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好莱坞编剧与中国编剧分析

发布时间:2023-12-06 00:51

 一、英雄观念差异 

  (一)个人英雄主义。在好莱坞电影当中,往往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主人公的行为往往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梦想和价值,是一种自我突破的行为。例如在迪士尼公司出品的《花木兰》当中,对于女主角的形象塑造与我国传统故事有很大差异。在我国传统故事中,编剧对于花木兰的塑造是一个奉献型的角色,其替父从军并非出于自身意愿,而是不得已行为,是一种突出的孝心,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子女的道德要求,故事的创作也是在不经意当中融合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但是,在美国出品的电影当中,则是一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主人公在漂洋过海之后,其行为上更多表现的是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其打仗过程中的英勇表现是个人追求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忠于自己内心的行为,并且在斗争当中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子,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电影当中,女主角的行为举止起因于其本心,最终也为了本心而努力,个人英雄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西方编剧通过对同样一个传统故事的改编,对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形成鲜明对比,导致中西方电影在价值观传播上有着明显不同的倾向。 

  (二)民族英雄主义。与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我国电影往往传达的是表现民族性质的英雄主义。在《花木兰》电影当中就有非常鲜明的对比,我国创作的《花木兰》,对于女主角的忠诚和孝顺进行了高度集中刻画,并且从大量的台词和细节方面进行展示和宣扬。花木兰能够替父从军此为“孝顺”;她能够在战斗的过程当中勇往直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仍然是考虑国家的稳定和平,在民族大义面前可以勇敢牺牲自己,此为“忠诚”。我国的《花木兰》对于“忠诚、孝顺”表现得淋漓尽致,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圣人”的描述,符合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对人们的教育引导方向。这与国外版本的《花木兰》人物形象刻画有着明显的价值观念不同。 

  二、思维方式差异 

  由于传统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中西方的编剧体现也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移情”效用的表现上。在电影《花木兰》当中,由于我国长久以来的礼学观念,特别重视人们之间的伦理道德和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性较强并且严肃,这一点也体现在电影当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主人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基本满足,是一种正面效仿人物的刻画,可以说是一种理想中的人物。此种人物刻画方式对于宣传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等都有着较好的作用,在电影欣赏过程中给观众灌输、传播文化。 

  在西方的编剧当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则更加接近现实,对于花木兰的性格塑造有好也有坏,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多种个性体现,并且也不是完人,也会犯错,从这一点来看,此种处理更能够引起观众们的共鸣,代入感更强,“移情”的效果更好,但是对于文化、观念的传播则更加偏向自由、自主,高度集中的文化观念不能够得到较好的灌输传播。 

  三、爱情观念的差异 

  在国外的电影当中,对于爱情的表达、描述更加民主自由,很多作品在编剧当中如果出现了不符合传统观念的爱情,例如同性之间的爱情、年龄相差较大的爱情等,虽然周边人对此并不会赞赏,但是出于自由、平等、尊重的文化理念,其他人不会有出面干预的行为。但是在中国的编剧当中,受到中国正统思想的影响,刻画的人物对于此种非传统的爱情会有干预、抵触等行为,甚至有一种“丢脸”的感觉,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来维护所谓的脸面。这也是在传统思想影响之下人们对于爱情观念的不同,体现在编剧当中,对人物的刻画非常明显突出。 

  总而言之,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在编剧上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行业的发展,必然是一种包容性更强的多元化发展,多种文化理念的冲突,碰撞出更好的作品,中国编剧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汲取国外的先进理念、处理手段,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创作出更适合现代人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孙桂林.好莱坞编剧导师对话中国编剧分析[J].戏曲艺术,2012,(12):34-35. 

  [2]穆俊凯.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和问题探讨[J].电影发展,2014,(14):44-45. 

  [3]邱文洋.我国编剧行业的发展以及改进空间[J].戏剧文学,2015,(07):39-40.


上一篇:从《阿凡达》看3D动画在影视特效前沿技术中的运用分析

下一篇:影视创作中心实践平台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制作类课程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