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略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征

发布时间:2016-05-12 13:26

  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完整的表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在本质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这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国际国内几十年来的经验总结,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所具有的鲜明特征作一些分析阐述,以深刻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发展性1980?1991年,邓小平多次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邓小平为什么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根本问题呢?其目的就是要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置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实基础之上,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已有150多年,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有几十年了,为什么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还要“搞清楚”呢?我们知道,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必须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实现认识理论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他们当时对未来社会主义只是提出了一些大致的设想,由于他们并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并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不可能对未来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作出深刻的回答,他们提出的一些设想也有待于以后实践的检验。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但后来,斯大林在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历史背景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集中体现为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人们产生了把前苏联模式的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误解,以致影响到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从苏联的整个发展情况看,“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一段时期内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犯了类似苏联的错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了重大失误。除了在所有制问题上搞“一大二公”和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外,还有两个较大的失误:一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主要矛盾作了错误估计,致使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直至发动所谓的“文化大革命”。二是盲目地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实质上是搞“穷过渡”、“贫穷社会主义”,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严重挫折。事实表明,不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就难以使人们从极左的阴影下走出来。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我国改革之初就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指出:“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邓小平正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和这一历史大曲折中,经过思考、总结’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解决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开创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具有奠基意义和纲领意义。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现实针对性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一次科学概括。这个科学概括包含两层思想: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基本层次,是其内在要求与规定;另一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特别是区别是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奋斗目标,这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这一科学概括,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完整地表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邓小平从最概括、最抽象的意义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一是针对长期存在的离幵生产力抽象谈论姓“资”姓“社”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以及有些人担心改革开放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疑虑,致使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现象。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并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在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二是针对长期存在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成区分不同社会制度标准的传统观点,以及有些人担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导向资本主义的疑虑,致使市场取向的改革踌躇不前的现象。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在确定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基础上,使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再把汁划经济苗作社会主义的本质,认清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在实践中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三是针对有些人担心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会产生两极分化的观点,以及固守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旧观念,致使在实践中难于激发起经济活力的现象,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为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方式指明了方向,使社会主义具体实践摆脱了值化、单一模式而向多样化发展。这一理论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到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由当前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也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可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改革开放的阻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鲜明的时代性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世界政治与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时代的主题已经开始转变,他认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并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I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即和平与发展问题超越了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这是对当今时代主题的新概括,也是对当今历史时代及其基本矛盾认识上的新突破,正确地反映了国际形势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世界的发展还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知识经济发展。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和信息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等更为重要的因素。由它引发的科技革命是重塑全球经济的决定性力量,就是说科学技术将在全球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以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遇,迎头赶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得到迅速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中国将会走在世界前列;如果我们坐失良机,将永远处于落后状态。正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内在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性。我国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前提、时代特点和现实状态决定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就是经济没有搞好,生产力发展不快,甚至经济上相当困难。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只有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解决中国的其他所有问题。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他还进一步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_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离不开发展。总之,“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概括在社会主义本质之中,真正坚持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观点。同时,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正确指导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依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而且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指导。邓小平正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围绕着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问题形成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正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指导我们国家实现了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发展,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我们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大增强,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在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实践说明对社会主义认识清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英明正确,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够兴旺发达;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出现偏差,社会主义事业势必出现曲折。邓小平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其对实践的正确指导性,集中表现在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的改革要深入,经济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有一个较大发展,我们仍然在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继续深刻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在前进中也可能出现某些曲折,但有了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总的方向和路线就不会发生大的偏差,保证我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继续前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王玉秀

                                              (沈阳农业大学社会科学部,辽宁沈阳110161)

上一篇: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共生性

下一篇: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