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工笔花鸟教学方式特征应用技法论文(共7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01:22

 

 第1篇:浅谈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1.工笔花鸟画的用线技法


  1.1工笔线条的造型。工笔画造型中线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体现物体的粗细变化,所以用笔和技巧也是不同的,可以用游丝描如轻盈的花瓣、活着铁线描如凝重的叶子、逆锋涩笔宜用木本枝干、中锋润笔宜用草本茎藤等等。我们在欣赏壁画时,画面中用线是非常精准的。我们在欣赏工笔花鸟画作品时,会发现有些地方用线比较粗比较浓,而有的部分则比较细,比较淡。线条的阴阳相背被好多现代工笔画家所注重,何家英就是代表画家之一,我们在工笔画的创作中也要遵循"阴粗阳细、阴浓阳淡"。


  1.2工笔线条的空间。我国许多中国工笔作品很有空间感和层次感,也讲究"透视",中国画的里的透视部分比较碎。在中国画的审美中,有很多时候要求很清楚的展现出描绘物体的前后左右关系就行。体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层次感就是线条的空间感,线条在工笔花鸟画的空间表现中上是独具一格的,它的平面性可以赋予作品更强烈的效果,作品中用线的粗细深浅和虚实的变化,都体现了工笔画的线条空间感。线条的空间感使体现线条互相交错却不乱而有顺序,还能表现出幽美的姿态。由于中国画特有的用笔和用墨,作品中线条的魅力是无法想象和超越的。


  2.工笔花鸟画的用色技法


  2.1作品上色的技法


  (1)涂。将颜色均匀平涂。


  (2)背衬。在纸背面均匀平涂。


  (3)晕染。用沾了清水的笔将未干的颜色慢慢向下染至无色。


  (4)接染。颜色未干时三个颜色连接使画面更生动。


  (5)渲染。上一种颜色没有干的时候再染。


  (6)罩染。等画面干后用颜色平涂使画面更和谐。


  2.2分染及其在创作中的使用。现代工笔花鸟画借鉴了版画的拓印、水彩的撒盐和油画的色彩处理来丰富画面,达到多元化的效果。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传统的设色方法是最简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色方法出现,所以工笔花鸟画技巧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增多。工笔花鸟画就是运用了熟宣纸不宜吸水并且时间长不透色的特点能够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想要的结果,水与墨的不同程度的重叠或者结合都能有不同的效果。色彩在工笔花鸟画作品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艺术家们在工笔花鸟画创作时会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比如很多种类的它可以是清新脱俗的,也可以是浓重厚实的。一副好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是从它的构图、白描勾勒、构思等环节都要非常严谨和讲究。而画作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它的色调。所以画家应该具备相对吻合的颜色搭配的想法,理解色彩的怎么运用和浓淡变化。


  3.工笔花鸟画表现技法的创新


  3.1构图的多变性。与传统的宋代工笔花鸟画相比,现当代工笔花鸟画作品的构图风格越来越多变性。现当代的工笔花鸟画在创作上的突破和创新是很明显的。宋代的画特别注重构图形式,一般来说构图都比较周密风格严谨,并且特别注重绘画内容的生动性看起来很真实和自然搭配。注重物象间的主次,前面和后面呼应的"起承转合"。但是在现代很多工笔花鸟画作品,很少再有人遵循的传统的构图结构,构图的形式各种各样,许多作品都是花鸟一体,但是鸟花融在一起更加富有生机。放宽了作品的视野看起来比较自然和真实,内容很繁多,构图周密给别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现当代工笔花鸟画现代设计的构成原理在造型方面的插入,可以让当代画家的思维更有跳跃性。运用西方现代绘画中"平面构成"的方法,"点、线、面"等在作品中的自然而然的对比,用分割等格式创新,遵循协调、均衡、韵律、节奏等审美原则,不断创造新的形态,给别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3.2风格的多样性。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即题材为花与鸟,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勾勒出花鸟的神态和形态。"花鸟画呈现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中国民族绘画中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技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笔花鸟画的技法越来越多,种类多重多样,好多好的作品从艺术家手里诞生,因为社会不断的发展,很多画家有了自己独特的自己的画风,但是更多时候体现在现代花鸟画种,传统的特色结合了西方现代绘画中某些形式因素,使画家自己的风格变得越来越独特,演变成风格越来越多元化"。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工整、谨细的特征。


  当代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空前的遇到了外来艺术的冲击和影响,同时又从各个画种中吸收营养,风格多样,手法自由。画法各不相同、从古至今、汇穿中外,从之前的的填色等许多技法,现在工笔花鸟画到今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都借鉴,现在从国外交流的创作方法一也被很多人广为流传和征用。新的艺术手段带来了新的审美趣味,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外国的等多种趣味都被容纳和接受,因此,工笔花鸟画画坛上风格多样化。


  3.3工具材料的多元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好多老艺术家为了推动传统工笔画"笔墨当随时代"陆续提出了对作品的材质和材料进行创新改变,提倡传统的汉唐壁画中大量运用的矿物质颜料,从而更替现在所使用的中国工笔画家们习惯用的12色锡管颜料。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国外留学的艺术家把国外创新的色彩技术和技巧引进国内,材料也有比较新奇的推动了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和效果多样发展。中国传统矿物质颜料的基础上,更多的运用岩彩颜料由此引发出相应的现代艺术。


  更全面的审美要求已经不能被传统单一的创作形式满足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材料、技巧技法融合多元化理念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体现在绘画语言、题材内容以及审美取向等好多方面。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语言形式。好多新颖的材料和新技法的尝试已经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眼光,现代工笔花鸟画家不局限于使用熟绢熟纸,好多艺术家尝试使用麻布、牛皮纸等某些自制的材料创作,在作品设色上保持对传统的植物和矿物性颜料的使用外,好多材料的使用,使作品的增强效果,丙烯、噴漆等,以及撒盐、冲水、做纸等均成为艺术家们的一种表现手法,寻找更好的气氛和肌理感;丙烯颜料涂在画布上面强调了作品中画面感和装饰感。各种各样的色彩成就了不同的画面,而且审美的方式也变得让人身心愉悦更加舒服,更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技法的熟练和材料多样性是思想与情感的体现,画家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独特所营造的视觉作品逐渐形成了他们个人的风格。现代工笔花鸟画家用多工具材料、媒介和越来越多方法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美。


  作者:李佳

  第2篇:山水画技法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体系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工笔花鸟画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传统绘画技法,使其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尤其是在当代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绘画艺术融会贯通,这样一来,我国传统美术教学中对于工笔花鸟画研究深入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困难较多,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借鉴山水画技法的特点,分析其在花鸟画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讨积极有效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我国工笔花鸟画教学质量。


  二、工笔花鸟画技法教学现状概述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汉族传统主流绘画流派之一,具有丰富的艺术色彩和文化底蕴,早期出现在古代青铜器中。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今,其技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绘画材料和技法的变化,还是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在工笔花鸟画技法的探索上也有了新的拓展,同时观念上也有了更新。但是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一些高校尤其是綜合性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古人作品临摹为主


  现阶段的工笔花鸟画教学大部分都是对古人作品的重复临摹,但是学生自身的欣赏能力必竟有限,如果教师不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一味地临摹,那么学生很难得到有效的创新发展。临摹只是学习古人工笔花鸟画技法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全部,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深入生活进行实景写生,单凭生硬地临摹和照搬古人的作品,会导致学生自己的作品缺乏生活气息和新意。


  (二)缺乏实景写生基地


  一些院校自身的教学条件有限,无法让学生经常外出写生,只能局限于校园内或者学校附近的花卉市场进行简单的写生。这种情况在南方花草繁茂的环境下还可以接受,但是在北方,部分美术院校只能买一些绢制假花或者室内盆景让学生写生,这些单调的素材难以激发学生写生的激情,不利于学生绘画技法的培养和创新。


  (三)学生大多以照片代替现场写生


  写生是练习绘画技法的最有效手段。学生如果在前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明暗素描以及水粉静物等方面,缺乏对花鸟写生的专业训练,对日后的绘画技能培养会有很大的障碍。如果教师不进行正确的指导,学生面对实体景物也只能生搬硬套,有些甚至拍摄照片代替乏味的现场写生,工笔花鸟绘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山石皴法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应用


  皴法是我国传统山水画中重要的表现技法,由历代画家归纳总结而成。山水画主要包括山石、树木、云水,其中山石为主体,山与石相互依存,互不可分。目前皴法包括披麻皴、荷叶皴、折带皴以及斧劈皴。其中披麻皴是以中锋运笔,用线首尾交叠多变,淡墨、侧锋、斜下、皴擦、浓墨一次或多次染出山石的凸凹特点;荷叶皴先中锋从山顶画出主峰,再沿山脊下展,侧锋斜下皴擦,再浓墨染出山石的凸凹特点;折带皴多用侧锋水平运笔,卧笔竖皴,线面方折,表现横文片状;斧劈皴用侧锋运笔线条有力,笔笔有面感,墨色浓淡多变,形如刀斧劈砍。


  折带皴是中国山水画常用手法之一,元代倪云林融合披麻皴与斧劈皴以写太湖山石创用之,形如折叠之带,因此而得名。后经明代董其昌的大力倡导,折带皴成为元代以后文人雅士所推崇的皴法。此皴法不温不火,柔中带刚,内敛中孕育着刚强,潇洒中不失厚重,它所表现出的气息,正是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将其运用到工笔花鸟画中,取其精髓,折带皴用笔要点漆笔要露峰,顺笔而行,画出石头纹理,结形要方,层层连叠,行笔中转腕,把笔中锋转成侧锋,以中侧峰表现山石的结构,侧锋皴擦表现石头体感和体积,中锋要飘逸,侧锋要厚重,多长方形,大小相间,需有宾主环抱气脉,浑厚圆润,用笔有力,线条简淡。


  四、树木皴法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应用


  山水画表现的主体是山石和树木,而树木皴法是山水画中用于表现树木质感和机理的绘画技法之一,这种皴法品类繁多,包含披麻、云头、芝麻、乱麻、折带、马牙、斧劈、雨点、弹涡、骷髅、矾头、荷叶、牛毛、解索、鬼皮、乱柴十六种皴法,但大多取自象形,是绘画者对自然界不同树木生长变化认知的深化,施以特定的笔墨效果来表现物象的质感和肌理。


  在山水画中表现树身表皮的技法主要有鳞皴、绳皴、横皴、锤头皴等;同样在工笔花鸟画中,树木的写生也多种多样,因为树的造型千变万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棵树,但树的结构规律大致相同,万变不离其宗。借鉴山水画的技法,下笔当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树干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树的组合要有大小之分,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切忌根顶俱齐,等距排列。点叶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需适度把握,繁简疏密。墨色的浓淡变化使画面层次丰富,充满生机。


  五、云雾皴法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应用


  山水画中云雾聚餐,泉流蜿蜒,使画面布局变化万千,层次丰富,虚实相间。山水画中云雾皴法无论是点皴、线皴还是面皴,不但有自身线条、力度、肌理等形式美,山水云雾的浑厚、空灵、舒展等内在美也都蕴含在皴法形式之中。


  云雾皴法作为山水画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画家审美体验与美感表现的重要艺术形式。这种技法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从摹绘自然山水中提炼出具有物象本质特征的形式,构成较为独特的绘画形式。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艺术特点,将会赋予这种形式更多的美感,对于作品的创新也有很大帮助。


  六、山水画技法应用于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意义


  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包括分染法、统染法、平涂和罩染法、接染法、提染法、烘染法、衬托法、积水法、立粉法。分染法也称渲染法,是两支笔交换使用,一支蘸色或墨,一支蘸水,把染过的颜色趁未干时用水笔韵开,形成色彩渐变效果;统染法在已经分染完局部的画面上,对所画物体体积和空间进一步塑造,使层次更加分明,画面更加完整,增加整体效果;平涂和罩染法是用一支笔蘸色,在画面上一笔接一笔顺涂均匀顺刷的方法;接染法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趁湿相接的着色方法;提染法用石色或粉色按照分染时的相反方向由浓到淡进行分染,以增加色彩的层次;烘染法是用颜色烘染物象边缘,将物象衬托出来的染色方法;衬托法在纸的背面平涂与正面物象相应的颜色,使画面颜色更加浑厚或者更加鲜明;积水法是以包和水分的颜料沿着物象外轮廓线进行平涂绘制,趁其半干,用其他颜料和清水滴在上面,让其互相自然渗化形成的艺术效果;立粉法是用浓稠的白粉或者其他石色,点或者勾的方法堆积或者勾画出具有浮雕感的点或线。


  在我国古代,人们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许多文人墨客在绘画创作中也将自身的情感寄于山水画中,强调精神与物质的沟通,山水画早已超越了作品本身,达到通过外在世界感悟到内心的审美追求。因此,山水画技法的价值超越了被描摹的自然物象,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一种外化。这一点在工笔花鸟画中尤其值得推崇和借鉴。


  七、结论


  综上所述,山水画技法起源于明清,逐渐走向形式化,发展至今形式多样,并且极具个性化特点。现如今画风技法的蓬勃发展和融会贯通,已经超越了我国传统文人墨客临摹自然所应运而生的皴法,有了更强的时代感和主观意识。将这些山水画技法融入工笔花鸟画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花鸟画的整体质感。因此,本文对山水画技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工笔花鸟画技法教学现状,并对山石皴法、树木皴法、云雾皴法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方法进行阐述,结合画者自身的特点变换出不同的新意,以期促进工笔花鸟画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孙洁

  第3篇:论中国陶瓷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花鸟画和陶瓷艺术装饰都有数千年发展历程,二者一脉相承,共同发展。花卉、禽鸟作为自然的象征,无论在绘画领域,还是在工艺美术领域,都是长盛不衰的题材。在陶瓷艺术装饰中,花鸟画装饰手段以其自由洒脱、自然、不拘一格的独特艺术魅力在陶瓷装饰中独树一帜。陶瓷花鸟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鸟语花香、春色满园、花开富贵、鸟唤和平”,可见人们对以花鸟为创作对象的艺术作品颇为偏爱,情有独钟。中国陶瓷工笔花鸟画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历史悠久而遗迹繁富。


  中国陶瓷工笔花鸟画以其生动传神的造型,优雅细腻的描绘而著称,对工笔花鸟画来讲,形、轮廓是传神达意的主要依据,我们首先从造型谈起。


  一、陶瓷工笔花鸟画造型


  讲究意在笔先,追求形神兼备。工笔花鸟画所表现的内容涉及大千世界,严格而高超的造型手段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形、轮廓是传神达意的主要依据,是工笔画的基本表现手段。即使是鼎盛时期的两宋工笔花鸟都是把真实具体的形象表现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那怕是紈扇、屏风饰图中的方型小帧还是宏幅巨制,都是用了很大的功力来制作,绝不会轻率随意出之。从留存下来的作品看,五代以后宋代初期,以黄筌父子所代表的精工细密、金碧富丽风格为院画确立了基本形式,而后三百年,虽风格迴异,但传神写意却都没脱离形态的真实、鲜明和生动,并一直成为中国工笔画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工笔花鸟画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特点之一。


  中国工笔花鸟画在狭义上只指花和鸟,广义上包括除人物和山水之外所有自然界中动、植物,范围极广、内容众多,它容纳了自然界的鸟、兽、鱼、花、草、树木等等物象。要创作花鸟画必须对大自然和生活充满热爱,对大自然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充满感情,从写生观摩入手,长期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花鸟的生活习性,理解植物的物情形态,认真剖析研究,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了解花鸟的生长规律和组织结构。如画什么花,都要先认识它的生长规律,了解它的组织结构。且花的品种繁多,姿态万千。有的花向上盛开,如玉兰、辛夷,要画出昂首向上的英姿。有的清香俊秀,如兰花、水仙,要画出玲珑秀丽的花朵和舒展的长叶等。有的还要了解性格特征。如松、竹、梅、菊等不怕严寒,能御霜、凌风、傲雪,在传统上将它们比做坚贞不屈的英雄。如画松,它能在隆冬与劲风中屹立,所以枝干苍老,形如虬龙,要表现出它的性格和品质美,并以人的美好情操加之于意象,创造出极妙的意象美,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长期以来,人们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是历代文学作品经常歌颂的对象,也是陶瓷工笔花鸟画经常描写的题材。陶艺家通过细心刻画深入描写,不仅画出它们外形的美感,更歌颂了一种坚强气节,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顽强斗争精神。在陶瓷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画花要适当夸张,注意相似花的特点和区别,如梅花、桃花、梨花、海棠等花的花形和花瓣大致都有些相同。与此同时还要观察和处理画面上各种花的形态,即正面花、侧面花和背面花等,同时要注意花托枝干的陪衬和叶的形态处理。画鸟则要掌握鸟的形态为卵形这个最基本特征,了解鸟的种类、性情及姿态的变化,再在此基础上画出头部各器官和翅翼、尾、足等,充分利用装饰材料本身的肌理来表现鸟羽毛的质感,这样才能突出鸟的生动活泼动态感。


  二、陶瓷工笔花鸟画线条、笔法与色彩


  中国工笔花鸟画若追求形象的逼真性则远远不能与西画相比,其思维方式、观察方法与艺术手段都与之不同。它们决定了中国工笔花鸟画不具备绝对的写实能力,其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线条与笔法本身并非是自然对象所具有,线条的运用就意味着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拉开了距离。


  中国的绘画艺术强调抒情性。对工笔花鸟画来讲,笔情墨趣既要抒发画家的内心精神、审美观念与画面的意境,同时还不能完全脱离形象、审美观念与画面的意境,同时还不能完全脱离形象仅作为主观艺术形式来表现。它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来完成形象的塑造任务,其价值体现不是游离形体而是在意匠之下,在表现内容的形态处理配合下,将线条笔法通过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来体现其韵律美感。从形态看,陶瓷工笔画法有着它自己独特的规范和完整的审美趣味,而不同于书法线条与水墨画用笔,不能一概以书法的韵味节奏要求下顾及到形象的精美性同时,来体验中国画笔所特有的功能的,这些笔法线条的形态既有柔软和秀逸的,也有刚劲挺拔的,而曲折顿挫更有缭绕宛转之趣。可以这么说,离开这丰富多姿的笔法,就无法表现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的形象,也就失去了中国绘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三、陶瓷工笔花鸟画构图


  要完成好一幅作品,不仅需要前面所谈到的题材内容和形象的塑造,还包括物体整体的布置,画面的构图、章法等等。从观察方式与取材手段来看,中国画不是采用定点摄取现实空间的焦点透视,而是强调从运动中获得空间意象。山水画家常常把诗情倾吐在空灵的画幅中,能够咫尺千里。而工笔花鸟画在表现中常常为形式所限制,意念在时空中的流动受到形象的具体写实性所制约。当我们浏览历代所留下来的数以万计的绘画作品,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可视的形象中看到主观精神所支配下的理想追求。


  在画幅的构成上,需要形象的可视性与环境的具体性,这其中包括空白。画面上的空白与具体形象的“实”对中国画家来讲是一样受到重视并把空白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具体形象的实与空白中的虚有机结合,作品才能成立。单就工笔画的构成来看,空白不仅是作为布置物象内容的空间场所,也是衬托出物体的形状、轮廓、以及笔情墨趣的细腻精妙的韵味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空白与物体内容交融贯通,在画幅的形式构成中,常常起到调节物体形状的不协调因素,起到缓和物态运动趋势和调合色彩矛盾中色相、冷暖关系等。空白与画面物象的实体融为一体,相映成辉,产生虚实相生、节奏有致的生动气韵,从而构成了中国画特有的形式美感。


  四、陶瓷工笔花鸟画的韵律与诗意


  如果说一切艺术均趋向音乐的状态,那么对绘画来讲,工笔花鸟画的节奏韵律是形象、色彩、线条与空间在一定构思立意要求下的特殊组合;是有着特定的形式体系与审美特性,有着自身的表达方式与不同水墨写意画的节奏韵律。


  由此是否可以这么说,工笔花鸟画的诗意,是自然审美对象中那具有唤起人们审美意识的内在生命力与画家内心世界引起共鸣所产生的“物我合一”、主客观结合的理想化世界。陶瓷工笔花鸟画其诗意的表现形式有不同于水墨画之处,绝大部分作品没有诗文与长篇题跋,画与诗的结合是体现在内在意境上的,最初的构思立意首先在画家内心意念中已与现实世界拉开了距离。可以说文人水墨写意画。更多地是立足于诗文与书法线条的结合,并与画面的形象协调统一。诗可以通过书法形式直接题诗赋辞表现,而工笔花鸟画是诗情化为画意,把诗融于画理想的形象、形式为一体的韵律节奏、以及自然生命活跃的表现之中。


  陶瓷绘画不同于纯粹中国画,它是一门工艺性很强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在进行陶瓷绘画创作时,既要照顾到中国画的美学要素,而且又要符合其工艺特性,它的一切艺术美感最后都要通过“火”来实现,也就是“泥与火”的结晶。同时不同的造型也决定不同的绘画装饰,陶瓷的造型有平面和立体两种类型,平面的造型有如纸的特性一样可以进行独立的纯绘画创作表现,这时与一般的中国画本质相同,最终作为一幅画供人们欣赏。陶瓷绘画同中国画的不同除材料和表现技巧外,更大的不同多是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上进行装饰,这时进行作画装饰必须考虑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陶瓷的外形美。在陶瓷造型不同的角度塑造不同的形象,但彼此又相互关联和协调,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美。这时它所呈现出来的美感不是平面表现所能达到的,它所展现的是瓷独特的质地美、造型的形体美、绘画的装饰美的综合体。


  总之,中国工笔花鸟画与陶瓷装饰艺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对工笔花鸟画与陶瓷艺术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画家们不仅要延续古代优秀传统,也要对这一画种进行创新与开拓,赋予其色彩与形式的独立审美价值和表现性功能。这些问题使得现代工笔花鸟画画家,在对传统的继承突破中形成了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多元素,为以后陶瓷装饰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作者:王小龙

  第4篇:浅谈高校工笔花鸟课临摹教学的方式


  一、“繼承与发展”是工笔花鸟课临摹教学的重要使命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特点是造型比较严谨、一丝不苟,画面效果工整且细腻。新中国建立以后,工笔花鸟画作为人民脍炙人口的一种民族传统绘画,在表现手法、绘画题材、构图等方面都有扩展。


  文化的传承是大学的主要课程,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根基。工笔花鸟画的教学要根据其专业特点,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上狠下功夫。花鸟画讲授不但要让学生把握工笔花鸟画常识和绘画技术,还要让学生在学习工笔花鸟画的过程当中,构成本身独特的审美本领和缔造本领,如此才能在继承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促使工笔花鸟画的前进与发展。不仅要继承经典绘画文化、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同时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工笔花鸟画传统临摹对学生学习绘画技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临摹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工笔花鸟画的发展需求,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在工笔花鸟画中融入更多精神和意境,帮助学生提高绘画的水平。通过各方面努力,不断完善工笔花鸟画的教学方法,然后培养出更多学养深厚,格调高雅的人才以此才能促进我国工笔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


  二、“求精与渐进”是临摹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工笔花鸟画临摹的意义


  工笔花鸟画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临摹。它是上个世纪初中国画进入学院教育以来通过集体智慧形成的,临摹是为学生的绘画技能打下基础,是学生学习工笔花鸟画必须掌握的方法,通过临摹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基础。传统的临摹对学习工笔花鸟画有很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习前人的绘画技法。随着学生对临摹练习的不断增加,学生对工笔花鸟画的造型规律也会有所了解,对工笔花鸟画的认识不断加深。通过临摹不同画家的花鸟画作品,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不同的花鸟画风格。所以临摹是现今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


  (二)工笔花鸟画临摹的技巧


  如何画?怎么画?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技法的问题。面对一幅画,首先要把画看透彻。以初学者来说,首先要看到的就是最表层的东西,也就是构图,笔墨还有赋色等,这些便是技法。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再去临摹,才会对画面有全局的把握。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过程是比较严谨的,要严格按照工笔画的步骤进行。


  临摹从文字上理解,“摹”是用蒙在原作上描绘,而“临”是指对临,照着原画描绘。从临摹入手,再慢慢到写生。工笔花鸟画的临摹不是目的,因为一味地去临摹容易丧失创作能力,临摹传统只是为了学习前人绘画的技法,而对前人绘画的技法以及规律进行研究并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才是学习的目的。


  初学者对临难度较大,他要一边观察,一边创作,摹写比较容易,形象十分准确,接近原来作品,画面效果相对比较好。但经常摹写,不益于造型能力的锻炼,久而久之会形成依赖。工笔花鸟画临摹最好选用《宋人小品》,这本书中的画是传统工笔花鸟中最为精到、最具魅力的作品,在构图、用笔、设色、意境、画面把握等方面,可以说无可挑剔。临摹要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先形似再神似。


  (三)工笔花鸟画临摹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工笔画的学习,要从法度着眼,从规矩入手,无规矩不成方圆。当“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遗产,我们要学习、研究、借鉴。临摹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要“师古而化之”,当“师造化”,“师造化”就是要写生,以大自然为师,对对象进行深入地观察、分析、领悟。其意义在于可以加深对临摹技法的理解也可以把握对象的形体结构及其造型特征,亦可以训练造型能力和锻炼作画者概括与表现的能力。


  三、“融合和创新”是工笔花鸟画临摹教学的主要目的


  (一)通过临摹掌握绘画方式


  在工笔花鸟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水平高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来指导学生学习,对优秀作品进行临摹,能够让学生在临摹范本的过程中掌握画家的绘画技巧,学习如何使用笔墨,如何进行构图,如何将自己的思想体现在作品中。通过临摹,基本上可以得到传统工笔花鸟画的造型表现元素。学生经过长期的临摹训练,对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方法和技法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创作时能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体现出来。教师要从指导学生临摹入手,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


  (二)注重诗文书法篆刻的辅助,向创作迈进


  看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作品,除了绘画一般上面还会有诗、书、印的结合。而诗文、书法以及篆刻在工笔花鸟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提款在中国工笔花鸟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它直接影响作品的优劣。而加盖印章则是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印有三个作用:一是色彩呼应。二是取信于人。三是形式美。前人非常注重诗文书法篆刻方面的修养,通过画外功的修养促使画面格调的提高,这才是画艺之大道。


  在现在的一些工笔花鸟画课程教学中,常常会忽略了对诗书篆刻这方面的要求,导致工笔花鸟画缺失了文雅,在今后也很难创作出比较好的作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在诗文书法篆刻方面的培养。


  (三)为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打基础


  在课堂上用临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传统的绘画方法后,通过对工笔花鸟画的临摹可以体验到其中的笔墨趣味,又可以体验到如何以线造型。临摹的目的是学习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的技法,为以后的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做准备。通过临摹教学使学生拥有一定的绘画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去创作。学生通过对临本进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了解范本及画家的思想意境,对画家表达意境的方式也会有所领悟。教师激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花鸟对象进行创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在工笔花鸟画的作品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构造画面,引导学生进入绘画状态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这个过程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四、结束语


  无论是临摹、还是创作,我个人认为从兴趣的点入手,才能在工笔花鸟画的学习中寻找到自己的感悟,能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品位,自内而外的提高创作水平,对前人的技法学习研究并且借鉴,然后运用到创作中去。


  作者:代静

  第5篇:浅析苏百钧工笔花鸟画中水的表现技法


  1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的风格特点


  苏百钧在国画中不断探索发现,寄真情于写实之中,由于家庭因素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不寻常的主题与自己的感情很好地结合起来,用笔直陈心歌。他用中国花鸟画的精炼笔墨和肌理、渲染手法等去表现画面,且不是完全的精写工笔,是灵活地运用笔墨结合自己的写实感受去呈现画面。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掌握了艺术的规律,而且还自由而轻松、悠闲地表达自己的心情,精致非凡。苏百钧敏锐而细心地体会触动他灵感的事物,辛勤地整理素材,经过沉思冥想后,把心声、感受和思之不尽的意象用不断变换的手法表现于宣纸上。在作品中,他善于随“意”运用色彩来丰富画面,通过比较和协调每种颜色,让自己的价值观融进绘画中,从而被理解和接受。苏百钧待人以真、善、美为准则,对待生活静谧、平和,对待事物自然、敏感。用真诚的情感迸发出创作的动力,以自身的实践行为在画幅上辛勤劳作,把时间、精力、倾情投入到创作之中。对故土的眷恋、对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在花鸟画的模式中以优美的笔调,将艺术的自然美升华,并一个一个地呈现在他的作品中。


  2“水”在工笔花鸟中的重要意义


  水在中国画中占据重要席位,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不开,华夏文明正是从有大河大江经过的地方发展起来的,水在人们不断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得以认知,人们对水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发展,水逐渐从物质层面转换到精神方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元素。


  水的独特性文化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会对当时的工笔花鸟画产生一定的影响。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诸子百家的思想、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以及唐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经典诗词中对水的意象描述丰富多彩,历代文人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上对水之“意象”不断地继承、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思想理论的推动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有趣味的“水意象”。


  3苏百钧工笔花鸟画中水的技法表现


  在苏百钧的众多作品当中,画水的作品尤为常见,除了吸收继承古人古画的画水笔法之外,也不断根据自己对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理解进行创作,有水的作品都具有不同的表现技法,每幅画用什么样的表现技法体现“水意象”,这和他自己的作品造诣、想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古画中出现的空水法、勾水法、烘托法也是根据他的造诣进行体现的,在吸收古人表现水的技法的同时不断创新,如积水法、泼墨、撞水撞粉、倒影法、勾水填色、点染。


  空水法在中国画中也称为“留白”,留白是中国画绘画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留白水,是指通过描绘具体的事物来虚托画面中的水,引发观者思考遐想,以达到虽无笔墨,但胜有笔墨的效果。空水法与烘托法类似,都是根据画面的黑白灰衬托自己想要表达的具体事物。在空水法和烘托法的基础上,苏百钧演变出积水法、泼墨、撞水撞粉、倒影法。以苏百钧在“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得优秀奖的《圆寂》为例,他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说道:“中国画一直以天然古淡为最高境界,在画时我思考了很久,怎样做到单纯而不简单,最后决定在绢上泼墨,使其产生一种韵味,再根据这个效果用篆书的笔法把荷梗写出来,最后用撞水撞粉方法把他完善,让荷梗丰富、耐看、有书写的味道。”[1]苏百钧所说的“泼墨”指的就是古人常用的烘托法,在画面中用水墨或者色彩晕染具体物体以外的部分,渲染描绘的环境氛围,浓淡得宜,以达到作者想要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撞水撞粉指的是用清水细冲墨或颜色,使墨、颜色和清水自然冲撞融合,呈现出流动的肌理,再加上篆书用笔写出来的荷梗及其倒影,凸显画面的静谧感,使得寓意更加深长。


  勾水法,是指用笔墨勾勒出流畅曲折的线条来表现水,这也是古画中常出现的表现水的技法,但水无形,所以对线条的要求极高。常言道,画水必须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这样才画得出神。对无形的水加以有形的线条表示,再加上细微的晕染分辨波峰前后,增加了層次感,丰富了画面,这正是此技法的出彩之处。苏百钧《涟漪》中的水的表现技法不单是勾水晕染,而且还使用重彩填色,用墨配石青的蓝,感观更加沉稳,使用了创造性的技法手段,更好地表现了苏百钧当初创作时想表现的“光影”。又如,作品《潮》用点染的方法代替传统的“线”勾水,用点染的轻重来表示波峰的变化,使人感觉水贯气通,画面更加丰富。


  4有感于苏百钧水的表现技法的运用


  水是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的表现技法服务于整个画面,也取决于作者作画的造诣。看了苏百钧的传记,得知他的作品从写生、构思、创作到完成,每一步都精雕细琢,毫不含糊。水的表现技法探究也只是他研究的一个方面,他的思想不断环绕着艺术手段的自由,特殊规律性和纯洁性问题围绕着自己所要画的对象的物像、性格,不断研究变换表现手法,一幅一幅地画,并不断解剖自己的绘画表达技法,在内心世界的尺度上不断考察这些表现技法。学者可以探讨苏百钧创作不同作品时运用不同水的表现技法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各种材料工具表现水,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作画的心境。除此之外,学习了他画其他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技巧和经验,花鸟画最重要的是感觉要自然,要细心感受事物,多读佳作并深入解剖,多写生、多思考、善提问,这样就能大大提升作画的水平。


  作者:符传成

  第6篇:以彩铅入手激活农村初中工笔花鸟画课堂


  中国工笔画历来被列入初中美术课本的“欣赏·评析”“造型·表现”或“综合·探索”课中在新课程美术教材中,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七、八年级为例,涉及的中国工笔画内容就有四课,它们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人物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仕女·簪花》;八年级下册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不难看出,课改中越来越重视传统中国工笔画对初中生的艺术熏陶。


  一、以彩铅入手激活农村初中工笔花鸟画课堂的意义


  1.渗透思品教育


  中国工笔表现形式的手段是用线,而中国工笔画的用线历经上千年的锤炼,表现力十分丰富。在手绘线条课的教学之余,让学生练习工笔画,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手绘线条的基本技能,还能使学生体会到线的神奇表现力。通过对中国工笔画的作品赏析,让学生体味工笔的艺术美,感悟其中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2.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中国工笔学习中,工笔花鸟画比较容易入手,对学生技能要求相较于工笔人物要稍容易一些。工笔花鸟画在中国历史悠久,以其清新脱俗、精细雅致的风貌深受人们喜爱。初中生学习工笔画,尤其是相对简单的工笔花鸟画,只要肯下功夫,勤于练习,还是比较容易出效果的。学生看到自己临摹的工笔作品,对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涉及其他绘画形式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以彩铅入手激活农村初中工笔花鸟画课堂的教学策略


  1.现状


  虽然我国中小学长期应试教育造成的忽视美育的现象目前得以改观,但是在农村还存在大量忽视美育的现象。例如,主课教师占用美术课时有发生;美术功能室中硬件设施不足;校园美术活动开展不足;农村中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机会相对很少;学生没有查阅相关艺术作品的时间;等等。长此以往,在实际教学中,农村初中生对“欣赏·评析”中工笔花鸟画课程的讨论环节,明显提不起兴趣。由于他们对工笔花鸟知识缺乏了解,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难以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更无法完整地临摹一幅工笔花鸟作品。


  2.教学策略


  首先,以八年级下册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为例,将工笔花鸟与彩铅花鸟绘画特色进行分析比较,不难看出两者除了绘画工具的不同之外,在绘画步骤上基本相似,都是勾线、染色、罩色、细节刻画。可见,针对农村中学生工笔花鸟基础薄弱的现象,在学生作业的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将“造型·表现”中的工笔花鸟课程用线描彩铅的形式来替代。以图示对比《出水芙蓉图》中工笔与彩铅两种艺术形式的特征,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彩铅花鸟也能到达到工笔形似逼真的艺术效果,彩铅花鸟也能做到“形神兼备,赋色华丽逼真、凝重而不失雅逸”。


  其次,在《轻描重彩总相宜》课中,教师在荷花线描稿上演示彩铅涂色技法时,首先分析荷花的色彩(荷花——白到粉红,荷叶——浅绿到墨绿),介绍荷花中粉红是玫红、淡粉红过渡的结果,荷叶中深绿是深蓝、墨绿、草绿渐变而成的,嫩绿的荷叶是由一种淡草绿渐变完成的。学生观察教师演示步骤,教师提出彩铅花鸟渐变涂色的技法要求,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彩铅涂色的要领,并能处理好彩铅花鸟画的明暗层次关系。


  再次,针对农村初中生在“造型·表现”中涉及的线描基础比较薄弱的现象,教师在平常的素描造型训练课中,应着重强调运用硬笔书法中的顿、挫、转、折等不同动作变化,来体会线条变化的转换关系,继而促进学生体悟中国工笔花卉中的白描。临摹的范本可以先从白描花卉虫草开始以俞致贞入手,白描花卉禽鸟可先学习田世光,或学于非闇,临习、解读陈子奋,览读三任(任熊、任薰、任伯年)白描线法,也可以选择现当代王道中的花卉白描。提醒学生临摹时,应把重点放在学习白描的观察方法、处理手法及写生方法上。


  最后,在辅导农村中学生进行彩铅花鸟画创作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学生可先临摹一枝花,循序渐进。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专门的彩铅学习,所以在辅导过程中,筆者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临摹、写生、创作三个阶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彩铅花鸟技法,督促学生课后能多分析总结,从中对彩铅有所感悟。笔者辅导学生进行彩铅花鸟画创作近一个学年了,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彩铅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已经有所理解,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花卉作业。当然,要想使农村初中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作者:李远娜

  第7篇:浅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绘画特点


  1花鸟画的历史沿革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传统的一个分支,历史非常悠久,尤其是宋代花鸟画,为中国画史上留下一幅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工笔花鸟画形成的基本雏形,是在隋唐时期,略有显现在唐墓壁画当中。唐代的花鸟画,鞍马、畜兽等绘画已形成了独立的画科。


  到了五代十国,当时设立翰林图画院,宫廷画院正式开始,不久后设立宫廷画院,滥觞于汉唐的宫廷画院五代肇始,朝内外画事更活跃。工笔花鸟画产生黄筌、黄居寀父子,到了北宋,黄居寀承其父风格继续发展,徐熙、徐崇嗣的花鸟,黄筌设色富丽,工整细腻,在当时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另创一种落墨的用笔,被称为“徐熙野逸”。


  元代的工笔花鸟画,虽也有名家出现,已无大气候。至明代的花鸟画,其画风已从折枝花鸟的风格扩大到了大景花鸟为主的形式里,水墨技法的融入,兼工带写的形态已日重,运用双勾填彩,水墨赋色的方法绘制,其章法与布局,成就了明代花鸟画的重新崛起。到了清代,没骨法的兴起,显现着新的内涵和境界的扩张,雅致的格调,它为工笔画的发展另辟了蹊径。


  近现代的工笔花鸟画,于非闇和陈之佛为代表,于非闇的设色工整,厚实的功底,陈之佛的巧妙灵活,活灵活现,都拥有各自的绘画风格。每个时代都创造所在时代的绘画风格及特征,技法的高峰,主要是在宋代。


  2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宋代工笔花鸟画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内涵,工笔花鸟画的审美情趣和形式美,宋代的工笔花鸟画多为小品形式,其花鸟画的线描更具备技术的丰富性,顿挫转折,线条的微妙变化,用笔的快慢、提按,笔断意连,用笔的起止变化以及一波三折等。


  如《百花图卷》中的梅花,先用淡墨双勾,将其花与叶勾勒出来,花蕊用浓墨勾出,枝干则用干墨勾出来,浓淡干湿的笔墨技法,当临摹《百花图卷》的时候,更深刻的感受到线条的韵律感,更多的认识到花卉植物的多样性,对古人的临摹,对本身技法的深入学习,在写生和创作时,线条设色的运用,中国画的线既讲究“骨法用笔”,更要求其“灵动性”,不同用笔之间的穿插变化,运用到自己的写生创作当中去,对不同物象的造型变化,通过细心观察,依据画面的整体效果来加以调整。


  从临摹宋代花鸟画李迪的《禽浴图》,画中通过对盆中洗浴的八哥动态描写,以此来表现心灵上的悠闲无拘,技法上对双勾渲染的技法,对线的深浅及用笔墨色的变化,墨色的虚实浓淡,画面当中的盆,运用笔厚实有力,墨色沉重有质感,画者对于水分的掌控,也需顺畅流动,以及对八哥的嘴、爪等的控制更需刚健有力,八哥的羽毛也要从结构变化上来进行丝毛,对于眼睛的处理,先用淡墨分染,再用赭石色进行分染,逐渐画出八哥的眼睛。


  还有宋代赵昌的《写生蛱蝶图》,当时画家没有照相机,通过对自然生物的写生,描绘的栩栩如生,画中的三只蝴蝶,不同的形态特征,所在画面当中的位置也甚为巧妙,三只蝴蝶也呈现出不同色度上的变化,临摹当中也要注意蝴蝶的虚实变化。


  南宋的《梧桐蜡嘴图》采用的是淡彩敷色,将作品完整细致的描绘出来,不失为一幅精品佳作。作者通过对果、枝干以及叶子的描绘,根据不同的物象采用不同的手法,对颜色采用色度较为饱和的状态,充分表达其物象,色泽明度的一一表现,让观者更能赏心悦目。蜡嘴鸟采用高染和低染的方法,平涂和分染蜡嘴的羽毛,将一根根的羽毛染出质感来,更好的显现在整体画面当中。


  宋代花鸟精品有很多,再比如说《霜篠寒雏图》,这幅画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五种不同小鸟的布局设置,形态特征的描写,仿佛能够听到他们在窃窃私语什么,对鸟的大色块的处理,先将鸟分为背部和头部两大部分,颈部是先用小块进行分染,接着再分染背部以及各个小细节部分,完整的画出鸟之后,再丝毛。


  3艺术特点


  对于从传统中获得技巧的中国绘画来说,“非师而能”是不能滋生、繁衍的。“文人画”借技巧来表达文人的审美情趣,技巧稍有不周,固然可以在情和理上得到补偿,但非文人的画家,则完全来依仗技巧来立足,其情和理,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技巧上的。


  宋代出现两种绘画风格,一种是文人画,另一种是宫廷画。文人画较为简单雅致,而宫廷画较为富丽,是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像南宋的林椿《果熟来禽图》属于工笔重彩,作品色彩明艳纯净,它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对墨色的控制使用,画中将小鸟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色泽具有很厚的饱和度,通过整体画面的虚实关系,将这幅优秀作品苦心经营达到艺术上的高品位。


  古代画家对大自然的观察可以说是细致入微,对物象的描绘形象逼真,妙得自然,如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对麻雀的观察与描写细微生动,且对动植物生态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山鹧配以山麻雀合乎其自然生态,同时也蕴含出远离尘嚣的寓意,发展了“黄家富贵”的风格。


  4品读宋画的感受


  对宋代工笔画的品读,感受到宋人设色时的微妙变化,让人叹为观止,也曾临摹过宋画,巧妙的构图、章法,以及对各个物象逼真细致的描绘,感受到了宋画的奥妙之处,让人对宋代花鸟画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从欣赏和感受宋人的工笔花鸟画,画家都是从自然的观察和对素材的收集,才形成这么精美的画作,也促使我们在创作和写生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才能够更好地描绘自然物象。


  写生是对学习的进一步了解,从宋人工笔花鸟画作中,也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环境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对植物的观察,植物形态的变化,准确的了解到花卉的造型,才能更好的运用到画面当中,转变为自己的作品,学会在写生中感悟自然,从自然环境中提取精华,运用到创作当中。


  作者:王诗曼

上一篇:儿童社会音乐教育问题思考意义及发展影响论文(共4篇)

下一篇:健美操教学模式发展现状及实施因素作用论文(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