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在职业教育中的创造力教育论述

发布时间:2015-12-08 14:40

  1999年4月,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在韩国汉城召开,大会提出: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造性、集体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面向 21世纪,培养创业能力应成为改革教育与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就业者还是自主就业者都很重要,应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来培养”。 2002年7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朱容基指出:“职业教育要切实办出特色,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可见,创造力教育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就如何认识和开展职业教育中的创造力教育作为探讨。

  1 对职业教育中创造力教育本质的理解

  1.1 创造力的本质含义

  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创造力”一词引入科学研究领域,自此,在全世界,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引起强烈的反响,迅速吸引了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的重视与深入研究。对创造力的本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概括为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心智能力,是个体一种固有的技能。例如,沃尔施勒革认为:“创造力是指新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是理智地改变现行规范的能力”。韦斯伯格和斯普林杰也认为,创造力是“在给定的情景下,产生本质上的新的,作者事先所不知道的写作观念产品等产物的能力倾向。”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创造力是一种认知过程,心理学家爱肯:“个体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并对问题寻求答案以及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用特殊的体系来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有选择的自我调配的加工活动”。第三种观点是,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章志光、金圣华:“创造力是一种以有关的心理因素为背景,顺利开展创造活动和产生创新效益的潜在可能性或显现的能力倾向。”虽然对创造力的解释众说纷绘,但是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与个体的创造性人格特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分不开,与个体将思维结果显现的能力分不开,也与影响创造力发挥的环境分不开。

  1,2 职业教育的本质含义

  我国,从古代的学徒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和实业教育,到现在的职业教育(1917年,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将“实业教育”改为“职业教育”,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用“职业教育”一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但什么是职业教育呢?北京师范大学高奇教授在她的《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是职业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按社会发展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训练职业能力,谓之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系只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技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就是针对某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一种专门的技术教育。朱熔基总理在全国职教会上说:“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以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认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多学科特点”,“同职业界有密切联系”,“培养合格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力的教育”,使学生“获得一种综合性技能为基础的能力”。

  1,3 职业教育中创造力教育的本质含义

  职业教育中创造力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专门技术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个性意识,及创造性技能,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并成为学会做事的具有创造性的综合能力的人,综合能力包括创造性的个性与思维,与人合作的能力,对现有知识重新组合的能力,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创业的能力。

  2 职业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1 创造力的品质表现

  (1)扎实的基础知识。(2)质疑的意识和好疑好问的习惯。(3)突破陈规的意识和评价批判的习惯。(4)创造性思维意识和富于想象的能力。(5)民主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6)创业的能力。

  2,2 创造力的培养模式

  创造力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教学工作中的创造力教育;学生管理中的创造力教育;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教育,创业教育。

  3 教学工作中的创造力教育

  教学工作中的创造力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专门的创造性训练来实现。

  3,1 课堂教育为创造力提供扎实的基础

  课堂是知识积累的主阵地,知识积累是创造的源泉。顾明远:“创造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创造素质为前提,两者不应该是矛盾的”。创造不是无中生有,几乎不存在无知识的所谓创造,也不存在脱离知识而单纯创造的能力,绝大多数的创造现象是按照新的方式的重新组合,就二者来说,他们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基础知识为创造提供原料,创造是基础知识的转化和整合,良好的基础知识功底是创造的前提。我们在反思“应试教育”的痛处时,也应该辩证地看待,要看到它的优点:知识的积累。课堂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

  3,2 利用课堂进行专门的创造性训练。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和习惯能力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积累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创造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创造意识、创造个性和创造技能。

  第一,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和好疑好问的习惯。一个人在着手创造以前需要一种解放——思想的解放。1928年,爱因斯坦在柏林曾说:“如果他没有读过休谟的著作,他或许不敢推翻牛顿的基本假设。”休谟的著作提倡一种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有助于爱因斯坦离开教条注意的轨道,从习惯性思维的框框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出相对论,开创了现代物理研究的先河。爱迪生的好问和质疑造就了一个伟大发明家。“思源于学,学源于疑”,创造过程首先由问题激发,一个具有质疑意识和好疑问习惯的人,往往创造性较强。人们都有一种创造性潜能,但也有一种保守思想,创造性潜能需要激发,所以,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生疑,并故意造设疑问,激励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习惯。试想,课堂上面对老师学生都提不出问题或不敢提问题,这样,年轻的活跃的本该产生一个个疑问的思维停滞了,还谈什么创造呢?

  第二,培养学生突破陈规的意识和科学评价批判的习惯。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些知识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新学会创造,有今天学习中的创新,才有明天工作中的创造。要创新,必须要有科学评价批判的意识和习惯,勇于对过去的概念、观点进行批判,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批判神学,驳斥上帝造人;伽利略在研究物体自由落体时,敢于批判有2000多年历史的流行的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从而提出自由落体定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推翻地心说,无不是勇于突破陈轨,大胆革新的典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鼓励学生突破陈规,不迷信权威,其次,要勇于评价别人与自己,坚持真理,批判错误。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留有足够的时空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批判,使他们形成科学评价批判的意识和习惯。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富于想象的能力。创造力意味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是发散性思维,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强调:全部科学工作具有某种发散性特征,发散性思维是“指科学思维中具有高度思想活跃和思想开放的性格的思维”,是“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动机”。 19世纪初,托马斯扬在对光学进行研究时发现,利用传统的概念,难以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于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对光的微粒说提出挑战。罗瑟福的行星原子论、DNA双螺旋结构和凯库勒苯环的发现,无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和丰富的想象力的结果。思维方式需要训练和培养,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寻找和利用事物的发散点、连接点和生长点,使他们进行多向思维、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可以介绍一些科技实例,特别是技术革新的实例,使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特征和富于想象的能力,也只有有了比较好的发散思维才能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创造条件,促进灵感思维的产生。再次,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杨振宁先生根据中西文化系统的不同,比较了中美的教学方法,他指出,中国传统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肃认真,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而美国的教学方法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是一种体会式的教学法。其优点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强,易于较快进入科学发展前沿。

  4 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创造力教育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与创造性人格特征分不开,也与影响创造力发挥的环境分不开。学生的人格特质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学校这个主环境分不开,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人格特质发展的环境很重要。这环境包括宽松的学习环境、民主的教育管理环境和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三个方面。

  4.1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阿瑞提()对个人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适度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学习环境,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才会有自主学习,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热情。爱因斯坦在回忆他的学生生活时曾这样感慨到:“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宽松的学习环境,要教育单位和教育者提供。首先是树立平等民主的理念,在传统的教育中,不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时,就是在现时,大多仍处于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惟命是从的状态,教师和学生不处在平等的位置,缺乏平等的教育,只能是严肃认真缺乏创新的教育。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国内,老师往往把一个班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上课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当然也就不会容忍调皮捣蛋瞎起哄的学生的提问行为,西方某些国家,学生在课堂上可随时坐着向老师提任何问题,并且,老师把学生看成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对不同的问题都区别对待,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如果某个学生提出的是其他学生都会的问题,老师也会当场耐心解释,而绝不会说:“下课以后我单独给你讲,现在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这样,学生会放心大胆地提问,虽然,这种课堂效率没有国内的高,但他激发了学生的提问的欲望,求知的欲望。

  4,2 建立更加自由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重视发展学生独立个性

  创造性人才必须建立在其独立的个性上,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尝试建立更加“自由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的个性能够自由发展。个性从来不是塑造出来的,智力个性——非逻辑思维尤其如此,富有创造力的智力个性对于创新能力往往起着最基础关键的作用。这里,到不是说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工作就显得怎样的气氛紧张,而是说我们在许多问题上喜欢首先设定一些固定的框框,然后让学生去钻,实践证明,框框的设立是必要的,如同国家必须有宪法、法律一样,学校也需要一些条条框框,否则也不成为学校了。但我觉得,在制定和实施这些条条框框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是管理者要有学生主体的概念,班级不是少数几个尖子学生的班级,是所有同学的班级,学校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学校,是全体学生的学校。老师要从内心把学生作为具有同等人格的人来对待,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走下台阶,站在与学生同样高度的水平线上来与学生对话交流交友,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杜绝语言伤害和随意性惩罚,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同样重视,同等对待,做到爱无差别,不厚此薄彼。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和需求,只有承认和顺应这种多样性,才能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主体意识,学生也只有有了主体意识,才能培养出独立的个性。(2)树立管理的民主观念,民主的管理意味着发挥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的有效性,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对学生更多的是引导,使他们能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和提高,改变一人说教训导臆断的观念和一言堂式的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推迟判断,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3)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也没有创新,在学校管理中,要打破四平八稳死水一潭的传统旧机制,要在班级内部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开展竞赛、竞争,这样,既有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谋求正当进取,也能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4,3探索和建立更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

  质量评价不会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能够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品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评价标准的不足或局限,因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要推进创造力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必须改变只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方法,建立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一般,通用的学生评价方法有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积极评价法、消极评价法等。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将评价对象自身作为参照点进行评价的方法,包括对被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纵向比较和对被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评价。一方面,它以个体内差异理论为基础,评价时充分考虑了被评价者的个性差异,因而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求知欲、好奇心及成功感的形成;另一方面,又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形成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相对评价法是以某一集合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评价基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个学生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也称相互参照评价。相对评价促进了少数优秀学生的发展和后进生的产生,但容易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形成过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长远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绝对评价法是以某一预定目标为客观参照点(客观标准),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被评价对象达到的程度,也称客观标准评价。绝对评价使每个被评价对象都清楚自己与客观标准的差异,会激励他们奋发学习迎头赶上,或者认真分析自己目前的状况,找出症结,向标准靠拢。

  积极评价法是评价者故意缩小被评价者与客观或者相对标准的差距,对被评价对象予以肯定的鼓励的评价方法。

  消极评价法是评价者故意或无意夸大被评价者与客观或相对标准的差距,对被评价对象予以否定的评价法。

  各种评价法各有优劣,建议灵活交互使用,针对对象区别使用,但更应提倡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和积极评价法。

  4,4 培养学生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以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它必将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实现“科学的技术化”,要实现科学的技术化,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技术人才,而职业教育就承担着“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任务。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以经验技能为特征的技术推广,只有有了技术推广,才有全社会的共同进步,其次是技术的开发,只有有了技术的开发,才有技术的不断前进,进而才有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才能确保其“第一生产力”的地位。

  技术推广指的是将“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中的经验、技能予以普及,使之成为广大劳动者的工作手段。

  技术开发是对“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中的生产工具进行改造、革新以及技术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包括研制新元件、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也包括对原有元件产品工艺设备进行革新改造和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能力可以通过教学、社会实践和科技实践活动来培养。学校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将学生派到科研单位或技术开发部门实习锻炼,让他们参与和亲自动手进行技术上的创造;学校也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技术改进的活动,营造一种技术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活动要取得效果,首先要消除学生对技术开发的畏惧心理和神秘感,树立技术开发的意识和强烈动机,这可以从生活中小的方面人手,多观察多实践,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技术开发的实例和发明的常用思维方式(如挑毛病法、组合法等),从而实现开发实践上的飞跃。

  5 创业教育

  5,1 创业教育的意义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创新时说:“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日本企业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是担心资源缺乏,只怕缺乏智慧和创造性”。可知,创新、创造性和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经济活动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创造性活动,即创业活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面向21世纪,培养创业能力应成为改革教育与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并预测:50%的毕业生不可能获得领取工资的就业岗位,创业教育就更显重要,在发展中国家和市场经济转轨国家,自我谋职为绝大多数青年经济独立提供了最大的潜力。”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创业能力。”所以创新和创造力一经产生就与创业和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关键是人才并且是创新人才创业人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但不是劳动力强国,要将劳动力大国转变为劳动力强国,化人力资源为真正的竞争优势,把人口众多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就必须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教育,尤其是创造力开发教育。创业教育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所以,职业学校教育对学生创业及创业能力教育责无旁贷。

  5,2 创业能力教育

  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直接的经济创造工作,它对创业者提出了不同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第一是创业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推动个体创业的意识倾向,包括创业的意识、动机、兴趣、理想。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先导,要把培养创业意识作为培养创业能力的第一要务,可以通过介绍创业者的故事和传奇经历和丰厚的后期回报,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使他们对创业产生兴趣动机,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冲动。第二是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者所应具备的创业所需的基本心理准备和承受力,表现为独立性、敢为性、合作性、和适应性。创业是一项风险性大的投资实践行为,不确定性很大,成功和失败时常伴随着它,因此,它对创业者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敢为性、合作性、承受力为最重要。第三是创业社会知识结构,指对创业实践活动过程具有工具和手段意义的个体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包括专业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表现为创业所需具备的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等)和以社会交往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人际能力、表达能力等)。所以,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在让学生掌握一门以上技术基础上,学校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使其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及创业应作的知识准备。其次,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经商或社会打工,让学生参加实际的经营管理活动和更多的社会交往活动,从而使他们了解市场极其运作模式,学习到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决策及组织指挥能力。在与各类社会群体和各种职能部门的联系中,提高利用社会条件和环境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以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上一篇:对于衡水职业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现代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