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政治时政新闻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探讨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12 12:46

 

 第1篇:浅议在中学政治课堂穿插时政新闻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近一段时间,听了不少政治老师的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课都有一个特点,即在课前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插播近期的热点新闻。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穿插的这些时政新闻呢?听课教师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笔者虽倾向于肯定,但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个问题,了解学生对课前5分钟新闻的看法,遂产生了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的想法。此想法一经提出即得到同事田老师的大力支持,从问卷内容的修改、印制、发放、完成均得到田老师的帮助,并在田老师执教的高一年3、4、5、6班进行课前5分钟的新闻调查。


  问卷调查表内容如下:


  请你花费几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内容,就符合你的看法的内容打“√”。


  1.你平时关注时政新闻吗?


  □是□否


  2.你是否赞成在政治课前举行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


  □是□否


  3.你觉得在政治课上举行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对你或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是□否


  4.你能否将课前发布的新闻跟课本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吗?


  □是□否


  5.有些新闻的选题可能与本节课内容相差甚远,你是否赞成老师在课前筛选一下?


  □是□否


  6.在你播报新闻时,你是否会按自己的喜好(比如歌星影星)选择新闻,而全然不顾其他同学的感受和本节政治课内容的制约?


  □是□否


  7.你能否就每节课上同学发布的新闻进行简短的评述?


  □是□否


  8.答完以上9道题后,请写出你心目击者中的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或你的感想及体会。


  此次问卷调查共随机发放60份(高一3、4、5、6各15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1.你平时关注时政新闻吗?其中答“是”的有47人占78.3%,答“否”的有12人占20%,既未答“是”又未答“否”的1人,占1.7%。由此可见,平时关注时政新闻的学生占绝大多数。


  2.你是否赞成在政治课前举行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其中答“是”的60人占100%,这说明老师的尝试得到了空前的认同,也说明学生对时政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3.你觉得在政治课上举行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对你或你的学习有帮助吗?其中答“是”的有60人,占100%。这充分说明了在政治课堂穿插时政新闻的必要性。


  4.你能否将课前发布的新闻跟课本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吗?其中答“是”的有30人占50%,答“否”的有30人占50%。显示出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较差,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5.有些新闻的选题可能与本节课内容相差甚远,你是否赞成老师在课前筛选一下?其中答“是”的有27人占45%,答“否”的有33人占55%。有一人认为:“虽然不相关,但也是新闻,我们也可以实践锻炼,对课外知识了解”。


  6.在你当播报新闻时,你是否会按自己的喜好(比如歌星影星)选择新闻,而全然不顾其他同学的感受和本节政治课内容的制约?其中答“是”的有13人占22%,答“否”的有47人占78%。这表明绝对多数同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7.你能否就每节课上同学发布的新闻进行简短的评述?其中答“是”的16人占26.7%,答“否”的有42人占70%,既未答“是”又未答“否”的2人,占3.3%。由此可见,学生时政教育确有加强的必要。


  8.答完以上9道题后,请写出你心目击者中的新闻发布会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或你的感想及体会。本题未表态2人,占3.3%。谈出体会及感想的有58人,96.7%,所谈体会及感想均积极且富有建设性。如:“因为平时学习较紧张,了解时政的时间并不充足,通过在课前5分钟内同学讲解时政新闻,能够帮助更透彻的了解国内国际的形势,扩充自己的知识储量,益处很大”;“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更能扩展我们的政治视野”;“课前5分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新闻知识的了解,培养了我们关注时政的兴趣,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意识,同时可以使我们的思辨能力与口语能力加强,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我觉得挺好的”;相当多的同学还谈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新闻发布会”:“亲近社会实践,同学们身边发生的事、有趣的事、通俗易懂的(事),这样同学们也会听的更加认真”;“新闻播报人应提前准备,将新闻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内容读熟(最好能背会)再补充自己的观点,播报人应尽量使自己向专业化发展,(这)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量,还能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每个同学都应该重视并珍惜作新闻播报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更多了解时政。尤其是住校生,几乎一周不接触新闻,给住校生提供了好的途径了解时政”;也有些批评的声音:“初衷很好,但后来有些形式化,弄的听的糊涂,说的也是应付的态度”。


  在了解了同学们的想法之后,笔者个人的想法更加明确,也更加强烈。觉得在政治课中穿插一些新闻大有好处: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分辨社会现象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关注时政,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激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三是可以将所学知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应用于生活,掌握并熟练地运用知识。一句话,政治课的三维目标的实现都可以在时政新闻中得到体现,当然,这是一个长期不懈、持之以恒的渗透过程,非短期可以奏效。虽然如此,笔者认为,在政治课上穿插新闻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第一,首先应营造一个关注时政新闻的大环境。比如在晚自习开始时设置新闻半小时,让学生听完新闻后再上自习。其次,政治课教师要对播报新闻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挑选有价值的新闻或在选择方法上给予帮助。再次除学生通过新闻播报人的形式播报新闻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提问,对新闻做出评论。最后,鼓励学生多选与教材内容有联系的新闻,以便教师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或通过新闻评论尽快引入教材。第二,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如果学生播报新闻占时过多,那么教师用于课堂的时间就将大大缩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的新闻必须精而又精,而且必须限时(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


  总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课不竭的源泉,中学思想政治课只有扎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学生也只有关注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才会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唯其如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作者:王新义

  第2篇: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与时政新闻整合之我见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新教材《思想政治》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每单元都安排一节综合探究课,其目的是使《思想政治》这门课更贴近生活,对学生参加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更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在通过单元理论学习之后,为学生提高能力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也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很好的方式。综合探究课作为单元的总结和延伸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政治老师应组织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探究内容的学习,尤其是高中学生已对社会的时政新闻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后,高中政治老师可以结合时政新闻来分析部分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围绕《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政府的威信,我结合中国和菲律宾面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识记政府威信的内涵,政府威信的决定因素,政府有无威信的根本标志;能力目标是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感悟能力;觉悟目标是通过对中、菲两国政府面对重大灾难的行为的对比和评价,真正认识到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无可比拟的威信,从而增强对政府的认可和信任,自觉维护政府的威信。教学重点是政府威信的决定因素;教学难点是政府有无威信的根本标志。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了“合作探究式”“演绎归纳法”的教学模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思想。


  在制定并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后,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我国政府的四大职能总结政府的四大职能可以概括为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得出政府的威信就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那么区别有无威信政府的标志是什么呢?我就给学生展了两段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莱特省的情形的视频,通过展示第一个视频材料,让学生感性了解超强台风“海燕”给菲律宾莱特省造成的损失,面对“海燕”给菲律宾莱特省造成的损失,菲律宾政府又是如何做的呢?接着又展示了菲律宾政府被指救灾不力的相关视频,同时摘取了一些相关材料:原本已痛失家园、痛失挚亲的灾民,现在要面对抢掠、杀人等二次灾害;灾后几天,多国采访队变成了救援队,救灾近乎零,灾民几乎没得到过救援物品,灾民膳食供应站也没有成立,灾民陷入悲惨绝望的境地;阿基诺三世在视察灾区,与官员开会,经常离席。并对一位投诉的商人说了一句:但你没死掉,对不对?看了菲律宾政府面对重大灾难的所作所为后,学生义愤填膺,感触颇多,这时我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此次灾难的灾民,对菲律宾政府的做法有何感想,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想,指责菲律宾政府的不作为,同时得出如此的政府是不能得到人民的认同这一结论。


  在给出了反面材料后,我又向学生展示了2014年中国政府在马航事件中所作所为的相关材料,尤其是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面对世界各国记者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坚绝态度: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并又摘录了马航事件中,中国政府其他所作所为:中国政府决定,派出由外交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赴马来西亚,配合中国驻马大使馆应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李克强总理与马总理纳吉布通话时说,我们有十余艘专业搜救舰船、多架飞机和21颗卫星参与搜寻;3月12日10时15分,李克强总理与中国搜救船长通话,要求各有关部门调集一切可能力量,加大搜救密度和力度,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针对中、菲政府面对重大公共事件的不同态度和表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两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对中、菲两国政府的做法有何评价?说说你理由(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中菲两国政府的做法,分析政府威信与人民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就实现了政府的工作如果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造福于人民,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就会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接受,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有威信、有公信力的政府,所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有无威信政府的标志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会做进一步探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中菲两国政府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做法,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国家的国家性质不同适成的,水到渠成得出了政府有无威信的根本决定因素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用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要自觉相信并维护政府的威信,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相反,我只是向学生展示中、菲政府面对重大公共事件的不同做法,并设计相应问题,完全由学生自主分析、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从而真正认识到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无可比拟的威信,增强学生对政府的认可和信任。


  正所谓“行是知的始,知是行之成”。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设计要新颖别致,贴近生活,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政性强的特点,因此在确立探究主题时,要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与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有兴趣、有空间、有能力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生成、感悟,促进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独立探究和有效探究,让综合探究课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作者:黄慧

上一篇:新闻学概论的实训模式探索及创新与尝试论文(共2篇)

下一篇:浅谈娱乐新闻的思考研究论文(共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