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发布时间:2015-05-07 09:53

  在新的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对今后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致使他们不能根据一定的规划来充实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当增加必要的职业规划教育,以便在就业之前做到未雨绸缪。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再度回首自己的求学生涯时,似乎都难免留有遗憾。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并未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以至于毕业之后追悔莫及。由此可见,对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进行有效指导意义深远。

  职业规划与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就是指导学生对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与安排;而生涯规划,则是在人生探索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做好相应工作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根据生涯指导大师萨帕(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将每个人的一生划分为出生、成长、维持、下降、衰退等多个不同的生涯阶段,而且每个人的一生都将扮演着多种角色,如“学生”、“职员”“失业者”、“市民”、“劳动力”、“家庭成员”等。每个个体不同的角色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进而形成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此外,角色活跃于四种主要的人生舞台: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各种角色先后或同时在人生的舞台上层叠出现,直至退休,退休之后仍有几种角色延续至终。

  结合心理学知识来看,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可能要经历六次重要的转折。具体过程为:“从母体里分娩出来到人世间”可视为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它将人从一个封闭、安全的环境里带到了一个充满各种变数的环境中。“从幼儿园到上小学”可视为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它把人从娱乐、游戏、玩乐阶段带到了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阶段。“从中学到考取大学”可视为人生的第三次转折,它将使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大学毕业到走入社会”可视为人生的第四次转折,在这个阶段,它把学生从简单的“三点一线”生活带入了复杂多变的境地,需要他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需要他去扮演多样的角色。人生的第五次转折就是“离退休之后”,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原来的工作为主转变为养老休闲为主。人生的第六次转折就是“生命的最后历程”。

  在经历每一次转折之后,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的能力倾向、自己的职业目标,当然也就可以形成独特的自我感受。在两个相邻的转折之间,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所面临的困难也在不断变化,我们所要扮演的角色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做出调整。在上述人生所要经历的六个转折中,对人的一生起决定作用的转折应属第三次和第四次,也正是我们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者所应重点把握的阶段。

  职业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调查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职业规划工作必须结合毕业生在社会中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来开展。在他们的求学生涯结束后,即将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挑战就是来自于所学的专业化知识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围绕“学以致用”的核心主题来指导和规划大学生的求学生涯。

  笔者在对1962名大学生所做的关于就业压力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8%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竞争激烈”,30%的人认为“有一定的竞争”,而认为“就业前景良好”的仅占2%;另外,有42%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比较担心”,2%的学生表示“比较害怕”,还有49%的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

  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高校毕业生普遍非常关心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同时却又非常缺乏对自己生涯发展的科学规划。从本质上讲,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与管理,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职业生涯探索的全过程是本着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则来实施的。因此,在确定目标、制定措施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引导同学确定合理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够步步为赢、层层体验。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需要围绕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分时段进行。

  笔者曾经帮助一名机械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职业设计与规划,他的定位是毕业后当一名采购工程师。首先,通过调查,我们清楚地了解了采购工程师的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在入学的时候就让他了解机械专业的就业基本情况,接着让他在头两年学好专业课,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同时了解工作环境和相关的职业要求,进而再让他选择就业的目标和范围。其次,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指导他做一些职业能力倾向的测验,检测他是否适合当一名采购工程师,然后围绕他的发展方向确定必修、选修课程;他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方向有意识地去自学相关知识;必要时还可参加一些相关课程的学习或是社会实践。再次,他要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去收集具体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用人单位企业文化、用人单位薪酬制度等。最后,他还对用人单位的期待进行了分析,围绕用人单位对其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自我塑造与准备。经过以上具体、细致的职业规划,我们相信他在应聘采购工程师的岗位时,必定能够发挥自己的实力,表现出应有的竞争力。

  不同阶段的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建议

  围绕职业定向研究的思路,高校相关部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应贯彻始终。在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状态的基础上,可以分四个阶段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入学初,学校的职业指导应当与学生的角色定位相结合。学生之所以在选择人生发展方向的时候陷入彷徨,主要在于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没有清晰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做一系列的职业生涯指导讲座,帮助他们树立好自己人生发展的大方向。此外,在入学伊始,学校可以组织院、系单位向学生提供其所学专业的优势、基本状况及未来发展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树立起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信心。要积极引导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明确他们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帮助其进入到职业规划的正常轨道。

  求学中,学校应分时段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在第一学年中,引导学生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主动提高适应社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强化职业理想,并以此形成持久、稳定的奋发向上的动力。与此同时,应将就业指导工作全方位地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为特点,让学生感到亲切、实际。次年,要帮助学生收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一切机会,深入现实社会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通过职业实践,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与竞争意识。在第三学年,要帮助学生分析自我、了解自我,并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必要的职业经验指导培训,让学生确立具体的就业方向。学校及院系要经常与公司、企业加强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些公司实习、见习、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就业前,就更多地了解社会,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

  择业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针对学生即将迈入社会的实际情况及其特殊的心理需求,使同学通过培训能够了解到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具体而言,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毕业生是否有正确的择业观,是他们能否正确认识自我,理解社会的关键,也是造成他们心理矛盾的主要原因。其次,要向学生提供一些当前的和变化的职业动态信息,包括职业的性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等。再次,要传授给学生灵活多变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如通过模拟求职现场,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胆识、能力,做好一切心理准备。要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使他们能在眼花缭乱的招聘广告面前明辨真伪。在择业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传授一些择业的原则,比如要面对现实,力求适应,争取主动,注意比较等。

  择业后,要帮助学生稳定心态。学生虽然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情绪并不是很稳定。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学生选定职业后,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稳定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并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让学生们正视现实,促使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争取早日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佳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应做一些跟踪调查,收集一些反馈信息,以便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校相关部门应转变思维观念、创新工作内容,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充分扮演好自己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角色,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帮助大学生有效发展潜力、发挥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未来,在学生求学的过程中,就帮助他们在生涯发展、个性发展和继续教育等方面打好基础。

上一篇:探析基础教育理论内在的灵魂

下一篇:关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