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影视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

发布时间:2015-07-23 08:38

摘 要: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中,影视媒体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影视媒体的应用非常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开展,它具有具象性、超时空性、意义的开放性、受众的广泛性、似真性、典型性等特征。本文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影视媒体的效用。

关键词:影视媒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特征; 效用

现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社会,在课堂教学中,影视媒体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进来,但是于此,人们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比如不了解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不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性质、目的和教学特点以及无法把这一课程与这种教学手段很好地结合起来等。所以,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成功运用影视媒体,必须注重影视媒体的效用。
  一、影视媒体所具有的特征
  影视媒体是把电影胶片和电视录像片作为其主要形态,其中包含动态的、有声有色的画面,通过创造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把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它包含具象性、超时空性、意义的开放性、受众的广泛性、似真性、典型性等的特征。
  具象性:这是文字材料与影视媒体相区别的尤为重要的特征。影视媒体把画面作为思想传到的媒介,因而给人一种十分真实和活跃的感觉。
  超时空性:影视媒体可以打破传统的时空束缚,扩大人的视听范围。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影视媒体,课堂范围被扩大,学生的视野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宽,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因而可以学到更多知识。
  意义的开放性:影视媒体的内涵十分广泛,具有十分丰富的负载信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趣味、文化取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影视内容。
  受众的广泛性:虽然人们文化素质的各不不同,但是影片内容基本上是可以理解,别的教学手段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得益于影视媒体的具象性特征。
  似真性:艺术其实是真实的,但是它是在虚构的前提之上进行的,是一种反映现实本质的真实。影视媒体中所记录的故事虽然不可能是完版的真实生活,但一定是生活的真实反映。所以,影视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典型性:以上所阐述的似真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扩大的创作者的故事创作空间,可以放大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分明显的矛盾体现,增大观众对这种矛盾体现的感受。这就是影视材料中所具有的典型性,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矛盾的思考。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影视媒体的效用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存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思维模式。有的学生在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惯用形象思维。比如,在进行爱国主义章节讲述的时候,假如仅仅依靠书本对情节的抽象概括是很难获得学生们的亲睐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放映《东京审判》,那么,预期的教学目标便会很容易实现。有一些学生在观看完影片之后,情绪十分激动,激起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示要生产出由于索尼和松下的国产电器,迅速占领市场。
  大学学生生源来源复杂,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具有层次性和多样化差异。目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 基本上采用合班教学的形式, 即学校经常安排多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上课。虽然学生的学科基础各不相同,但是还是安排他们接受同样的课程学习,所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教学方式的建立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教学状况的良好开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把握好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能够很好地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因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所以,这一课程承担着一个重要任务,即“知行转化“,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内心中的信念,而后再指导学生的下一步行为。为了能够尽快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仅仅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是不够的,一些比较具体的、形象的教学手段也应该有所运用,这样使授课的整个过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乎学生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稳步提高。
  1、影视媒体具有具象性特征。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而影视媒体的应用可以满足这一特点;另一方面,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使抽象的教学过程形象化、具体化,并且更加富有感染力。
  2、影视媒体具有意义的开放性和受众的广泛性特征。影视媒体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学生的需要,层次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在其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益处,因而根据背景、阅历和文化水平的不同,学生的阐释空间各不相同。与此同时,不同价值观之间碰撞的可能性增加了,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在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把原先有的观点改善,同时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有选择的借鉴,不断修正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这一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正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与特点所要求的。
  3、影视媒体具有超时空性、似真性和典型性特征。影视媒体可以运用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不同的时空故事讲述出来,把故事画面中的矛盾之处和所要传达的意义准确又深刻地表现出来,把现实生活中不容易被人察觉的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或者是人们很难觉察和领悟到的矛盾、意义、思想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曾经获得过很多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雨人》基本上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体现出来的人性亲情与金钱诱惑之间的矛盾状况的现实意义却非常强。这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的感觉:这种陌生感在于学生能够在心理上与现实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一个旁观者,或者说观察者的身份考虑和分析剧情内容,从而时刻保持清醒状态;而熟悉感又在于使学生能够联想到自己过去所见到过的或者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而后再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一种新视角对这些熟悉的情境进行重新审视,进而在其中获得新的感悟,把动态链接建立在这样的知与行上,最终达到知与行的相互转化,优化自己的 行为。这正好满足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的内在要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新课程方案的背景下,运用影视媒体的教学手段,是对这种课程课堂教学的开拓,这就要求教师把传统的教育模式打破,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认真摸索,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贺桂欣,邱凤霞,王久兴.??《基础》课创新性教学模式构想[J]. 党史博采(理论). 2009(10)
[2] 莫梅梅.??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 广西教育. 2011(15)
[3] 杨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1)
[4] 郭水兰.??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素质教育途径探讨[J]. 高教论坛. 2008(01)
[5] 付洪,谭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构建和谐教学模式——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些思考[J]. 高校理论战线. 2008(01)

上一篇:解读《消失的子弹》电影配乐的叙事特征

下一篇:彭浩翔电影中的独特情结及其成因的相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