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应用型视角的《成本会计》教学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12-15 14:33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如何突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现会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建议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通过重塑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重视过程化考核夯实理论知识;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实施三维一体、多环联动实践教学法,推动成本会计仿真实训教材建设,鼓励师资队伍走出去、引进来等提升实践效果。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现行教学效果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实战能力下降

 

  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看,我们定位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人文和科学素养,通晓会计、审计准则及相关经济法规,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理论,能从事会计、审计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但是从目前实际教学效果上看,往往偏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是否全面讲授,至于学生是否有较强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是否能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则有较大差距。

 

  ()教学内容体系缺乏连贯性,学生难以做到融会贯通

 

  随着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使企业所处经济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对于制造企业尤其如此。而目前成本会计教材及教学内容上并未完全体现,还是将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核算作为主要内容予以讲述,且太过侧重成本核算内容,而对于成本会计的其他职能,如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涉猎较少,这种体例设置使学生认为成本核算最重要,形成重核算、轻管理观念,不能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形成大局观,对知识的把握缺少全局性、系统性。

 

  ()教学方法较单一,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的训练欠缺

 

  从教学方法上看,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口头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将讲解的内容或PPT记笔记、做练习、完成课后作业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和方法, 学生被动接受,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难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把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变成了单纯的理论学习,而学生也会在这种形式下误解成本会计的实际内容,认为成本会计就是简单的数据加减,从而忽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需求和应用。

 

  二、基于应用型视角的《成本会计》教学设计与实践

 

  ()理论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重塑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

 

  立足应用型本科高校,树立以就业、实践引教学,以竞赛、科研促教学的课程教学理念。

 

  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根据成本会计的理论发展、就业单位需求导向,并结合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科目考试大纲相关要求,将教学内容按成本会计职能划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模块: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成本核算;第三模块:成本控制;第四模块:成本分析。其中模块一是成本理论基础,模块二是成本管理核心,模块三是成本管理重点,模块四是成本管理难点,模块五是成本管理发展趋势。这样更能体现理论知识相互间的逻辑关系,顺应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和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扭转重核算、轻管理的教学模式。

 

  2.优化教学方法、扩大实践考核比重

 

  (1)实施案例教学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课程难点多、知识点枯燥,设计、精选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对于成本、费用、支出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设计简明案例让学生理解三者关系及作用。对于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平行结转分步法等知识难点,教师可设计经典案例或例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教师简介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后,可鼓励学生分组收集、整理案例,并予以适当点评分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运用比较分析法,深化基本理论理解运用

 

  本课程重点多、计算繁杂,为此运用比较分析法讲授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核算目的。如对于费用的各种分类、辅助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比较;分项结转和综合结转的异同;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之间分配6种方法;成本计算3种基本方法等;定额成本法和定额比例法异同等,可采用文字、图表、例举等形式,比较概述其含义、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并适当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概括知识难点。

 

  (3)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

 

  如对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可穿插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音像资料和成本核算流程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现实选择,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生产企业应选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鉴于本课程计算多、账表烦,许多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隐含于账表内,学生对于数据来龙去脉不清,教师可通过PPT图表、箭头、标注等形式予以解析,教师要做到精讲,对关键节点设问,鼓励学生在上课时发言,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回答问题。

 

  (4)重视过程化考核,扩大实践考核比重

 

  改革课程学习评价机制,重视过程化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包括期末和平时。其中平时考核权重提高至40%,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考勤、课堂表现、课程实训、课外作业、期中考试等;期末考试权重减少为60%,考核方式为闭卷,试卷题型多样,考核覆盖面广、难度区分度合理,并提高综合题或案例分析题比重,引入省会计信息化竞赛、会计职称考试、CPA考试、自考等相关真题,以增强课程考核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另从15级始扩大实践考核比重,将课程实训环节从原理论课程中剥离,单独设置学时(学分)、单设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考核,以促进学生重视课程实训。

 

  ()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制定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在已制定成本会计理论教学计划的同时,另行制定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目的、任务、要求、内容和考核方式。在制定《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计划中,应着重考虑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市场适应性、实践方案的可操作性。为此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中,《成本会计》课程除有理论教学学分(学时)外,还应有实践教学学分(学时)。目前我校除开设《成本会计》课程(2.5周学时)讲授理论知识外,另同步开设《成本会计实践》课程(0.5周学时)实施仿真实训。

 

  2.实施三维一体、多环联动实践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教学,实施三维一体、多环联动实践教学法。主要体现在课前感知实践、课堂模拟操练、课后实际操作三维一体、多环联动的实践教学法。课前感知实践是指开课前利用学院感知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观至少23家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对各类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有直观、感性认识。课堂模拟操练是指学生在学完相关章节理论课程内容后,利用学院《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软件,对理论教学中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上机仿真模拟实训。课后实际操作是指通过实训平台发布课外作业方式,要求学生利用校园网、校内实验室(机房)进行课后模拟实验操练。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专业师资队伍走出去、引进来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经常与企业保持联系,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观摩学习,实际调研,或利用假期到生产企业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及其成本管理等实际情况。并鼓励教师收集企业生产流程、成本管理等案例资料,以配合学校产教融合政策。使教师充分认清成本会计在企业中是如何实际应用,以及在运用过程中,管理决策对成本信息的依赖程度如何,在企业不同的成长周期对成本会计职能需求的侧重点等。同时创造条件聘请企业或会计事务所等实务界有丰富经验的同行专家走进课堂,介绍、提炼会计实务的做法、侧重点和最新动态。

 

  4.推动成本会计仿真实训教材建设

 

  自行选编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进行成本会计单项或综合手工模拟实训,已连续应用7届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提高实训效率,现借助学院统一购置的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软件,自行编制《成本会计实践指导书》,明确成本会计实训目的、任务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开展计算机模拟仿真实训。鼓励教师通过立体化教材(教辅)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线上、线下实训操练,提高实训效果。

 

  作者:谢桂芬 来源:市场周刊 201611

上一篇: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思考

下一篇:事业单位高级会计重点工作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