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由传统师范大学迈向新型师范大学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3-12-11 19:12

  改革开放30年,是首都师范大学蓬勃发展的30年,是学校逐步由传统师范大学迈向新型师范大学的30年。在这30年中,学校根据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解放办学思想,努力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积极服务于首都教育和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解放办学思想,提升综合实力


  改革开放30年,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解放的30年。学校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为首都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几十年来为首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6月,根据学校在服务首都基础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中共北京市委批准学校为“市属重点大学”,为学校近30年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可以说,坚持办好师范教育,服务首都建设的思想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始终。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学校顺应时代变化,不断解放办学思想,明确办学定位,提高办学水平,实践着由传统师范大学向新型师范大学的转型。


  回顾学校改革开放30年间办学思想的演进过程,经历了3次较大的转变,一是提出了要建成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办学思想;二是拓展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三是确立了由传统师范大学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转型的建设目标。


  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学校提出了要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把教学科研作为中心工作扎扎实实抓好的办学思想。1984年,学校从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出发,在突出师范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把学校建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的办学思想。这一办学思想的提出,对于一直以教学为主的学校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思想,强调了科学研究在高等师范院校建设发展和为首都建设服务中的作用,是扩大学校功能以增强其综合实力的主张,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对高质量师资的需要,适应首都建设发展对多种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拓展了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首都基础教育师资的同时,积极培养首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1994年,提出要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首都培养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师资和两个文明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进而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为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全面服务,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要成为北京市优质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人才培养目标由专门培养中学教师向基础教育师资和首都现代化建设所需专门人才的拓展。这不仅拓宽了学校未来的发展之路,而且也提高了学校对首都建设的贡献力。


  上世纪末,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开始转型,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这对学校办学产生了直接影响,促使学校由传统师范大学向新型师范大学的转型。在世纪之交,学校在《2001年~2005年发展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成为以教育学科为重点,拥有文、史、哲、理、工、管、法等多学科的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并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可以看作是在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转向开放的大背景下,学校依靠提高综合实力促进教师教育继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提高学科水平,夯实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是学校学科建设由弱到强不断发展的30年。30年来,学校的学科建设渐成体系,并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学科。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果,不仅带动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拓展了人才培养的平台,提高了社会服务的贡献力,而且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推进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之初,学校的学科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且大多与中学相关课程相对应,虽有一定的特色,但学术水平提高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虽带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没有应用性的工科和社会学科。上世纪80年代,随着学校教学科研并举、开展研究生教育等重大举措的实施,学校在《1983年~199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学科建设的任务,并强调要抓好重点学科的建设。上世纪90年代,随着北京市重点投入的“211工程”建设的实施,学校的学科建设朝着凝练与集成新的学科的方向发展,建好一批具有鲜明优势与特色的重点学科,加快调整学科布局和学科结构,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创新团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努力形成优势学科更具特色、基础学科更加扎实、应用学科积极发展、教育学科全国领先的学科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学科分布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文理基础型发展为以教育学科为特色的,文、理、工、管、法、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体系。一些学科建设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如基础数学、植物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史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学校还有6个市级重点学科,12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学科建设的成果推动了学位点建设,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校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和198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分别获得了5个硕士点和3个博士点。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学位点数量有了大幅提高,现已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40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点107个;研究生人数也从最初的23人发展到现在的5,100余人,其中博士生300余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使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从以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转变,促进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


  学科建设的成果推动了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校承担的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项目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14项,“973计划”课题10项,“863计划”项目16项。“十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等部级项目220余项。课题内容覆盖了学校各学科专业,为北京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特别是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改革培养模式,适应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是学校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30年。改革开放之后,终身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由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向以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标准的人才观、质量观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由过窄的专业口径向宽口径、厚基础专业方向转变;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30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培养模式由高度划一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1999年以来,学校陆续实行课程整合、课时压缩、试行弹性学习时间,改变人才培养方式,且推出了2003级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完全学分制,通过选课、选时、选师,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培养方案,不仅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思路,而且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除了要符合其他专业学生的“素质较高、基础扎实、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等要求外,还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适应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2007年,学校对培养计划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同时构建了通识课程体系,即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师教育6个系列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创建了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组成的专业课程群;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了由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组成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创新学分,大力推进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突出了教师教育特色,统一了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设置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以体现不同专业的教师培养特色。在师范生的培养上,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目前,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跨年级选修全校所开设的1,000多门课程,47个本科专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几十年的耕耘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在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在近几年的教学名师奖评选中,学校有6名教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目前,学校共建成国家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7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9部。


  四、着力首都教育,发挥服务功能


  改革开放30年,是学校致力于服务首都基础教育的30年。学校一直将首都基础教育作为社会服务的着力点,在满足首都基础教育对高质量师资需求的同时,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多方位、多渠道地为首都基础教育服务。


  学校密切关注首都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参与到首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中,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原到教育现场中去,促进了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参与了“初中建设工程”,帮助一些基础薄弱的初中校提升办学水平;与北京各区县政府联合,开展区域教育发展合作,促进首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1年,学校与丰台区教委合作建立了丰台区首批4所教师发展学校,这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终身化和一体化的新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使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按照“热爱、自信、整体理解”的工作理念,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强调“求根务本”,培养教师严格科学的精神和对所从事教育教学内涵实质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至今,学校已先后在丰台区、朝阳区、密云县、西城区、海淀区等区县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12所,积极促进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2006年,北京市启动了“初中建设工程”,这是北京市政府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我校参与承担了16所初中校的建设任务。学校整合校内力量,成立了支持“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项目组,在16所初中校的建设中,组织实施了文化建设工程,通过派专职人员参与初中校建设的全过程,并针对16所初中校的共性问题,组织各种不同主题的交流研讨活动。开展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程,通过校本教研的载体途径,帮助教师转变研究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施了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对16所初中校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3年的系统培训。实施了现代化网络交流平台建设工程,搭建了立足16所初中校建设发展的教育信息网络平台。经过两年时间的通力合作,学校支持初中校建设工程取得了成效,16所初中校的面貌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学校与北京市区县政府广泛开展区域教育合作,促进首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近几年,学校与密云县、顺义区、延庆县、门头沟区、海淀区、大兴区等区县签订了区域教育合作协议,通过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积极为区县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学校先后为区县培训各学科教师4,300多人次。2008年4月,学校又启动了与延庆县区域教育合作项目,预计在3年内,对1,360余名中小学教师、干部进行培训。


  此外,学校还全面参与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北京市教委的领导下,20余位教师直接参与了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和调研工作,以及政策制定、学科指导、教师培训、网络培训、社会理解与传播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与专业支持工作。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还将继续积极为首都基础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承担北京市教育咨询、政策研究任务,参与到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之中,积极开展区域教育合作,促进首都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上一篇:英国大学与师范教育

下一篇: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