果可以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例如开设疑问解答、专题探讨等栏目,学生便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栏目进行学习和探讨,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从提供的哲学信息方面来看,网站不能将课本中的知识点照搬到网络上,而是要进入到创新阶段,挖掘最新的哲学信息和资源,引发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还需要随时更新网站的内容,形成自身独特的内容优势,建设一个内容丰富并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网站。通过哲学学习网站的建立,不仅在哲学信息传播和获取上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教育手段和方式也得到了改革和创新,为大学生的哲学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丰富。


  三、结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自身网络行为的影响。为了加强大学哲学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哲学教育也应该紧跟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同时,不断开发大学哲学教育改革的措施,让大学哲学联合网络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积极的价值与作用。


  作者:权嘉黛

  第3篇:论中国大学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


  通识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国家,教育界为了弥补大学的学科分类太过专门的缺陷,提出了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界开始反思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理念,通识教育进入人们的视野,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已成为基本共识,


  认为大学并不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主要的是要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公民,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1]纲要从战略层面,揭示了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在中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


  而哲学通识教育在高校通识教育中自有其重要性。其一,哲学的无用之用就在于教育,它使人们认识到“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最终“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二,通识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所以“哲学教育不仅天然地具有通识教育的属性”而且内在地构成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和基础[2];其三,就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也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哲学通识教育。因此,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内容是哲学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大学应该如何全面深化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


  一、当前国内哲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发展较早,较为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在哲学通识教育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系统的、成熟的有关哲学通识教育的研究。基于自身的哲学通识教育实践,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哲学通识教育存在以下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缺乏本土化纲领的指导。目前,中国哲学通识教育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宏观层面的指导,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规划和协调,没有系统的体系作为指导。不少专业教师都是在学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匆忙上阵,尚不清楚通识教育的目标,且课程内容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思考和合理的规划,仅沿用以往专业教学的经验开展通识课程教学;尽管有老师对通识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其原因皆在于我们的通识教育缺乏本土化纲领的指导。国外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较早,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就发表了《耶鲁1828报告》,开始施行通识教育。不过他们当时更多的是在引进、复制欧洲的通识教育,直到1943年,哈佛大学发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后,才算真正找到了符合美国大学需要的本土通识教育模式。对于中国大学而言,不能照搬照抄国外通识教育经验,应当吸收国外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大学的实际,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之路,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大学实际需要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3]。


  第二,脱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甚至走到中国教育基本目标的对立面。目前,在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化的价值中立教育,是对过去以政治价值观为主导的专业教育模式的一种替代。这一观点抹杀了主流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现代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在内,仍应发挥价值观引导的功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就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通识教育决不是一种消除主流价值观引导的中立教育,相反,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如果缺少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通识教育必然会失去方向,沦为各种腐化思想的温床;反过来,如果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那么这种通识教育必然是一种失败的教育[3]。因此,哲学通识教育应紧密围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教育之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现实教育中,有些老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没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甚至走到中国教育目标的对立面,背离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也背离了哲学通识教育的初衷。笔者认为,哲学通识教育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充分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识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国家,教育界为了弥补大学的学科分类太过专门的缺陷,提出了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界开始反思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理念,通识教育进入人们的视野,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已成为基本共识,


  认为大学并不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主要的是要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公民,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1]纲要从战略层面,揭示了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在中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


  而哲学通识教育在高校通识教育中自有其重要性。其一,哲学的无用之用就在于教育,它使人们认识到“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最终“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二,通识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所以“哲学教育不仅天然地具有通识教育的属性”而且内在地构成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和基础[2];其三,就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也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哲学通识教育。因此,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内容是哲学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大学应该如何全面深化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


  一、当前国内哲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发展较早,较为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在哲学通识教育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系统的、成熟的有关哲学通识教育的研究。基于自身的哲学通识教育实践,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哲学通识教育存在以下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缺乏本土化纲领的指导。目前,中国哲学通识教育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宏观层面的指导,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规划和协调,没有系统的体系作为指导。不少专业教师都是在学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匆忙上阵,尚不清楚通识教育的目标,且课程内容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思考和合理的规划,仅沿用以往专业教学的经验开展通识课程教学;尽管有老师对通识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其原因皆在于我们的通识教育缺乏本土化纲领的指导。国外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较早,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就发表了《耶鲁1828报告》,开始施行通识教育。不过他们当时更多的是在引进、复制欧洲的通识教育,直到1943年,哈佛大学发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后,才算真正找到了符合美国大学需要的本土通识教育模式。对于中国大学而言,不能照搬照抄国外通识教育经验,应当吸收国外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大学的实际,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之路,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大学实际需要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3]。


  第二,脱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甚至走到中国教育基本目标的对立面。目前,在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化的价值中立教育,是对过去以政治价值观为主导的专业教育模式的一种替代。这一观点抹杀了主流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现代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在内,仍应发挥价值观引导的功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就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通识教育决不是一种消除主流价值观引导的中立教育,相反,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如果缺少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通识教育必然会失去方向,沦为各种腐化思想的温床;反过来,如果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那么这种通识教育必然是一种失败的教育[3]。因此,哲学通识教育应紧密围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教育之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现实教育中,有些老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没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甚至走到中国教育目标的对立面,背离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也背离了哲学通识教育的初衷。笔者认为,哲学通识教育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充分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批判思维训练。哲学通识教育应该让大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勇于反思的质疑和批判精神。罗素在他的《哲学问题》一书中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这说明,学哲学是锻炼和提高批判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恩格斯也说:“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1]哲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对人处理和驾驭外部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进行的反思、总结和概括,它能培育人的理性和批判思维。而批判思维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知识是对过去的总结,是人们已有的共识;而想象力是打破固有模式和惯性思维,是创新的开端。他还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个想象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批判思维。因此,哲学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的批判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那么,我们具体在哲学通识教育中如何培养批判思维呢?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反思,反思是批判思维的本质特征,批判思维也正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培养出来的。黑格尔在他的《小逻辑》中也说:“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对既有经验和现实对象的反复思考。”[12]也就是说,“反思”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既然哲学具备这样的本质,那么我们就不难看到,这种反思、批判的思维特点可以贯穿于哲学通识教育的全过程。


  第五,帮助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为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指明了方向。成人就要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2]。哲学通识教育应该开设相关课程,使大学生了解异国的历史和现状、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异国文化和异域文明有一定深度的了解,真正“认识世界”。最终能够使全人类的优秀思想资源充实学生的心灵[13]。事实上,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大学生对于西方的哲学、宗教也有着浓厚的兴趣[2]。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平台,引导他们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高度决定视野,所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是如此。站得高,就能看得远,视野有多宽,你未来的成就便有多大。世界眼光是一种看问题、想办法的胸怀、视野和境界。世界眼光要求大学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了解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以合作的精神去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尊重差异,学习与世界他国人民交往的技能;以和平的信念去关心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世界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敬畏中国。最终使自己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与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三、加强、改进哲学通识教育过程中应当妥善处理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除了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外,还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是哲学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合。不管是哲学通识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教育对象是一致的,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承担着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重要任务,唯有充分发挥哲学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优势,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从提高教育的效率来说,应通盘考虑哲学通识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互联互通,避免大量的重复。思想政治教育为哲学通识教育指明了政治方向,哲学通识教育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活力,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两者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是哲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不管是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学生,都要消除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应该说,两者都非常重要,都是实现我们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对哲学通识教育和哲学专业教育的定位要明确,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互融互通。在教育内容的设定上,哲学通识教育可以偏向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受众群体应该是全校学生;哲学专业教育可以偏向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纵向深入的研究,受众群体应该是哲学专业的学生。


  第二,在中国本土化纲领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哲学通识教育的“本校化”。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理念,在各类大学中应该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由于每所高校条件不同、任务不同,需要不同的通识教育模式,各个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需要等实际,制定符合本校人才培养需要的通识教育纲领,也就是我们提出的“本校化”。具体来说,国内的研究型大学重点是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研究型人才,所以哲学通识教育可以从拓展学生视野、了解世界文化等角度出发,多开设一些涉及中西方文化、培养批判思维、逻辑思维的哲学通识课程;教学型大学主要以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即高级专门人才)为重点,注重人才的实用性,所以哲学通识课程的开设可以偏重社会科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为毕业生踏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理工科院校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以实现文理互补;文科院校仍然需要哲学通识教育,因为哲学是基础,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思维方法和人文精神,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实现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的统一。哲学通识教育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有一套符合中国大学教学特点的本土化纲领进行指导,这个纲领应该具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它可以为中国大学开展哲学通识教育指明方向,为哲学通识教育的成功实施准备条件。这样中国的哲学通识教育就不至于走偏,走样。在相对稳定的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各大学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动态调整。每个大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每个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兴趣、爱好和擅长点都不一样,老师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学生的特点,对教育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从外部环境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内哲学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国外一些先进理念也在不断传入,对此,我们也可以适时对教育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与更新,使教育更具科学性、前瞻性。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哲学通识教育在符合中国通识教育理念的情况下,在国家和教育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和更新,实现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的统一。


  作者:陈琳   张亮

上一篇:大学生马克思哲学思想意义与问题探讨论文(共3篇)

下一篇:最新大学生人生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