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奖惩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

发布时间:2015-12-15 10:53

摘 要:本文阐述了奖惩机制的内涵,分析了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过程中运用奖惩激励机制重要原则。最后给出了奖惩激励机制的构建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奖惩;激励;道德社会化
一、奖惩激励的内涵
  奖惩激励就是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发挥激励功能作用的激励方法。奖,起着正面引导的作用;惩,则起着警示和劝阻的作用,可以使受惩罚者和其他人引以为戒。
  奖励激励包含物质奖励形式与精神奖励形式。一是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是能够激发人的荣誉感。
  惩罚激励则包括批评、处分、刑事处分等形式,能控制人的不良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惩罚使人产生内疚感、负罪感,能使人知错改错,努力学习和工作,创造好成绩来弥补因过失造成的损失。
二、奖惩激励机制的原则
  导向性原则。奖惩激励目标应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目标相一致。在实施奖惩激励的过程中,必须把学生个人需要与育人目标结合起来,这样的激励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才能发挥奖惩激励的最大效力。
  规范化原则。奖惩激励实施过程要有计划、有程序、有层次地进行,做到环环相扣,工作程序规范化。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过程中积极、合理、有效地发挥奖惩激励机制的管理效能。
  公平性原则。只有公平的激励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适度性原则。激励过度,引起学生心理不耐烦;相反,也不能达到真正激励的效果。一是注意选择好角度。角度就是教育的切入点,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时,巧妙地寻找学生的最佳接受点;二是要掌握好程度。要根据学生年龄、性格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适度地进行有效的奖惩。三是运用适度的标准。在运用奖惩激励时,如果评奖标准过高,比例过小,就会使大部分学生可望而不可及,进取心下降;比例太高,则会失去奖励的激励作用。
  组合性原则。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针对性原则。要根据不同任务、不同对象、不同时机、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方法。如,培养良好的群体,必须采取集体激励;要鼓励学生积极上进、培养骨干,就必须采取个人激励;对新生,要多采取制度激励和目标激励。
  公开化原则。或称为网络化原则。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反馈网络:一方面,要让学生有提意见的地方,扩大信息来源;另一方面,要对一些措施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保证信息的畅通。
  有据性原则。对学生实施奖惩必须有根有据。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各项考评材料必须保存齐全,这是奖惩激励机制有效实施的依据。只有这样,在奖惩机制实施时才能尽量减少主观偏差,增强客观性,做到有据可查,使学生口服心服。
  时间性原则。激励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才能一拍即合,一触即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事倍功半。惩罚若得不到及时的抑制,学生不能尽早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在错误的泥坑中越陷越深。
三、奖惩激励机制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的运用
  1、奖惩激励机制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
  奖惩激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就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奖惩,给广大学生以直观切身的感受,使之明确是非界线,与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两者结合,有利于规章制度的实行,同时也巩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宣传教育、引导的前提下,通过对先进事例的奖励,不仅使被奖者受到鼓励,而且还在广大学生中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既树立典型,又激励他人上进;同时又通过对极少数事件的惩处,使他们吸取教训,找出差距,改正不足,而且还能使他人引以为戒,使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奖惩激励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有效地推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
  2、奖惩激励机制是营造良好学风的有力保证,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学生真正具有优秀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灵活准确运用奖惩激励机制,有效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激励先进,弘扬正气,惩治不良行为,为营造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学风奠定了基础,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
  3、奖惩激励机制是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创造了重要条件,有效地推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奖惩激励机制可以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形势激励等各种激励形式来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1)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把人的需要与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目标激励,首先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以及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学生设置一个既有一定困难,又有较大实现可能性的目标。最后,目标要具体,尽可能量化,有操作性。
  (2)榜样激励。用“先进”激励、感染、影响学生,使之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要达到榜样激励的目的,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关键是选择好榜样。通过树立可信、可亲、可学的榜样形象来实施教育。可信,就是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榜样,不能对榜样求全责备,也不能任意粉饰,要体现榜样的真实性。可亲就是要注意在同学身边树立一些先进典型,这样的榜样使学生感到更亲切、更贴近,效果也更明显。可学是指榜样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跻身榜样的行列。
  (3)情感激励。情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是大学生行为最直接的激励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感情的,情感交流是师生交流的需要,是自我尊重和互相尊重的需要。适时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思想,谈心交心,以情感人,也是激励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适宜地利用情感的感召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真意切,情理结合,把更多的人情味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同样会取得好的效果。要运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第一,要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需要。第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4)竞赛激励。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竞赛 ,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热情,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的进取心很强,竞赛对同学既有压力也是动力,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的良好形成。
  (5)奖惩激励。通过对学生的某种言行给予褒与贬、肯定与否定、表扬与批评的一种激励方式。奖惩激励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相关,这一激励手段运用得好,就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奖惩激励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不可或缺,必须同时兼顾,在精神激励的同时尤其应强调物质激励。
  (6)形势激励。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势,而且对形势的困难程度、乐观程度也不尽相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看到形势的喜人之处,克服不良形势的影响。要教育学生看到形势的主流,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及客观的态度看待现实,分析问题,促进自己的学习。同时要认识到我们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任重道远,要有拼搏、发奋成才的思想准备。形势激励是其他激励形式所不能代替的,对学生具有潜在的、长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健: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2]王利民:论激励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4期

上一篇: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地理课堂中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