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江西共大的“三农”问题意识探微

发布时间:2023-12-09 12:30

  [摘要]江西共大不仅是教育界的典范,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楷模。它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范式主要遵循:一是如何消解制约“农民上大学难”的瓶颈,满足农民上大学的精神需求;二是如何解决农业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实际的问题,把农业教育建立在资源特点、生产条件、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三是如何改革分配制度,为农村输送各类建设人才的逻辑轨迹而展开的。


  [关键词]江西共大;三农;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和农民一直都是立国之本。毋庸置疑,若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处理不当,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重视“三农”问题,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对我国国情的深刻领悟。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国家把发展生产、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头等大事。江西共大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办起来的。历时22年的江西共大不仅探索出了一套教劳结合的教育方针,更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么,江西共大是如何贯彻落实“三农”的?仍然值得人们去探索与借鉴。江西共大的“三农”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发现问题是智慧之匙,分析问题是关键之举,解决问题是进取之路这三个方面。


  1发现问题是智慧之匙


  其一,基于农业需要发问。农业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农业发展在任何时候都备受关注。江西共大的“三农”问题意识也把农业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发现问题时也基于农业需要。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尽快实现农业的“四化”,江西共大应运而生。建校初期,江西共大就注意到发展农业生产,改造农业需要科学与人才的支撑。那么,“江西共大应如何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农业技术队伍呢?”就成为其亟待考虑的问题。为了解决吃饭和读书的问题,江西共大坚持劳动建校,学生边劳动边学习,经过长期的努力,教学和生产从根本上达成一致。但由于缺乏经验,在生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劳动任务规定不恰当、教学时间与劳动时间安排不当、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矛盾的等问题。因此,江西共大继续秉持基于农业需求发问的原则,提出:如何很好地完成教学与生产任务,保证搞好生产,又搞好教学?半劳动半学习到底学到学不到东西呢?实行半工半读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等问题。


  其二,着眼于农村实际发问。毫无疑虑,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着眼于农村实际发问,势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在分校选址这一问题上,江西共大一改其他全日制大学办学选址的原则,着眼于农村的实际情况,敏锐地觉察到当时农村现实需要以及现实困难——既没有技术,也缺少人才推动农、林、牧、渔、副多种生产的全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因而为了掌握技术,培养农业人才,它将分校都分散办在山区和农村,用当时的话说是办在贫下中农家门口,以便可以就近解决农村的缺乏农业人才、技术问题。学校创办后,江西共大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开办国家少花钱,农民受教育的社会主义教育,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问题必然产生。不仅如此,江西共大招的都是农家子弟,学的是农、林、牧,为普及农村的科农知识和技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此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使得教育更好地为农村服务,促进教劳结合?是江西共大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三,立足于农民利益发问。江西共大认为,大多数的农民在物质上是无产阶级,在精神上是文盲,这一情势由传统教育造成的。传统的教育是花钱的教育,没钱就读不起书,仅这一条就把广大的农民子弟关到学校的大门之外,批量生产了大量农村文盲。农民没上过学,文化素质较低,要说的说不清楚,要写的东西写不出来,加剧了农业生产的困难。传统的教育体制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受教育权利,也截断了农民发家致富之路。再加上,农民自身的局限性,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只有国家办学,不能群众办学,群众只能接受教育,不能办教育,办教育、办学校只是少数专家的事”等思想的束缚,使得农村“文盲”大军日益壮大。毋庸置疑,发展教育是改变农民命运的重要途径。江西共大立足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想农民之所想。提出:“为什么农民做大学都没有资格?”“我们到底在为谁办教育?”等问题。


  2分析问题是关键之举


  其一,坚持全面分析。分析问题的过程是问题意识的关键之举,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环节。分析问题时,坚持全面分析,是克服主观性、片面性结果的关键之举。因而,必须坚持全面地分析问题。江西共大创办之后,社会各阶层仍然对江西共大这个新生的事物产生了种种疑虑。有人提出:江西共大以生产劳动为主,教学为辅,不像个大学。那么,江西共大究竟是搞好了还是搞坏了呢?对于这一问题,江西共大坚持全面分析问题,一个学校好不好是多方面的,应该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并着重强调: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另一方面是生产劳动的好坏。首先江西共大一成立就受到人民的拥护,招到好多学生,不证明我们是搞好了吗?其次,学校建立起来后,学生没饿坏,还发展了生产,还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这不是挺好吗?再次,我们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全国都知道江西共大,这也不坏。最后,1961年,农村遭了灾,江西也莫能例外。但是粮食产量仍然可以保持或略高于去年,因而,我们的成绩是伟大的。有人说我们搞坏了,我看是搞好了。”


  其二,秉持革故鼎新。革故鼎新简言之就是敢于破除旧制,突破旧思想,站在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分析问题。江西共大一向坚持革故鼎新的分析方法。在建校选址的问题上,江西共大重新思考了学习的办校目的以及办校宗旨,坚持革故鼎新,认为:不能把分校建在城市,江西共大是为农村服务的,应把学校建在山区,可以培养农村劳动后备军,培养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提前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和电气化。这样不仅能够迅速解决学校的生产自给,还能直接开发山区,更能把文化带上山,因而将大多数分校都办在偏远山区和農村。经过多年的努力,每办一所共大分校就相当于建设一个新农村。针对城市知识青年中普遍存在的“爱城市,厌农村,重工业,轻农业,愿脑力劳动,不愿体力劳动”等旧思想问题与就业问题。江西共大依然坚持革故鼎新,指出:“青年人要进大学,有机会还是要进江西共大。”学生在江西共大经过教育与锻炼,破除旧思想,端正新思想,形成爱劳动、爱人民的优良品质,既可以掌握了现代化的工农业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新的生产技术,不论在哪里都是国家又红又专的人才。


  其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奉行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江西共大,必然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江西共大认为:一切知识是从生产劳动中日积月累而来。如果人人读书大学毕业,但是没有学会生产,弄不到饭吃,无疑会饿死在书堆里。因此,光读书不行,必须走半工半读的办校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习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充实理论。此外,江西共大强调:教学方法要以實践为基础,学生们通过学习和劳动,不仅政治理论上有了提高,而且在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上也有一定的提高。比如:养羊、养兔、野生油料和野生纤维的鉴别、采集、利用等技术可以通过现场教学,经过试验总结,上升为指导性理论。因而,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与用紧密结合,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行三大结合。换言之,即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实行教师、技术工人和学生相结合的方针,造就真正地有知识懂技能的人才。


  其四,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曾将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无独有偶,江西共大也同样强调这种分析方法。众所周知,江西共大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地区、面向基层为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应该开设哪些课程为生产服务呢?江西共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农村、山区和各垦殖场的特点和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各分校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生产与经营重点。在山区的分校,以林业为重点,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在平原和湖滨的分校,应以粮、棉、油为重点,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在丘林地区的分校,应以粮、林、牧并重,各分校均应争取实现粮、钱双自给。同时,江西共大还根据当时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开设一些短期的会计,质保等训练班,实行长期的专业培养和短期的训练相结合。此外,江西共大在教学方法上也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校制宜,因系制宜,尽量使得生产内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并指出:在有条件发展农业生产的地方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要抓多种经营,在有条件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的地方,大力发展林、副和畜牧业,采取重点发展与多种经营并重的方法,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程度。


  3解决问题是进取之路


  第一,教育支农。邓小平曾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江西共大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一直强调,依靠教育支撑农业的发展,通过教育进行技术扶贫。针对如何设置专业的问题,江西共大明确指出:不论何种专业,都必须贯彻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方针,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学习内容要贯彻生产服务的方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比如兽医专业,如果只了解疾病防治,不注重实践中提高饲养管理技术,不系统地学习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就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再如:造林业,如果只学习造林的理论知识,没有掌握造林、育林等生产技术,没有森林调查设计以及林副业生产,也不能满足国营垦殖开发和综合利用山区资源的要求。因而,专业的设置必须注重系统性,且不能分得太小,要注意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为支撑农村发展服务。为了真正做到教育支农,还要对农民、对学生进行技术扶贫,安排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科学研究,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以此对农村进行技术扶贫。比如:针对杂交水稻良种培育的研究,农作班的师生经过两年多的实地研究和精心培植,终于在当地率先制成第一批良种,成功总结了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的经验,并积极向社队进行宣传与推广。可见,江西共大通过教育支撑农业发展,对农民进行技术扶贫的作法,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生产。


  第二,教育亲农。江西共大在办校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农民、帮助农民、亲近农民。不仅注重知识扶贫,更注重情感扶贫。针对如何设置系科这一问题。江西共大将系科的设置与资源条件适当地结合起来,使得生产内容和教学内容大体上一致。为师生走出校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开展群众性的试验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在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师生请老农担任技术指导,主动向群众学习,并把校内教学与校外总结群众经验结合起开,使学生学到农业模范、先进生产者的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师生与农民群众的情感,亦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需要。而在毕业生的分配问题上,江西共大继续秉持这一原则。由于江西共大培养的学生来源于农村,并服务于农村。因而,毕业生按照“社来社去”的原则以及培养目标进行分配,分配到垦殖场、农场和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参加一年以上的生产劳动学习,然后根据表现的好坏正式分配工作。那么,毕业生在参加生产劳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与农民同劳动同学习,这样就拉近了江西共大与农民的距离,达到了教育亲农的目的,为普及农业技术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当然,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点,江西共大的校领导认为:那都是暂时的,只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遵守群众需要和群众自愿原则,真正地为民服务,这些问题就能解决。并强调:学校的教育就是为民服务的,不能出现“教民”分离,应该把生产记录念给老妪听,如果老妪听不懂就改,就继续改,直至听懂为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毕业生更加贴近农民群众,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真正地落实教育亲农。


  第三,教育惠农。毋庸置疑,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才能为农村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江西共大始终坚持立足农村,把教育惠农当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众所周知,江西共大是在“三无”即没有校舍、没有设备、没有经费的条件下把学校建起来的。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减轻国家负担,江西共大强调生产建校,并制定了为农村建设出力的办学思想。本着教育惠农、经济扶贫思想。江西共大在教学上紧紧围绕为农民和农村服务的宗旨,在学校就近建立生产基地,就近解决生产问题,促进教劳相结合。此外,学校专业的设置也是立足于农村的需要而设立的。比如:“1965年,针对农村缺医少药、医学院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的问题。”江西共大总校应需增设一个农村医疗系,要求学生全部社来社区,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培训毕业后全部回到农村从事医疗工作,这一举措使得教育的成果惠及农村、农民,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半工半读的江西共大不仅解决了生产自给,使国家少花钱多办校,而且对开发山区,建设农村,支援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人才、资源的支撑。


  作者:田丽娜


    [参考文献] 

  [1]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汇编.《半工半读育新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5. 

  [2]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立及其沿革[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 江西农业大学综合档案室编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重要文献资料汇编[B].南昌:江西农业大学档案馆,1995. 

  [4]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革委会办公室.邵式平同志的一些讲话、报告选编[B].南昌:江西农业大学档案馆,1975.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上一篇:关于银行机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案探究

下一篇:“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应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