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探析

发布时间:2023-12-09 01:15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发展现状

  我国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多年来硕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1984年我国提出工程硕士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艺术硕士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经历了从试点到奠定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阶段,2010年国家把专业硕士提到了与学术硕士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最终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比例达到7:3。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指出:要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促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


  根据文献[1]统计,2012年,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达到811个,在校研究生数为1719818人,其中学术性学位研究生1270144人,专业学位研究生449674人,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3.54:6.46。研究生招生數为589673人,其中学术性学位研究生39079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9888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5.09:4.9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招生数,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了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加速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培养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一种是传统的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偏重于理论和研究,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另一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2]。专业学位研究生分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不同的学位研究生具有明显的区别[3]。


  1.培养目标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专业学位的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不足而新增的一种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研究生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2.招生条件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报考者一般具有一定年限工作经历。


  3.招生考试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只有每年一次的“统考”,2015年以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每年一次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跟学术性学位研究生考试时间一致。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联考”和“统考”以外的专业复试也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安排。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将只有每年一次的统考。


  4.培养方式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为全日制学习,实行校内导师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脱产全日制学习,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半脱产学习,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


  5.学习费用的区别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全日制研究生均收取学费,全部实行自费+奖学金制度,而且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则因各培养单位而差别较大且没有奖学金,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6.文凭颁发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同时颁发学术性学位和学历证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颁发专业学位和学历证书,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授予专业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


  7.认可度的区别

  由于是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办学时间长,同时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在招聘时也考虑到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弱点:理论知识较高,但经验不足,企业会有所顾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20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硕士研究生,办学时间短,目前虽然已经有少量毕业生进入社会,但是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不过由于有国家颁发的“双证”,而且我国也将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硕士,因此相信会在短期内得到社会的认可。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只有学位证书而没有学历证书,因此其认可度跟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一定的差异。


  可以看出,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三、当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國的专业学位的发展与国外的相似,都是在学术性学位之后发展起来的。研究生教育最初所授予的学位有不同层次的区别,但是仅存在单一的科学学位,并没有类别上的区别。但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经济产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层次和类型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研究生专业学位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目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成为共识。但是由于我国的专业学位设置时间较短,起步较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由于学术性学位的设置时间长且发展较为完善,目前学术性学位仍起主导作用,社会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对专业硕士产生一定的误解,导致专业学位的发展还是活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阴影”之下。


  首先,目前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此前提下统一领导,管理部门和培养单位也提高了认识并各司其职,管理人员对专业学位的观念和认识虽然已经“一视同仁”,但是社会大众仍需要一定时间去正确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其次,虽然全日制专业硕士可以获得“两证”较之以前的专业学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由于全日制专业硕士是从2009年设置,到2010年才开始正式招生,用人单位对此类研究生并不是很了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识还存在偏见。


  2.专业学位硕士生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标准类同

  首先是培养目标类同。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在品德和素质结构方面关键是养成科学家素养,具备开展基础性研究的知识结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品德和素养结构方面关键是养成实干家精神,具备开展应用性研究的知识结构。但是由于受到长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认为学术水平为标准衡量研究生的水平,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类同。


  第二是课程设置类同。课程设置反映知识结构的内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其职业能力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有区别于学术性学位的课程特点。但是由于各培养单位办学实力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条件等都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类同。


  第三是评价标准类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尽管都属于同一层次,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增强研究生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因此,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应重视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综合。目前对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或多或少以学术性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来要求对专业学位论文。


  3.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资源不完善

  首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队伍不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队伍的质量。专业学位的特点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企业情况和行业背景。教师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特点,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共同培养研究生,使得导师各尽其能,发挥了校内外导师的优势,但是在研究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流于形式,且一些培养单位存在将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队伍等同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队伍的现象,没有建设一支高效的适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其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突出其实践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不能仅仅通过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而获得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掌握。但是,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生实践实习机制建立健全,仍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


  四、结论

  从当前的招生规模来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专业学位设置时间较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虽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培养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充分地认识困难和问题并对症下药,才能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英爽,康君,甄良,丁雪梅.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1-5.

  [3]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22-26.


  作者简介:张靖(1979-),男,贵州普定人,博士,贵州大学电气工程额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稳定与分析研究。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5期


上一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