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5-07-07 11:30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和民族优良传统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与时俱进;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引起人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多释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各种思想大量涌现、多样并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嫂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无可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也有消极不良、腐败堕落的。而这些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造成了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某些情况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是非不明、美丑不辨、荣辱不分,见利忘义、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其中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一个发达的时代,必须有它自己所承载和弘扬的精神;一个良好正常的社会,必须有一种精神为它做铺垫;而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除了制度上的因素外,基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水平的高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因此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确保全体公民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道德规范,就成为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着眼于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的“八荣”,是从肯定的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精辟概括,它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集中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的“八耻”,是从否定的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深刻阐释,它切中时弊,揭露了种种社会丑恶现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涵盖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凝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在我们的时代树起了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和民族优良传统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与时俱进
道德作为一定的意识形态,寓于一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因而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规范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作出了高度概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离不开借鉴、吸取优秀的民族思想道德传统精髓。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永远是我们社会道德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古人的荣辱观中涉及了如何对待义与利、公与私、美与丑、善与恶、苦与乐、生与死等各种矛盾关系,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参照。在我国古代传统道德史上,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道德要求的儒家道德规范体系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两千多年来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体系,是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服务的,其中难免含有集权专制、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糟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仁、义、礼、智、信”内容上的合理内核,摒弃其封建性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了很强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呈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
我们要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是融传统美德与现代美德为一体、富有强烈时代精神的新型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相统一。以“/l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植根于党领导人民奋斗的时代实践,这些新时代的精神为传统美德注人了新的内容,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既把握今天,又面向未来,是我们培育正确的道德观,规范自己言行的标尺。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思想文化、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
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根本要求,也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为人们的行为直接提供一种“正当”性、“正义”性、“应当”性的合理性精神支撑。这种激励性的强大精神力量,既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八荣八耻”把道德规范与人的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品质与社会道德评价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指出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卑劣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对于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在实践中自觉履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的发挥,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积极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使全社会逐步形成和谐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体系。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与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周密制订和认真实行道德建设指导计划,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具体政策中,融于社会的各项管理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要抓好对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在内容、方法和手段创新上下工夫,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群众所乐于接受。应结合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监控机制;在做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提倡和典型示范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和督促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人们在反映和谐社会运行要求的道德的约束下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安定祥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爱、融洽和谐。

上一篇:我国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及思考

下一篇:浅析某些社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