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尝试

发布时间:2023-12-07 01:47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作业设计中,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注重作业的设计,让有效教学与有效作业相结合,让思想品德学科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取得成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积极的改革和推进,实现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也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提高实践能力和生活化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法,提高学生的生活化能力。问题情景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当中设置多种现实的问题情境,通过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情境再现,配合多种生活化的问题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归纳能力得到提高。这样的生动有趣的问题设置也能让学生减少疲惫和枯燥感,更多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2.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应的条款和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条款,却不知如何运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比较有争议的涉及道德品质方面的话题,让学生分别扮演整个话题中的正反角色,促进学生在这种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的过程中,体会到处于不同角度和不同地位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化能力。


  3.挖掘现实生活资源,创设生活的教学情景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体验,对于某些事物也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看法,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工作者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宝贵资源。在此背景下,一线教育工作者只要建立学生现实生活实际与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这两者的密切联系,就能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点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的同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持续投入到相关的学习活动中,并保证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对此,笔者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实践体会。例如,在学习“礼仪显魅力”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为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假设,在拥挤的公交车上,A不小心踩到了B的脚。此时,会发生哪两种不同的结果?请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对有可能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进行合理想象。由于学生现实生活中都有过因为过分拥挤踩到别人或者是被他人踩到的实际生活体验,因此,很快就讨论出了可能性比较大的两种情况:一是A不讲礼,胡搅蛮缠,也不向B道歉,B由于没受到尊重怒火上升,最终两人言语不和大打出手;二是A在意识到自己踩到他人之后,连忙诚恳道歉,态度良好,这时,B即使脚很痛,也会因为A的礼貌道歉行为,选择大度原谅,两人实现和谐、融洽的相处。在学生提出这两种可能性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笔者又趁势问道:“从上述两种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讲不讲文明礼貌对事情的解决会有不同的效果。讲礼貌能融洽人际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讲礼貌的话则很可能将小事‘升级’成大事,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严重地步。对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时,一定要?”“讲文明”“有礼貌”,学生纷纷回答。这表明,借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展开教学,对于优化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真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但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第一次上《丰富多样的情绪》这节课,我所设计的有关情绪体验的情境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第一遍教学下来就感觉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缺乏一定的激情,教学效果平平,好像还缺了点什么?下课后我与同行、学生及时进行了探讨,在交流和反思中,我意识到: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激起学生丰富情感體验的源头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问题是伴随学生成长的首要问题,但除此之外,学生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体育娱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没有关注到初中学生生活的扩展性和生活经验的丰富性,而是主观地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完全等同于学生的生活,将学生生活的片段等同于生活的全部,这不仅遮蔽了学生生活的丰富性,造成学生的情绪体验的单调性,也使整个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无异于隔靴搔痒。想到这些,我立即着手修改原来的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身心发展特点和关注取向,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环节,完善教学细节。


  5.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有可能老师懂的东西还不如学生多,现在的教学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模式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只是起着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老师把课堂上的时间大都交给学生,让他们可以自己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判断,学生和老师共同地构建出知识体系,而且学生才是主力军,老师也要在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出更多的好的建议。比如说,老师在对初中思想品德的第一章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每个同学起来谈一谈自己对新学校、新同学、新班级、新老师的一些看法,以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规划,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讲一讲学校的一些历史情况、考学情况、学校出了哪些名人等。


  结语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最适用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们直观的看到一些社会生活现象,通过最真切的体会来引导学生们正确的分辨和认识是非、对错,以此帮助培养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而不断的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今后的健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艳艳


  参考文献: 

  [1]齐桂玲。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4,(19):112-113. 

  [2]邱善海。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172-173.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