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情系兰台矢志不渝

发布时间:2023-12-10 23:02

  一个人三十年如一日从事一项事业不易,一直坚守在同一个岗位更难。而襄阳市档案局(馆)的蒲云惠同志,就是在档案保管利用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用青春和汗水、勤奋和智慧诠释了当代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档案人无私奉献、矢志不渝的人格魅力,被誉为一朵绽放的兰台之花。


  让青春在激情中燃烧


  30年前,原襄阳地委办公楼发生的那场火灾,改变了蒲云惠的人生走向。当她从地委办公室参加完邻近的档案馆档案抢险之后,便正式调入档案馆,从此与档案结下不解之缘。30年来,从业务骨干到副科长、科长、副调研员,从青春韶华到年过半百,与档案作伴,无悔无怨。


  20世纪80年代初,襄阳地区与襄樊市合并。合并前几乎所有党政机关档案都要及时接收进馆,整理上架。面对上百家地、市直机关数万卷档案,这位刚入兰台的年轻人便表现出特有的档案工作才能。由她拿出具体接收计划和方案,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谋,使整个接收工作有条不紊。


  从20世纪90年代初襄阳市档案馆率先达到省一级,到近年在国家综合档案馆评估和安全检查取得的一系列优秀等次,无不凝聚着蒲云惠同志的智慧和心血。在筹建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段时间,正值盛夏,酷暑难当。她不仅负责总体设计和图文编辑,还要抱着一大摞资料,风尘仆仆、汗流满面地往返于襄城和樊城之间。中午回不来,就用方便面充饥。一个多月下来,人消瘦了好几斤,可300多张图片、2万多字的文字说明、30多块展板构成的历史长廊,精致地展现了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发展。


  蒲云惠感到,一个地方的知名人士作为这个地方某一领域的杰出代表,如果能将他们的成果档案征集进馆,将是地方特色文化的最好折射。于是她便开始筹划征集人物档案。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名人,与他们交朋友,动员他们向市档案馆捐赠资料。遇到征集对象生病时,她就掏钱买礼品上门探望。他们无不为她的细腻、真诚,她的深厚素养和强烈事业心所感动。功夫不负有心人,《黄继光》的作者――著名军旅作家韩希梁,著名文史专家丁宝斋、晋宏忠,豫剧名伶李喜华,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凡夫,著名摄影家韩露、黄守忠、李长海、释贵明,著名漫画家方向众,“文学襄军”杰出代表席星荃、王建琳等40多人1万多卷(件)档案资料和4万多张珍贵照片无偿捐赠市档案馆。经过她与同事的不懈努力,原存放在襄阳隆中管理处的150多幅珍贵字画接收进馆。其中包括董其昌、杨守敬、郭沫若、舒同等众多明清以来著名书画家作品真迹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襄阳时的亲笔题词。这些档案资料的进馆,不仅丰富了门类、改善了结构,而且许多填补了馆藏空白。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经蒲云惠亲手征集、整理的档案资料达4.7万多卷(件)。


  视利用者的满意为最大幸福


  蒲云惠常说,档案连着你我他,提供服务为大家。只有把利用者当作亲人,把利用者的满意当作自己的最大满足,才能为利用者所想、所急,树立档案馆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


  有一天,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妇到市档案馆查阅落实政策的文件,由于这些文件尚未进馆,她就领着他们到相关部门去查找,然后又帮他们复印装订好,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位参加自卫反击战的伤残退伍军人,体弱多病,又无劳动能力,家境十分困难,在求助多个部门无果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市档案馆查找有关政策,蒲云惠通过查找馆藏档案资料、上网查询、向相关部门咨询,最终为这位伤残退伍军人落实优抚政策找到依据。事后,这位退伍军人和老伴专程送来锦旗致谢。他说:“绝望时曾想退党,共产党有这么好的部门和干部,我再不会有退党的想法了口”


  有一年夏天,美国纽约的南希・米妮夫妇来到襄阳,求助市档案馆。他们携带祖母留下的20世纪初在襄阳工作、生活时的书信、照片等资料,寻访祖母生活故地。蒲云惠及时组织人员查找相关资料,不厌其烦地比对一件件档案,终于将目标锁定在古襄阳城的“铁佛寺”,并派人陪-同他们实地参观。美国朋友不胜感激,欣然在市档案馆留言簿上写道:“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帮助找到祖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它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现在我知道了祖母为什么如此地热爱中国……”


  在蒲云惠从事接待利用工作的30年里,这样的故事经常发生。她的真诚和热心,给利用者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也赢得了老百姓对档案馆的信任和赞誉。


  精心呵护,视档如子


  襄阳市档案馆保存着襄阳明朝以来几个世纪的历史,如何保护这笔珍贵财富的安全,最大限度延长它们的生命,身为管理利用科长的蒲云惠,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她像慈母呵护自己的孩子,精心守护着馆藏十几万卷档案资料。


  这些档案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损毁和反复查阅利用,许多档案载体磨损,字迹褪变。她就潜心学习研究档案裱糊、字迹恢复、档案库房温湿度调控以及防霉驱虫、薰蒸消毒等档案保护技术,把科学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细节。


  档案保管是一项长期的、日常的苦活累活,也是对人的细心和耐心的考验。坚持每天查看库房温湿度,分析库房温湿度变化规律,适时进行调控,每天下班都要仔细地检查每个库房电源是否关掉,门窗是否锁好,报警设备是否打开,早已成为她的职业习惯。遇到风雨天气,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她都自然会来档案馆库巡查一遍。一听到消防车警笛,便会下意识地想到馆里安全。有人说,蒲云惠干档案决干出“职业病”了。的确,她对档案的细心超过了对自己的孩子,操心馆里的安全胜于自己的家庭。这些看似细小的琐事,偶尔为之不难,但难以想象的是三十年如一目。


  由于长时间和档案接触,细霉菌、粉尘以及库房杀虫灭菌药物悄然侵害着她的身体健康,真正感染了职业病。咽喉肿痛、浑身过敏是常有的事。特别是高度责任心驱使下的长期紧张状态,使她患上了较严重的“心神经功能紊乱”症。她多少次昏倒在办公室,被同事们送到医院抢救,但稍有好转,她便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民情日记”见真情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襄阳市档案局(馆)与破产企业襄阳纺织机械厂结为“双促双联”对子。从蒲云惠的“民情日记”本里我们得知,她的联系户叫张光武,下岗职工,因患肺癌花费近6万元,外债近3万元。其儿子、儿媳下岗,家庭5人,人均月收入110元。4月6日,蒲云惠来到张家,第一次与张光武取得联系,临走时心酸地留下了200元钱。当时她自己的爱人也在家待岗,月收入不足500元,女儿还在上大学也急需用钱,她能更深地体会苦难。接下来的日子里,蒲云惠为老张的事四处奔波,争取有关政策,设法帮助老张摆脱困境。细心的人数了一下她的“民情日记”,从4月6日开始接触到5月26日老张过世的50天中,有16天关于为老张的事奔走情况的详细记载,与有关单位联系30多次,找人不下50人。


  老张走了,蒲云惠协助小张争取有关政策,解决了住院费结算问题,接着又担负起对小张的帮扶任务。先后帮助小张夫妇办理下岗再就业优惠证件等手续,办起一个小吃店。中秋节前夕,蒲云惠给他们送去月饼和食用油,小张夫妇感激得不知怎么表示谢意,硬要送她一壶亲手酿制的黄酒。


  在征集已故著名漫画家方向众档案时,她了解到方先生的儿子身体残疾,而且患有精神分裂症,方的妻子每月只有500多元的工资,生活十分困难。这让蒲云惠十分揪心,她多次找市民政局,为其争取到6000元救济金。随后,又多方争取市民政局、市妇联、方妻工作单位主管部门市轻工协会,为他们申请到困难补助和低保待遇。不仅如此,她还经常自己掏钱购买礼品到家里探望方家母子。


  淡泊人生彰显人格魅力


  常言道:“人到中年万事休”。与她一起参加工作的,有的早已提拔,有的调到热门单位,而年过五十的蒲云惠直到去年才解决副县级待遇。再过两年她就要退休了,许多像她这种情况的人,早已开始打发日子等退休,然而她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兼着管理利用科长。面对枯燥的工作、清贫的待遇、低微的职位,依然充满激情。虽然是个女同志,身体又不好,但在工作上从来不甘落后,哪里任务最艰,巨,困难最大,她就出现在哪里,公益劳动、文体活动,她总是跟男同志和年轻同志比着干。生活上,她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关心同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姐。她所带领的管理利用科多次被评为“巾帼示范岗”、“职业道德示范岗”、“最佳文明科室”,她本人被授予“三八红旗手标兵”(享受市级劳模待遇)荣誉称号,并入选“襄阳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候选人。


  30年的档案人生就像她守护的档案一样的厚重,一样的真实,默默记录了这位历史守护者的光荣与梦想,也记录T--个共产党员对入党誓言的践行。同事在以她为原型的那首诗歌《兰台女人》中这样写道:


  你恪守职业的责任/零乱的记载/最终梳理成醒目的凭证/你饱含女性的温馨/无论是谁/总是邂逅般的亲近/你执著做人的热忱/每接一个求助电话/都复一个满意答询/你矜持做事的诚实/若无史料记载/从不草率出具证明/你拥有超常的细腻/平凡的日历/总是记得趣味津津…本文来自《兰台内外》杂志

上一篇:兰台春秋随想

下一篇:顶尖商学院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