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村图书馆(室)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与消除对策研

发布时间:2016-04-07 11:44

  按知识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人类的知识可分为两类,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音等形式记载于书本、数据库、磁盘、光盘等载体上有形的编码化知识,这类知识是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即可以言说的知识,因其具有客观性和物质性较容易获取、理解、交流和传播而为人们广泛理解。隐性知识主要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是不可言说的知识,包括技能、技巧、经验、信念、隐喻、直觉、价值观、思维模式等,因其难以表达和记录而不容易获取和传播,往往通过个人或集体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所以鲜为人知。


  对知识转移的定义,一开始有学者将知识共享等同于知识转移0。确切地说,知识转移是指在受控环境中,知识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实现从拥有者到接收者,从而缩小成员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差距,并促进成员知识水平和能力共同提高的过程。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吸收新知识和有效地利用新知识。图书馆知识转移,顾名思义就是探讨图书馆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以往,人们论及图书馆知识转移的问题时,主要是探讨图书馆内部的知识转移,尤其关注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观念3,应当把图书馆放在社会交流系统(或社会知识共享系统)中来考察图书馆的知识转移。笔者试图从社会知识交流的角度探讨农村图书馆(室)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以提高农村图书馆(室)的知识转移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1农村图书馆(室)知识转移障碍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农村图书馆(室)知识转移所产生的障碍归结起来不过2种,一种是硬性障碍,另一种是柔性障碍。障碍产生的原因也有2种,一是客观条件不具备,二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1.1显性知识导入障碍农村图书馆(室)显性知识导入障碍产生的原因:一是图书馆(室)对于馆藏发展和用户真实需求的认识能力不够;二是图书馆(室)对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不足,或者是发展意愿不强;三是虽然有发展需求和发展意愿,但是受制于政府的财力,无法采购所需的适合新农村发展和各种文献知识资料,致使图书馆(室)的发展处于维持现状阶段,或者无法使文献知识资源保持一个稳定、持续的增长,以建设一个富有特色、兼顾完整性和系统性的馆藏资源体系。


  1.2隐性知识导入障碍农村图书馆(室)隐性知识导入障碍产生的原因:一是馆员的学习观念落后和学习态度不积极,对知识转移的认识不足;二是管理模式和业务组织结构的约束;三是迫于上级领导压力引进非适当人员。


  1.3显性知识溢出障碍从农村图书馆(室)的角度来看,一是有些图书馆(室)的某些不适当的收费阻挡了读者的光临;二是图书馆(室)收藏水平低,适合农民需求的文献知识资源缺乏,造成读者借阅率下降;三是图书馆(室)知识序化水平低,造成这些知识的借阅、查询杂乱无章,或者差错严重;四是图书馆服务意识不强,造成一些读者对图书馆兴趣索然;五是检索系统或者所购买的数据库系统的检索界面不友好,比如检索表达式构造难度大;六是图书馆培训不到位,馆员知识导航和信息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七是门卫制度过严。从用户的角度看,一是用户利用需求不足;二是检索技能缺乏。


  1.4隐性知识溢出障碍从农村图书馆(室)的角度来说,


  一是图书馆(室)知识储备不足,或者说缺乏回答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和对用户进行图书馆利用的培训人才;二是图书馆(室)人员交流方式不友好,沟通能力不够,对于用户提出的问题无法给出令他们满意的答案,或者在沟通上主动性不够等。从用户的角度讲,一是用户需求不足,提不出问题,使图书馆(室)的知识处于储存状态和不流动的状态;或者是用户表达需求不准确,造成图书馆(室)知识溢出错位,解决不了用户的问题,从而使用户心生不满,对后来的进一步提问形成拒绝,这可以看作知识溢出失效;二是用户的沟通能力不够,不善于在与馆员的互动中获得知识。在图书馆(室)的知识溢出中,一般不存在馆员不愿意转移知识或者有意不回答问题的情况。


  1.5隐性知识内部转移障碍从人际沟通的角度看,图书馆(室)内部知识转移表现为知识交流。在知识层次上,图书馆(室)内部的知识交流有生活性交流、工作性交流和学术性交流。每个层次的交流中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从组织层次上来看,图书馆(室)内部知识转移有4个级别:一是馆员与馆员之间的知识转移,二是馆员与临时性小组或团队(比如图书馆(室)临时抽出的活动小组)之间的知识转移,三是馆员与图书馆(室)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四是馆员与整个图书馆(室)之间的知识转移。这4个级别知识转移中都存在不同的障碍3。我国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与大多数行政部门的组织结构大体一致,是直线职能结构或金字塔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层次过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造成组织内部的交流沟通有很难跨越的层次鸿沟,农村图书馆(室)亦不例外。由于受这种组织流程的制约,馆员之间相应地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较少,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每个人的工作被组织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按照管理者的安排进行工作,无法突破岗位对个人的束缚。组织的制度越完善,馆员的工作就越机械化,越细化,长期被制度约束的馆员,其工作能力和思维方式被禁锢在一个小圈子里,不能超越,对图书馆隐性知识内部转移造成很大的障碍48。再比如,在馆员与图书馆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中,如果发现某个馆员突然离岗,其工作一时无人填补和胜任,则说明该部门的关键知识仅仅掌握在这个馆员身上,而没有转移给图书馆(室)部门,也说明馆员和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存在障碍。


  造成图书馆(室)内部知识转移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激励不足造成的障碍。在图书馆内部的知识转移中,特别是在馆员之间具有一定竞争关系(表现为职称评定、职务升迁、曝光率、知名度以及受重视上的较劲和攀比)的情况下,如果交流传播给他人则自己会丧失竞争的优势,这样就意味着有利地位的丧失和影响的降低,于是一些馆员会控制垄断他们拥有的某些知识。要让他们义务地奉献出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尤其是自己独到的知识,为图书馆做贡献,并且是超出自身职务范围的贡献,即使得不到物质上的奖励,也应当让他们获得精神上荣誉上的满足,让他们感到受重视和得到尊敬。


  1.6外部知识反馈障碍造成外部知识反馈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图书馆自身来说,一是图书馆(室)不能认真听取来自外部的反馈意见,听不进或者是对外界的反馈重视不够,没有认真对待这些意见和建议;二是反馈渠道不畅通和反馈机制不完善;三是图书馆(室)虽然主观上愿意听取外部的声音,但是苦于听不到,屏蔽了外部的意见和建议。从用户和社会的角度讲,造成外部知识反馈的原因也可能在于用户漠不关心的态度,发现问题也不愿意指出;另外,用户和社会对图书馆长期以来所持的只批评不赞扬的对立者立场,使图书馆不容易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等,都造成外部知识反馈上的障碍。


  2消除图书馆(室)知识转移障碍的措施


  2.1显性知识转移障碍的消除图书馆(室)要在充分考虑用户兴趣和需求的前提下,对文献知识源进行整理,加强对知识的序化功能,使其随时为用户所用。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增加知识源的数量,提高其质量;其次,要提升图书馆(室)对知识开发重组的水平和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其三,要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其四,要创新图书馆(室)的管理及服务理念;其五,要加强知识/信息用户的培训,提高其接受知识的能力,有效完成知识转移。


  2.2隐性知识转移障碍的消除隐性知识是人脑中支配


  行为的核心资源,是形成显性知识的基础。因此,农村图书馆(室)在知识转移中,不仅仅是提供显性知识服务,更重要的是关注隐性知识服务,即关注人的问题。图书馆(室)应变“用户至上”为“以人为本”服务宗旨,改变以往这种仅仅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馆员身上,提倡馆员与用户并重。因为,一次知识转移过程的顺利完成更多地取决于馆员的知识积累与交流技巧以及用户的信息素质。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是整个信息服务工作的主体因素,从中可以充分展示馆员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巧以及捕获分析用户需求方面的隐性知识。


  2.2.1图书馆(室)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促进共享的激励机制。图书馆(室)要以知识平台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确保图书馆内各部门、各成员对知识资源的享有权是平等的,交流是顺畅的;应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以知识为导向的激励措施,具体可通过一些方法。①知识成果申报制度。要求图书馆员申报一定时期以来的知识成果,汇报与其他馆员交流了多少有用的知识,将多少知识应用到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去。②只是薪酬支付制度。对贡献了知识成果的馆员,通过增发薪水与酬金来激励,还可将其贡献与奖金等挂钩。③知识晋升制度。可视馆员管理能力给予一定的晋职晋级的方法来激励,促使他们取得更大成果。④知识荣誉制度。设立“知识服务奖’、“创新奖”建立“荣誉墙”用荣誉激励馆员知识共享。⑤知识培训制度。对渴望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对知识转移有贡献的馆员,图书馆可给予其一定的外出参观、访问、考察、进修的机会,让善于学习和共享知识的馆员得到更好的培训机会。⑥情感激励。对有些馆员来说,情感激励比上述任何一种激励都更有效。


  2.2.2创建知识转移和共享的技术平台和环境。图书馆中存在的一些硬性知识转移障碍,如图书馆门卫过严,检索界面不友好,图书馆基础设施薄弱造成的不便等,可以采取两种有效的方法,一是利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加以解决,二是通过制度安排加以调整。而主观因素造成的知识转移障碍可以通过以文化建设为主导的方法来加以克服。图书馆应根据知识转移和共享的要求,建立一个公开的能为用户和馆员学习和交流提供良好基础设施的知识管理平台。首先,将用户平时最常问到的问题集中、整理、分类、归档,指引用户自己轻松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其次,对于通过目录索引检索困难的内容,可以在知识平台中开辟一个栏目存储。再者,馆员平时学到的零散、实用的知识都应收入知识平台中,从而有效地进行知识的编码化和远距离传递,让知识共享由馆内扩展到馆外,由馆员内部交流扩展到馆员与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同时利用知识平台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让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2.2外部原因造成的图书馆知识转移障碍的消除图书馆


  知识转移障碍部分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这样障碍的消除不是图书馆自身可以解决的,即在许多情况下,单靠图书馆本身无力解决所有的图书馆知识转移障碍。尽管如此,图书馆仍然可以通过制度、技术和文化的协同来解决属于自身的那部分知识转移障碍。


  3结语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转移0,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开展,现代知识服务也逐步向农村延伸,农村图书馆(室)硬件设施、服务环境及服务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关注图书馆与读者间的知识转移,并以此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必将成为其发展主流方向7。农村图书馆(室)管理科学化,图书馆业务交流广泛化,读者服务工作特色化,参考咨询个性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和延伸服务新颖化,使得图书馆知识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障碍一一消除,图书馆知识转移的通道更加通畅,这将为图书馆知识转移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上一篇: 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下一篇: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