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级历史教师职称论文内容涉及分析(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13:08


  第1篇:福建省高中高级职称教师历史学种新课程省级培训组织实施的分析与思考


  开展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省级培训,不断提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我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从2009年福建省高中高级职称教师历史学种新课程省级培训的组织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反馈、座谈交流等入手,对高中高级职称教师(历史学种新课程省级培训进行梳理、分析与思考,为提升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省级培训积累经验。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统一组织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09〕73号〕,继续开展高中新课程培训,提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根据福建教育学院《关于组织实施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闽教院〔2009〕166号〕,我院文科研修部承担并组织实施了2009年福建省高中高级教师新课程(历史学科)的省级培训,培训目的是要着力提升高中历史高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建立开拓创新、素质优良的高中历史师资队伍。

  本次培训学员通过网上报名确认参加培训人数为64人,实际接受培训人数50人,参训率为80%左右。培训时间为8月22日下午至26日上午,共30学时。

  1.从培训对象看,参训学员主要来自福州、泉州、南平和三明等地区,是各地中学高二、高三年级的高级职称历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中多数学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并己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层次培训。

  2从培训组织管理看,文科研修部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其中部主任担任培训项目总负责人,下设项目负责人、学科指导教师、教学班主任、行政班主任,组成培训管理队伍,负责培训工作。

  3。从培训方案制定看,训前我部组织教师学习历史学科课标、研读教材;赶赴中学调研或与中学名师结对子,了解我省各地高中新课程实验、推广、应用的新情况新经验,适时掌握中学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聘请中学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学科兼职教授,充当顾问;利用2009年7月省普教室举办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二、高三年级历史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机会对全省300多位参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线教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师选聘的信息,了解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忧虑、在改革实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最需要的专业支持等;组织教师到本省一些地市教育学院及教师进修学校调研,听取兄弟院校培训经验介绍,并会同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反复论证培训方案,力求培训方案的合理性、针对性、新颖性、有效性、可行性。

  4。从培训课程内容看,培训着眼于解决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理念的领会与把握,解决新课程的教学问题。本次培训课程内容涉及4大模块6个专题: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中的若干问题》专题,重在分析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应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实施》专题,重在进一步把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特点、结构、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关模块的教学实施,引导教师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努力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效性探究》专题,重在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考试说明〉解读》、《新课程新高考与复习教学》专题,重在引导教师熟悉有关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内容,了解新课程高考命题的趋向,特别是2009年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特点,为高中历史教师进行新课程有效教学和有效复习教学指明方向。

  5。从培训方式看,主要采取专家引领、专题讲座为主,兼顾教学研讨、小组交流、座谈讨论等方式。既有面上的宏观引领和点上的微观突破,又提倡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的平等对话,达到解决学员教学实际问题,触及情感、引发思考、生成问题、达成共识的效果。

  6。从授课教师选聘看,立足课堂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以多元组合、重效果为原则,选聘并组建由国家级专家〈高中历史课程课标组、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组专家〕、教研员(省、地市教研员〕和中学一线教师〔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等)组成培训师资团队。既有理论基础上的引领提升又有教学实践上的具体指导,既有各地教学特色的异彩纷呈又有各自教学经验的相得益彰。

  二、培训学员问卷调查的反馈与分析

  培训期间,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参训学员进行调研。此次调研发放问卷调查表50份,回收49份,回收率97.96%。回收问卷49份,全部合格。

  问卷调查反馈情况分析如下:

  (一)培训活动内容与效果评价(见表0

  调查显示,学员对培训活动内容与培训效果持高度肯定。对本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模块内容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师的要求”的回答,“完全同意”占42.85%“比较同意”占32.65%、“同意”占24.50%;“进一'步认识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材的特点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方法”的回答,、完全同意”占36.73%“比较同意”占46.94%“同意”占16.33%“进一步加深了对有效教学及有效复习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的回答,、完全同意”占36.73%“比较同意”占44.90%和“同意”占18.37%;“通过小组交流、教学研讨等培训活动,引发了思考、启发了思维、获得了经验”的回答,、完全同意”占32.65%“比较同意”占42.86%“同意”占22.45%“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的回答,、完全同意”占51.02%、“比较同意”占28.57%“同意”占20.41%;“培训设计基本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高级教师的需要,培训的内容有一定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回答,“完全同意”占24.50%“比较同意”占36.73%和“同意”占36.73%。(二)培训的组织与管理评价(见表力调查显示,学员对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方式、教师授课等持肯定态度,各项指标满意率很高。在“对本次培训活动的安排及授课教师作个总体评价”的回作人员的态度和服务水平作个总体评价”的回答,“完全满意”占51.18%、“比较满意”占26.53%和“满意”占14.29%;“对本次培训活动作个总体评价”的回答,“完全满意”占16.32%、“比较满意”占40.82%和“满意”占36.74%。但学员“对本次培训的后勤服务和食宿安排作个总体评价”的回答,“完全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仅为73.47%,说明这方面的工作亟待改善与提升。

  (三)意见和建议

  1.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最需要的专业支持(见表3〕调查显示,在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最需要的专业支持”的回答,81.63%的学员选择“课程标准与教材处理的研讨、培训”;57.14%的学员选择“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53.06%的学员选择“相关课程资源”;8.16%的学员选择“高考指导及教法交流指导”,等等。

  2.调查显示,在对“提高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能力最有效的方法”的回答,81.63%的学员选择“观摩优质教学”;61.22%的学员选择“教学研讨交流”;30.61%的学员选择“参加理论学习”;16.33%的学员选择“开展校本研修”;只有6.12%的学员选择“名师研究心得及自学”等。因此,在实施培训中,必须要在教学交流研讨和教学观摩环节加大力度。

  3提高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能力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调查显示,在对“提高实施新课程能力最有效的培训方式”的回答,69.39%的学员选择“与中学名师对话”;63.27%的学员选择“听课评课”;53.06%的学员选择“听专家讲座”;46.94%的学员选择“学员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8.16%的学员选择“名师专题教材分析、专家互动及自学”,等等。

  4.调查显示,在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最迫切需要培训的专题”的回答,学员所选择的专题大体归类为:课程标准与课程资源;教材分析、处理和运用;课堂教学;考试复习等几类。具体专题集中在于:课程标准的解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教材重点难点疑点的分析解决,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初高中教材衔接;高考与复习,考试说明解读;模块教学策略,教学有效性;名师示范课、优质课观摩;史学最新研究动态等。可见,学员普遍关注的是与课堂密切相关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迫切需要的是针对性、实用性、新颖性较强的重要问题。因此在今后设置培训专题和选聘授课教师方面,应高度重视学科培训的针对性、新颖性、实效性,着重在如何帮助学员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处理与运用、提升课堂有效教学能力等方面大做文章。

  5.学员表达对本次培训的简短观点调查显示,多数学员认为本次培训“最大收获”是“认识自己的不足,有新的学习目标,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认识名师,提高理论水平,加深新课改理念的理解”等等。

  认为本次培训“最大遗憾”是“与名师专家的直接交流、研讨的机会少了”,“期待贴近课堂教学的讲座多安排一些”,等等。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最需要的专业支持单位%

  答,“完全满意”占20.41%“比较满意”占51.02%、“满意”占26.53%;“对本次学科培训的方式作个总体评价”的回答,“完全满意”占20.41%、“比较满意”占53.06%、“满意”占24.49%;“对培训班主任及会务工最想对文科研修部老师说的一句话是:“谢谢你们,辛苦了”,等等。

  认为最深切感想,是“名师的敬业精神”,“专家学者们知识的渊博,治学严谨,值得学习”,“开了眼界,长了知识,丰富了理论知识”等等。

  三、培训后的理性思考

  从参训学员的培训心得体会以及与他们的座谈交流中,一方面我们深切感受到培训给予他们心灵上的震撼,并由此而引发学员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一位学员训后心得是这样写着:“这些专家有理论有实践,深入浅出、自成体系;他们大部分都来自教学第一线,讲得合乎实际、贴切,我们听了感觉心里透亮了,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些专家渊博的知识,高深的理论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上旁征博引、驰骋纵横,把我们每一个学员的心都给揪去,大家还嫌听不够,觉得四天太短了些。”还有一位学员说道“培训对改变理念、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十分重要,在教学领域中永远没有‘高级’。”另一方面我们更体悟到学员对培训所寄予的期待、愿望和要求,由此而感受到我们肩负的重托和面临的挑战,引发我们的理性思考。

  1.存在问题

  由于培训经验不足以及种种条件限制,本次培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从培训内容看,自新课程实验以来,我省普教室及各地市县教育相关部门己陆续组织新课程培训,大多学员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培训。因此,本次培训在专题设置上,可能与省、市、区县的新课程培训存在着类似、重复或交叉等现象;讲课内容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史学研究最新成果关注和涉猎不够,尤其对学员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疑点、难点和重点等问题没能很好解答。如怎样处理好新高考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新高考与选修课、必修课的关系?如何处理选修与必修模块的关系?初、高中历史课教材的如何衔接?如何把握教材与考试的关系?等等。

  力从培训方式看,偏重于专题讲座,而专家与学员交流互动、教学观摩、问题研讨、学员论坛等方式相对薄弱;远程网络培训方式不够重视。

  从教师选聘及授课看,过于注重聘请专家学者、名校名师,而忽视中学普通校优秀教师的参与介入;过于在乎专家学者、名校名师的“名牌名片”效应,而忽视中学普通校优秀教师的衬托点缀;过于倚重名师名校的典型教学案例,而忽视多数普通校的教学多样性特质;过于偏重省内中学教学实践的介绍交流,而忽视省外中学教学经验的呈现碰撞。

  从时间安排看,显然过于仓促紧凑,且安排在8月下旬临近新学年开学前夕进行。因此,不少学员为应付开学的教学准备而影响了培训学习。

  从后勤保障看,后勤保障和食住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

  2。提出建议

  为全面提升我院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省级培训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为此建议:

  尽快建立三级联动培训协调机制。针对各地区培训活动各自为政状况,减少培训内容设置上的雷同、交叉、重复等现象,建议尽快建立并启动省、地市、县三级联动培训协调机制,沟通彼此培训讯息,规范培训层次,以消除这一现象的出现。

  力切实加大培训调研力度。应继续搭建与各地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中学的交流平台,进一步畅通各地新课程实施的新形势新情况的渠道,特别是要重视组织相关教师尤其是项目负责人深入到各地市调研取经,以便准确掌握一线中学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培训需求,及时修订培训方案,确定更为实用可行的培训专题和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时效性、新颖性。同时,要从政策上加大对学科培训项目负责人的调研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帮助他们积极投身培训调研。

  力着力推进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要重视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尽快建立培训师资资源库,打造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熟知中学教学的培训教学团队,以保证培训质量水平上个新台阶。在组建授课教师团队时应注意既要聘请专家学者、名校名师,也要根据学情尽量聘请一些普通校、具有地区代表性的省内优秀教师,聘请一些省外如京、沪、穗等地一线中学名师,以便名校名师和普通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相互交流,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特色相互借鉴。

  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教学质量。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中,培训内容要更加关注与教材、教学中有关的主要问题;适当加强对新教材教法、学法的指导交流,适当増加中学高级教师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疑点、难点问题的讲座;多讲一些实用的、具体的教学问题,尽量减少没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并合理安排一些与教学教材有关的实地考察学习内容。培训方式应在专题讲座基础上有所创新,要适当増加教学研讨、交流互动、学员论坛、优质课堂实录、实地观摩、说课评课、参加名胜古迹以及名师成长心路等形式环节,以凸显学员参与培训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増强培训效果。此外,还可以实络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和地点安排应尽量考虑中学高级教师的教学实际,最好能安排在暑假7月底8月初进行;培训地点,若条件许可也可以适当考虑安排到外地培训,并实行多点滚动的巡回培训。

  ⑶大力发挥学院“两网”、“三刊”优势,搭建培训延伸平台,积极引导学员继续关注我院各类培训信息及教研信息,加强训后联系和交流,不断巩固和提升培训成果。


  第2篇:明年起我省免费培养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评聘职称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职务〉,须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本报海口12月18日讯(记者郭景水通讯员林艺青〕记者今天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海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支持计划》明确建立乡村教师表彰奖励制度。省、市县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支持计划》明确,实施海南省乡村教师“县来乡去”定向培养计划,自2016年至2020年,在省属师范院校每年定向培养约200名乡村小学教师和约100名学前教育教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省财政负担,毕业后回生源地市县的乡村学校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任教,服务期不少于5年。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其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实施优秀退休教师乡村学校支教计划,鼓励各市县政府面向省内外聘请退休的特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市县财政给予工作补助。

  在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方面,我省积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在落实我省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和偏远贫困地区行政村以下农村小学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对乡村教师月人均増加100元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市县级财政承担,按乡村学校距离县城、乡镇中心区域边远程度和艰苦程度,划分不同档次差异性发放,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村和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倾斜。依法落实教师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政策,每年组织乡村教师在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所需经费由市县政府予以保障。

  《支持计划》提出,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提高乡村学校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在我省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乡村学校教师高、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可在原高、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基础上提高3%『5%。自2016年起,乡村教师评聘职称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截至2015年12月,凡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己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己评未聘”教师,可在全面推行职称改革时一次性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


  第3篇: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设置


  继续教育内容和方式设置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应性,是组织实施好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继续教育对象的角色特质把握、继续教育内容方式的设置现状透视及需求意向解读等角度,就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设置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统一组织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从2010年开始,采取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远程研修、高级培训(集中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形式,全面组织实施了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的继续教育省级培训。为使继续教育内容和方式设置更具科学性、有效性、适应性,提升我院教师省级培训的质量水平,从2010年7月20日至9月30日,我们利用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继续教育的远程研修平台,对《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以我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为调查对象。共有148名教师参与调查,获取有效问卷139份,有效率93.92%,符合调研的基本要求。

  《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调查问卷》,由19个选择题和1个问答题构成。题型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开放式问答。调查问卷包括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的基本信息、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设置现状的认识情况、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需求意向、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期待和建议等内容,总体上能体现出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设置的调研要求。

  一、把握培训对象的角色特质,是设置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出发点

  认清培训对象的角色特质,是设置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重要前提。对受训教师基本信息的调查,目的是准确掌握培训对象的角色特质,并依此精心设置相应的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

  调查显示,我省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的基本信息大致是:年龄主要分布在40~50岁,占71.32%;教龄主要集中在21~30年,占54.41%;学历水平本科以上(含硕士),占96.30%;现有职称评定年限在10年以内,占88.89%;省市县(区)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占53.03%;达标校教师,占90.46%;城区学校教师,占58.21%(见表0。

  调查反映,我省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的角色特质是:他们大多数分布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学历水平高、年富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的这一角色特质,决定着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设置的独特性、差异性。因此,我们要把握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的角色特质,认真考虑精心设置出与新任历史教师培训、历史教师岗位培训和中低级职称历史教师培训不同又与“补偿式”历史教师学历培训有别、能真正体现出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角色特质的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

  二、透视培训内容方式的设置现状,是设置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着力点

  诊断培训内容与方式的设置现状,是设置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重要考量。对当前我省各地对高中高级历史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现状透视,关键在于总结经验、剖析问题或不足,为优化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设置提供借鉴。

  1。    按职称层次、业务发展程度设置内容和方式的教师培训刚刚起步

  几年来,为适应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省各级培训组织陆续组织实施了针对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以新课程教师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继续教育,这推进了我省新课程改革的极大发展。但这种培训实际上还不是按职称层次、业务发展水平划分的以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为特定培训对象的继续教育,而是以教学年段划分的高中历史教师培训。这种培训最大的不足就在于“一锅煮”、“一刀切”,也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2009年8月,我院第一次组织实施了以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为特定培训对象的“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历史学科)新课程省级培训”。为贯彻落实省政府省教育厅精神,从2010年开始,我院又陆续开展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远程研修、高级研修(集中培训〕、教育技术能力等培训,组成了我省开展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省级培训工作的主要形式。这表明按职称层次、业务发展程度划分培训对象与设置培训形式,实施以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为特定培训对象的继续教育省级培训刚刚扬帆起航,但这将会极大提升我省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

  2。    普遍采用以专家专题讲座为主导的培训方式

  由表2得知,在教师表示己接受过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设置现状的九大选项中,选择“专家专题讲座”培训方式的教师稳居首位,“示范课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紧随其后,排列二、三位。但“专家专题讲座”均远超过“授课实录分析”、“教学实践考察”、、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其优势明显。这充分表明,当前我省各地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普遍采取专家专题讲座报告为主导的培训方式,、单一灌输”、、专家讲,受训者听”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体现教师参与性、主体性、实践性、体验性等方式将有更大的释放余地。

  3。培训内容与方式亟待优化创新

  从教师对当前各地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总体评价方面看,教师选择“方式形式灵活多样明显,内容设计合理规范,符合教师培训需求”占16.89%,排在第三位;选择“方式形式灵活多样,内容设计有一定合理,基本符合教师培训需求”占60.13%,排在第一位,两项相加高达77%左右。这充分表明教师对当前我省各地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设置现状总体持肯定态度。但是,教师选择“方式形式不够灵活多样,内容设计不够合理,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满足教师培训需求”占17.57%,排在第二位;选择“单线灌输,忽视教师感受,内容设计不很合理规范,存在交叉、重复等现象,完全不能满足教师培训需求”占5.41%,两项相加达到23%左右(见表3:!。这也反映了当前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设置现状与中学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培训需求等仍有差距,还存在着理论性、学术性较强,适用性、操作性、实效性不足,以及“满堂灌”等问题。

  从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期待和建议方面看,多数教师对我省正在实施的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表示了肯定,但也有着不少期待、建议和要求。在收到的70多条留言中,有教师写道:“继续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尽量贴近中学教学实际,既要有专家的理论引领,也要有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方式,有条件的话可集中研修;远程研修应给老师更大的自主性,时间上不要限的太死太短。“能不能在名师、专家及经验交流的选择上多考虑些中低档的学校实际需要,比如二、三级达标校或者是农村校的实际情况。”“多一些实例,少一些空洞的理论。”“讲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能更具针对性,分专题研讨方式应该侧重于论坛式的交流”等。其字里行间,多少流露出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亟待改善之处。

  三、解读培训的需求意向,是设置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关键点

  掌握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意向,是设置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根本所在。对培训需求意向的解读,意义在于弄清教师对培训内容方式的真实需求,为设置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寻求更直接的依据。

  1.培训模块内容需求意向

  在培训模块内容需求四大选项中,教师选择意向依次为:“学科新课程教学能力”、、学科专业拓展”、“学科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其中“学科新课程教学能力”稳居首位,高出其他选项20个百分点以上。这表明“学科新课程教学能力”应成为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最主要的模块内容。

  2学科新课程教学能力培训模块子内容需求意向

  在本培训模块子内容需求十四大选项中,教师选择意向排序前四位为“高中学科复习策略与方法研究”、“学科有效教学理念与方法”、“高中历史教学案例评析”、“高中历史必修模块研究”,其需求意向均在50%以上,大幅领先于最后三位“高中历史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高中历史评价策略与方法研究”及其他(有关试题的命制〕。这表明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以学科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教学能力为培训目标。而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有效复习教学,学科新课程教材分析处理,学科教学案例教学等,应成为该模块子内容培训的重中之重。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模块子内容需求

  意向

  在本培训模块子内容需求六大选项中,教师选择意向排序前两位为“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深层次应用”、“课件制作技巧”,其需求意向都在50%以上,且均超出排序最后两位“视频案例设计与制作”、新课程改革下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建设与应用”10个百分点以上。这表明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课程整合,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层次运用、课件开发制作技巧、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等应成为本模块子内容培训的重点。

  四。总结

  纵观上述,设置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应了解其基本信息、准确把握其角色特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要紧紧围绕“教师发展为本”、“教师专业成长为本”,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为重点、以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目标而设置培训内容与专题,促进“未来型”教师的成长;要大力倡导体现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主体性、参与性、实践性、反思性等角色特质的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经验分享等培训方式,扭转教师培训由“外驱力”为“内动力”等。这是高中高级职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方式设置的重要所在。

上一篇:教育教学改革中初中物理教学设计论文

下一篇:探析生本理念下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