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及调适途径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5-07-24 09:03

在人生的道路上,中学是一个人从童年走向独立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交错并存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
  一、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适应性问题。跨入新的校园,面对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群体”,重新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系统。而中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尚不成熟,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交际技巧,常常导致一方面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另一方面自身内心的封闭性的矛盾的激化,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孤独的心理,于是怀念母校、思念亲人,更使他们心情忧郁、精神不振,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
  二、由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问题。进入高中,生活方式由依赖性的家庭生活突然转变成独立性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的集体生活。绝大部分的中学生是独生子女,没有适量的生活磨练,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面对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往往感到孤立无助,碰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不知所措,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由于学习要求提高而产生的适应性问题。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都相当优秀,然而让许多老师尤其是家长感到疑惑不解的是,这样优秀的孩子,到了高中却会无所适从。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综合性增加、系统性增强,使许多学生一时间不能很好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学习变得被动、无所适从。
  四、由于青春期发育而出现的适应性问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生理剧变,使得一部分中学生感到惊恐和不安。而与此同时,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由于对“自我形象”期望值过高,一些身体的外貌特征如个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生理的缺陷甚至是皮肤的黑白、脸上的“青春痘”等都会引起他们的烦恼,常常会为自认为的一些缺陷感到恐惧、羞怯、自卑。
  万事开头难,对于高一新生更是如此。这时候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纠正,便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每年应该定期地、有计划地对高一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教育,努力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明确健康向上的人格导向,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心智水平、身体健康乃至人的全面素质的形成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系列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以及阅读有关方面的报刊杂志等途径,使学生懂得心理发展的一些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帮助其建立各种心理准备和具备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
  二、开展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活动。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既经历着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急剧变化,又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再加上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重重压力,一些学生会出现各种诸如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或人际关系紧张、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对此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及行为纠正,维护其身心健康成长、自立自强,使其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两门课程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它必须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在文体活动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开展以迎新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文艺晚会、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既创造亲切热烈的迎新气氛,又提供更多交往的机会,有利于新生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立的能力。
  五、班主任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正视差距,找到原因,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重新定位,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六、加强生活指导。在生活方面,既要考虑周到、悉心照顾,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又要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向他们提出要求,并进行具体的指导、专门的训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上一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模型体系的构建分析

下一篇:教师职业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