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优秀小学语文信息化论文(共8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03:10

  

第1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信息化教学具有显著的优点,能够帮助使老师将更多的图片、动画加入到课件中,呈现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无法呈现的东西,有效地加强了小学生对抽象事物的具象理解。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化的优势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节奏由老师把握,教学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往教学目的方向前进。但是对于书本知识,作为智力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来说有些事难以理解的。而将课程内容编入PPT,可以通过PPT演示节约老师解释的时间,降低老师解释的难度。比如在学习拼音的时候,很多在地方的小朋友因为方言或者家长语言的影响,导致拼音发音不标准,这时候传统的板书是无法胜任教授小朋友发音规则的。老师通过多媒体,将人口腔的侧面显示给小朋友看,并且标注发音出,以及口型的演示,对于小朋友来说学习起来更加容易。


  二、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


  多媒体的形象化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摒弃板书教学。在多媒体多信息的轰炸下,有可能会发生教师按照多媒体走而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么大的信息量。在利用对媒体的教学之余,教师应该控制好节奏,在难点和重点处,通过板书的书写和绘画功能来着重讲解。如在教授《松鼠和松果》的时候,松鼠和松果的形象可以由多媒体很好的演示出来,甚至可以穿插一个动画短片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在教学生认识“聪”字的时候,由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笔的写,学生在下面模仿要有效得多,学生对该字的记忆比单纯看多媒体演示要深刻。


  另外,当老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提问或者自己灵光闪现的时候,特别是需要学生融入课堂,上台书写的时候,板书更是可以发挥多媒体演示替代不了的作用。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信息化教学,除了信息量的承载,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跳出“填鸭式”教学的怪圈。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信息的多样性呈现鼓励学生多想象,多思考,替代传统板书和挂画功能。比如在教《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可能对“失重”不太理解,这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地心引力》等太空片的片段来演示失重的画面,更是可以鼓励小朋友想象自己在太空中的生活,同时询问小朋友知不知道太空中还有一些什么,再通过多多媒体将太空中的其他物件呈现出来。这样不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是可以发掘和培训学生对天文的爱好。


  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在读写中,更应该在读写的基础之外,通过引导学生发掘和启蒙学生对各科知识的爱好。


  四、提升教师自身信息化处理能力


  信息化的教学,其实对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网络信息未如此普及的时候,老师对教学教案的编排和整理具有很大的难度,很多抽象的事情需要老师自身演示给学生,而教学的优化是通过“听课”这种方式获得。


  现在,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分享教案或者直接在网上搜索教学相关内容,将最新的、最受关注的内容合理编排进教案,并且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但是,大量的信息对老师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是挑战。老师需要在大量信息中挑选出最贴合教学内容的信息,并且将内容合理的编排进教案。


  信息化的教学并不是将信息一并录入多媒体,而是考验老师的设计能力,什么时候用图像,什么时候用动画,在什么时候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这些是在信息化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若只是将文本教案放入PPT,将黑帮变成了“白板”,反而丧失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而且很容易将课堂变成一场“老师放映的电影”。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缺点都是十分明显的。纯多媒体教学可能会让学生有“看动画片”的感觉,反而丧失了思考能力;而多媒体教学有因其信息化承载量之多,视觉效果明显深受师生的喜欢。信息化教学对小学语文来说依然处在一个实验探索的阶段,对语文教学优化的路程,是我们任重道远的“上下求索”职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小学语文不但是小学生读写能力的载体,更是孩子日后对其他课程和知识理解的基础,是孩子发现兴趣培养兴趣的第一步。通过采用信息化的教学,并不站在传统口口相授、板书教学的对立面,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应该取长补短,对于不同的课程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传递信息、启发学生的良好目标。


  作者:才芙蓉

  第2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也逐渐与之密切相连。尤其是20世纪以来,我国小学素质教育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潜能,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要注重小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作为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如何结合有效资源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一项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


  1.A学校基本介绍


  A学校,名为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历史悠久,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定点优秀示范学校。该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2.A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


  根据对A学校调查的相关信息表明,A学校目前对于多媒体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已经将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但是根据近些年与往年教学效率相比较,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虽然,我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小学教育改革的方法,也因此作出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信息化教学设备利用不充分,仍然注重传统板书。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多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并不缺乏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仍然注重传统的板书,显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其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不强。在已有的资源条件中,大多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观念落后,缺乏主动将教学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理念,使得信息化教学过于形式化。


  最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照搬课件的现象很频繁,缺乏教师自身的教案设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缺乏专业的培训,因此在使用上觉得浪费时间,过于复杂。


  二、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1.充分发挥信息资源进行教学


  如何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大多语文教师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可以参考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通过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设计。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是未来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信息化技术水平,减少传统板书的利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与实现。


  第二,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非常关注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搜索与选择,或者通过信息化设备的利用得到教学设计的启发。而如何让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吸收?比如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先收集与作品有关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社会背景、诗词译文、名家点评等。为了扩宽学生的思维以及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示范性朗读古诗词,并且让学生观看名家对于诗词的点评,以此提高小学生的知识面等等。


  2.让学生成为信息化教学课堂中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堂好的信息化语文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语文成绩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对于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兴趣度一定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高得多,因此教师尽量让学生成为信息化教学中的主体,教学内容遵循从学生角度出发。


  一方面,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在课堂可以让学生也进行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与操作,通过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充分的参与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来,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构建信息化课堂。网络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因此在教学中以信息设备成为载体,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以外的美好,汲取到更为丰富的知识,不仅是语文教师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举措。


  3.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一,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专题的培训,并鼓励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在教师群体中进行教学交流,彼此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教学方法是信息化教学时代下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并进行评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对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集思广益改进教学设计,并定期进行优秀课件的评比,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完善。


  第三,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课后反思与总结。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比如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反映等。


  三、结束语


  本文以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为探讨对象,指出了当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几点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对于我国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作者:李艳梅

  第3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越来越受到青睐。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力,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因此当前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都会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学习多数情况下依靠兴趣和课堂氛围来带动。而小学语文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则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春笋》的时候,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还略带一些困意,甚至有几个学生一直在打瞌睡。为了营造活跃、热闹的课堂气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了“春雷”的音频,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好奇地看着老师。教师则利用这一段音频引入了课文的教学:“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听到了雷声。”教师说道:“这是春雷,这声春雷不仅惊醒了咱们班上一些小瞌睡虫,还是大自然在唤醒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动植物们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看看被春雷唤醒的春笋们。”这一声春雷,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驱走了学生的疲惫和困意。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传统的课堂通常很少去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很少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和激发。其实,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是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枯燥、单调和贫乏的表象需要信息技术进行开放和激活。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学《西风胡杨》时,课文的描写虽然比较细致,文字也是比较生动,但是课本上只有一幅插图,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想象,也很难使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为此,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课件再现宽广无垠,黄沙漫天的壮丽沙漠情景,看到在人迹罕至,甚至是生命绝迹的大沙漠里,坚强挺立的胡杨树,再配上那苍茫遥远的边塞的音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通过画面,尽情地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理解胡杨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同时关注我们国家土地沙漠化的残酷现实,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品德。通过这些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开拓学生视野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比较关注的,而对于学生的视野的开拓则并没有重视。其实,语文教学应该在拓展学生视野上下功夫,应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而多媒体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可以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大量的信息,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知识得以丰富。同时,教师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它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教学《琥珀》的时候,课堂知识局限于字词,而对于一些化石、地壳运动等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则很少会涉及到。学生年龄小,对于化石、地壳运动、松脂球等内容是并不了解的,如果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入了解,也有利于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为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复杂的松脂球、化石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又如《南极风光》的教学。《南极风光》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的文章,小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他们对于南极的地形、气候、南极光以及南极动物等知识可谓是毫不了解的,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真正深化知识,而利用信息化手段则不同。教师事先搜集有关南极气候、地形、动物、南极光等知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的学习,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到学习语文是很有趣的。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当然,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远远并非以上这几个层面。更多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


  四、结语


  新的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化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媒体课件,利用信息技术或者网络技术来调动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小学生在信息化的教学中获得最大的发展,兴趣得以激发,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希望本文关于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论述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使小学语文信息化迎来美好的明天。


  作者:窦玉琴

  第4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强度。“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性的几点思考: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要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二、指导学生有效倾听,提高学习效率


  常言道:内因决定外因,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听,爱听,他才会主动地去听,这样学习的效率才会高。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师想方设法创设课堂情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有时,学生不爱听课,从某种原因来讲,是因为教师的讲课不精彩,每堂课都是固定的模式,课堂气氛呆板、枯燥,学生也就听得昏昏欲睡了。而生动有趣的课堂,自然而然地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听入了迷。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学会倾听的重要性。其实,无论是实践知识,还是理论知识,最直接的还是听人讲解而获得的,并且是高效率的好办法。所以,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这是很有道理的。但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在别的同学发言或教师讲课时开小差,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在新课改提倡的合作学习中,往往出现大家都叽叽喳喳地发言,而不注意听别人发言的情况。在教学中,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倾听,教师可以要求一个同学读课文的时候,其他同学能够拿着笔,认真听他读书,在他读错字,读破句的地方淡淡的划上一笔。等到他读完后,再请其他学生来指出他阅读中的错误,而不是老师一味地去纠正。


  三、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见裴姊娜:《发展性教学论》)。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作者:宋莹

  第5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充分重视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自身的应用性与现代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小学语文的教育现代化。


  与之不谋而合的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些要求具体的实施方式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更能促进两者的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在教学实践中共同发展。


  一、结合信息技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j、q、x”这部分内容中,课件出示“在快乐森林里,有三位可爱的小动物。”一只小鸡“唧唧唧”地从草丛中走出来,一只七星瓢虫从远处飞来,一只小蟋蟀也蹦蹦跳跳的赶来了。”此时,学生听着小鸡地叫声、看着可爱地七星瓢虫与蹦蹦跳跳地小蟋蟀,就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教学的情境。把课本中静态的图画表述,展现为动态的音像输出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直观、形象。并能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记忆“j、q、x”的发音。教师再把生活中常见的几幅图片:“小鸡嘴里叼着一条蚯蚓(与j相似)、一个小朋友在吹气球(与q相似),一个京剧演员在手举两把交叉的宝剑(与x相似)。”制作一个连连看的小游戏。让学生每人在电脑上用鼠标操作,把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个单韵母形状相似的图用线连一连。通过这样的操作学习,学生就不用在教师的一一指导下讲授式学习,而是学生自主操作,并以游戏的方式寓学于乐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


  由此看出,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可以培养和发展现代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利用制作的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和发展现代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像能力,包括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企及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十分容易地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为现代小学生提供功能各异,丰富多彩的感性学习内容——言简意赅的解说、思路明晰、直观具像化的板书设计。形象、生动、赏心悦目的画面,融情入境,悦耳动听的音乐,纵观古今,海阔天空的网络畅游,近实仿真的生活体验和虚拟情绪感悟等。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苏教版)《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百度)关于蝴蝶的图片:哪些蝴蝶是色彩斑斓的?哪些图片上的蝴蝶在山谷中上下翻飞,自由自在的翩翩起舞?你最喜欢哪些关于蝴蝶的图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完成任务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学生已在脑海中建立起了丰富的关于蝴蝶的表象。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五彩缤纷的蝴蝶时怎样翩翩起舞?”这时学生在读课文时,就会充分体会课文所描绘蝴蝶谷的美丽景象;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他们就会感觉自己恍如身临其境,徜徉在蝴蝶的包围中。在指导学生一段话时:“你能把你心中蝴蝶的景象写下来吗?”学生运用脑海中积累的表象,结合课文的写法,自主写出自己心中的蝴蝶谷。


  正如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形式丰富灵动的特点。图文声像可进行多方式、多层面、多角度的形象化组合教学,完全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及人自身思维所存在的多维度严重缺陷,三维动画功能音质优美、图象迷人、把文字符号由“死”变“活”、变模糊抽象为直观形象,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角等多种感官产生直接、强烈,持久的感染、熏陶、审美刺激作用。因而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良好效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动情,调动多种感官操作,直接、自主而饶有兴趣地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教学全程活动。在这里,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已被彻底抛弃。教师更多的是以一位年长的合作学习者的姿态参与其中,引导、激励,并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共同发现美(问题)、享受美、最终创造美(解决问题)。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教学以教师及其活动为中心,学生成为教育教学“异己”的弊端。


  三、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法与实用的教学学习模式


  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信息资源所提供的图、文、声、像等资料,可以充分地展现语文课文的内容。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鸟岛》一课时,让学生看一段《动物世界》中关于鸟岛的介绍视频,选择相关鸟岛特色的图片,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对与鸟岛鸟多、鸟蛋多、鸟窝多,这“三多”,应该会容易理解。对于学生喜欢鸟儿、保护鸟儿的情感培养将会水到渠成,对课文内涵的感悟也会十分深刻。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信息资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授导型教学模式——《鸟岛》、也可以选择探究型学习模式——《台湾的蝴蝶谷》。


  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作者:贾丽丽

  第6篇: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


  前言:基于数字科技与现代网络的发展,现代教育逐步形成数字化网络教学体系。其中,教育与数字科技融合的经典之作莫过于微课教学模式的诞生,其不仅行之有效的确保了校园教育的科学开展,而且对社会教育发展也拥有卓越的贡献。这在现代小学语文课程开展中拥有充分的体现,并也逐渐成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对此,为保证微课应用能借助其短小精炼,概括性强等特点来确保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教育效果,本文将以强调微课于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作用为基础,拟定科学的微课运用方案,以此来确保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大幅提升。


  一、微课对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微课作为现代课程体系中数字技术应用到极致的科学教育手段,其短小精悍、精炼直观的特点对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与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详细分析微课对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精简直观促使学生知识点快速记忆


  微课的优势之一是其篇幅短、内容精悍,概括性极强,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而言是极为贴心的教育手段。借助微课的短小精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可更直观、更高效的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并借助微课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来让学生记住与内化相应的知识点。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教学方法。


  2.时长较短有利于学生闲暇时快速浏览


  教师凭借微课程短小精炼的特点,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快更扎实的学习与记住相应的语文教育知识点,还可借助微课内容短小,结合相应数字技术可随时随地浏览,用时较短等特点指导小学生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利用闲暇之余结合自身需要来学习相应的小学语文知识内容。


  3.有利于教师开展远程教学


  所谓微课,指的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音频、视频、FLASH等多元化形式的工具为载体,通过如实记录教师整体课堂的教学侧重点、优秀教学环节以及课堂教学的精彩时刻等,为学生展现更加人性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从而打造符合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和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高效课堂。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利用互联网中的远程操控技术,为了更加细致和充分的动态展现小学语文课堂情景再现和创设良好语文教学情境,因此微课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将会通过远程教学的应用形式,来应用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之中。


  二、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体方案


  1.突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


  微课具备了较为显著的特征,其实现了实时性的双方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那么在微课形式下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功能,同时更要突出现代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地位。微课能够使每个小学生更加自主和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和学习内容,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了小学生对不同小学语文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基于此,在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积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性交流,通过利用微课的多元化教学形式,将带有语文信息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综合的方式插入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甚至多方的互动式交流。


  2.先进知识的深入浅出


  除小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落实外,融入先进知识入微课件之中也十分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来说,仅仅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并不足够,其还需要拥有对先进知识的敏感度与理解性,特别是数字技术与先进科技的认知,决定了其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之中如何应用科技来保证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落实。对此,微课的应用本身便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课件的短小及远程教育的随时性来加强先进技术的讲解,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师未来教学工作中更好应用数字技术,确保小学语文教育向科学化、高效化转型。


  结语:综上所述,微课无论是其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所以,充实小学语文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入微课程之中,并将其融汇入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里,将确保小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增强,知识技能得以丰富,行之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改革与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卢莹莹

  第7篇:小学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探索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育奠定了小学教学的基础,关系着小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目前,现代信息技术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重大改变,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现代教学中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迎合了现代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了语文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了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仅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更提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教育观念和方法落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授方式。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切以提高应试能力为目标,因此十分强调让学生通过机械的记忆方式将知识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忽视对知识的加工和理解,致使学生不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失去语文教学的价值。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没有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手段,课堂气氛陷入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率低下,语文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另外,因为教师对教材进行照搬讲授,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加工,使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严格掌控教学课堂。教师单纯地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课堂的气氛呆板、乏味,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由于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探索与研究的兴趣,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背诵语文课文、识记语文生词方面,在实际生活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并且没有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欠缺。


  2小学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优势


  教学内容和手段丰富传统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只注重对文章的讲解。然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制作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师严格地掌控教学课堂,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然而,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动式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问、答疑等过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能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标,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没有进行深刻的加工处理,严重制约了自身创造能力的培养。然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呈现图片、音乐等多媒体信息,将学生带入一个色彩斑斓的语文世界,使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并且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以课件制作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在小学语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应用:首先,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其次,通过分析教师制作的课件,向学生展示课文的大致内容;再次,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制作成一个资料集,促进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最后,各小组及教师共同评价课文内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应用由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有限,在作文写作中会碰到一定的困难,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通过讲解范文指导写作。然而,范文讲解指导写作,教学方式死板、单调,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作文写作呈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未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视频画面,呈现相关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画面,并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搜集写作素材,做到胸有成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件展示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学生的看法,掌握写作的方法,并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文。


  如指导“我爱春天”的作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美丽的春景图展示给学生,并且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调动学生的眼、耳、心等感官,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通过欣赏多媒体技术展现的画面、文字、音乐,结合生活实际对春天展开联想。此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表达出对春天的感想,加深对春天的理解,教师对课件展示的“春天”、讨论的“春天”、个人领悟的“春天”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春天的写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利用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利用绘声绘色的图文,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功能,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地融入语文课堂,强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满足了学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征,将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快乐的语文学习环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徐飞飞

  第8篇:小学语文中的信息化阅读


  在信息时代,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充分发展师生的开放式思维和创造力,并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袤的时空。网络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小学生信息化阅读的基本模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


  一、遨游网络,走进广阔的阅读天地


  网络世界,知识无限,这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轻击鼠标,古今中外,上下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华章,尽收眼底。这一切正是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机延伸和无限补充。


  网络阅读适应每一个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和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辟了更精彩的天地,大大减少了阅览室和图书馆资料的不足和查找资料的难度。


  1、开放的网络,学生面对无穷的阅读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开放性越显突出。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学生阅读的内容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文本读物,而是可以通过登陆如凤凰语文网、雏鹰文学网等网站去享受阅读的快乐,获取丰硕的知识。


  2、及时的网络,学生面对新鲜的阅读内容


  当今的学生不仅仅是要读圣贤书,更应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神九”飞天,华夏同庆、今年的伦敦奥运会……这些国内外大事总是在第一时间就出现在网络上,这比普通的传媒要及时。这些内容虽然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告知于学生,但在课间、综合实践课上总会有学生在第一时间交换彼此对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的意见和看法。这缘于学生每天从网络获取了大量的、最新的信息。此外,学生也可从每天下午电子阅读课中获知一些新近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大开阔了阅读视野。


  3、对话的网络,学生面对交流的阅读内容


  在生活中,虽然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内容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往往不及时,而且交流的面窄。而网络的优势,不仅提供了及时、大量的阅读者,更在于提供了一个让阅读者交流的平台。在阅读完某篇文章后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利用BBS论坛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展开讨论;利用QQ与他人一对一交流……教师只要让学生明确网络交流的技能、道德,学生就能体会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二、依附网络,构建科学的阅读模式


  1、个体式阅读模式


  个体式的信息化阅读教学强调以小学生的视角去选择、组织、运用网上的阅读资源,以达到各自的学习目的,实现学生自己既定的阅读目标。这种模式主要是人直接与网络资源进行对话,从网上获得所需阅读资源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帮助学生选取有益的阅读资源,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2、互动式阅读模式


  通过论坛、QQ、校讯通等平台,学生们针对感兴趣的文章或教师推荐阅读的内容进行定时、同话题、聊天式的讨论,交流。


  3、探索式阅读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拟定某些特定的问题,并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发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负责对学生提供帮助,但这种帮助并不告诉学生问题的正确答案,而只是给予适当的启发或提示,如“请到某网站区查询文章”“请查阅某参考书、某章节”等。


  4、协作式阅读模式


  教师将学生分组,指导学生自主寻找资源、分享获得的知识,相互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及时总结阅读心得,并将之传递给小组。成员在互相讨论中消除彼此的疑惑,使学生现有的操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在他人的帮助下达到更高的认识水平,并逐渐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有效管理,落实完善的阅读机制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可以在学校网站平台上构建三个功能区,以完善网络阅读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动力:


  1、“阅读资源导航区”——学生探索知识的港湾


  网络的资源是海量的,而且其高效的搜索功能有利于进行更为丰富的阅读学习。在学习前,教师在导航区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关主题阅读的学习资料,学生通过“阅读资源导航区”提供的具有搜索引擎的网站可以寻找更多的阅读资料,尽情地在资源区徜徉,从中获取大量知识。这些知识获取的意义不同于传统方式,它是学生主动探寻中获得的,是完全属于他们的。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更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规律。


  2、“阅读资源讨论区”——学生各抒己见的空间


  学生通过讨论区可以提问,回帖,发表读后感等。由于他们阅读角度不同,得出的观点自然不同。教师在发现学生的精彩回帖时,及时把它们超链到主题学习的主页,或者在网上送上一份小小的礼物,以资鼓励,可以想象学生看到自己的回答得到老师表扬的心情;发现学生的认识有误,教师及时在网上回复帖子予以纠正。难怪一个学生在她的周记上这样叙述:我更喜欢在“阅读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课堂上发言错了的尴尬,心情特别轻松。


  3、“阅读心得展示区”——学生才华展示的园地。


  将网络阅读成果与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紧密地结合。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对某一事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然后通过信息化作业的形式展示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写作的形式和内容迥异于传统的作业形式。那一张张电子手抄报,图文并茂,内容精彩纷呈,充分显示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那一张张出自于学生之手的幻灯片,键入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一个事实加以佐证,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多媒体写作方式,生动的图片资料和动画生动地反映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这些作业出现在班级网站上时,他们的情感心理得到了满足,又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轮的阅读之中。


  此外,在综合实践课上定时为学生的阅读创设交流机会,开辟了“开眼界”、“好书大家说”、“E网情深”、“童言童语”等活动内容,适时交流网络阅读的收获与体会。倡导学生开设个人博客,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


  四、强化实践,凸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学生语文素养通过信息化阅读得到了提升。他们知道周围环境中常见事物的作用;获取了具体的、基本的生活知识;拓展了阅读领域,在不同的网络阅读素材中增长了见识;懂得无一文不可读的道理;初步具有信息化阅读的探究精神,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锻炼了思维能力;积累了大量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积极收集、处理、积累网络阅读的信息。


  1、在积累中感悟,承袭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学瑰宝,诵读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提升修养,丰富思想。现代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中不时显现出的清词丽句,无不体现着他们在古典文学尤其是在古代诗歌方面的高深造诣,诗歌助就他们文采得以飞扬,而他们取得这一成就的秘诀就是积累。为了加强学生感悟诗歌,赏析诗歌的能力,同时也为了扩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每周的诵读课上我们都要开展古诗词赏析活动。让学生交流一周通过网络搜集获取的古诗词知识。记得在一次诵读课上一位学生介绍了《归园田居(其三)》后,许多学生又去收集《归园田居》其他四首诗,并在论坛上面开展了一次关于陶渊明诗歌的讨论。一周下来,学生至少积累了6首陶渊明的田园诗,并了解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乐的隐居生活,领悟诗人超然于世俗之外的志趣,以及对污浊仕途的厌恶,坚决与官场决裂,保持一个完整自我的生活意愿。学生通过自主的网络阅读不但了解了陶渊明,了解了田园诗歌,同时又丰富了诗歌的积累,加深了学生人文内涵的积淀。


  2、在实践中创新,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每天定时的网络阅读已成孩子的习惯,每天开放的“阅读论坛”成为学生分享阅读成果的乐园,每天更新的“展示区”见证学生广博的知识,这一切都源于学生丰富的阅读实践。下表是对我班一位学生五个月网络阅读跟踪调查的综合表:


  时间 每天阅读量 浏览的主要网站 每天笔记或资料字数 论坛主题


  2011年10月 15分钟/3000字 校园网 500字左右 “红军长征的诗歌”


  2011年11月 27分钟/7000字 校园网、新浪网、少年科学网、少年文学 800字左右 1、“诸葛亮真的会神机妙算吗”


  2011年12月 43分钟/15000字 校园网、新作文网、千龙网、童话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旅游网 1000字左右 1、“我知道的安徒生”


  2、“屈原与端午节”


  3、“圣诞节与春节的比较”


  2012年1月 1小时/23000字 利用百度搜索,无固定网站 2000字左右 1、“我心中的鲁迅”


  2、“毛主席的诗歌”


  3、“长城与中华民族”


  4、“动物与发明创造”


  2012年2月 1小时/25000字 利用百度、GOOGLE搜索,无固定网站 2500字左右 1、“我喜欢的散文”


  2、“扬州与朱自清”


  3、“抗美援朝中的英雄”


  4、“美国与中东战争”


  2012年3月 1小时/31000字 利用百度、GOOGLE搜索,无固定网站 3500字左右 1、“我读《西游记》”


  2、“春日私语”


  3、“伟大的母爱”


  4、“话说三国”


  从此表中可以发现:学生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并且有摘记的习惯,会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逐渐增加阅读量,同时也使自己阅读的对象更加广泛。在论坛话题的选择上由最初的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的内容发展到纯粹的由学生在网络阅读中所引发的感兴趣的问题,显示出其语文能力在提高。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收获的是乐趣,收获的是知识,收获的是自己终生的发展。


  3、在阅读中探究,提升自主、协作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信息化阅读为学生这些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在教学完《草船借箭》一文后由学生提出“诸葛亮是否真的会神机妙算”这个问题,并提议学生通过网络阅读、查找资料来弄明白。于是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并选出了一个组长,教会他们如何组织协调小组的学习;如何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对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等。随后,每个小组定时通过校园网、QQ、校讯通、论坛等将自己在网络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交流各自看法,再由小组长整理好这些意见,粘贴在教室外的展板。教师利用课间引导学生再去分析、交流这些资料,从而得出结论:诸葛亮虽才智过人,但不会神机妙算。《三国演义》之所以把他神化和小说为了吸引读者而“夸大其辞”有关。“借东风”、“战群儒”、“空城计”在历史上并不出于诸葛亮之手,只是为了突出其聪明而将这一切集于他一身。通过这样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潜心研究,更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同时,学生在和谐友爱的合作氛围中,乐于参与学习,充分体现了他们真正是阅读的主人。


  4、在情感中延伸,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虽然来自于精神世界,但有了这种体验后,他才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这些东西。美好的情感体验长期储存于学生心灵,不断积蓄,转化成积极的情感内驱力,促使孩子主动去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种力量一经产生,孩子在有意无意中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流露、表达出来。


  一位学生在网络上看了《廊桥遗梦》的介绍后借阅了全文,被书中这样的情节感动着:麦克和卡洛琳兄妹在处理母亲后事的过程中,阅读母亲遗留下来的三本日记,经历了由怨恨、同情、理解到敬仰、学习的心理变化,感受到了母亲芬琪卡强大而光芒四射的生命魅力所在,从而也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随后她发动部分学生也积极阅读了这本名著,且将这一情节排成了课本剧,在活动课上表演;每人写了一篇读后心得发表在校园网;在班级中发起“感恩母亲周”活动。活动是如此热烈,如此受欢迎,这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被文本所包含的情感深深打动,被母亲折射出的精神深深折服,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一种崭新的认识,并在生活中予以寻找。


  信息化阅读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虽刚刚起步,但坚信只要把学生当作是真正阅读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潜能的开发,在信息化阅读的实践探索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定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作者:张玉枝

上一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论文(共6篇)

下一篇:精选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