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网络经济下的金融创新(下)

发布时间:2015-10-09 09:36
3.金融工具创新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因其特殊的经营对象、广泛的社会联系和深远的影响力,已成为全社会风险聚集的焦点。寻求最小风险下的最大盈利,始终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决策等的全过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积极开发金融创新产品来吸引客户。当前在国际上发展很快的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在这方面将发挥突出的作用,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西方同业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卓有成效。相比之下,目前我国银行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对风险的研究分析不够,对风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显乏力。
  
  金融数学是金融和数学的结合体,是应用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在20世纪后半叶有了迅速的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对金融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如何为金融的定量分析提供数学方法,以及如何对金融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等。
   
  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形成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历史不长,发展迅猛,是现代金融领域的高新科技。金融工程主要论述金融创新工具和风险规避技术,以及它们的研究、开发、设计与应用。金融工程实际上是借用工程的概念来形象地描述新兴的金融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
  
  金融工程与金融数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以金融理论和数学工具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主要目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金融问题。金融工程的灵魂是它的创造性,要求创造性地利用远期利率协议、综合远期外汇协议、互换、期货、期权及其组合等多种金融工具加强货币、利率、商品与股票等风险管理,并将这些金融工具进行灵活而巧妙的拼装组合,设计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的金融新产品,投放市场,获取回报。
   
  4.金融制度创新
   
  随着金融竞争的日益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等金融服务业务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延伸以及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和产品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服务领域的界限逐渐趋于模糊,证券、银行、保险三者之间的业务出现相互渗透的趋势。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表现就是制度的融合化趋势,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开始向全能型经营方向发展。1999年底美国政府废除了实行长达70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标志着以新经济浪潮为背景的银行业变革的开始。2000年,国内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之间开展了一系列业务交叉和合作,许多业内人士坦言,合作是中国金融业由分业转向混业必须补上的一课。
   
  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在促成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必将被“全能经营、统一监管”制度所替代。而且,网络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网络金融发展的无国界化也要求改变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适应新的形势,在监管制度上进行创新。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展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这一行列,监管合作的范围由传统的银行业扩展到证券、保险、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等各个领域,监管国际化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又一趋势。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各国之间监管信息的共享,而且可以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和效率,并以此有效地防范和制止金融风险引起的区域性金融风暴。
   
  5.金融组织创新
   
  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使得金融服务领域在组织结构上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传统的金融服务领域出现大规模的并购浪潮,通过并购不仅可以扩大规模,增强竞争优势,而且可以低成本地实现向混业经营的演变。金融业并购的一大特点是强强合作、混业联合,其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二是非金融企业借助网络技术利用成本优势向金融服务领域渗透。高新技术网络公司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和低廉的费用优势广泛吸收客户开展金融服务,触角已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其初始规模虽然较小,但凭借网络利器正在与传统金融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目前,在国外已经出现了传统金融企业与新兴技术网络公司广泛合作、协同发展的趋势,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共同向社会提供高水平、低成本的金融服务的时代已经来临。
   
  6.金融监管创新
   
  金融监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金融管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秩序,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金融环境的变迁,传统的金融管制体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例如,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挑战。网络银行以其方便、快捷、超时空等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大量资金突发性的转移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网络快速传递的特性,会使波动迅速蔓延。而网络银行的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全部可以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过程更加不透明。这无疑加大了监测与管制的难度。
  
  电子货币在网络银行的业务传递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电子货币的发行使流通中的货币需求减少,而电子货币的流动性也同样影响电子货币的发行规模和余额,其发行的规模越大,可用于结算的余额就越多,但同时也要求有更多的传统货币随时准备赎回相当数量的电子货币,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有足够的货币储备。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挑战,也对货币供给调控能力提出质疑。专家提出,第一,应由金融监管部门统一规划管理电子货币与网络银行,并建立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消费者、商家、银行和清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在发展电子货币的同时建立起对其发行、流量、统计的监控体系及认证中心;将网络银行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围,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制定网络安全标准,建立安全认证体系等。第二,金融监管应不断加强。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体系的效率提高,金融创新活跃,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因此,在行政式的直接金融管制放松的同时,以风险控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应不断加强。
[责任编辑:编辑部]



  四、有关问题
   
  针对网络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新特点,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调整观念

  要充分重视网络经济带来的影响,从对金融创新的被动适应,转为主动进行金融创新,进而变为先导型金融创新,使信用货币可以在生产潜力允许的条件下先于生产而出现并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充分发挥创造精神,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国情的、满足市场需要的金融创新。
   
  2.加强调研
   
  当代金融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一方面,要加强对新经济的当代金融成果的研究,提高金融创新的知识含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内现实市场的需求与潜在市场需求的研究。吸引已有的成果,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推进金融创新。
   
  3.培养人才

  人才是网络经济的灵魂,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金融创新的推进、金融理论的研究都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要加快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其中金融企业家又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4.形成制度
   
  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以适应网络经济要求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制度上保证金融机构从事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对产权的界定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上创新收益机制的建立,使金融机构愿意积极从事金融创新。另一方面,要降低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形成一个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孙万军
[责任编辑:编辑部]

上一篇:网络经济下的金融创新(上)

下一篇:刍论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