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议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发布时间:2016-04-02 13:47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整合,扩大规模,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与之相关的对外投资、租赁、创办实体等经济活动增多,设备采购、后勤基建、对外经营等都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有序健康地运作。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财务活动日益频繁,经营管理压力不断增加,财务内部控制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急需建立全面评估、风险预警的机制。相关部门通过对高校财务、专项资金规范使用等方面的严格监督检查,发现了许多问题。


  2012年审计署发现5所大学的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2013年9月,中央纪委通报查处了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违规购买使用公车,海南某卫生学校用公款购买月饼券;2014年7月科技部通报了4所院校利用所承担课题,违规外拨经费670.37万元,某邮电大学科研经费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发放不规范、以虚假火车票报销差旅费、串户使用资金、关联交易等问题。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反映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严重缺失。在财政部和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要求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目前,高校陆续出台、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内部控制总体上还是比较薄弱,问题突出表现在:岗位责任制落实不细,关键岗位缺乏有效监督;预算编制粗放,缺乏与其他部门有效沟通,预算约束弱化,经常出现无预算、超预算的现象;未广泛开展以内部控制为主体的审计,监督力度不够;信息管理平台数据零散,信息割裂,查询、控制、监督功能急需完善等等。



  (-)内部控制的目标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应包含五个层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掌握了大量公共资源,在资源和资金的分配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徇私舞弊和贪污腐败时有发生,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和严重浪费,损害公众利益。高校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其履行职责的好坏。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能够改善高校内部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最终有利于高校职责的履行。


  (二)财务风险控制的思路


  内部控制机制要坚持全覆盖,包含高校所有部门及各级人员,覆盖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每个运作环节;要建立合理的内控程序,保持内控制度执行有效;要执行相互制约的原则,必须做到内部各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权责分明、互相制衡,以防止暗箱操作。


  (三)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人是高校管理的主体,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思想观念、政治业务素质各有不同,高校内部控制必须注重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养。结合校园文化,营造内控意识,注重管理规范,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带头执行内控规范,按制度办事,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宣传培训,让内控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强化责任意识的内控文化环境。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要掌握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理论知识,具有职业资格和专业素养。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面对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行业监管日益完善的环境,财务人员要开阔眼界,积极学习新知识,主动接受新变化,对以往的财务内控制度办法不断改进创新。高校也要加强在岗人员的曰常培训、轮岗、交流,落实内控机制与日常绩效考核,奖优罚劣,不断完善财务内控机制建设。


  三、实现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措施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明确财会部门在高校内部控制中处于中心地位,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学校资产的安全、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是以会计内部控制为核心,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上发展与完善起来的。现代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大部分,会计控制是基础,为管理控制服务,为实现学校目标提供资金保障。从内部控制规范要求讲,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与学校的资金运作有关,所有的内部控制都与财会部门的内部会计控制相关。在保障学校资金资产安全完整方面,财务部门处于最后把关环节,高校内部控制的各项业务与关键岗位的工作最后都表现为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付。应收入的货币资金及时进入学校账户,资金没有流出学校,所有的经济活动风险都可以控制。高校内部控制应以货币资金控制为中心,学校最终经济活动风险控制都需要财会部门把关。


  要依据《会计法》《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工作操作流程和会计岗位职责,规范账务处理程序、成本控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费用报销管理办法、资产登记保管和实物资产盘点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和财务交接制度等。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把职、权、责、利统一起来,同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例如,明确债务管理职责权限,不得由一人办理债务业务全过程。大额债务的举债和偿还属于重大经济事项,应当充分论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按国家规定履行报批手续。高校应当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的轮岗制度,不具备轮岗条件的高校应当增加专项审计等补偿性控制措施。


  (三)建立议事决策机制,合理配置资源


  明确内部授权审批和强化评价与监督,建立预决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和岗位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管控合力,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在科研项目、专项资金使用上,应严格执行预算批复范围和标准。完善信息公开,推行预算公开透明,落实主管领导负责、部门包保负责、经办人员直接负责制,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为基础,开展专项审计,借助上级检查、行风测评加强外部监督。也可以聘请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开展独立的测试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


  (四)建立完善预算编制的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以便预算编制部门能及时和有效运用有关的信息,保证预算编制的细化和科学。二是财务部门要加强预算相关政策的学习,确保预算编制相关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相关规定,做到正确把握。三是做好基础数据、基本工作的前期准备,统一部署预算编报工作。四是要明确预算批复责任,合理分解内部预算指标,严格控制内部预算追加调整,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内部审计监督是高校自我免疫的机制体系,应主动发挥‘‘内生性力量”及早感知各种风险,及时发现自身病患,调动自身功能预防和解决问题。力争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并重,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失。建立内部控制考评制度,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情况纳入年度领导干部审计、党风廉政建设考评。


  要明确各相关部门或岗位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定内部监督的程序和要求,指定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作为内部监督的实施主体。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审计部门应定期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指出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建议,上报学校主要负责人,促进内控制度良好地运行。


  (六)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优化内部控制系统


  网络技术已成为我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有力工具,利用多种渠道,统计、汇总、分析,构建基础平台,可有效解决内控信息孤岛问题。高校应在已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应用、完善专用软件,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工具,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之间的可集成性,将各个控制环节融入到行政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它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强化对绩效的考核和监督,从而提高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效率。


上一篇: 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下一篇:建筑施工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