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自主和实践运用问题对策论文(共6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20:34

 

 第1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依照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795万,从2001年以来已连续16年呈现递增趋势,高校毕业人数不断攀新高,毕业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部分高职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窘境,另一方面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缺口不断增大,有订单却无人生产的企业大量存在。面对挑战和机遇,高职学生如何理清自己未來的职业发展道路就不可谓不重要。过于功利的职业倾向,忽视企业发展过分追求福利待遇等职业发展“短视”行为严重影响到高职毕业生求职成功率,基于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可贵。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心理素质欠佳


  高职学生从高中进入高职后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甚至自己对自己喜恶都“琢磨不透”,对自我认知不足,造成学生在未来专业选择、学习及后续职业选择中都难以做出合适的决定。绝大多数95后高职学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家人的宠爱让他们的自立能力不强,对原有环境过于依赖。大多数学生从“校门”直接进入职场,心理焦虑、担忧,各种不适应接踵而至,对社会的胆怯让不少学生消极被动接受。


  (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只面向三年级学生,由此也就给其他年级学生带来误解,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有临近毕业才需要,造成学生们对职业规划基本知识理解不深。还有的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毕业后理应进入对口企业,职业规划可有可无。而正是此类错误观念让学生们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更不主动,动力不足。


  (三)院校缺乏合格的师资队伍


  受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其任课教师更多的选用毫无就业经验的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老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此类课堂更多的是理论学习,实际操作非常浅薄。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师资稀缺的状态一直未得到有效缓解,且伴随职教规模的扩大愈发严重。职教教师缺乏准入标准,教师来源多元,待遇不高、整体素质偏低,缺少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缺乏,职称及评价等受多因素限制。同时,就高职院校而言,很多学校是经过“三改一补”而来,原有师资结构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技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普遍缺少进入企业或生产单位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而来自生产一线企业的技师和高级技工则难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编制。


  (四)院校短期就业指导代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部分高职院校单纯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由就业指导老师给予简单的求职技巧,甚至向学生灌输“先就业,再择业”的错误观念,严重忽视学生个性、职业兴趣与职业匹配程度,最终对学生未来职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一)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整个高职教育全过程


  高职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作为刚入校的新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还处于一片空白的阶段,在此阶段对新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效果最佳,主要内容是对高职新生作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让学生们逐渐的了解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知道自己所学专业未来能够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倾向等内容的测试,让他们更明白自己的性格、心理等与未来职业方向的匹配度;帮助学生熟悉自己专业未来的发展动态,在前期工作下初步拟定个人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高职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到高职二年级全年,学生进入到专业学习的黄金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也逐步展开实施。此时高职院校要有意识地对高职学生作职业素质拓展指导,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指导学生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有侧重点的增加所需辅修课程,进一步夯实其专业技能,构筑学生积极合理的知识架构体系。运用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以较高的综合素质来不断调整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三年级上学期,作为临毕业前的准备时期,需要培养学生们就业法规意识、择业技巧等内容。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发展与环境变化合理调整自身就业期望,用一份较好的工作打响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枪。此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还要积极为学生们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毕业生做好自己人生的第一份简历。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从全国、各地区就业形势出发,结合各地的就业政策,为学生们指出有效的就业程序与方法、必要的创业知识、合适的求职技巧等。此外,还可以借助创业大赛、模拟招聘等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三年级下学期,作为进入职场前的过渡阶段,学生们在此顶岗实习期主要是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学生们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更好的发现自己的心理、性格、语言沟通、知识技能等与未来职场需求具有的差距。此时实习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实习过程,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点出学生的不足,帮助查漏补缺,并结合学生特性制定后续职场发展规划,分阶段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计划,让学生对日后发展更有信心。


  (二)学校相关组织机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职业生涯活动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资源,如平时的实习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等。为此,高职院校相关组织机构有必要承担起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担,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起一场“从学校到就业”的教学改革运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把学术学习和职业训练结合起来,使所有的高职学生都能可行的职业生涯计划,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学校团委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科技创新活动,负责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团委作为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织,应积极带领年级、班级、社团构建“三点一线”的辅导机制,通过创设职业情境,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协助学生尽早进入、深刻认识工作世界。


  (三)鼓励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从学科教师中大力培养职业生涯辅导教师,让学科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能更注重职场需求,让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更加相关,进而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无形中树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学校行政人员。通过到相关就业指导机构培训、外出访问吸取经验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学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将其打造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后续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中能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四)学生加强自我意识和实践锻炼


  1.加强学生的职业测评教育。职业测评包含了收集、分析自己所在的环境,并从中找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与发展方向。个人自我测评分为正式测评和非正式测评,前者主要有价值观调查、个性调查表兴趣清单、能力测试和其他评价方法,后者则有书面个人简历法(该方法记录个人经历,既包含工作经历、爱好、学习成就、生活中对自己重要的人、所做的主要决定、生活转折点、将来规划等)、全天日记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作“流水账”记录,周末单独算作一天,工作日单独算作一天)、记述生活法(将自己生活更加形象化地记载)。高职学生借助正式和非正式的测评方法,能帮助自己更真实的认识自己的能力。


  2.在实践中规划职业生涯。除了掌握好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高职学生还要积极参加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如到工厂、事务所等地参加实习,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类职业规划、创业大赛,做必要的职业咨询等。结合校内外丰富的职业实践,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特点和职业方向有更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好的实现人职匹配。


  三、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利国利民的大事,亟待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本文结合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详细的对策。期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在学校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让高职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为他们未来的工作事业有所帮助。


  作者:林明哲

  第2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研究


  据麦可思与腾讯教育(微博)频道合作的2013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目前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一项在成都5所普通高校学生中调查表明,有69.8%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获得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而有83.3%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到不满意或仅仅是一般。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迫切需要学校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我国教育在这方面的力量却是薄弱的,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可实践性的、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2.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就业体制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变,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呈现出就业难和就业后暴露出的工作不适应、信心不足、自愿失业、工作能力不足、啃老族等现象。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顺利就业,仅靠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一味追求就业率上升的数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以发源地美国为例,1989年发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提倡从6岁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成小学、初中、高中、18岁以后四类分别进行职业生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一种常态的教育方式。


  1.社会层面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节,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迷茫了,到底要填哪所学校?什么专业?根据调查显示,只有2.8%的学生对高考时自己选择填报的专业“非常了解”,有12%的学生选择专业是出于对专业的真正兴趣,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选择的专业,很多人只有到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在这之前对于兴趣爱好的选择、职业理想的确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高校層面


  高校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往往被就业指导所替代,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大多停留在提供用人单位供求信息、国家就业政策、办理就业手续等信息传达与收集的工作上,对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个性化的指导服务却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流于形式,被学生当成应付学校的“作业”,殊不知主体错位,本应属于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学生,变成了上网抄袭复制他人职业生涯规划应付学校作业的门外汉。


  3.学生自身层面


  由于大学之前多数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寄托下成长,进入大学后,父母不在身边,没了升学的压力,大多数学生还没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自我探索学习转变,甚至到毕业实习阶段还在抱怨没师傅带没人教。面对信息高速化的社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探索、合理利用大学时光的意识。


  现代大学生缺乏竞争意识,不到毕业时期没有就业紧迫感,或被“拼爹”现象影响。据网络调查显示,有高达70%的网友表示愿意接受靠父母“关系”安排的职业。多数有规划的大学生仍呈现出对自我认知不全面、职业目标模糊和职业准备不足等问题。


  三、推进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方法探索


  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外大学职业规划方面的经验,从社会、高校、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分别给出如下几点对策:


  1.从社会层面,加大舆论宣传,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中小学教育


  一方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重视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制度上加以引领;另一方面,通过新闻、网络、报纸等社会舆论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更让家长感受到家庭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再者,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化,由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严重不足,可以加强与社会上的职业生涯机构合作,共同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从学校层面,引进师资设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理念和教育方法


  (1)引进师资设备。一方面,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提供相应辅导咨询室,以生为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做“形象工程”,将职业生涯咨询服务切实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引进职业测评系统,并对测评结果可以提供科学、公正、客观、细致的解释,发挥职业测评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引进专业师资或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加强对队伍的专业化培训,聘请校外专门机构人员来校进行专业培训。


  (2)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化、全程化、个性化。从新生入学开始,贯彻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形成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课堂理论传授与课外职业生涯规划类比赛、聘请校外专门人员讲座、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走进企事业单位社会实践、团体训练、网络职业测评、“一对一”辅导等多形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在个别指导中及时解决学生规划困扰。


  作者:廖丹

  第3篇:刍议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一、前言


  随着如今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并且,也随着经济的不断笔试嘛即使变化,致使我国面临着就业形式的严峻,因此,为了能够让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效提高,各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也越加重视开来,从而将该门课程开设。根据调查显示,不了解自己专业以及今后就业方向而对缺乏工作自信心的大学生就高达86%,而缺乏自我认知,不能客观理性的认识自身的大学生也有78%,因此,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國现今高校教育的失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力度在不断增强,但是,其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缺乏个性化。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不仅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并且还有可能会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为使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多从其心理方面入手,实施团体辅导,攻克其柔软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方能使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点。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漏洞及对策


  (一)整体师资力量不足,团队带领者综合素质较低


  如今,在对于团体辅导这一职业上,多所高校对于该职业的重视意识还是较为缺乏的,并且,还有些只是单纯的在做表面工作,从而对于预期所期望的效果并不能有效完成。这其中,存在着多个问题,一是该方面的人才学校较为缺乏,因而无法对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二是则是拥有该方面的人才往往都是身兼多职,从而导致其不能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团体辅导中,致使工作效率降低。以上问题,无论是哪一个的缺失,都会致使预期设想的效果不能实现,因此,如何将该问题解决是目前关键问题。针对以上情况,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要端正工作态度,具有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这样,才能够有坚持的力量;其次,辅导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性,若想成功,那么必须先给自己做好定位,然后,再结合学生本身的专业进行相应的指导,从而使其能够明白:“学什么、干什么”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原则。另外,在进行指导的同时,还要对影响学生思绪的因素进行分析,让学生从迷雾中走出,从而使其个人优势能够完全发挥。


  (二)丰富团体种类


  由于,每个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程度并不一致,因而,团队辅导员不能一概而论,采用相同的指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对学生没有实际性的作用,并且也不值得提倡。针对该情况,团体辅导带领者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例如,大学生中,有些在自我定位中存在疑问,而有些则是在时间管理中存在问题,那么,带领人应该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够合理、清晰的自我认识。针对自我定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采用多种测量工具进行;而针对时间管理问题,带领人应该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进而从根源中彻底解决问题。通过以往,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加强技能、职业价值观,进而从客观出发,深刻、正确的认识自我。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的育建议


  (一)提升素质


  一个好的领导决定着一个团队的好坏,也是决定这个团队是否能够具有作用的关键。因此,团队辅导带领者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定位,从而才能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规划指导。首先,团队辅导带领者对于这份工作一定要具有足够的热情、热爱,把这一份工作放在心上,愿意为其付出时间、精力;再者,带领者一定要懂得分析、善于分析,能够清醒认识学生的每一个特点,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情况,只有这样,才会使领导者的素质能够有效提高。


  (二)完善方法,开展实验模式


  随着各所高校每年的扩招,导致如今的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产生物,且越来越加受到重视。我国的教育事业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一直都是处于相对落后阶段,致使在这方面探究的方法不多。在以往常用的这些方法里,问卷调查是最为常用的,可是,经过调查发现,问卷调查法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以及为领导者带来客观的消息。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


  四、结语


  相对以往而言,采用团体辅导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且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由于该方式属于新兴的一种教育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不仅具有生动性,还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在面对如今就业的严峻情况下,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辅导更能让学生轻易接受。


  作者:刘晶

  第4篇:刍议思想政治功能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


  1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简述


  所谓职业规划,是根据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社会就业需要,以帮助学生更好就业为目标而制定的就业指导方案书。根据社会的进步,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新加入了大学生的行为认知、兴趣爱好等具有较强个人主观的参考因素,各高校可以依据这些具体化的信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工作岗位的推荐,帮助初入社会的学生实现就业和规划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功能上相互补充,将二者进行结合,能更好的体现出学校的人文关怀。


  区别于其它教育方式的是,职业生涯教育有三个特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我、掌握社会最新的求职动向、以及制定个人求职规划,而今社会的就业环境日趋严峻,教育过程中能明确职业生涯制定的目的,是帮助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前提。第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连续性、动态化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区别于其他工作的是,它必须随着社会的更新而不断地进行自我内容的更新,原因在于它的內容变动是通过社会职位需求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相结合,处于连接学生与社会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一个中间环节。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社会中任何岗位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功能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表现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中予以指导,使职业规划的进行与制定更明确,更有效。


  2.1具有预测的功能,能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趋势有较为超前的了解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要对未来的职业、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有准确的预测,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在这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覆盖性,使其对各个行业发展趋势、走向也做出正确的预测和把握,及时了解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经济发展强势领域以及最新动态给我国就业会带来的前景。这些都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必要了解和考虑的问题。让学生在了解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形势的情况下,明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找出明确的自己的人生坐标。


  2.2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进行职业定位的前提


  所谓“认识你自己”得由来,是刻在希腊神庙的柱子上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在工作、学习中最大力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保证工作、学习等活动的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同时结合不同职业的特点及差异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树立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一个正确的定位的基础上,做出最符合自身实际状况以及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就业规划或选择。


  2.3可以培养大学生具备和谐的人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小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小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通过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和谐的人格,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的重要决定因素。人是道德的主体,任何行动必须在道德的底线之内,这就需要行为主体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大学生也不例外。人格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因此,人格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在这个阶段给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和谐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现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大学生属于初学者,很容易受外来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现象尤为严重和普遍。暂不提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这类过于庞大的责任,就是工作的职业道德,对家庭的责任也被他们抛之于脑后,是典型的缺乏责任的一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结束语


  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应需而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初步形成,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迫切地需要更加深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一致,功能上二者互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为具体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化,同时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作者:张耀东

  第5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自主和实践探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上的缺失和不完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仅仅在大学教育的最后一年开设此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及需求。目前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着大量应届、往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然而用人单位却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很多求职者对自身的认识不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找工作比较盲目。这就不得不提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上文提到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的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不平衡的原因不在于求职人数和企业需求的不平衡,而在于人才素质和市场分配的不平衡。就现状而言,不少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选择就业,由于学历、专业技能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职业选择的空间也相对较窄。而多数学生在受过高等教育之后才选择就业,学生走向社会后,由于对自身、工作行业及工作岗位的认识不足,找工作一直处于迷茫状态,这就导致了不少人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没有主见接受了父母安排的工作,然后导致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的问题。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著名职业规划专家罗双平说过:“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基于目前的高中教育体制,大家普遍关注的是考试分数,对多数学生及家长而言,考上大学是高中阶段唯一的目标,至于考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多数学生和家长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一项覆盖上海市几千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不够,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其他一些权威调查也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希望重新选择专业,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又表示即使换专业也不知道换什么专业。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该如何开展


  (一)从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实现早期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早期化即从高中开始就开设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和个性已经基本形成,同时,面临着对职业和人生的重大选择,包括文理分科的选择、高考志愿填报的选择以及将来的职业选择。因此,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其不仅有利于不能够继续升学的学生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就业前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竞争力。且有利于继续升学的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及特点的专业,并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得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早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把职业生涯指导列入初中及高中的教育计划,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也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有必要推出一些举措和政策来促进高中生職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目前,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和家长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单纯关注考试分数,这一现状也有待于新的教育政策出台后来逐渐改善。


  (三)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得到家长的重视和参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了解孩子性格、兴趣、特长的人。同时父母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社会上各种职业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父母可以有意识的从高中甚至在孩子更早的时候就灌输一些关于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同时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三、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该如何开设


  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自身的情况、了解就业环境,同时对各类行业及岗位有一定的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我是谁:包括自己的学习成绩、家庭情况、性别、性格、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优势、劣势等等。2.我想做什么。3.我能做什么。4.环境允许我做什么:把自己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关系等环境因素考虑进去。5.我的职业与未来生活的规划是什么。


  基于以上条件,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就业形势、各种职业的发展空间、各种职业的薪酬状况等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很多学生在入学报名后还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将来能做什么,甚至在毕业前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还是很迷茫。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时候要让学生们对各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工作内容和前景有一定的认识,便于学生的在文理分科和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分阶段进行


  高一的学生处在职业认知期,应该让学生对职业和行业有初步的认知,对自己各方面的特点和能力有一定的判断,同时要加强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高二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其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提高职业规划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在文理分科的时候做出合理的选择。


  四、结束语


  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举措势在必行,而且越早实施越好,希望国家能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配合,同时,也希望学校及家长提高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作为高中生更应该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提高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作者:唐霞辉

  第6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


  自2003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现,其一直困扰着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招人难的问题,这一矛盾是当前一大主要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需要对此加强关注,而改善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便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合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近年来,新媒体环境对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建立一个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适合大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变化


  1.1生活习惯的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自媒体得以出现,且迅速在高校内传播,为大学生营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用一个字来形容当前大学生,便是“宅”,新媒体环境营造出多种娱乐消费模式、网络消遣渠道以及创业平台,大学生可以“宅”起来做一切想要完成的事情,包括日常消遣或创业学习等。这也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活习惯的一大转变,学生可以不出门便解决一切生活所需,精神或物质生活都可以得到满足。


  1.2思维方式的变化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发散性或开放性。新媒体平台内部具有海量信息,学生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想要的信息,此类优势使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开阔,思维广度也随之拓宽。另外,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极大的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甚至是国家之间的空间距离,转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大学生的思维深度也得到了加强。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取各类信息,感受着不同群体的思维差异,使大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转变。


  2新媒体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影响


  2.1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交互式环境


  新媒体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经由新媒体平台,学生与职业指导教师能够实现互动交流,有效提升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促进双方之间相互影响。教学模式由传统学生单一的请教,转变为双方之间的相互沟通,学生能更为方便获取教师的指导,极大的提升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参与度。多种新媒体平台中,所有参与者都是信息留言者以及信息生产者,这能有效缩短参与者之间的距离感,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2.2新媒体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在新媒体平台中可以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多种个性化教育模式。职业规划教育是依照社会职业需求,针对个人发展优势与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指导学生明确职业定向等社会活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转变,个性化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标签,而这种个性化正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需要关注的因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制订不同的职业规划指导方案,突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育的个性化特征。


  3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途径


  3.1强化新媒体环境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应对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高校需要建立一支适合于新媒体环境的、综合实力较强的信息化教师队伍。高校还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实力。新媒体背景下,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对新媒体的应用水平,经由合理渠道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日常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中。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多参与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信息化。


  3.2建立线上线下交互平台


  建立线上线下交互式平台,首先需要建立适合于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自身职业发展需求的实践基地,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新时期线上线下交互式教育实践平台。在线上方面,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职业环境模拟训练,加深对各职业的认知程度。在线下方面,使学生可以在多种类型社会实训基地进行情境训练,对未来职业进行预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等。


  4结语


  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形成了冲击,因此,高校需要构建一种适合于新媒体环境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而笔者在文中提出可经由强化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线上线下交互式实践平台等多种方式,以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育模式的转变。


  作者:王亚萍

上一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现状因素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下一篇:职业道德教育改革创新问题应对策略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