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社科论文>科技论文

浅谈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12-07 06:40

  【摘要】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从商品经济到知识经济,从现代科技到信息科技,从现代农业到信息农业的转变,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核心、灵魂和主导。它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将决定它在21世纪的实力和地位。本文分析了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科技信息化;科技意识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070-02


  1.农村科技倍息化的作用


  1.1信息源的充分利用


  改进各级综合性服务机构的功能,发挥地方优势,积极开拓和培育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充分利用各级各类信息机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能力,运用有效的联合形式,建立农村实用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培养信息人才,培育信息市场,多渠道、多方位地搜集信息,通过研究分析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及时地把信息送到用户手中。使得广大农民针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生产,并通过信息网络及时将产品信息发布出去,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农民从中得到最大收益。


  1.2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趋势、价格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并以此作为结构调整的依据。而这些信息的获得,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通过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户特别是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大户提供了快捷的信息、技术、营销及示范服务,有力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解决了目前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各地主导、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1.3提高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


  广大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在为群众提供科技知识、各种信息等各类活动过程中,深感自身知识水平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通过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建设,在全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兴起了学电脑热、学科技热和发展经济热。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把科技人员开展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有效克服了长期以来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在位无所谓的状况及专业荒废的问题。科技人员纷纷回头重学专业,同时他们还积极带头领办、创办生产基地,有效地辐射和带动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热情。农民群众在接受联动服务过程中,逐步改变旧观念、形成学、用科技的新观念,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显现出空前的强势。


  2.农村科技信息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从大多数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户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农业科技信息化硬件建设投入不足


  从我国现状来看,农业科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缺乏系统规划,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等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信息化硬件建设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相关信息量的匾乏。在已有的信息中,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面上信息多,区域信息少;过时信息多,时效信息少。同时,农业信息源建设忽视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信息采集整理工作滞后。在信息分析、加工工作上,仍停留或满足于浅层次挖掘开发,农业信息网络能够提供大量未经筛选的、不符合农民需求的无效的信息资源。


  2.2农业科技信息化主体作用不明显


  加快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完善全方位为三农服务体系的意识有待加强。许多地区未能及时发挥国家投资主渠道的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及农业部门投入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农业科技信息专业网络,县(市、区)网站、乡镇信息服务机构未能与国内主干网、农业主干网、互联网全方位接轨,距离全面、高效、高质为三农服务的网络体系还存在很大差距。


  2.3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配套系统不完善


  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十分有限,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引导与帮助。而目前缺乏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有的地区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级,但是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却是面临的共同难题。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之外,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信息化法规不健全、信息服务管理不规范也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低的成因。


  3.关于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进程的对策及建议


  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村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应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首位。因此,在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使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就如何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来讲,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3.1搭建信息平台,注重硬件建设,形成农村科技信息化持续发展态势


  信息已成为继材料和能源之后的第三资源,是支撑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农村信息资源成了科教兴农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素。必须加大投入,配齐相关人员、办公设备,加强各种农业实用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其内容应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科技资源信息、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及科研成果等方面,以此充分发挥农村信息网络的作用。建议借助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这一平台,优化配置资源,通力协作,优化集成,实现农业信息化质的飞跃。以建立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为纽带,依托现有网络基础,按照集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完善农村科技信息的采集、加工、发布和传播系统,建设一个上下贯通,左右互联,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农村信息网络。3.2强化主体职能,注重软件建设,加强政府在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


  强化政府在农业科技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和信息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只有掌握信息,实现农业信息化,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各级领导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作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踏踏实实地做好农业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增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助,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承担起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责任,把农村信息化建设列入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积极建立农村信息网络并不断充实和更新网络的内容,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支持。建立由涉农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首先参与,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企业提供相应的建设资金、技术、产品,通过网络的方式以极为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它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决策得当等特点,是新时期传播推广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先进手段。此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原有队伍的基础上,大力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让他们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3.3关注系统配套,注重整体推进,保持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协调发展


  信息手段现代化是信息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前信息工作的难点。要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设备,在不放弃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积极开发、推进计算机网络在信息加工、处理、传递等方面应用。尤其是基层的信息硬件建设,目前十分薄弱。虽然是信息服务的主体,迫切需要接受信息服务,但是,由于资金、条件等限制,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接受手段,应该采用政府扶持的方式,以项目带动的形式,开展信息化工作示范,使基层信息服务对象逐步采用现代信息手段,把信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从而达到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一方面要利用网络向全球发布本地农产品资源信息,宣传、推介本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让人们了解本地优质农产品(如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另一方面,要将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开设网上农产品超市,逐步实现网上交易,同时要通过发布供求形势预测信息,进行期货交易,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放心、放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结束语


  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为服务平台、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毅盖广大农村的科技信息应用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人低等问题,特别是缺信息、少技术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快捷的信息、技术服务,对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自《农村科技》杂志

上一篇: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

下一篇:科协科技开发工作任务和发展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